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可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常需借助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虽然属于良性病变,但具有复发性、低度恶变潜能,应引起重视。现报道2例APA如下。  相似文献   

2.
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和手术完全一次性去除子宫内膜息肉,根据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病理类型不同,决定术后是否配合孕激素治疗。结果:167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95例子宫内膜息肉,30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89例子宫内膜息肉和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术后给予配合孕激素类药物周期性治疗3个月~6个月(安宫黄体酮片6mg1次/d口服),经随访观察(12例失访),84例无复发;有5例因未按正规方案口服孕激素治疗,术后6个月~14个月再次出现临床症状予宫腔镜复查,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42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内膜复杂型增生患者,术后未给予任何药物治疗,36例随访观察(6例失访),无复发病例。因不孕症行宫腔镜检查的29例患者中,输卵管开口附近息肉者21例,术后成功妊娠23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盲目辅助孕激素类药物治疗没有必要;宫腔镜手术去除内膜息肉可以明显提高内膜息肉导致不孕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王妨妨  林俊  于爱军 《浙江医学》2017,39(22):2029-2031,2046
目的探索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的9例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妊娠结局及预后,并讨论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患者中位年龄28岁,其中合并原发不孕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子宫肌瘤2例。所有患者均通过宫腔镜切除病灶,病理诊断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免疫组化示孕激素受体阳性。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3~15个月后,7例患者疗效达到完全缓解,2例为部分缓解,其中4例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均为阴性。随访过程中6例患者经辅助生殖技术或自然受孕成功妊娠并分娩7名活婴,有2例患者成功分娩后行筋膜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后病理示疾病未复发;1例因异位妊娠而切除左侧输卵管。中位随访时间133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的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该方案为I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患者2例为绝经前女性,1例60岁?肿瘤2例位于子宫体,1例位于宫体下段?2例行息肉切除术,1例行子宫切除术?组织学表现为腺上皮呈不同程度增生,并伴有一定异型性,3例均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灶;肿瘤间质主要为增生的平滑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有病例间质细胞均显示sma和desmin阳性,腺体显示er和pr阳性?随访10~54个月,患者均无瘤健在?结论:子宫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具有特征性组织结构:平滑肌纤维间质中出现具有细胞学异型性的复杂增生的腺体,需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鉴别?典型的病例临床过程良好,部分病例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病变可复发?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s,APA)是一类少见的子宫腔内膜呈息肉状生长的肿瘤,由平滑肌细胞及子宫内膜腺体组成,且腺上皮表现不同程度的非典型性,一般认为属于良性肿瘤范畴。因该病少见,在临床工作中常被认为是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平滑肌瘤,而病理易误诊为恶性肿瘤,且其生物学行为一直存在争议。笔者就本院收治的及会诊的3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近30例报道,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以期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误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结果。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3例,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1例,加大网膜切除1例,单纯行全子宫切除1例、子宫次全切除1例,4例辅以全盆腔放疗,放疗加口服孕激素药物治疗4例,化疗1例。结论:对此类患者,术前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检查是必要的,疑是恶性应送病理,术中剖示标本冰冻检查,治疗以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辅以放疗、化疗加口服孕激素治疗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4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使用孕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显著,可大大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12月-2008年6月经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并在宫腔镜下行息肉电切的患者38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术后月经的改善情况及息肉有无复发判断疗效.结果 所有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1例痛经患者术后痛经消失.术前不规则阴道出血的34例患者,经手术后2例仍有出血现象,予以药物治疗,6个月后B超复查发现宫内占位,宫腔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视为治疗无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总有效率94.7% .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最佳选择,通过宫腔镜彻底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术后复发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彻底等优点,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后的疗效及妊娠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行保守性治疗的1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首先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电切手术,术后给予大剂量高效孕激素口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9例在术后3个月即获得完全缓解,3例在术后6个月达完全缓解。1例在术后1年完全缓解。7例在药物治疗结束后怀孕,其余6例目前尚未怀孕。结论:对于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恶性肉芽肿的放射治疗疗效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 我科自1984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32例恶性肉芽肿患者,全部经病理证实,采用钴--60机进行治疗,常规分割,平均剂量DT52Cy。结果 全部病例,均随访二年以上,5年生存率达56%。结论 放射治疗应是恶性肉芽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中的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7~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膀胱平滑肌瘤的患者10例,其中存在血尿表现的患者2例,存在尿频症状的患者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体检偶然发现的患者7例。行B超、CT等相关辅助检查,10例患者影像学提示膀胱内病灶生长。行膀胱镜检查,9例患者镜下可见膀胱内局部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完整。1例患者镜下未提示明显异常。其中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术+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10例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病例回报均确诊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在膀胱肿瘤中,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病率较低,是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目前对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确诊则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角化囊性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5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颌骨角化囊性瘤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前拍平片判断囊肿的范围,术后每天进行冲洗,定期复诊拍片判断临床效果。结果 45例患者中,具有较为完整随访有39例,其中34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总有效率达87.18%,其中的28例囊肿范围的缩小超过80%,对其中的13例患者行手术刮除残余囊肿,另15例还在随访治疗中。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角化囊性瘤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较大型角化囊性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01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80岁。临床上均为查体发现,无特异性表现。肿瘤均位于左侧,直径平均5.7(5.5~6)cm。2例均行手术治疗,1例行腹腔镜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1例行开放性左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病理诊断均为左肾上腺弥漫性大B细胞型淋巴瘤。术后均行美罗华(R-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治疗,1例已随访20个月,另1例随访6个月。结论原发性肾上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该病好发于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依靠病理检查,该病恶性程度高,对治疗不敏感,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我院5年住院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各部位分布构成比和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了2000~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例,以Microsofit excel 表格形式储存,用SAS3.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生殖系统肿瘤4 315例,其中良性肿瘤1 327 例,恶性肿瘤2 988例.汉族患者2 229例,维吾尔族患者1 847例,其他少数民族239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部位多见于子宫、宫颈、卵巢,良性肿瘤以子宫、卵巢居多,恶性肿瘤以宫颈居多.维吾尔族恶性肿瘤患者以宫颈癌为主;汉族肿瘤患者中卵巢、子宫恶性肿瘤比例明显高于维吾尔族.良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42.5岁,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年龄55岁.结论:维吾尔族及汉族患者各部位肿瘤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需要具体分析肿瘤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4):107-109+封三
目的 对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台州市立医院病理确诊为膀胱平滑肌瘤的12例患者,其中血尿患者1例,排尿困难患者1例,尿频、尿急患者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9例。1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内占位表现。1例患者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膀胱镜检查发现膀胱颈口近前列腺处肿物。11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果 11例患者完整剜除肿瘤,1例患者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行膀胱肿瘤电切的患者术后4年复发,余患者随访无复发。结论 膀胱平滑肌瘤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可通过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及时发现病变,外科手术通常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治疗及预后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艳  陈延龄 《北京医学》2008,30(5):289-291
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治疗方法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住院手术的11例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全切术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例.随访:术后2例足月妊娠,1例产后出血.复发2例,再次手术切除全子宫,病理同前.无一例恶变及死亡.4例富于细胞型;2例奇异型;3例核分裂活跃型;2例恶性潜能不定型平滑肌瘤.结论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预后较好,可以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加深对原发性恶性附睾肿瘤的认识,积累诊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附睾恶性肿瘤的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临床随访。结果恶性小细胞肿瘤3例,恶性畸胎瘤1例,左附睾恶性淋巴瘤1例。其中3例恶性小细胞肿瘤行术后放疗。术后随访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于术后2月因并发肾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例随访21月未见其他脏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附睾肿块多为良性病变,附睾恶性肿瘤属于少见病,一旦确诊为原发性附睾恶性肿瘤,均应行患侧高位睾丸附睾切除,加强对附睾恶性肿瘤的研究总结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性上皮化生和肿瘤(synchronous mucinous metaplasia and neoplasia of the female genital tract,SMMN-FG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诊断的14例SMMN-FG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结果 发病中位年龄为46岁(33~70岁),初发症状主要为阴道排液(8/14)及卵巢囊肿(4/14)。所有行HPV检查的患者(13/14)结果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4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例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保留卵巢。术后病理提示14例病变累及子宫内膜,13例累及宫颈,9例累及输卵管,9例累及卵巢,7例同时累及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及卵巢。8例患者进展为恶性肿瘤,术后接受辅助治疗。随访14~80个月,1例因复发死亡,13例继续随访中。结论 SMMN-FGT是一组同时累及女性生殖道多个部位的黏液性病变,阴道排液多为其首发症状,其宫颈病变与HPV感染无关。治疗以手术为主,合并恶性病变患者须行辅助治疗,预后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20.
袁彩  赵予  吴琨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7):778-779,800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2009年12月云南省大理州人民医院诊治的13例子宫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13例IVL中,7例患者主诉盆腔包块,5例经期延长、经量增多,1例腹痛;8例盆腔包块超过妊娠12周子宫大小,超声检查提示子宫肌瘤12例,盆腔实性肿瘤1例,6例子宫肌瘤血流丰富,其中2例血流呈树枝状,术前无一例确诊为IVL。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4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行盆腔肿瘤切除术。结论:子宫IVL是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良性病变,提高术中确诊率、彻底切除原发和转移病灶以及术后全面随诊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