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各类添加剂在不同浓度、温度及不同基础油中的泡沫倾向,并测定了这些条件下体系的表面张力。从表面化学角度解释了添加剂对泡沫性质的影响,并通过对抗泡剂配伍性能的研究,验证了消泡机制:抗泡剂须具备高的表面活性才能吸附于泡膜表面,降低泡膜的表面粘弹性,改变膜的流变性能,从而起消泡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晶化时间、晶化温度等条件对合成镍取代云母-蒙脱石(NiSMM)的影响。考察了不同镍含量的NiSMM的组成、晶胞平均化学式及其对正辛烷异构化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250℃晶化20小时能得到结晶良好的NiSMM。随着镍含量的增加,NiSMM逐渐由二八面体式变化为三八面体式。以含NiO 30%(wt)(即每个晶胞中含4~5个镍离子)的NiSMM为载体的催化剂对正辛烷异构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用液-固制备色谱,将>500℃胜利减压渣油(Ⅰ)分成饱和烃族(Ⅱ)、芳香族(Ⅲ)和胶质沥青质(Ⅳ)三部分。分别测定Ⅰ及Ⅱ—Ⅳ组分在正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溶剂中的介电常数随浓度、温度的变化。结合Ⅰ及其组分的分子量、元素分析结果,得到了Ⅰ及其三组分的平均偶极矩。结果表明:Ⅱ的接近于零,Ⅳ的最大,Ⅲ的居中;Ⅲ和Ⅳ分子内相互作用强烈,其极化过程属于弹性转向极化。  相似文献   
4.
以含有次级孔的沸石的晶内扩散为研究对象,对来源于同一NaY母体的一组改性Y型沸石,进行了孔结构分析和正戊烷的扩散系数的测定。得到了具不同次级孔量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性能变化的规律。并采用随机游动方法对实际的Y型沸石晶内扩散进行模拟,得到了与实验测定一致的结果,从而可以对有次级孔的Y型沸石的晶内扩散做定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5.
采用X光衍射、程序升温脱附、扫描电镜、微活性测试及表面结构测试等方法,对不同热载体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热载体是一种具有低比表面、低催化活性的情性物质,孔径范围大多在15~60nm,热载体的孔结构类似于平行壁的狭缝状毛细孔结构。用胜利常压渣油作原料,在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中考察不同热载体的反应性能,发现热载体结构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同时,热载体还有较强的抗重金属的污染能力。  相似文献   
6.
用烷基水杨酸为配位体,在碱性促进剂的存在下,和三氧化钼反应制备烷基水杨酸钼(MoAS),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四球试验机的磨损评定结果表明:MoAS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且和内燃机油所用的清净分散添加剂有较好的配伍性能。用俄歇电子能谱分析了MoAS的润滑机理。  相似文献   
7.
用从造纸废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与亚硫酸钠反应,合成磺化木素(EL-2-1)。以虹外、元素分析方法给予鉴定。二亚乙基三胺与油酸经缩合、环化反应,生成氨基乙基氢化咪唑啉。用EL-2-1、咪唑啉作乳化剂对胜利100~*乙道路沥青进行乳化效果的考察。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乳化剂均能较好地乳化胜利100~*乙道路沥青。沥青乳液的拌和稳定度试验结果表明,EL-2-1为慢裂型乳化剂;咪唑啉为快裂型乳化剂。  相似文献   
8.
用胺化木素(EM-2-3)乳化剂对胜利100~#乙道路沥青(Ⅰ)、上炼大庆55~#建筑沥青(Ⅱ)进行乳化效果的考察。结果表明,EM-2-3对Ⅰ和Ⅱ均能乳化,对Ⅰ的乳化稳定性优于Ⅱ。研究了稳定剂的存在对乳液贮存稳定性的影响。发现氯化铵适用于Ⅰ乳液,而聚乙烯醇则适用于Ⅱ乳液。  相似文献   
9.
以轻质烷烃异构化中试放大用的丝光沸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运用“原位”红外反应技术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手段,并结合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正已烷异构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可用五配位反应中间物种机理解释正碳离子的生成。用双分子六元环反应中间物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正已烷在氢型丝光沸石(HM)上的异构化过程。对正已烷在Pd/HM上的反应过程也可用正碳离子机理结合双分子六元环中间物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正已烷在Pd/NiSMM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产物分布的分析,以及与负载钯的氢型丝光沸石催化剂(Pd/HM)反应行为的比较,认为在Pd/NiSMM上烷烃异构化反应遵循既有双功能催化机理又有酸催化机理的综合催化反应机理。正构烷烃先按双功能催化机理生成单侧链异构烷烃,再在酸性中心作用下生成多侧链异构烷烃。双功能催化反应中所需要的Bronsted酸中心主要是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镍的还原在提供了主要的金属催化功能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质子酸。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镍的还原。我们发现Pd/NiSMM催化剂上的金属催化功能有余而酸性催化功能不足,因而设法增强其酸催化功能是改进该催化剂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