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肥胖呈现全球流行趋势。目前,已基本证实其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先前研究小组筛选获得肥胖相关的新基因6次跨膜表位抗原(six-transmembrane epithelial antigen of the prostate 4,STEAP4)在肥胖患儿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旨在进一步验证其在肥胖儿童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并初步探讨STEAP4的生物信息学特征。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技术验证肥胖与健康儿童脂肪组织中STEAP4基因的表达差异,应用DNA Star、Blast、ProtParam、SOPMA、Tar-getP、TMHMM、ProtScale、Interpro Scan和SMART等软件或数据库分析STEAP4的核苷酸基本特征、蛋白质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疏水性/亲水性、结构域及亚细胞定位等。结果 STEAP4基因是一个功能未知的基因,低表达于肥胖患儿脂肪组织中,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cDNA全长4454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1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预测相对分子质量51981.2,定位在胞膜,蛋白序列分析显示为6次跨膜螺旋结构,为可溶的亲水性蛋白,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具有黄素蛋白跨膜成分(三铁还原酶结构域),NAD(P)结合结构域,NADP氧化还原酶(依赖辅酶F420)和血红素蛋白保守位点。结论 STEAP4基因是一低表达于肥胖患儿脂肪组织中的基因,高度提示该蛋白与肥胖及其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瘦素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南花  雷一鸣 《微创医学》2003,22(3):371-374
瘦素(1eptin,简称LP)是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蛋白类激素.1994年由Zhang等人[1]首次用从肥胖小鼠中成功地克隆出肥胖(ob)基因,是其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  相似文献   

3.
Placental leptin correlates with intrauterine fet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胎盘肥胖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脐血瘦素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在 4 0例产妇分娩时采集胎盘与脐血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胎盘肥胖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胎盘肥胖基因蛋白 (瘦素leptin)表达水平 ,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胎盘肥胖基因蛋白表达位点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脐血瘦素水平 ,采用Ponderal指数 [PI=10 0×体重 (g) /身长 (cm) 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 胎盘组织肥胖基因呈现高效表达 ,在胎盘滋养层细胞浆内肥胖基因蛋白阳性表达。胎盘肥胖基因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态显著相关 ,13例小于胎龄儿胎盘组织lept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15例适于胎龄儿 (P =0 .0 0 3和 0 .0 0 8) ,12例大于胎龄儿胎盘组织lepti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 (P =0 .0 4和 0 .0 2 )。胎盘肥胖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显著相关 (r =0 .39和0 .4 3,P <0 .0 5) ,与新生儿Ponderal指数 (PI)显著相关 (r=0 .66和 0 .69,P <0 .0 1)。结论 胎盘是脐血瘦素重要来源 ,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证实一种能使肥胖小鼠变瘦的蛋白与人类肥胖有关。剑桥基因学家发现,有两名重度肥胖的儿童均携带两个缺损性Ob基因复制物,该物质能阻止合成Leptin蛋白,而Leptin能抑制小鼠食欲和代谢。不能合成Leptin蛋白的小鼠异常肥胖。纽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这一基因原理并表明,当注射Leptin后小鼠体重迅速减轻,他们希  相似文献   

5.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具有调控体重的作用,而肥胖患者易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本文OSAHS、肥胖和瘦素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瘦蛋白 (leptin)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分子量为 16kDa的蛋白质 ,是一种重要的代谢调节信号 ,对人和动物的采食量、能量代谢、繁殖性能等具有重要调节功能 ,对人肥胖病的治疗和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胴体组成等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主要概述了瘦蛋白基因的克隆、转录、表达调控以及瘦蛋白受体与信号转导等分子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瘦素与生殖     
1994年 ,Zhang等[1 ] 成功地克隆了肥胖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 ,其编码蛋白产物称为瘦素 (Leptin)。瘦素的发现为体内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机理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我国自 1 996年也开始了对瘦素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瘦素不仅可调节体内的能量代谢和脂肪沉积 ,而且与生殖和妊娠的关系十分密切。1 瘦素的概况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 ,人类的肥胖基因位于 7q3 1 ,长约 2 0kb ,含 3个外显子和 2个内显子 ,肥胖基因蛋白由 1 67个氨基酸组成 ,其N端为由 2 1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 ,C端有二巯键桥 ,是保持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脂肪酸结合蛋白2基因(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2,FABP2)Ala54Thr多态性是否与中国人肥胖有关联.为探讨肥胖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成都地区272例非肥胖者及121例肥胖患者FABP2基因Ala54...  相似文献   

9.
肥胖是一种重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遗传、环境、饮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基因调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就肥胖基因学说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肥胖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1 OB基因与肥胖 OB基因又称肥胖基因,位于人类第7对染色体q31.3位点上,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OB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编码产物瘦素(Leptin)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研究证实[2],Leptin具有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和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其在脂肪组织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组织并与摄食中枢神经系统上的瘦素受体(LR)结合,把信号传到中枢系统,促进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神经肽等,从而抑制摄食和肥胖的发生、增加解偶联蛋白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使多余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LR也可以直接参与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脂肪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Kx2.5基因mRNA及其蛋白在肥胖孕鼠胚胎畸形心脏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意义。方法 3周龄SPF级SD雌鼠100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40只)给予基础饲料;高脂组(60只)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以高脂组体重超过正常组平均体重的20%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的作为肥胖雌鼠,随机抽取20只肥胖雌鼠和正常雌鼠分别与雄鼠交配获取肥胖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取孕13、15、17、19 d胚胎鼠心脏,通过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以确定心脏畸形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NKx2.5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Kx2.5蛋白表达。结果肥胖组孕鼠胚胎心脏畸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鼠(P<0.01);肥胖组孕鼠各孕龄胚胎畸形心脏NKx2.5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比对照组孕鼠正常胚胎显著降低(P<0.05)。结论孕鼠肥胖导致胚胎心脏畸形率升高;孕鼠肥胖抑制胚胎心脏NKx2.5基因和蛋白表达,可能导致心脏发生发育缺陷从而造成先天性心脏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抵抗素基因(Retn基因)在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蛋白(resistin蛋白)对小鼠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探讨肥胖、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可能的相关性.方法:用高脂肪和高能量型的小鼠饲料喂养C57BL/6J小鼠,诱导其产生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模型,22周后测定小鼠的Lee's指数(即体质指数,BMI)以及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然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并与正常小鼠作对照,以评价肥胖小鼠是否出现了胰岛素抵抗和葡萄糖耐量损伤.实时荧光定量RT-PCR比较肥胖组小鼠(n=10)与正常组小鼠(n=5)白色脂肪细胞Retn基因的表达.最后将抵抗素蛋白与小鼠骨骼肌细胞共培养,测定其对肌肉组织葡萄糖摄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高脂饲料成功地诱导出了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小鼠模型;肥胖小鼠的白色脂肪组织内Retn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小鼠(P<0.01);将抵抗素蛋白与小鼠肌肉组织在体外共培养,不论是否有胰岛素刺激,均能显著抑制小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率(P<0.05).结论:肥胖小鼠体内Retn基因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骨骼肌对葡萄糖的摄取率降低,进而诱发胰岛素抵抗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人肥胖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克隆人肥胖基因瘦素蛋白(leptin)编码区cDNA序列,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 方法:在人体脂肪组织中提取mRNA,利用RT-PCR扩增人肥胖基因,将其插入pMD18-T载体,经双酶切、鉴定后将肥胖基因片段亚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提取质粒。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受体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肥胖基因表达产物,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产物蛋白。 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肥胖基因序列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其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 000。 结论:利用pMD18-T克隆载体和pET-28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地在原核生物中表达重组人类瘦素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GIRK4基因在正常与肥胖大鼠肾脏组织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采用饮食诱导的方法构建肥胖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技术对正常组与肥胖组大鼠肾脏组织GIRK4蛋白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肥胖组大鼠肾脏组织GIRK4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75±0.42,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鼠的3.37±0.68(P<0.05)。结论肥胖大鼠肾脏组织GIRK4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4.
马南花  雷一鸣 《医学文选》2003,22(3):371-374
瘦素 ( leptin,简称 LP)是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蛋白类激素。 1 994年由Zhang等人[1] 首次用从肥胖小鼠中成功地克隆出肥胖 ( ob)基因 ,是其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动物实验已证实 Lp能通过调节食欲和 /或能量消耗来调节能量代谢 ,以维持体脂的相对稳定 [2 ] ,因此亦为特异的血清消脂素。对人 Lp研究已从最初对肥胖的作用延伸到参与多系统、多方面的效应研究。现就 Lp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作一综述。1  LP发现及功能表达   1 95 3年 Kennedy在猜想中提及一种可以调节体重 ,尤其是脂肪组织数量的激素存在 ,且该物…  相似文献   

15.
肥胖蛋白的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汤健,李淑敏,苏静怡,唐朝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院心内科石湘云,高莲茹,赵云涛美国phoenixINC田青,张肇康1994年底Zhang等人克隆出了人的肥胖基因,发现与遗传性肥胖小鼠有高度同源性,肥胖动物该基因突...  相似文献   

16.
虽然肥胖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种群家系研究已表明遗传是导致人类肥胖的重要环节。对各种肥胖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 ,单基因突变是肥胖发病机制之一。已知可引起人类极度肥胖的单基因突变有 :瘦素、瘦素受体、激素原转换酶 1、阿片—促黑素细胞皮质素原 (pro -opiomelanocortin ,POMC)、黑皮素 4受体 (MC4R)、过氧化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 )基因等。其中 ,黑皮素受体 (MCR)基因缺陷而导致的肥胖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MC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 (GPCR) ,具有 7个跨膜区。已知体内有 5种M…  相似文献   

17.
1994年首次成功克隆出肥胖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Ha-laas等又于1995年合成出人和小鼠ob基因的表达产物,该产物是一种分泌蛋白,其前体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末端有21个氨基酸残基信号肽,该前体的信号肽在循环血液中被切掉而成为14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000,Halaas等将该蛋白命名为瘦素(lcptin)lcptin。又称苗条素或瘦素基因,现将lcptin及其与肥胖、糖尿病的关系的研究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汪小娟 《医学综述》2011,17(23):3559-3561
肥胖是冠心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许多代谢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子,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是最近发现的与肥胖相关的一种活性因子,可以特异性地激活棕色脂肪调控因子的表达,通过促进棕色脂肪细胞的分化来调控体内能量平衡。因此,对BMP-7的深入研究,了解其在肥胖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揭示上述多基因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9.
肥胖基因与肥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肥胖不仅在西方国家而且也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流行之际,90年代的一个重大科学成果是:人们认识了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Leptin(源自Lepto,意为“细小”、“瘦的”),故命名为“瘦蛋白”。它是肥胖基因(ob基因)的表达产物,在调节机体能量平衡及脂肪贮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 ob基因的结构1994年,Zhang等[1]首次从先天性肥胖C57Bl/6Job/ob小鼠第6染色体上发现ob基因,并将其克隆。克隆的ob基因全长2.9kb,其开放读框为501bp,编码脂肪组织特异性4.5kbmRNA,3′非编译区长达3.7kb,翻译成167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克隆中国人的肥胖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人瘦素蛋白。方法 用RT-PCR从培养的中国人脂肪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出肥胖基因,与TA载体连接后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将该基因定向克隆至高效表达质粒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结果 克隆出中国人肥胖基因,其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OB,并成功地实现了人肥胖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结论 人肥胖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肥胖症及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在脂肪代谢与脂肪细胞分化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