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大肠癌细胞株 CCL-187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CCL-187 细胞分为对照组、1.0 μmol•L-1As2O3 组和 2.5 μmol•L-1As2O3 组,共同孵育1~6 d。MTT 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RT-PCR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TRAP-PCR-ELISA 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0 μmol•L-1 As2O3 组细胞分化明显,2.5 μmol•L-1As2O3 组出现细胞凋亡。同时2组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均下调,端粒酶活性降低,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或 P<0.05);2.5 μmol•L-1 As2O3 组与 1.0 μmol•L-1 As2O3 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细胞生长抑制率与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03,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697,P<0.01),与端粒酶活性的下调呈负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83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792,P<0.01);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表达与细胞端粒酶活性呈正相关(1.0 μmol•L-1 As2O3 组 r=0.956,P<0.01;2.5 μmol•L-1 As2O3 组 r=0.988,P<0.01)。结论:As2O3 对 CCL-187 细胞有促进分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细胞端粒酶 hTERT-mRNA 的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在白细胞介素1α(IL-1α)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降解中的作用。 方法:利用角膜基质细胞三维胶原凝胶表面添加纤维蛋白溶酶原(0.06 μg•L-1)、不同浓度的IL-1α(0、0.1、1.0、10.0 μg•L-1)及IL-1α(10 μg•L-1)与不同浓度的氢化可的松(0、1、10、100 mmol•L-1),在MEM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通过测定培养上清液中的羟脯氨酸(HYP)的量作为胶原降解的活性单位。 结果:在存在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情况下,随着IL-1α浓度的升高,HYP含量增加, IL-1α 0.1、1.0和10.0 μg•L-1组与对照组比较及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或P<0.05);在存在纤维蛋白溶酶原、IL-1α(10 μg•L-1)的情况下,随着氢化可的松质量浓度的增加,HYP含量减少,氢化可的松1、10、100 mmol•L-1组与对照组(0 mmol•L-1)比较及各剂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25或P<0.05)。 结论:氢化可的松具有抑制IL-1α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胶原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22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女性血清VEGF含量,分析VEGF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VEGF水平乳腺癌组[(145.8±13.6)ng•L-1]与良性病变组[(80.47±3.58)ng•L-1]和正常对照组[(58.38±7.04)ng•L-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水平有淋巴结转移者[(188.40±19.80)ng•L-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4.02±12.04)ng•L-1](P<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喹对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氯喹作为肝癌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喹 (8.00、16.00、32.00、64.00和128.00 mmol•L-1 )处理组,用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时间(24、48和72 h)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2.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24 h和8.00~128.00  mmol•L-1氯喹处理HepG2细胞48 h~72 h,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剂量和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 P< 0.01),以72 h、128.00 mmol•L-1氯喹抑制作用最强( P< 0.01);与对照组比较,氯喹处理组(32.00~128.00 mmol•L-1)G2/M期细胞比率及细胞凋亡率随着剂量增加而上升( P< 0.01),以128.00 mmol•L-1组最为明显。结论:氯喹具有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作用,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并可使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而抑制细胞活性,可能作为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冲绳巴布蛇毒蛋白-1(OHAP-1)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2.5、5.0和10.0 mg•L-1 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测胶质瘤细胞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2.5、5.0和10.0 mg•L-1OHAP-1对C6胶质瘤细胞生长抑制率(49.77%、67.65%和76.42%)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OHAP-1剂量的增加,bcl-2 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bax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bcl-2/bax亦逐渐减小。2.5、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且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mg•L-1组MDA含量高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2.5 mg•L-1 组和对照组(P<0.001);10.0 mg•L-1组SOD活性低于5.0、2.5 mg•L-1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OHAP-1通过氧化应激使bcl-2/bax mRNA表达降低可能是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对C6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海洛因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的影 响,为探索海洛因成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加入浓度为0~100 mg•L-1的海洛因进行细胞培养,24 h后用MTT法检测海洛因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海洛因作用下C6细胞PCNA mRNA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海洛因浓度为10、20和100 mg•L-1时C6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62%、80.97% 和62.7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 (P<0.05)。在转录物水平,浓度为20 mg•L-1的海洛因作用于C6细胞48 h时,PCNA基因的转录产物PCNA mRNA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值为0.297(P<0.01)。结论:海洛因浓度为20 mg•L-1时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接近30%,可能与海洛因成瘾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硫氨基甲酸吡啶(PDTC)对酸性环境中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活性及白细胞介素8 (IL-8) 表达的影响,以及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KOV3细胞分为5组:常规培养液组(对照组)和酸性培养组以及酸性培养液加PDTC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5、50、100 μmol•L-1的PDTC);各组培养12 h后,MTT法检测PDTC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8蛋白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内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SKOV3细胞在酸性环境中IL-8表达水平[(1 384.211±42.320) ng•L-1]高于对照组[(617.505±47.850) ng•L-1] ( P<0.01)。加入不同浓度PDTC(25、50、100 μmol•L-1) ,IL-8表达逐步降低[(1 239.053±14.490)、(1 113.578±29.140)、(1 014.457±55.490) ng•L-1] ,均低于酸性培养组( P<0.05)。在酸性环境中的SKOV3细胞可观察到颜色较深的核内NF-κB蛋白条带,应用PDTC后NF-κB在核内的蛋白条带颜色变浅。结论: PDTC对酸性环境中SKOV3细胞IL-8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与PDTC抑制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LPS和PMA对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晶状体上皮(HLE)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探讨脂多糖(LPS)和佛波醇酯(PMA)对HLE细胞增殖及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HLE细胞组织及培养的胎儿HLE细胞EGFR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 0.5、1.0、2.0 mg•L-1的LPS及25、50、100 nmol•L-1 PMA作用培养的HLE 细胞48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RT-PC方法检测EGFR mRNA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HLE细胞及培养的胎儿HLE细胞中EGFR蛋白及mRNA呈阳性表达;0.5、1.0和2.0 mg•L-1 LPS对HLE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3.21±0.42)%、(12.25±1.34)%和(36.67±3.65)%,2.0 mg•L-1LPS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7.709,P<0.01),并使EGFR mRNA表达增加;25、50和100 nmol•L-1PMA各组组间比较,PMA对HLE细胞的增殖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EGFR 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LPS通过促进EGFR表达使HLE细胞增殖从而促进后发性白内障(PCO)的发生。 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5-氟尿嘧啶(5-FU)不同剂量和给药后不同时间Jurkat和EL-4细胞周期解偶联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0、0.001、0.010、0.100和1.000 mg•L-1)5-FU处理Jurkat和EL-4细胞,给药0、4、8、16、24和48 h后分别收集细胞,应用碘化丙啶(PI)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细胞倍体变化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规 律。结果:不同剂量5-FU给药后16 h,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01、0.010、0.100和 1.000 mg•L-1各个剂量组均显著低于0 mg•L-1组(P<0.01) ,无剂量依赖性;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0.010 和 0.100 mg•L-1组显著高于0 mg•L-1组(P<0.05)。0.100 mg•L-15-FU 给药后,Jurkat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8、16和24 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48 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EL-4细胞八倍体细胞百分率在4、8和16 h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48 h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结论:5-FU可以诱导EL-4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而不能诱导Jurkat细胞发生细胞周期解偶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含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及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腺病毒(Ad-EGFP/HIF-1α)感染大鼠内皮祖细胞(EP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VEGF,bFGF,EGF诱导培养,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表面抗原.Ad-EGFP/HIF-1α在HNK293细胞中进行扩增,之后转染体外培养的EPCs,分别于24,48,72,96h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情况.MTT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率并用RT-PCR法测定HIF-1α在EPCs中的表达.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随着时间的延长,绿色荧光逐渐增多.MTT法检测细胞在24,48,72,96h的存活率分别为99.83%,99.70%,99.32%,99.57%;流式细胞仪计数随时间的延长,转染率逐渐升高,24,48,72,96h的转染率分别为23.05%,45.94%,78.91%,85.64%.RT-PCR可检测到被感染细胞HIF-1α的表达.结论:重组腺病毒Ad-EGFP/HIF-1α能够有效地感染EPCs,转染后在mRNA水平可检测到EPCs中有HIF-1α的表达,并对EPCs活性无明显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转基因的EPCs移植促血管新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牛磺酸对乙醇醛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牛磺酸对乙醇醛所致细胞毒性的抑制作用。 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实验)检测牛磺酸(50 mmol•L-1)对乙醇醛(GA, 0.1 mmol•L-1)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抑制作用,并用2,4-二硝基苯肼法定量检测牛磺酸对反应体系中乙醇醛含量的影响,同时设乙醇醛阳性对照组和PBS阴性对照组。 结果:在0.1 mmol•L-1乙醇醛溶液中加入50 mmol•L-1牛磺酸后,小鼠脾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率较阳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彗星实验的迁移距离(尾长)也显著缩短(P<0.01),牛磺酸呈剂量依赖性明显降低反应体系中乙醇醛的含量。 结论:牛磺酸对乙醇醛的细胞毒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cl-2、Bax在维生素K3 (VK3)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损伤过程中的变化,为研究VK3诱导肝癌细胞损伤的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SMMC-772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VK3处理的实验组(20、40和60 μmol•L-1),MTT法检测各组SMMC-7721细胞生存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RT-PCR检测Bcl-2及Bax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1 VK3组细胞存活率、LDH释放率、Bcl-2和Bax mRNA表达量及其蛋白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40和60 μmol•L-1 VK3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或P<0.01);LDH释放率增加(P<0.05或P<0.01);Bcl-2 mRNA表达率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量率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Bax 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40 μmol•L-1剂量的VK3能够诱导SMMC-7721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和上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蝎毒组分Ⅰ(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卵巢癌细胞SKOV3分为空白对照组和SV-Ⅰ处理组(终浓度分别为200、400、800 mg•L-1),采用MTT法检测SV-Ⅰ对卵巢癌细胞SKOV3生长抑制率,集落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200、400和800 mg•L-1-1组, SKOV3细胞集落数分别为57.00±6.16和48.00±4.11,明显低于对照组(84.00±5.29)(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mg•L-1组SKOV3细胞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2+M期细胞明显增多 (P<0.01), 800 mg•L-1组SKOV3细胞G2+M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G1期细胞数有增多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 和800 mg•L-1组SKOV3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蝎SV-Ⅰ可明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生长,其机制与SV-Ⅰ抑制SKOV3细胞DNA合成、诱导SKOV3细胞发生G2+M和G1期阻滞及诱导SKOV3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体外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成血管活性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法分离人外周血EPCs,电穿孔技术转染HIF-1α质粒至EPCs,RT-PCR法观察未转染/转染质粒在转染后3、12、20、72 h,HIF-1α及下游靶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含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常氧中转染前后HIF-1α蛋白表达、VEGF受体Flk-1蛋白表达在不同组质粒转染后的差异;ELISA法测定各组质粒转染后VEGF在培养基上清中释放含量及VEGF依赖性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含量的改变.结果HIF-1α基因有效转染入EPCs;HIF-1αmRNA在未转染时即有表达,在HIF-1α质粒转染后3、12、20、72 h,含量较未转染时增加(P<0.05);HIF-1α过表达诱导VEGF表达上调(P<0.05).Flk-1蛋白在常氧下有一定含量,在HIF-1α质粒转染后Flk-1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加.VEGF释放含量在HIF-1α过表达组显著增加(P<0.05);HIF-1α诱导eNOS含量增加,并与时间、VEGF刺激量成正比.结论HIF-1α质粒在体外能有效的转染入EPCs,促进其下游靶基因及受体表达,引起相应的功能学改变,促EPCs向内皮细胞分化、扩增,可进一步应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大鼠肾系膜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 -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大鼠肾系膜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0、12.5、25.0、50.0、100.0和200.0 mg•L-1)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AGEs)处理,相应浓度未经糖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SA)作为对照,ELISA法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Ⅳ型胶原及IGF-1含量。结果:与相应浓度的BSA组比较,12.5~200.0 mg•L-1 AGEs组FN含量明显升高(P<0.01),100.0~200.0 mg•L-1 AGEs组Ⅳ型胶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25.0~100.0 mg•L-1 AGEs组IGF-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200.0 mg•L-1 AGEs组IGF-1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AGEs引起的细胞外基质积聚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与IGF-1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生长相关性癌基因α(Gro-α)的水平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15例急性期KD患儿、12例HSP患儿及10名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血浆IP-10、MCP-1和Gro-α水平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KD组IP-10[(394.2±176.4 )ng•L-1]和MCP-1[(420.5±163.4) ng•L-1]水平较HSP组IP-10[(94.8±66.4 )ng•L-1]、MCP-1[(109.2±76.6 )ng•L-1]和对照组IP-10[(76.4±46.5) ng•L-1]、MCP-1[(87.7±47.8) ng•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HSP组与对照组各趋化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ro-α水平3组患儿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核细胞可能在KD发病机制中促进免疫性炎症反应的发生,IP-10与MCP-1可以作为KD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在HSP发病机制中可能不涉及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可能不参与KD和HS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高浓度葡萄糖诱导胰岛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对分离纯化的小鼠胰腺胰岛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按DMEM培养液里葡萄糖浓度不同,分为6组:G1组(5.6 mmol•L-1葡萄糖)、G2组(7.8 mmol•L-1)、G3组(11.1 mmol•L-1)、G4组(16.7 mmol•L-1)、 G5组(22.2 mmol•L-1)及G6组(27.6 mmol•L-1)。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色素C释放和细胞核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当葡萄糖浓度5.6~11.1 mmol•L-1时,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逐渐增加(P<0.05),NF-κB的活性逐渐增加(P<0.05),但此时细胞凋亡未见显著的变化(P>0.05),细胞色素C释放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葡萄糖浓度≥16.7 mmol•L-1时,与葡萄糖浓度≤11.1mmol•L-1各组比较, NF-κB表达明显增加,细胞色素C的释放也逐渐增强(P<0.05),胰岛细胞凋亡百分率同时也呈明显增加趋势(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可以诱导胰岛细胞NF-κB表达增加,细胞色素C释放增强,同时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提示NF-κB的激活与胰岛细胞凋亡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抑制NF-κB活性可能对于保护胰岛细胞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分子化合物8-氧-8H-苊并[1,2-b]吡咯-9-腈的氨基或卤素取代衍生物(S1)对人雄性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常规培养PC3细胞,分为10.00、5.00、1.00、0.50、0.10、0.05和0.01 μmol•L-1 S1化合物组,同时设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和抗癌药物环磷酰胺(5.00 μmol•L-1)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PC3细胞凋亡作用,Caspase 3、8和9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途径。结果:0.10~10.00 μmol•L-1 S1化合物组,PC3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环磷酰胺对照组(P<0.01);5.00和10.00 μmol•L-1S1化合物组PC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10.00 μmol•L-1S1化合物作用于PC3细胞后不同时间(1、2、4及6 h)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均显著高于培养肿瘤细胞对照组(P<0.01),Caspase 8活性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1化合物能够通过诱导PC3细胞凋亡而导致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是线粒体途径,进一步证实S1化合物作为肿瘤治疗药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及二者分别联合阿那曲唑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探讨并比较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 、5.0和10.0 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分别作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不同时间(24、48和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以阿霉素作为阳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那曲唑(0.5和1.0 mmol•L-1及其分别联合不同浓度阿司匹林(2.5、5.0和10.0 mmol•L-1)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 μmol•L-1)作用于MCF-7细胞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以不含药物组为阴性对照组。结果:①阿司匹林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提高(P<0.01)。②塞来昔布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③1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单独作用72 h抑制率分别达68.88%和87.00%;阳性对照组阿霉素2.0 μmol•L-1作用72h抑制率达86.30%。④0.5 μmol•L-1阿那曲唑与阿司匹林联合各剂量组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0.0 mmol•L-1阿司匹林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2.5、5.0 mmol•L-1阿司匹林(P<0.05)。0.5 μ mol•L-1阿那曲唑分别与60、120 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及0.5 μmol•L-1阿那曲唑与30 μmol•L-1塞来昔布联合组的抑制率(P<0.05),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120 μmol•L-1塞来昔布对MCF-7的抑制率明显高于0.5 μmol•L-1阿那曲唑联合60 μmol•L-1塞来昔布(P<0.05)。1.0 μmol•L-1阿那曲唑分别联合10.0mol•L-1阿司匹林、60和120 μmol•L-1塞来昔布各组的抑制率明显高于1.0 μmol•L-1阿那曲唑单药组(P<0.05),1.0 μmol•L-1阿那曲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人质膜型唾液酸酶(hmSD)对丁酸钠(NaBT)诱导人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前列腺癌细胞PC3和稳定转染hmSD的前列腺癌细胞(PC3-hmSD)为靶细胞,分别设对照组、NaBT 2.5 mmol•L-1组、NaBT 5.0 mmol•L-1组、NaBT 10.0 mmol•L-1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CFH-DA激光共聚焦法检测细胞内ROS,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XL、P65和Caspase 9蛋白表达。结果:① NaBT作用48和72 h时,PC3-hmSD细胞的生存率明显高于PC3细胞(P<0.05);② NaBT 5.0 mmol•L-1作用4 h,PC3-hmSD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PC3细胞(P<0.05);③ NaBT诱导细胞内活性氧产生,PC3-hmSD细胞与PC3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 NaBT作用下,与PC3细胞比较,PC3-hmSD细胞Bcl-XL、P65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而 Caspase 9蛋白表达水平减低(P<0.05)。结论:① hmSD具有抵抗NaBT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② hmSD对NaBT诱 导活性氧产生无抑制作用;③ hmSD抗凋亡作用可能与Bcl-XL和P65表达上调、Caspase 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