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李×,男,45岁,于2004年3月因头痛、头晕、恶心来院就诊,查体,血压170/110mmHg,服用多种降压药,均未获得满意效果,时而出现头痛、头晕,血压波动在150/110mmHg之间,于2005年5月8日服用心得安10mg,3次/d,3d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后,维持110~130/80~90mmHg,[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胡光辉 《中外医疗》2009,28(14):26-26
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而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功能表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笔者在医院工作数十年,治疗高血压患者上百例,本文根据自身治疗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危象治疗对策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本概念 高血压危象指严重的血压升高,需紧急降压治疗,是各种高血压急诊的总称,包括:①血压平时无显著升高,由于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等因素,使周围小动脉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血压骤升;因脑循环自身调节紊乱,此时血压虽不一定高于180/120mmHg,但也会引起头痛、眩晕、呕吐等症状,这是较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危象”;②高血压急症:有严重心脑肾血管损害,血压急骤升高,通常高于200/130mmHg,包括某些“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除眼底恶性高血压特有的渗出、出血外尚有视盘水肿、神志改变等)。此外还可出现在脑出血,高血压急性左心衰及急性夹层动脉瘤等病人中;③“高血压紧急状态”,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血压升高2年”于2007年7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心脑血管病史,否认血液及精神病史。入院前间断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60/100mmHg,至我院就诊以“高血压”收入院。  相似文献   

5.
卡托普利致晕厥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血压升高2年”于2007年7月9日入院。既往体健,无心脑血管病史,否认血液及精神病史。入院前间断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mmHg~160/100mmHg,至我院就诊以“高血压”收入院。  相似文献   

6.
健康咨询过程中接待了这么一个就诊者,李先生,正值而立之年,生意人,近2个月来头晕,夜不易寝,梦多,心烦,睡眠时间短,服用安眠药后睡眠虽有改善,但白天仍感头晕、乏力、腰酸。体检发现,就诊者形体胖,计算其体重指数(MRI)为27kg/m2,人显烦躁,血脂、血糖稍偏高,心电图正常,测血压为138/85mmHg,连续数日监测血压发现波动在130~140/85~90mmHg。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确诊的定义及诊断分级指标中,认为理想的血压是<120/80mmHg,正常血压是<130/85mmHg,正…  相似文献   

7.
我科2006-2007年随机对110例年龄35~70岁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坐位血压与卧位血压对比。结果,坐位血压比卧位血压平均高2/2mmHg。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永东 《右江医学》2010,38(2):212-214
人从睡眠到清醒并开始活动以后,血压从较低水平迅速上升,是昼夜血压变异程度较大的阶段.据观察,在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6:00~10:00时收缩压平均升高14 mmHg,甚至可上升80 mmHg,国内外把这种清晨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称作血压晨峰[1].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脑卒中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好发于清晨醒后的数小时,而夜间发病率最低,因此,人们推测清晨血压的骤升是发生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对许多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血压的骤然升高在原有靶器官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这意味着探讨血压晨峰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策略具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降压药物的睡前应用——根据血压波动规律调整用药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玫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7):761-762,765
目的:探讨降压药睡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0例经一种降压药物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5mg晨服,经动态血压(ABPM)检测24h平均血压大于135mmHg/85mmHg(1mmHg=0.133kPa),同时24h血压波动曲线呈反杓型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白天加服另一种降压药贝那普利(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10mg晨服,另一组把加服药物贝那普利10mg放在睡前服用。结果:睡前服用药物组血压控制更为理想。结论:对于较顽固的高血压及夜间血压增高的患者,在给予长效降压药物的同时,于睡前加服一次的给药方法,能有效降压,并恢复正常的血压波动曲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血压变异与左室肥厚和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86例进行 2 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 ,按 2 4小时平均压 (MBP) <110mmHg和≥ 110mmHg分为两组 ,再按脉压 (PP)≤ 5 3mmHg ,5 4~ 99mmHg ,≥ 110mmHg分为 3个亚组 ;根据左室重量指数 (LVMI)将所有病例分为左室肥厚 (LVH)组和无LVH组 ,并对动态血压各参数与LVM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PP增加 ,左室肥厚、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增加 (P <0 0 0 1) ;PP相同MBP分别为 <110mmHg与≥ 110mmHg两组比较 ,左室肥厚、心电图异常均无明显差异 ,而MBP≥ 110mmHg组 2 4小时白昼与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 <110mmHg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LVH组 2 4小时、白昼和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 2 4小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异性显著高于无LVH组 (P <0 0 1和P <0 0 5 ) ;所有病例收缩压变异大于舒张压变异 ;白昼收缩压变异明显大于夜间收缩压变异 (P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血压变异与左室肥厚、心电图异常密切相关 ,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率和达标率,并分析糖尿病患者未强化降压治疗的原因。方法对中国部分地区连续筛查符合入选标准高血压患者5063例中伴有糖尿病的1993例患者进行基线调查,医生根据日常医疗实践常规自主选用不同药物及剂量,并前瞻性进行2、4、8周和12周治疗达标观察。结果本组高血压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为39.2%(1993/5063),基线平均血压为157/91mmHg。医生为患者制定的目标血压平均为129/80mmHg,根据不同高血压级别和高危程度,为患者制定的目标血压值不同(P〈0.0001)。以血压〈130/80mmHg为标准,最后一次随访血压达标625例(31.4%);伴有大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以血压〈125/75mmHg为标准,最后一次随访达标353例(17.7%)。4次随访分别有38.5%、34.5%、30.2%和22.8%的患者血压未达标而医生未调整治疗方案,主要原因是医生认为患者血压接近达标,降压有效继续观察。本组达标患者平均服用了2种降压药物,有的甚至服用4—5种降压药才能达标,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钙通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在随访过程中使用比例逐渐上升。结论中国地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医生为其制定的目标血压值以及实际达标情况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与指南还存在一定差距。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明显低于总体达标率。  相似文献   

12.
病例简介患者,男,66岁,突发性头晕2小时。患者高血压5年余,平时规律服用北京降压0号1~2片,血压控制于140~120mmHg/90~80mmHg。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9岁。发现高血压10年,经常服用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等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70~190/100~110mmHg(1mmHg=0.133kPa)。肾功能检查:血尿素氮14.3mmol/L、肌酐380μmol/L、尿酸538μmol/L。肾动脉血管超声示双侧肾动脉阻力指数偏高。2003年4月22日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17岁,以持续性高血压3年为主诉入院。患者3年来多汗,血压增高半年伴头痛,体位性头晕心悸。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未引出阳性体征。血压160/120mmHg,卧位150/110mmHg,立位130/100mmHg;右上肢卧位160/120mmHg,立位150/110mmHg。入院后进行各种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管紧张  相似文献   

15.
患者 男,56岁,因“间断双下肢无力10年,腹胀、心悸3个月”于2012年6月7日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双下肢乏力.查血钾2.5mmol/L.给予补钾治疗后好转。5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可达150/90mmHg,曾服用硝苯地平控制血压.血压仍维持在140—150/80~90mmHg。  相似文献   

16.
例1:患者,女,48岁。因高血压7年,左上肢无力,口角歪斜,言语不清3天,收入院治疗。来院BP190/110mmHg经降压、脱水及活血治疗,3天后好转。CT确诊为脑梗塞。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无明显效果。服药第2天出现咽痒、咳嗽。第3天加服甘草片3片,每日3次。出院后继续服用卡托普利待血压平稳至(130~140)/(80~90)咖1Hg停用卡托普利即干咳停止。1周后血压义升至(160-170),(90~110)mmHg,又服用卡托普利第2天出现咳嗽。服药3天血压降至正常,停药后即咳嗽也停止。  相似文献   

17.
旷文君  刘毅  尚思异 《当代医学》2011,17(2):134-13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以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晚间服用坎地沙坦;而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共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晨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降低血压晨峰,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治疗组与依那普利治疗组晨峰血压下降的幅度分别为SBP(22.51±1.52)mmHg,DBP(22.13±1.84)mmHg;SBP(10.27±2.17)mmHg,DBP(12.23±2.24)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控制血压晨峰的疗效优于依那普利。结论在服用氨氯地平的同时,晚间加服坎地沙坦,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晨峰现象。  相似文献   

18.
洪静  胡君丽  李南方 《新疆医学》2011,41(3):100-102
隐匿性高血压(Masked Hypertension,MH)指诊室血压正常(〈140/90mmHg)、24小时动态血压高(日间血压≥135/85mmHg,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mmHg)。目前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MH对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的影响介于正常血压(SNBP)和持续性高血压(SHT)之间。因而,了解和掌握MH的靶器官损害及其机制,对于早期预防、干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患,男,55岁,发现血压增高3年,痛风1年来院。患近3年来体检发现血压增高,达180/10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药名不祥),去年发现右跖趾关节疼痛,经检查,血尿酸440mmol/L,间断服用秋水仙碱。近期因劳累后,感头昏,右跖趾关节红、肿、痛,于2004年6月-10日来院检查。查血压180/110mmHg,尿常规:黄,微混,PRO( ),  相似文献   

20.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28岁,1个月前体检发现血压升高为150/90mmHg,(发病前1~3周无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以后几次测量血压为145~160/90~95mmHg,无肢体乏力,无发热及关节痛,无心悸、易怒及体重下降,无尿频、尿急、尿痛,来我院肾内科就诊。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病史,无药物服用史,无特殊物质接触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