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后处理技术在机械性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腹平片检查疑似肠梗阻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并与手术或出院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SCT后处理技术显示机械性肠梗阻部位及原因对其诊断价值。结果7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MSCT显示部位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0.67%,梗阻部位最常发生的部位分别为回肠、空肠、升结肠,MSCT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3.33%、93.10%、100%,出现最少的部位为降结肠、直肠,多排螺旋CT结果的符合率均为80%;MSCT显示病因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84%,对肿瘤引起的肠梗阻诊断的符合率较高(94.44%)。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机械性肠梗阻较明确,对梗阻部位及原因判断较为准确,可做为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静  余晖  焦俊  王黔  赵朝伦  王波  文伟 《重庆医学》2016,(6):799-80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MSCTE)在小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组织病理学或临床治疗证实病因为小肠梗阻的患者MSCT平扫及MSCTE资料,计算MSCTE及MSCT平扫判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的准确性和MSCTE在小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准确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敏感性.结果 52例患者中机械性小肠梗阻46例,血运性肠梗阻5例,麻痹性肠梗阻1例,其中37例有MSCT平扫资料.机械性小肠梗阻中32例有MSCT平扫资料,MSCTE与MSCT平扫判断机械性小肠梗阻部位、梗阻程度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正确率高于MSCT平扫(P<0.01);MSCTE对小肠梗阻病因诊断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9.62%,敏感性为90.38%.结论 MSCTE在小肠充分扩张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对小肠梗阻病因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120例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术前MSCT图像。结果 MSCT提示肠梗阻的正确率为100%,肠扭转、肠套叠和粪石引致的肠梗阻诊断率最高,但肠套叠中合并肿瘤的有3例漏诊。恶性肿瘤引起肠梗阻的CT诊断率较良性肿瘤的高。腹内疝和腹茧症临床少见,MSCT肠梗阻病因诊断率最低。结论 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6层螺旋CT后处理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经16层螺旋CT扫描并后处理成像,确定其梗阻部位和原因。结果45例中36例经手术治疗,对照临床及手术病理,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定位准确率为97.78%,肠梗阻病因诊断正确率为95.56%。其中包括:肠道肿瘤19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肠扭转4例,单纯性肠套叠梗阻2例,胆石性肠梗阻1例,粪石性肠梗阻4例,腹股沟疝及脐疝4例。结论16层螺旋CT扫描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地判断机械性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病因,是临床上一种重要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疑似肠梗阻患者80例,均经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CT检查结果 与临床病理结果的差异.结果MSCT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的准确率为96%.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对机械性肠梗阻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是术前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急性肠梗阻病例,且均做过CT检查,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20例急性场梗阻病人CT术前诊断18例,CT报告梗阻部位正确的为17例,病因诊断正确的为16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分别为94.4%和88.8%。结论多排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部位、病因的诊断率高,可做为肠梗阻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致机械性肠梗阻通过螺旋CT检查进行手术前评估。方法:收集术前腹部CT并经手术或纤维结肠镜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病例50例,对CT及腹部平片表现进行分析①梗阻近、远侧肠管表现;②梗阻部位改变;③并发症的CT征象。结果:50例肠梗阻中,判断肠梗阻的有无,CT检查诊断50例(100%),X线平片诊断47例(94%)。肠梗阻病因的判断,CT诊断50例(100%),X线平片诊断0例(0%)。全组50例在CT上均见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影、肠壁增厚和肠腔狭窄。结论:结直肠癌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CT检查诊断梗阻的原因、部位、程度及发病缓急,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术前资料。  相似文献   

8.
赖智民 《当代医学》2012,18(23):105-106
目的 观察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的CT诊断方法及准确率,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8月收治的32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采取CT与X线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CT检出肠梗阻有30例,准确率为93.8%,经X线检出肠梗阻有25例,准确率为78.1%,两组肠梗阻检出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CT诊断出肠梗阻病因为结肠癌的诊断率为100%,经X线诊断出肠梗阻病因为结肠癌的诊断率为0%,两组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癌致肠梗阻采取CT诊断的准确率高,优于X线检查,术前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患者进行CT诊断,能够有助于早期诊断肠梗阻的病因,并对梗阻的部位、原因、病情严重程度等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面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肠梗阻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MSCT检查技术、步骤及表现。结果:MSCT诊断完全性梗阻12例,不完全性梗阻18例。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为100%(30/30),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为96.7%(29/30)。结论:MS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炳福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00-10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0例肠梗阻患者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分析MSCT检查技术、步骤及表现。结果:MSCT诊断完全性梗阻12例,不完全性梗阻18例。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为100%(30/30),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为96.7%(29/30)。结论:MSCT在评价急性肠梗阻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螺旋CT检查方法、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肠梗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经螺旋CT检查均诊断为肠梗阻,梗阻位于结肠17例,小肠23例.梗阻原因:肿瘤15例,肠粘连8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3例,腹部疝2例,炎症4例,粪石2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3例.40例患者中有6例术前未能明确梗阻原因,螺旋CT对肠梗阻病因诊断的符合率为85%(34/40).结论:螺旋CT在明确肠梗阻原因、梗阻部位和类型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以为确定手术指征、决定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提供帮助.腹部平片可对疑似肠梗阻患者进行初步筛查,CT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MSCT薄层扫描和强大后处理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T诊断并经手术探查和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77例采用Aquillion 64排CT机和Brilliance 64排CT机进行检查。患者均取仰卧位,自膈顶至耻骨联合行常规容积扫描。其中24例行增强扫描,3例行CTA检查。就梗阻是否存在、梗阻的部位,梗阻的病因及是否存在绞窄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77例患者CT诊断为肠梗阻67例,诊断符合率为87%(67/77);CT显示梗阻部位67例,符合率为87%(67/77)。其中小肠梗阻符合率为96%(24/25),大肠梗阻符合率为82.7%(43/52);CT显示梗阻病因59例,符合率为76.6%(59/77)。其中小肠良性肿瘤符合率为100%(3/3),小肠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7.5%(7/8),肠套叠符合率为66.7%(2/3),疝符合率为50%(1/2),粘连性肠梗阻符合率为40%(2/5),小肠扭转诊断符合率为100%(2/2),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断符合率为50%(1/2);大肠梗阻病因符合率为78.8%,其中右半结肠癌诊断符合率为96%(24/25),左半结肠癌诊断符合率为80%(8/10),直肠癌诊断符合率为88.9%(8/9),吻合口狭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12.5%(1/8)。结论:MSCT在判断有无梗阻、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粘连性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的病因显示上符合率仍然比较低。  相似文献   

13.
粪石性小肠梗阻的临床分析(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粪石性小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手术证实为小肠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只有2例诊断粪石性肠梗阻,其余诊断粘连性肠梗阻3例,小肠肿瘤2例,不明原因肠梗阻3例,1例术前未能诊断为肠梗阻,1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粪石性小肠梗阻。结论粪石性肠梗阻易误诊、漏诊,对于秋冬季节的小肠梗阻需详细询问饮食病史,结合B超、CT等检查能提高粪石性肠梗阻诊断率,其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并把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成像方式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多方法重建。结果: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29例(90.6%)手术结果与MSCT表现相符。包括肠肿瘤14例,肠粘连4例,肠套叠4例,肠扭转2例,肠壁缺血(提示肠绞窄)3例,小肠克隆氏病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病因的诊断及提示肠缺血有重要价值,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机械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58例患者的MSCT扫描结果。结果MSCT初诊与手术病理或全愈随访复查相符54例,敏感性94.3%,特异性91.3%,准确率93.1%。引起梗阻的主要病因有肠粘连、肠肿瘤、肠扭转、肠套叠、结石及粪石等。不同原因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MSCT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对机械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4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机械性小肠梗阻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绞窄性小肠梗阻 4例 ,完全性小肠梗阻 8例 ,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2例。 5例术前CT显示梗阻病因 ,其中 4例CT征象提示肠绞窄存在 ,早于腹平片。结论 :CT作为X线平片的重要补充手段 ,对于早期发现肠绞窄 ,鉴别肠梗阻的程度 ,明确梗阻病因和梗阻部位 ,较腹平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采用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及病因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肠梗阻患者的一般资料,将患者术前螺旋CT的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的结果 进行对比研究,分析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存在、部位、及病因中的作用.结果 45例肠梗阻中,(1)判断肠梗阻的存在:正确诊断45例(100%);(2)判断肠梗阻的部位:正确诊断41例(91%);(3)判断肠梗阻的类型:正确诊断40例(89%);(4)判断肠梗阻的病因:正确诊断39例(87%).术前螺旋CT检查可正确诊断肠梗阻的有无及部位,尤其在判断肠梗阻的病因方面较传统腹部X线平片有明显优势;螺旋CT判断肠梗阻的病因正确诊断39例(87%),X线平片正确诊断20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P<0.01).结论 螺旋CT对肠梗阻患者进行诊断及病因分析效果较好,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真实、可靠的反映患者的病况,为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避免盲目开腹探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RP)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5例经手术证实的机械性肠梗阻患者的MSCT资料,其中43例行MSCT平扫,22例行MSCT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对MSCT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其表现.结果:对照手术病理,65例机械性肠梗阻中:肠粘连(25例),肠肿瘤(24例),肠扭转(5例),肠粪石(5例),肠套叠(4例),小肠克罗恩病(2例),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机械性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4.6%.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地显示机械性肠梗阻病变,有助于提岛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芳  任千里  祝洪福  张景 《安徽医学》2018,39(6):700-702
目的 分析肠梗阻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对肠梗阻梗阻部位及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2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淮北市人民医院经纤维肠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肠梗阻的94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 肿瘤46例(48.94%),腺瘤、息肉5例(5.32%),腹股沟疝11例(11.70%)等.MSCT诊断肠梗阻部位符合率为100.00%,诊断肠梗阻病因符合率为92.55%.结论 MSCT能对肠梗阻梗阻部位进行准确诊断,并对梗阻病因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45例疑似肠梗阻患者进行MSCT低剂量扫描,部分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其中35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MSCT诊断和术后诊断进行对照。结果 45例肠梗阻患者MSCT低剂量扫描均提示为肠梗阻,检查敏感性为100.00%。其中10例肠梗阻患者行禁食、胃肠道减压、抗炎等保守治疗。另3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MSCT诊断和术后诊断进行对照,梗阻部位:小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为80.00%(16/20),而大肠各段诊断准确率达到了100.00%(15/15);病因诊断准确率达到80.00%(28/35),其中肠道肿瘤15例,肠粘连6例,腹股沟疝3例,肠套叠3例,肠扭转2例,克罗恩病2例,腹内疝1例,小肠异物1例,粪石1例,肠外肿瘤1例。结论 MSCT低剂量扫描既能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还能取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