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出气NO含量的变化及吸入N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中的作用及吸入NO对COPD肺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COPD患者鼻、口呼出气中NO的含量及吸入不同浓度(10-80ppm)NO时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表明:COPD患者鼻、口呼出气NO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COPD和对照组口呼出气NO含量低于鼻呼出气(P〈0.01),吸入20-80ppmNO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部分肺通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N0)浓度,血清前白蛋白(P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就诊的老年COPD患者85例,其中急性期患者45例,缓解期患者40例,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NO、PA、SOD水平及肺功能的差异,分析NO、PA和SO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患者NO、PA和SOD水平及FEV1、FVC、FEV1/FVC%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与缓解期患者比较,急性期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NO、PA和SOD水平与FEV1/FVC%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501、0.637和0.562,P<0.05).结论 NO、PA和SOD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急性加重密切相关,对监测患者气道炎症及评估COPD病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一氧化氮( NO)、肺功能、内皮功能、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因稳定期COPD住院治疗患者中NO呼出量水平较高者40例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炎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 PEF)、呼出气NO水平、内皮功能、生活质量( CAT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改善,且研究组FEV1、FEV1/FVC、PEF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IMT、VS、VD、RI和血清ET-1、sIcam-1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0.05) ,而研究组IMT、RI和血清ET-1、sIcam-1较治疗前降低,VS、V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呼出气NO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呼出气NO、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出气NO水平,提升内皮功能,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糖尿病的肺功能及血气特点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 44例COPD稳定期病例分为COPD合并糖尿病组和单纯COPD组 ,分别测定 44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 %、FEV1 /FVC %、FEF2 5%、FEP50 %、TLCOSB %及TLCO/VA %)及血气指标 (PaO2 及PaCO2 mmHg)并对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比较FEV1 %、FEV1 %/FVC %、FEF2 5%及PaCO2 无显著性差异 ,COPD合并糖尿病组FEF50 %、TL COSB%、TLCO/VA %及PaO2 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 (P <0 0 5 ,P <0 0 1 )。结论 :COPD合并糖尿病时肺功能将进一步受损 ,其中以弥散功能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肺功能治疗效果。方法:72例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阴性两组。观察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其FVC,FEV1,PaO2,PaCO2的变化情况。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组FVC,FEV,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2明显下降(P<0.01)。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者FVC,FEV1无改善(P>0.05),PaO2,PaCO2得到了改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存在可逆性气流阻塞的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很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药物经济学指标,筛选最优方案.方法 将61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和B组32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A组给予舒利迭吸入剂,B组给予氧驱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溶液,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A组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较B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药品日使用成本最低,不良反应少.结论 舒利迭吸入剂与氧驱雾化吸入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溶液相比,可以更好的改善重度COPD患者的肺功能,且药物经济学指标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肺功能测定在ACOS和COPD急性发作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COS患者36例,COPD患者82例,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且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舒张实验;然后对两组患者给予信必可都保吸入,疗程均为2周,再次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前比较,ACOS组FVC、FEV1、FEV1/FVC、PEF、MEF50、MMEF75/25等值均低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前,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后计算FVC、FEV1、FEV1/FVC等值的改善率,ACOS组改善率明显大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计算FVC、FEV1、FEV1/FVC等值的改善率,ACOS组改善率明显大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OS组病人通气功能指标下降更严重,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及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后,ACOS组病人通气功能指标改善率比COPD组患者明显,因此: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实验、信必可都保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测定在ACOS和COPD急性发作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运动时通气功能的状况 ,及其与静息肺功能的相关性 ,为临床上COPD患者运动肺功能评价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3例正常对照和 14例轻度稳定期COPD患者 ,分别行静息肺功能测定和症状自限最大运动负荷递增试验 ,记录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肺活量 (FEV1.0 )、无氧阈 (AT)、最大运动负荷 (Wmax)、最大耗氧量 (VO2 max)、分钟通气量 (VEmax)、通气储备 (BR)等各项参数。结果  (1)最大运动负荷时 ,COPD患者Wmax、VO2 、VE、AT及BR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VD/VT 却有所增加(P <0 .0 5 )。 (2 )对照组与COPD组运动后FEV1.0 均有所增加 ,但两组增加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3)COPD患者FVC、FEV1.0 、FEV1.0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与最大运动时WR、VO2 、VE 等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通气功能减退 ,并与静息肺功能 ,尤其是FEV1.0 和MVV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吸入呋塞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急性发作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12 0例COPD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30例 ,A组 (治疗I组 )吸入呋塞米 2 0mg(2ml,2 0mg/2m1) ,B组 (治疗Ⅱ组 )吸入呋塞米 4 0mg ,C组 (阳性对照组 )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 0 .5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lml(5mg ,10 0mg/2 0m1) ,D组 (阴性对照组 )吸入生理盐水 5ml,观察 4组患者吸药前及吸药后 15分钟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结果 吸药后 15分钟B、C组用力肺活量 (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最大呼气流量 (PEF)与其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 %、FEV1%、PEF %均显著高于吸药前 ,FVC %增加显著 (P <0 .0 5 ) ,PEF %和FEV1%增加非常显著 (P <0 .0 1) ,并均高于A组吸药后。B组吸药后肺功能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10 %。 结论 吸入呋塞米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的肺通气功能 ,而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刘立新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39-240,268
目的观察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4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止咳、平喘、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1吸/次,2次/d,治疗周期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及FVC、FEV1、FEV1/FVC%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PaO2(84.56±8.55)mmHg、PaCO2(30.25±3.26)mmHg及FVC(2.91±0.35)L、FEV1(2.02±0.24)L、FEV1/FVC%(72.14±7.4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必可都保可有效缓解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情,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源CT检查肺容积和肺密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COPD肺气肿患者102例进行研究,抽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3天内接受双源CT和肺通气功能检测,记录患者全肺容积(V):Vin、Vex,肺容积差(Vin-Vex),肺容积比(Vex/Vin);平均肺密度(MLD):MLDin和MLDex,平均肺密度差(VD);肺总量(TLC)、残气量(RV)、用力肺活量(FVC)、RV/TLC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 COPD肺气肿组患者TLC、RV、RV/TLC、Vex、Vin、Vex/Vin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FVC、FEV1/FVC、MLDin、MLDex和MLDex-MLDin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Vin-Vex与RV/TLC、FVC呈显著负相关,与FEV1/FVC呈正相关;Vex/Vin与RV、RV/TLC、FVC呈显著正相关,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MLDexMLDin与TLC、RV、RV/TLC呈显著负相关,与FVC、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源CT检测肺容积和肺密度与COPD肺气肿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有较好相关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呼出气冷凝液(EBC)中内皮素(ET-1)和白介素(IL-6)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抗炎、解痉、平喘、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10 μg/d,静脉滴注,疗程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BC中ET-1和IL-6浓度、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PaO2、PaCO2、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等相关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ASP,EBC中ET-1、IL-6浓度,动脉血PaO2、PaCO2,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等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EBC中ET-1、IL-6浓度、PASP、动脉血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动脉血PaO2、肺功能FEV1/FVC、FEV1/预计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EBC中ET-1、IL-6水平均与PASP呈正相关性(r=0.672、0.496,P<0.01).结论 Lipo PGE1可以降低COPD合并PH患者EBC中的ET-1、IL-6水平,EBC中ET-1、IL-6可做为COPD合并PH疗效判断指标,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肺疾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相互影响,方法:对24例肺心病并睡眠呼吸暂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与21例肺心病组对比观察。结果:两组1s用力呼出气量,用力呼气峰流量均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血气分析比较PaO2降低,PaCO2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H降低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曾春芳  王笑  何清   《四川医学》2017,38(10):1109-11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气流受限的关系。方法收集因肺部肿瘤行肺叶切除手术患者肺组织60例,其中非COPD患者(A组)30例,COPD者(B组)30例。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E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B组肺组织中NE的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强(P<0.05),且与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NE在COPD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上调并与肺功能指标相关,NE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过程,也是引起气流阻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力及中枢驱动性与常规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6例COPD患者进行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及口腔阻断压、常规肺功能测定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COPD组最大吸气压及最大呼气压明显低于健康组,中枢驱动性明显高于健康组。COPD患者FRC/TLC%、RV%pred、FRC%pred及FEV_1与最大吸气压及中枢驱动性显著相关,其中FRC/TLC%与最大吸气压相关性最好(r=-0.581 P<0.001)。FEV_1和FRC/TLC%与最大呼气压无相关。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与最大吸气压相关,与最大呼气压及中枢驱动性无相关性。TLC%pred与最大吸气压、最大呼气压及中枢驱动性均无相关性。结论 COPD患者存在呼吸肌功能障碍,肺过度膨胀和气道阻塞是影响COPD患者吸气肌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治疗方案对社区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名诊断为中重度COPD的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OPD健康教育、肺功能康复锻炼、茶碱等药物治疗及沙丁胺醇按需吸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80/4.5斗g(2次/d)治疗。2组均按需吸人沙丁胺醇治疗并记录使用次数。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和FVC、6分钟步行试验等均比治疗前有所提高;而实验组患者提高量较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SGRQ总分以及BODE指数、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人缓解药物的使用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在社区中重度COPD患者治疗中,通过长期、按需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健康教育与肺康复治疗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噻托溴胺联合盐疗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72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9例;噻托溴胺17例;噻托溴胺+盐疗18例;盐疗组18例治疗。治疗后12个月分别观察肺功能及因COPD住院次数。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噻托溴胺+盐疗组的FEV1、FEV1/FVC以及FEV1增加值分别为(0.17±0.05)L、(6.66±1.57)%以及(5.01±1.11)%,明显高于噻托溴胺组[(0.10±0.03)L、(6.31±1.49)%以及(3.64±0.62)%]和盐疗组[(0.04±0.03)L、(2.28±2.33)%以及(1.28±0.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胺+盐疗组的患者治疗后1年内因COPD发病次数明显低于其他3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盐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可减少因COPD导致住院的次数且更好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表对120例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抑郁状况调查。结果54.2%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COPD并发抑郁组肺功能(FEV1、FEV1/FVC)、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02)与无并发抑郁组比较,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回归分析:缓解期COPD患者的SDS评分与肺功能(FEVl、FEVl/FVC)、动脉血PaO2呈负相关(r=-0.325,-0.364,-0.253);与动脉血PaC02、病程、经济负担呈正相关(r=0.265,0.216,0.227)。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障碍,应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