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邸海灵  孙殿兴  刘俊茹  张秋莲 《河北医药》2008,30(10):1464-1467
目的 检测肝组织中Survivin、NF-κB与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肝细胞癌(HCC)组织、25例癌旁相应组织、9例正常肝组织中Survivin、NF-κB、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蛋白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82%、28.00%.9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组织学分级Ⅲ、Ⅳ级患者NF-κKB表达率显著高于Ⅰ、Ⅱ级者(P<0.05);HCC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8.18%,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中均无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表达与脉管内瘤栓(P<0.05)、组织学分级(P<0.05)显著相关.Ki-67蛋白在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55%、12.00%.9例正常肝组织未见表达,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HCC组织中组织学分级Ⅲ、Ⅳ级患者Ki-67表达率高于Ⅰ、Ⅱ级者(P<0.05),有脉管内瘤栓患者高于无脉管内瘤栓者(P<0.05).NF-κB、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NF-κB、Survivin与Ki-67的表达对于预测肝细胞癌的恶性潜能、判断预后和为肝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玮  姚登福  黄华  袁菊萍  邱历伟  吴信华  宗蕾 《江苏医药》2007,33(12):1236-1238,F0002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形成过程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机制及对HC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雄性SD大鼠以2-乙酰氨基芴(2-FAA)喂饲制备HCC模型,经病理组织学分析肝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在癌变不同时期以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NF-κB在肝脏组织的胞内分布情况,并定量分析了癌变过程中肝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大鼠在喂饲2-FAA后,正常肝细胞在诱癌早期发生颗粒样变性,中期阶段肝组织中出现不典型增生,后期可见大量癌巢结节,均为高分化HCC;变性、癌前及癌变组的肝细胞核中均可见NF-κB阳性的棕黄色颗粒,其阳性率分别为81.8%、83.3%及100%,各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都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低表达);同时随着肝细胞组织形态的变化,肝NF-κB表达逐渐增强,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CC变早期NF-κB信号转导途径即被激活,NF-κB的异常表达与HCC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史伟 《河北医药》2013,(14):2124-2126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原位观察65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对照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结直肠癌中NF-κB的阳性率为58.46%(38/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癌旁和癌组织凋亡指数(AI)分别为(8.23±1.57)%和(3.25±1.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结论 NF-κ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NF-κB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的细胞凋亡,并与病理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相关性,提示NF-κB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魏清  陈秀明  张程  王华  胡纯秋  陈远华  徐德祥 《安徽医药》2015,36(10):1183-1186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和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和正常直肠黏膜各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直肠癌和对照标本VDR和NF-κB p65 表达水平。结果 直肠癌组织有2例VDR表达阳性(6.25%,2/32),有6例NF-κB p65表达阳性(18.75%,6/32);而对照组有28例VDR表达阳性(87.50%, 28/32),29例NF-κB p65(90.62%, 29/32)表达阳性。直肠癌组织VDR和NF-κB p65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在人直肠癌组织中VDR和NF-κB p65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5.
鲍振学  毛桂玲  刘云云 《河北医药》2013,(20):3052-3054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NF-κB在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而NF-κB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PTEN、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术后生存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临床病理分期低、组织分化好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肺癌中PTEN与NF-κB呈负相关(rs=-11.30,P<0.05)。结论PTEN基因的失活、NF-κB基因的活化可能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进程,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赵玉婵  李莲  张连梅  刘晓兰 《河北医药》2013,(20):3050-3052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宫颈癌(CSES)、7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5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NCE)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CSES、CIN及NCE中,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18.6%、0%,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15.7%、0;即CSES中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IN和NC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MMP-9表达与宫颈癌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且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72,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NF-κB和MMP-9的过表达,其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宫颈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而紧要相关,目前幽门螺旋杆菌被认为感染是诱发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组实验从胃癌组织中Hp与NF-κB、P73表达两者存在正相关性。方法:(1)收集2012-01~2013-03间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胃癌手术住院病人100例。(2)Warthin-Starry银染法观察Hp感染情况,诊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3)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样本中有无NF-κBP65及P73蛋白的表达。(4)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及Spearman等级相关对相应资料进行分析,取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有HP感染的胃癌组织、无HP感染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NF-κBP6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81%、20.58%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P<0.05);有HP感染的胃癌组织、无HP感染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P7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85%、17.65%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23,P<0.05),正常的胃黏膜无NF-κBP65和P73蛋白的表达。结论:(1)胃癌患者NF-κB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2)胃癌患者P73蛋白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3)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均有NF-κB和P73的表达,而正常的胃黏膜组织没有NF-κB及P73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章建国  田薇  姚婵  施公胜  陈恳  张弘 《江苏医药》2012,38(7):820-823
目的探讨Notch1蛋白和ADAM 17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Notch1和ADAM 17蛋白在78例HC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肝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HCC组织Notch1的表达率为66.67%(52/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0.00(2/10)(P<0.05);HCC组ADAM17表达率为87.18%(68/7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10.00(1/10)(P<0.01)。Notch1和ADAM17阳性表达与HCC大小、TNM分期、有无转移及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Notch1和ADAM17蛋白可能协同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并可以作HCC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韩芬  杨晓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25-127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β)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和4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β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NF-κB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45.1%)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5.6%)(P〈0.05);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25.6%)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4.5%)(P〈0.05);②NF-κB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增高(P〈0.05),ERβ的表达与组织分级呈负相关;③NF-κB和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 NF-κB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β随细胞恶变发生改变。对NF-κB、ERβ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在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侵袭转移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胰腺癌、2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和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7%和63.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P<0.01);NF-κB和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浸润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胰腺癌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来促进胰腺癌的浸润、转移。检测两者表达有助于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DN1和CLDN4在人肝细胞肝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至2011年手术切除的HCC组织标本60例和正常肝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CLDN1和CLDN4的表达。结果 CLDN1和CLDN4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2/60)和25%(15/60),两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血液AFP浓度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LDN1和CLDN4在HCC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533,P<0.05)。CLDN1在正常肝组织中无表达(0/50),CLDN4在正常肝组织中高表达(50/50)。两者在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细胞肝癌中存在CLDN1和CLDN4的异常表达,CLDN1在HCC中表达上调,而CLDN4在HCC中表达下调,两者表达具有相关性(r=0.533,P<0.05)。推测CLDN1表达上调和CLDN4表达下调能够促进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Ku70蛋白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体内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6例肝癌、癌旁和92例正常肝组织中Ku70蛋白的表达,探讨Ku7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与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Ku7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1)。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HCC患者肝癌组织中Ku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生存分析表明低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结论 Ku70蛋白可作为HCC早期筛查和预后判断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肝癌中DNMT3 b、STAT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正军  刘怀然 《江苏医药》2008,34(7):692-694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HCC组织,25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肝组织中DNMT3b蛋白和STAT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DNMT3t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3%,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6.7%)以及癌旁组织(44.0%)(P<0.05).STAT3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8.0%)和正常肝组织(20.0%)(P<0.05).在HCC中,DNMT3b和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DNMT3b及STAT3的高表达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DNMT3b可能作为转录调控因子与STAT3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的变化以及白芍总苷(TGP)对两者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猪血清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HE染色和V-G染色观察肝组织损伤及胶原表达变化;免疫组化S-P法观察NF-κB p65和TGF-β1蛋白表达;显微摄像及图像分析检测胶原、NF-κBp65和TGF-β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明显破坏,胶原合成增加,NF-κB p65和TGF-β1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TGP治疗组肝组织破坏减轻,纤维化程度也明显改善,胶原面积、NF-κB p65和TGF-β1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三者呈相关性。结论NF-κB介导TGF-β1产生或活化在免疫性肝纤维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TGP抑制纤维化大鼠肝组织NF-κB和TGF-β1的表达可能是TGP的抗肝纤维化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胃癌及增生性息肉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DNA结合活性,NF-κB p65及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通过比较两者表达的差异,从而探讨NF-κB及 COX-2在胃癌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65例外科手术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48例消化内镜下增生性息肉组织标本.采用凝胶迁移滞留试验EMSA检测其NF-κB DNA结合活性,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其NF-κB p65及 CO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标本NF-κB DNA结合活性更高,可见明显核移位现象,与癌旁组织及增生性息肉组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NF-κB p65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增生性息肉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7%、10.8%和6.3%,COX-2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胃炎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12.3%和10.4%.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NF-κB p65和COX-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6,P<0.01).结论 NF-κB DNA结合活性及NF-κB p65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及DNA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增生性息肉组织,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推测可能通过干预其活性和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yocardin和核因子(NF)-κB在子宫平滑肌瘤与正常子宫肌层表达的差异,探讨二者在子宫平滑肌瘤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yocardin与NF-κB在81例子宫平滑肌瘤组织和81名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肌层组织相比,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myo-cardin的表达降低(P<0.05),NF-κB的表达增高(P<0.05),两者表达呈相关性(P<0.05)。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肌瘤个数、有无变性无关。结论 Myocardin与NF-κB可能在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NF-κB可能下调myocardin蛋白表达参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 p65亚型和心肌素在子宫肌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29例子宫肌瘤和相应肌层组织以及15例原代子宫肌瘤细胞和相应肌层细胞中NF-κB p65、心肌素的表达;RNA干扰技术抑制子宫肌瘤细胞中NF-κB p65基因表达,光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蛋白印迹法检测干扰后子宫肌瘤细胞中NF-κB p65和心肌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肌层相比,子宫肌瘤组织和细胞中的NF-κB p65相对表达量增高(P<0.05),而心肌素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RNA干扰后,与未转染的子宫肌瘤细胞相比,NF-κB p65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而心肌素的表达量相对增高(P<0.05)。结论 NF-κB p65与心肌素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因子-1α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非癌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状态。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而行手术治疗的56例肝癌组织标本,同时收集合并有肝硬化背景的癌旁肝组织27例,因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而行门奇断流术的非癌肝硬化组织23例及11例取自肝血管瘤周围或肝外伤后切除的肝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染色方法检测HIF-lα在4种肝脏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肝细胞癌组织中HIF-l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4%,明显强于癌旁肝硬化组织中(48.1%)的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旁肝硬化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又强于非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1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癌肝硬化组织与正常肝组织(9.1%)比较,HIF-lα的表达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中存在着乏氧现象,并以其为始动因素诱导了调控因子HIF-lα基因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ES1基因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3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NES1mRNA表达情况。结果NES1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NES1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肿瘤数为单个或多个、脉管癌栓及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NES1mRNA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与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ES1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27kipl和CyclinD1蛋白表达在肝细胞肝癌(HCC)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p27kipl和CyclinD1蛋白表达.结果 p27kipl蛋白在HCC、肝硬化、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2.5%(13/40)、60%(9/15)、80%(4/5),p27kipl蛋白在HCC中表达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27kipl表达且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类型、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有统计学差异;CyclinD1蛋白在HCC、肝硬化、正常肝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5%(23/40)、46.67%(7/40)、40%(2/5),CyclinD1蛋白在HCC中表达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yclinD1表达仅与HCC的组织学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27kipl和 CyclinD1蛋白表达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p27kipl和CyclinD1与HCC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独立地起作用;p27kipl蛋白在判断患者病情预后方面有较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