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探索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对高危人群进行无创性肿瘤标志物筛查,可减少影像学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人数,并可提高患者对筛查的依从性,为治疗争取时间。该文主要对用于肝细胞癌(HCC)、结直肠癌(CR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miRNA、血清蛋白标志物、细胞学标志物等作一综述,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结直肠癌具有较明确的癌前病变,西方国家很早就致力于推广筛查方案,在过去的30年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目前,结直肠癌筛查手段主要分为两大类:粪便检查和结肠结构性检查.前者包括粪便潜血、钙卫蛋白、粪便基因学及粪便MicroRNA检查等,后者包括全结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钡灌肠、CT仿真结肠镜等.  相似文献   

3.
早期筛查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CRC)并降低其相关病死率,现有的结直肠检查方法众多,主要可分为非创伤性检查(粪便、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和有创性检查(结肠镜等)。虽然结肠镜检查仍被认为是CRC筛查的金标准,但其参与率相对较低,而新型非创伤性检查越来越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为CRC筛查的检出率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文主要就检出CRC及其癌前病变的结肠非创伤性检查的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早期筛查可以有效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结肠镜检查是目前筛查CRC的金标准,但受检率偏低。从患者的血液及粪便中寻找异常的DNA和RNA是非侵入性的筛查手段,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越来越高,有些分子标志物有望成为早期诊断CRC的有效指标,该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背景:早期筛查和诊断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CRC)相关死亡率,并可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目前的CRC早期筛查方法主要包括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敏感性低,假阳性较多,而金标准结肠镜检查为有创性检查,患者依从性较低。因此,目前临床亟需寻找有效且简便的CRC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是近年来国外已开始应用的新型非创伤性CRC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之一,此法较为准确、简便,适合大规模筛查和早期诊断。本文就血浆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对CRC的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崇明县结直肠癌(CRC)筛查结果。方法在上海市崇明县抽取4个乡镇筛查CRC人群,首先发放调查表确定目标高危人群,初筛采用免疫法粪隐血试验(FOBT)2次,复筛采用结肠镜检查,并且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RC的影响因素。结果筛查目标人群14 820例,发放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8 150份,问卷顺应率55%。有效问卷个体FOBT检查总阳性率8.6%,700例阳性者共145例(20.7%)行肠镜检查,共筛查出CRC 24例(癌症早期8例)。高脂饮食、亚硝酸盐饮食、胆囊结石是发生CRC的重要危险因素,高纤维素饮食是保护因素。结论崇明县CRC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且筛查依从性及筛查效能较低。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CR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CRC的转归和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大部分早期CRC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而发生远处转移的晚期CR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因此开展CRC筛查,以期及早发现并治疗早期CRC和癌前病变,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文就CRC的早期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主要包括基于粪便的检查和内镜及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CRC)是全球发病率排第3位的恶性肿瘤,亚太地区的发病率与西方国家相似,而日本、韩国和中国人更易患病。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CRC的发病逐渐增高,其死亡率已居恶性肿瘤中第5位。结肠镜检查为诊断CRC的重要手段,然而其筛查效能、准确性和安全性需以良好的肠道准备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张凯璇  丁康 《山东医药》2024,(4):107-110
结直肠癌(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CRC的诊断主要依靠内镜下活检定位和定性诊断,内镜下准确定位和临床分期判断可指导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但结肠镜检查的准确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镜医师的技术水平,主观性较强,存在误诊或漏诊情况。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快速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在结肠镜检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能显著提高结直肠息肉的检出效率,还能早期识别T1期CRC,从而避免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切除,已成为内镜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诊断工具。医学影像AI技术在提高CRC的诊断效率方面虽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实施中仍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模型训练。  相似文献   

10.
筛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CRC)的重要手段。目的:评价自然人群序贯粪隐血试验(SFOBT)连续性CRC普查在提高早期CRC检出率、患者长期生存率和降低CRC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于1987~2005年,应用SFOBT对一组基本固定的中老年人群(初次普查人群3002例)行连续性CRC普查。每1~2年接受一次普查者计入普查组,连续3年或3年以上未接受普查者计入未普查组。FOBT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于北京军区总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33例CRC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9年中普查人群共发生CRC52例,总CRC发生率为90.4/10万人·年。普查组共检出CRC25例,漏诊7例,CRC检出率为57.6/10万人·年,发生率为73.8/10万人·年;未普查组发生CRC20例,发生率为141.4/10万人·年。普查组DukesA/B期患者比例(95.5%对31.2%和43.9%,P〈0.05)和5年生存率(77.8%对33.3%和39.8%,P〈0.05)显著高于未普查组和对照组。SFOBT筛查CRC的19年总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8.0%,阳性预测值为3.2%,阴性预测值为99.99%。结论:SFOBT应用于自然人群连续性普查可提高早期CRC检出率和患者5年生存率。切除普查中发现的腺瘤可明显降低CRC发生率。该筛查方案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仍需高度关注其结肠镜检查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窄带成像结肠镜对结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窄带成像(NBI)结肠镜对结肠息肉样病变的病理组织类型的预测能力.方法 125例患者接受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息肉样病变173个,根据腺管开口形态及NBI下血管分型判定该病变为肿瘤性病变(结肠腺瘤、结肠癌)或非肿瘤性病变,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判定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NBI下血管形态鉴别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94.83%、91.23%、93.64%)以及隐窝形态结合血管形态鉴别肿瘤性或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95.69%、96.49%、95.59%)显著高于常规内镜(80.17%、84.21%、81.50%)(P〈0.05).血管形态鉴别腺瘤与结肠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为86.90%、100.00%、87.93%.结论 NBI模式下结肠镜检查对息肉样病变的肿瘤性、非肿瘤性,结肠腺瘤、结肠癌的鉴别优于常规内镜检查,接近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CRC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CRC筛查可显著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筛查方法多样,目前以免疫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FIT)和结肠镜检查为基础的两步法筛查方案为多个国家的权威指南或共识所推荐,其他筛查方法可作为个体化的选择和补充。对于结直肠息肉超过10枚同时有CRC个人史或家族史,或结直肠息肉超过20枚的极高危人群,应行多基因种系突变检测。  相似文献   

13.
结肠癌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克敏  钟喨 《胃肠病学》2001,6(4):235-237
结肠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已越来越多,但内镜检查和结肠双对比造影(DCBE)仍是目前的主要检查手段。 DCBE和结肠镜检查具很好的互补性。通常结肠镜在显示粘膜病变、检测微小的隆起和凹陷病灶,特别是小的扁平状病灶方面要优于DCBE。另外结肠镜检查很少出现假阳性,并可在内镜下取活检和进行某些治疗。但在因结肠肿瘤、狭窄、痉挛等导致肠镜不能通过时,DCBE则有很大的帮助,并可在肠镜检查后加以补充。结肠镜检查中5%~25%患者的检查不完全,即检查未能显示直肠至盲肠的全部结肠,对这部分患者或肠镜检查失败者,可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全面评价甘肃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结肠镜检查质量,为评估我国目前消化内镜检查质量提供基线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 依托甘肃省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的全部患者资料,分析息肉检出率、腺瘤检出率、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充分率等质控指标,评价本中心结肠镜检查质量。结果 研究共纳入7 562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年龄(51.61±13.59)岁,其中男4 286例(56.7%)、女3 276例(43.3%)。门诊患者4 924例(65.1%),住院患者2 638例(34.9%)。由专职内镜医师完成检查患者6 456例(85.4%),由非专职医师(消化科或肛肠科医师)完成检查患者1 106例(14.6%)。总体腺瘤检出率、息肉检出率、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充分率分别为11.9%(900/7 562)、32.9%(2 488/7 562)、93.0%(7 030/7 562)、91.3%(6 906/7 562)。男性、高年龄段、住院患者以及由专职内镜医师完成检查患者的腺瘤检出率、息肉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肃省人民医院结肠镜检查的盲肠插管率、肠道准备充分率均能达到现有指南要求,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腺瘤检出率。高龄、男性是结肠镜筛查的重点人群。此外,应重视对内镜检查医师规范化培训,以进一步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癌(CRC)病死率届消化系癌症前四位,并有年轻化倾向,其早晚期预后差异极大(5年存活率各为90%及5%),突显了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内镜筛查虽好,每因病人抵触使总受检率偏低乃至延误。近年来无创性生物标志物检测进展很快,灵敏度、特异性不断提高,已列为早期诊断CRC的主要选项,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接受结直肠癌(CRC)筛查的患者粪便样本中SDC2的甲基化(mSDC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通过结肠镜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腺癌(CRC)明确诊断,病理区分为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炎症。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直肠肿瘤阳性预测值(PPV)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纳入268例mSDC2阳性患者,其中确诊结直肠癌23例、进展型腺瘤42例、非腺瘤息肉20例、炎症18例,余下患者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60岁结直肠癌患者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PPV为7.04%(10/142),≥60岁者为30.23%(13/43);mSDC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PPV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mSDC2循环阈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P<0.05)。结直肠癌患者mSDC2的Ct值比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息肉、炎症病变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石河子地区近十年结肠镜下成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结直肠腺瘤和进展期腺瘤检出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例纳入调查,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历资料,具体信息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及结直肠腺瘤或CRC的部位、数量、大小和病理类型等。主要观察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检出率,包括10年总体检出率以及前五年(2010—2014年)总体检出率和后五年(2015—2019年)总体检出率。结果 共纳入50 645例,经排除标准排除14 931例,最终共35 714例纳入数据分析。结直肠腺瘤、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和CRC的10年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7.65%(6 302/35 714)、4.45%(1 589/35 714)和3.71%(1 324/35 714)。结直肠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20.33%(4 565/22 457)]高于前五年[13.10%(1 737/13 257)];结直肠进展期腺瘤后五年总体检出率[4.69%(1 053/22 457)]高于前五年[4.04%(536/13 257)];CRC后五年总体检出率[3.30%(741/22 457)]低于前五年[4.40%(583/13 257)]。结论 石河子地区2015—2019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较大幅度升高,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升高,而CRC检出率较2010—2014年有小幅下降,由此推测结肠镜检查发现并切除结直肠腺瘤对降低CRC发病率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对结直肠癌(CRC)及其癌前病变结直肠腺瘤(CRA)的筛查是降低CRC发病率的关键。伺机性筛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CRC筛查策略,针对高危人群的伺机性筛查可能进一步缩小筛查范围,节省卫生资源。目的:分析高危因素对CRC/CRA的预测价值,探讨针对高危人群的CRC伺机性筛查的可行性。方法:1 862例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81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根据最新《中国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与诊治共识意见》中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在检查前对受检者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高危人群。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危因素对CRC/CRA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筛选出CRC/CRA高危个体468例(25.1%),高危人群的CRC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人群(17.5%对0.9%,P=0.000)。高危因素预测CRC的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78.2%,阳性预测值为17.5%,阴性预测值为99.1%,漏诊率为12.8%;对于CRC/CRA,相应数据分别为83.2%、87.0%、57.3%、96.1%和16.8%。高危因素对CRC和CRC/CRA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0.35和14.78。结论:针对高危人群的CRC伺机性筛查可行性较高,适合目前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9.
克罗恩病的内镜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总结克罗恩病(CD)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75年6月至2005年6月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55例CD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下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975—1990年和1991—2005年两组中,经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CD患者占同期镜检总数的比例从0.45%升至0.53%。患者男女之比为1.21:1;平均发病年龄42.6岁,高峰年龄段男为20~39岁及50~59岁,女为50~59岁;病程大于10年者占80%;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等肠道症状,以及贫血、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小肠为主者占43.87%、结肠为主者占23.23%、回结肠为主者占32.90%。结论CD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多样化,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是目前诊断CD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阵列酶联免疫法(Array-ELISA)检测多项肿瘤标志物诊断结直肠癌(CR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CRC患者49例(CRC组)、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19例(良性疾病组)、健康体检者71例(对照组),采用Array-ELISA法检测其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体(PSA)、CA125、CA199、CA153。应用Logistic回归和受试者工作曲线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C组CA199、CA125、CEA均高于对照组及良性疾病组,良性疾病组CEA高于对照组(P均〈0.05);三组CA153、PSA、AF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性为73.47%、准确度为85.61%、阴性预测值为86.46%,与其单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其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A125、CA199、CA153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其单项指标(P〈0.05)。结论 CA199、CA125、CEA是CRC的肿瘤相关性标志物,采用Array-ELI技术联合检测三项指标诊断CRC的敏感性、准确度优于其单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