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微RNAs(miRNAs)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是目前非编码RNA研究的热点。miRNAs通过与靶基因信使RNA 3'端非翻译区序列互补性结合,引起靶基因信使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实现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负调控。miRNAs在肺癌等多种人类疾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迄今为止,功能已明确的miRNA及其靶基因数目不多,因此miRNA-信使RNA的数据挖掘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2.
基因调控网络研究与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种类型的生物中 ,DNA序列所蕴藏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与翻译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基因表达。在生物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细胞必须适时地对基因表达做出调整 ,开放一些基因 ,关闭另一些基因 ,在质与量上对基因表达做出精确的调节与控制。从分子生物学的观点来讲 ,基因的表达受细胞核内、外多层次的调节 ,呈现多级调控 :包括遗传调控 (geneticregula tion)和表观遗传调控 (epigeneticregulation)。遗传调控包括基因转录、转录后加工、翻译以及翻译后修饰等环节 ,其中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0-23脱氧核酶(10-23 DRz)对HBV S基因及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的特异性切割作用.方法:分别构建含有HBV S基因或C基因的重组质粒,以线性化的重组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相应HBV S基因RNA及C基因RNA.设计并合成针对HBV S基因的DRz-hbvs-1和针对C基因的DRz-hbvc-1,观察其对靶RNA的体外切割作用.结果:DRz-hbvs-1及DRz-hbvc-1能对各自相应的靶RNA进行有效的特异性切割;无DRz对照组及反义寡核苷酸对照组均未见特异性切割.结论:10-23 DRz能特异性切割HBV S基因及C基因体外转录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per基因与阿片类成瘾的相关性 ,进而寻找治疗阿片成瘾的基因戒毒疗法。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 per锤头状核酶基因和 per核酶靶 m RNA组分基因 ,并分别重组入体外转录质粒 ,而后将经体外转录反应得到 per核酶 RNA和地高辛标记的 per核酶靶 m RNA组分。将转录产物混合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体外切割反应后 ,采用地高辛化学发光法检测 per核酶的体外切割效率。小鼠脑室注射直接导入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 pc DNA3.1- per RZ DNA,按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 ,用纳洛酮催瘾 ,观察戒断反应的变化。结果per核酶对 per核酶靶 m RNA组分的体外切割效率达到 6 0 %。重组质粒组小鼠的刻板跳跃、“湿狗”样抖动和打洞次数与空质粒组、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 ,但并不抑制小鼠的体重下降。结论  per核酶具有体外定点切割 per基因 m RNA组分的活性。经小鼠吗啡成瘾模型检测 ,该重组质粒能成功转染活体小鼠脑细胞并在脑组织内稳定表达 per核酶 ,发挥阻断 per基因表达的作用 ,有效地减轻吗啡成瘾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基因组中的大部分DNA序列在动物生长的不同阶段被转录成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它们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发现lncRNA有多种基因调控方式: 在细胞核中顺式或反式地调控基因转录,作为蛋白诱饵进行间接调控;在细胞质中作用于mRNA影响其稳定性及翻译 过程,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参与microRNA调控,与转录因子结合影响其功能发挥等。LncRNAs在转录水平及转录后 水平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对于机体的发育过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重大疾病因其复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难题,而且一些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长期治疗无疑会加重患者负担。非编码RNA是指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参与基因调控的RNA分子,其在基因转录、基因转录后以及翻译水平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相关重大疾病中有抑制或促进的作用,其异常表达与许多疾病相关。重大疾病相关非编码RNA机制的探究以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给复杂病理研究带来希望。该文就非编码RNA中的微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参与不同发病机制,以及疾病的非编码RNA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体外转录方法制备EBV-LMP1 C端RNA并用该RNA对其靶脱氧核酶进行初步筛选.方法 用巢式PCR方法从绒猴淋巴细胞系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 exon c,重组入pGEM-11zf载体,并用T7RNA聚合酶对其进行体外转录制备EBV-LMP1 C端RNA.根据该RNA的一、二级结构设计合成3种靶向10~23脱氧核酶,据体外剪切效率筛选高效特异的靶向脱氧核酶.结果 成功地构建含EBV-LMP1 exon c基因的重组质粒,用体外转录方法用1 μg质粒转录出40.25 μg高纯度的EBV-LMP1 C端RNA,有1种脱氧核酶DZ1对该RNA体外剪切效率达89%.结论 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度的EBV-LMP1 C端RNA,经体外剪切筛选出高效特异的1种脱氧核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体外研究锤头型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核酶对各自靶RNA分子的切割活性及反应条件。同时观察两反义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含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重组质粒(pT-Ⅰ、pT-Ⅲ),经体外^32P标记转录后形成产物靶RNA。同时将含特异性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gⅠ、pT-gⅢ)进行非标记的体外转录,产物(核酶)与各自的^32P-靶RNA按不同的条件混和反应,电泳后放射自显影观察结果。将构建好的核酶以脂质体包裹后导入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采用图像分析法观察核酶对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蛋白mRNA合成的影响。结果 两种核酶在37℃、42℃均能有效切割各自的靶RNA,对Mg^2 浓度的要求范围较宽(10~20mmol/L);反应温度从65℃逐渐降至并维持在37℃的条件下核酶切割活性显提高。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胶原蛋白生成降低,胶原生成明显受抑制。结论 针对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核酶能有效地在体外对靶RNA进行切割并能有效地抑制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miRNA(microRNA或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nt的内源性短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常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下靶向结合mRNA,进而降解RNA或阻遏转录后翻译功能。近年研究,miRNA参与细胞的分化、发育、增殖、死亡等生命活动中的一系列重要进程,在肿瘤发生中可能是潜在的抑癌或致癌基因。本文就miRNA在肿瘤中基因表达、肿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新近研究发现,人类La蛋白(human La protein,hLa)是一种与HBV RNA转录调节相关的因子.La蛋白可能结合在HBV RNAs的茎环结构上,具有保护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促进其翻译启动的作用,可能是HBV RNA的稳定因子.当La蛋白发生突变后将无法与HBV RNA结合,丧失保护HBV RNA的功能,使其受到酶的降解,无法转录翻译,病毒的复制受阻,从而抑制HBV感染.本文综述了La蛋白、HBV RNA及核酶(nuclear RNases)三者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导致HBV RNA降解的可能机制,推测了野生型和突变型La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RNA的翻译启动和病毒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体外核酶对肿瘤多药抗性相关基因mdr1靶RNA分子的切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能特异切割mdr1 mRNA的锤头状核酶(ribozyme),并构建抗mdr1-ribozyme和靶分子的体外转录质粒,进行体外切割实验。结果 发现抗mdr1-ribozyme能较好地切割mdr1 mRNA。 结论 抗肿瘤多药抗性核酶的体外研究为其体内应用提供了参考,ribozyme有可能成为逆转肿瘤多药抗性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体外研究锤头型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核酶对各自靶RNA分子的切割活性及反应条件。同时观察两反义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含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重组质粒(pT-Ⅰ、pT-Ⅲ),经体外32P标记转录后形成产物靶RNA。同时将含特异性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gⅠ、pT-gⅢ)进行非标记的体外转录,产物(核酶)与各自的32P-靶RNA按不同的条件混和反应,电泳后放射自显影观察结果。将构建好的核酶以脂质体包裹后导入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采用图像分析法观察核酶对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蛋白mRNA合成的影响。结果 两种核酶在37 ℃、42 ℃均能有效切割各自的靶RNA,对Mg2+浓度的要求范围较宽(10~20 mmol/L);反应温度从65 ℃逐渐降至并维持在37 ℃的条件下核酶切割活性显著提高。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胶原蛋白生成降低,胶原生成明显受抑制。结论 针对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核酶能有效地在体外对靶RNA进行切割并能有效地抑制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细菌非编码小RNA(sRNA)是长度约为50~5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其编码基因位于基因间区域,在细菌基因组中可被转录但不被翻译为蛋白质,随着生物信息学和RNA测序技术的发展,sRNA功能受到广泛关注。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细菌遇到各种各样生存压力,sRNA通过感应环境变化调节相应基因的表达。在细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环境胁迫下细菌sRNA的表达变化和其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进行综述,揭示sRNA细菌基因转录后调控、生物适应性进化等生命过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疾病目前仍居世界各国死因首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呈增长趋势。最新研究表明,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参与调控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iRS-7(circular RNA sponge for miR-7,ciRS-7)是一类特殊的环状RNA,其能够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继而调控多种生命活动,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密切相关,成为RNA领域最新的研究热点。如今,circRNA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病程监控等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文中将以ciRS-7为重点,从circRNA的发生机制、功能及与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最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调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这些小分子RNA通过碱基配对与靶mRNA序列的3’非翻译区或编码区结合,促进目标mRNA降解或抑制蛋白翻译,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它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调控及疾病的发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已有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发生相关。阐明miRNA在癌症发生中的分子机制,对癌症的靶基因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r基因与阿片类成瘾的相关性,进而寻找治疗阿片成瘾的基因戒毒疗法。方法:设计并合成特异性per锤头状核酶基因和per核酶靶mRNA组分基因,并分别重组人体外转录质粒,而后将经体外转录反应得到per核酶RNA和地高辛标记的per核酶靶mRNA组分。将转录产物混合,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体外切割反应后,采用地高辛化学发光法检测per核酶的体外切割效率。小鼠脑室注射直接导入脂质体包裹的重组质粒pcDNA 3.1-per RZ DNA,按剂量递增法建立吗啡依赖动物模型,用纳洛酮催瘾,观察戒断反应的变化。结果:per核酶对per核酶靶mRNA组分的体外切割效率达到60%。重组质粒组小鼠的刻板跳跃、“湿狗”样抖动和打洞次数与空质粒组、生理盐水组相比明显减少,但并不抑制小鼠的体重下降。结论:per核酶具有体外定点切割per基因mRNA组分的活性。经小鼠吗啡成瘾模型检测,该重组质粒能成功转染活体小鼠脑细胞并在脑组织内稳定表达per核酶,发挥阻断per基因表达的作用,有效地减轻吗啡成瘾的戒断症状。  相似文献   

19.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200 nt的新型非编码RNA,近年来得益于高通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lncRNA被相继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具有保护和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的作用,而lncRNA通过转录前调控、转录后调控、翻译后调控及参与基因印记、染色质重塑等方式来调控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文章就lncRNA与免疫调节及风湿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风湿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MicroRNA(miRNA)是一种调控基因转录后水平的非编码RNA,它主要通过影响mRNA的降解或翻译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miR-210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神经系统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等疾病,其机制与诱导血管再生、调节细胞增殖和迁移有关。因此,miR-210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综述miR-210在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