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电导率和表面张力的测定,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烷基-α,ω-双(二甲基酰氧乙基溴化铵)(Ⅱ-12-s)酯基G em in 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及其溶液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热力学函数。结果表明:在298~318 K,临界胶团浓度(CM C)和平衡表面张力(γ)分别为2.51×10-6~4.24×10-6m o l/L和32.9~34.2 mN/m,表面吸附和形成胶团的自由能分别为-68.78~-77.20kJ/m o l和-40.91~-49.80 kJ/m o l,Ⅱ-12-s在溶液、表面吸附及形成胶团过程中均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周江生 《中国民康医学》2004,16(10):606-607
目的 :对比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与常规方法预防支气管痉挛的效果。 方法 :择期手术全麻患者 40例 ,随机分配至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试验Ⅰ组与常规方法对照Ⅱ组 ,实施操作进行比较。 结果:试验Ⅰ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Ⅱ组 (P <0 .0 5 )。 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润滑止痛胶可减轻全麻患者围麻醉期气管刺激反应 ,明显增强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性 ,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负压胶圈套扎术加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轻中度内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龙岗区横岗人民医院就诊的200例Ⅰ、Ⅱ、Ⅲ度内痔患者,按数学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I组(70例)和对照Ⅱ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负压胶圈套扎术加内痔硬化剂注射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Ⅰ组患者采取负压胶圈套扎术进行治疗;对照Ⅱ组患者采取内痔硬化剂注射疗法进行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效率96.7%,明显好于两对照组患者,且对照组I患者的疗效(88.6%)好于对照组Ⅱ患者(80.0%)。结论负压胶圈套扎术叠合内痔硬化剂注射剂共同使用,结合了二者的优点,快速治疗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术后隐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液体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20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果2例Ⅰ级患者、3例Ⅱ级患者和1例Ⅲ级患者完全栓塞,其中完全栓塞的Ⅱ级患者中有1例1 a后复发;1例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和2例Ⅲ级患者90%栓塞;2例Ⅲ级患者80%栓塞;2例Ⅲ级患者60%~70%栓塞;3例Ⅳ级患者50%栓塞。结论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乳腺腺病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图象分析仪对 4 9例乳腺腺病、4 1例乳腺癌、6例正常乳腺组织进行DNA测定及利用胶银染色法进行AgNOR检测。 结果 :a .Ⅱ级腺病 (伴异型增生 )及乳腺癌的AgNOR数目明显多于Ⅰ级腺病 (不伴异型增生 ) ,Ⅱ级腺病与乳腺癌AgNOR的数目有部分重叠 ,且其大小、形态及分布亦相似于乳腺癌。b .Ⅰ、Ⅱ级腺病及乳腺癌的DNA含量具有显著差异。与Ⅰ级腺病相比 ,Ⅱ级腺病DNA含量明显增加 ,且有异倍体细胞出现。结论 :AgNOR数目及DNA含量的检测 ,在Ⅰ、Ⅱ级腺病的判定及Ⅱ级腺病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AgNOR数目增多及DNA含量增加的腺病 ,应警惕其癌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液体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 方法 20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7例, Ⅳ级3例. 结果 2例Ⅰ级患者、3例Ⅱ级患者和1例Ⅲ级患者完全栓塞,其中完全栓塞的Ⅱ级患者中有1例1 a后复发;1例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和2例Ⅲ级患者90%栓塞;2例Ⅲ级患者80%栓塞; 2例Ⅲ级患者60% ~70%栓塞;3例Ⅳ级患者50%栓塞. 结论 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用胺化木素(EM-2-3)乳化剂对胜利100~#乙道路沥青(Ⅰ)、上炼大庆55~#建筑沥青(Ⅱ)进行乳化效果的考察。结果表明,EM-2-3对Ⅰ和Ⅱ均能乳化,对Ⅰ的乳化稳定性优于Ⅱ。研究了稳定剂的存在对乳液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氯化铵适用于Ⅰ乳液,而聚乙烯醇则适用于Ⅱ乳液。  相似文献   

8.
梁皓  谭少健  卢荣强 《微创医学》2002,21(3):282-283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IOL植入术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比较28例外伤性白内障Ⅰ期IOL植入术(Ⅰ组)与35例Ⅱ期IOL植入术(Ⅱ组)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矫正视力>0.3者,Ⅰ组18例(72%),Ⅱ组30例(81.6%);矫正视力>1.0者,Ⅰ组5例(20%),Ⅱ组8例(21%).结论Ⅰ期IOL植入术适用于眼部损伤较轻者,Ⅱ期适用于儿童患者及眼部损伤较严重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胶浆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苏醒期的躁动, 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达克罗宁组(Ⅱ组)、右美托咪定组(Ⅲ组)和右美托咪定联合达克罗宁组(Ⅳ组), 各20例, 患者均不用术前药。Ⅲ、Ⅳ组在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负荷剂量静脉泵注, 15min后以 0.2~0.3 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Ⅱ、Ⅳ组达克罗宁胶浆于插管前均匀涂抹气管导管头端至15 cm处, Ⅰ、Ⅱ组泵入等容量0.9%氯化钠注射液, 分别于术毕时(T1)、气管导管拔管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5 min(T3)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拔管前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T2、T3时MAP均明显高于T1, HR均明显快于T1(P<0.01);Ⅲ组和Ⅳ组患者T1~T3时MAP均低于Ⅰ组(P<0.05~P<0.01), HR均明显慢于Ⅰ组(P<0.01)。4组苏醒期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无明显不同(P>0.05)。Ⅳ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1);Ⅱ、Ⅲ和Ⅳ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 Ⅲ组和Ⅳ组患者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插管前输注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 15min后以 0.2~0.3μg ·kg-1·h-1的剂量持续泵入, 联合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 并能降低患者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测兔牙槽骨局部缺损后应用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的修复效果及复合材料降解吸收情况.方法 60只兔分3组,Ⅰ组:骨缺损处植入白芨胶/珍珠层粉复合材料;Ⅱ组:单纯珍珠层粉;Ⅲ组:不填充材料.分别在术后1、4、8、12周行影像学、骨密度、大体解剖学观察、组织学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评价骨缺损修复及材料降解情况.结果 珍珠层粉与白芨胶粉生物相容性均良好,术后12周时各组材料均降解完成.Ⅰ组骨缺损修复最快.12周时Ⅰ组骨密度值为(0.41±0.02)g·cm-2,大于Ⅱ组,Ⅱ组大于Ⅲ组.术后各时间点碱性磷酸酶活性Ⅰ组最高.结论 中药复方白芨胶/珍珠层粉能较快地修复局部牙槽骨缺损,为临床中药治疗牙槽骨缺损开辟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超短效β-受体阻滞药艾司洛尔(ESM)用于31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不用药15例)和Ⅱ组(ESM1mg/kg),预防全麻插管及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结果显示Ⅱ组于插管即刻至插管后2minHR和RPP较Ⅰ组显著下降(P<0.05),并且于插管5min后血压、心率及RPP渐趋于稳定,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SBP、DBP拔管即刻低于Ⅰ组(P<0.05);HR和RPP于拔管即刻至1min时Ⅱ组明显减于Ⅰ组(P<0.05)。提示艾司洛尔对由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可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水肢体敷料治疗Ⅰ、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Ⅰ、Ⅱ期压疮病人82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Ⅰ、Ⅱ期压疮疮面采用永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按摩结合烤灯,碘伏消毒.结果 水肢体敷料治疗Ⅱ期压疮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对Ⅰ期压疮效果均较好,两组Ⅰ、Ⅱ期压疮的治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实验组Ⅰ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氯霉素在结晶状态很稳定,但水溶液在室温放置不稳定,光线、温度和pH值等因素均可影响其稳定性。氯霉素滴眼剂的生产,过去一般要求有效期9个月,含量要求不低于80%。现行的卫生部抗菌素标准(72)要求有效期为一年,含量要求不低于85%。为达到质量要求,我们比较了卫生部抗菌素标准处方Ⅰ及广州曾用处方Ⅱ(参考BPC处方),经过一年的观察,认为处方Ⅱ比处方Ⅰ稳定,分装于白色胶瓶,遮光、密闭,在广东室温条件下保存,产品可达到一年效期的要求。试验结果如下。处方Ⅰ:氯霉素 250万单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七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磷酸化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只20月龄的老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七氟醚Ⅰa组(SⅠa组)、七氟醚Ⅰb组(SⅠb组)、七氟醚Ⅱa组(SⅡa组)、七氟醚Ⅱb组(SⅡ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只。SⅠa、SⅠb组用1.5%七氟醚分别麻醉2、12h,SⅡa、SⅡb组用3%七氟醚分别麻醉2、12h,C组暴露于纯氧中2h。于麻醉前及麻醉后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认知功能;而后取海马脑组织,HE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的改变,放免法测定脑组织内的GSK-3β和PKA激酶的浓度,免疫印记法测定海马区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SⅠb、SⅡb组麻醉后潜伏期均较麻醉前及SⅠa、SⅡa、C组麻醉后明显延长(P<0.05),SⅡb组麻醉后潜伏期较SⅠb组延长更为显著(P<0.05)。SⅠa、SⅡa、SⅠb、SⅡb组GSK-3β和PKA激酶水平均较C组显著上升(P<0.05);其中SⅠb组显著高于SⅠa组,SⅡb组显著高于SⅡa组,SⅡb组显著高于SⅠb组,SⅡa组显著高于SⅠ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Ⅱa、SⅠb、SⅡb组Tau-pSer396磷酸化水平均较C组显著上升(P<0.05);其中SⅠb组显著高于SⅠa组,SⅡb组显著高于SⅡa组,SⅡb组显著高于SⅠ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Ⅰa、SⅡa、SⅠb、SⅡb组Tau-pSer262磷酸化水平均较C组显著上升(P<0.05);其中SⅠb组显著高于SⅠa组,SⅡb组显著高于SⅡ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海马区细胞形态及分布正常;七氟醚各组可见细胞间隙增宽,细胞数目减少,其中SⅠb、SⅡb组部分细胞出现形态学改变,胞核固缩、浓染甚至破裂。结论七氟醚可通过激活GSK-3β和PKA激酶,使老龄大鼠Tau蛋白(Tau-pSer396、Tau-pSer262)产生一定程度的磷酸化,改变脑细胞的形态,对其认知功能发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1头犬分成三组。Ⅰ组(n=9)经静脉注射鱼精蛋白,Ⅱ组(n=8)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Ⅰ及Ⅱ组在使用鱼精蛋白前用肝素(3mg/kg)使动物肝素化,Ⅲ组(n=4),不用肝素,仅经静脉注射鱼精蛋白。各组动物注射鱼精蛋白剂量均为3mg/kg。Ⅰ、Ⅱ组于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流动力学均有显著改变,Ⅰ组于注药后1~2.5min改变最显著,Ⅱ组注药后15mir时血流动力学仍有显著变化。Ⅲ组于注射鱼精蛋白后血流动力学少有变化,可能与鱼精蛋白——肝素复合物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血液稀释在孕产妇失血性休克中对循环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ANH)组(Ⅱ组),每组25例。Ⅱ组于麻醉后、手术之前,在15~25min内经颈内静脉加压输入RLS及6%HES15~30ml/kg(晶∶胶=1∶1),使血容量迅速恢复。Ⅰ组除外血液稀释,其余处理同Ⅱ组。组间和组内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Hct、Hb、PLT、输血量及凝血功能等的变化。结果:血液稀释完成即刻(T1),Ⅱ组各生命指征与入室时(T0时点)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休克生命征明显缓解;T1时点Ⅱ组各生命征与Ⅰ组比较,休克生命征缓解,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Hb、Hct和PLT、APTT、PT、FiB在T1时点较T0时点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显示血液明显稀释;输血量Ⅱ组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急性血液稀释能迅速缓解孕产妇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生命征,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不影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迟发性脾破裂行保脾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应用保守治疗及几种原位保脾术式治疗延迟性脾破裂24例临床资料。24例中保守治疗12例(Ⅰ/Ⅱ级),单纯粘合剂止血3例(Ⅰ级),单纯缝合修补3例(Ⅰ/Ⅱ级),单纯缝合修补+粘合胶止血5例(Ⅰ/Ⅱ级),脾部分切除1例(Ⅱ/Ⅲ级)。结果24例均治愈出院,其中非手术治疗12例,原位保脾手术治疗12例。1例(Ⅲ级)因提前下床活动致大出血而中转手术全脾切除,1例并发膈下脓肿,仍经保守治疗痊愈,保脾治疗成功率95.8%,无死亡病例。结论迟发性脾破裂经严格选择适应证后行保脾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实验将HRP溶液分别注入猫大脑皮质体感Ⅰ区(SⅠ)的头面区(n=4)、前肢区(n=3)、躯干区(n=3)和后肢区(n=4)等的皮质内。观察大脑皮质体感Ⅰ区与体感Ⅰ区(SⅡ)的纤维联系。结果显示,SⅠ与同侧SⅡ、对侧SⅠ和SⅡ均存在着双向的纤维联系。这种皮质-皮质联系大多为同型的(即投射仅限于两个具有同样的体感代表区之间)。同时,也存在少量异型的联系。从SⅡ投射到同侧SⅠ的(SⅡ-SⅠ)联络神经元、从SⅠ投射到对侧SⅠ的(SⅠ-SⅠ)和从SⅡ投射到对侧SⅠ的(SⅡ-SⅠ)连合(胼胝体)神经元多分布于皮质Ⅵ层,其次为Ⅲ层。SⅠ与同侧丘脑的板内核、腹后核和后核也存在纤维联系。研究资料表明,SⅠ与SⅡ间及它们与丘脑间存在着双向的纤维联系,因此,两区之间的联系存在两条径路,即直接的皮质-皮质通路和间接的皮质-丘脑一皮质通路。  相似文献   

19.
嗜尸性苍蝇mtDNA中COⅠ和 COⅡ基因序列检测及法医学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和Ⅱ(COI、COⅡ)中278bp和635bp基因序列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兔尸体和甘肃敦煌戈壁滩猪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提取苍蝇mtDNA进行PCR扩增;并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纯化、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上述嗜尸性苍蝇mtDNA上COⅠ和(或)COⅡ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基因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卵之间几乎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嗜尸性苍蝇种内和种间序列差异均数百分比范围内无重叠,并由此根据COⅠ和(或)COⅡ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结论mtDNA上COⅠ和(或)COⅡ序列分析均能有效地对嗜尸性苍蝇及其幼虫、卵进行种属鉴定,COⅠ COⅡ和COⅡ的检验效能要高于COI。  相似文献   

20.
0.5%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0 5 %罗哌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行乳房手术时观察临床效果 ,耐受性和不良反应 ,并与 0 4%布比卡因 ,1 5 %利多卡因比较。方法 选ASAⅠ~Ⅱ级择期乳房手术病人 65例行T3~ 4间隙穿刺后分别接受 0 5 %罗哌卡因 (Ⅰ组 ) ,0 4%布比卡因 (Ⅱ组 ) ,1 5 %利多卡因 (Ⅲ组 ) ,观察显效时间 ,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程度 ,术中对循环、呼吸的影响 ,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显效时间Ⅲ组快于Ⅰ、Ⅱ组 ,麻醉平面Ⅰ组稍宽于Ⅱ和Ⅲ组 ,运动阻滞Ⅲ组 >Ⅱ组 >Ⅰ组。结论  0 5 %罗哌卡因适用于不要求肌松的乳房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