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GSK3β/Nrf2/HO-1 及NF-κB 信号通路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 (左旋多巴,75 mg·kg-1)及青藤碱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每组8 只。腹腔注射20 mg·kg-1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每天1 次,共造模5 d。在注射MPTP 后1 h 进行灌胃给药,每 天1 次,共12 d。在给药第11 天对小鼠进行爬杆实验,第12 天进行转棒实验,测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 含量;RT-qPCR 法检测脑组织中 TNF-α、IL-1β、IL-6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脑组织中TH、Nrf2、HO-1、p-GSK3β、GSK3β、 p-IκB、IκB、p-NF-κB、NF-κB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自动转身潜伏期(T-turn) 明显延长(P<0.05),掉落次数显著增多(P<0.001);脑组织中TH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β、 TNF-α、IL-6 mRNA 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TNF-α、IL-1β、IL-6 水平明显升高(P<0.05,P< 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01),p-IκB/IκB、 p-NF-κB/NF-κB 蛋白表达比值显著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中、高剂量组小鼠的T-turn 明显 缩短(P<0.05,P<0.001),掉落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P<0.01),掉落次数显著减少(P<0.001),脑组织 中TH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血清TNF-α 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小鼠脑组 织中IL-1β、TNF-α、IL-6 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清IL-1β、IL-6 水平显著降低(P< 0.01,P<0.001),脑组织中p-GSK3β/GSK3β、Nrf2、HO-1 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P< 0.001),p-IκB/IκB、p-NF-κB/NF-κB 蛋白表达比值显著降低(P<0.001)。结论 青藤碱可通过调节帕金森病 小鼠脑内GSK3β /Nrf2/HO-1 和NF-κB 通路,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和抑制神经炎症,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促进脑梗死后血管新生及改善血脑屏障受损的作用,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采用 线栓法制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依达拉奉组及黄芪甲苷低、中、高剂量组,依达拉奉组给予依达拉奉3.2 mg·kg-1,黄芪甲苷组分别灌胃给予黄 芪甲苷20、40、100 mg·kg-1,连续用药2 周。用改良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法评价行为学变化,氯化 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 染色法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MVC);伊文思蓝法评估血脑屏障破坏水平;RT-PCR 法检测Sema3E、PlexinD1、Sema4D、PlexinB1 mRNA 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大脑中 动脉闭塞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 < 0.05,P < 0.01),减少脑梗死体积(P < 0.01),改善脑组织病理改变,增 加脑组织MVC 及VEGF、Ang-2 的表达(P < 0.01),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P < 0.01),降低脑组织Sema3E、 PlexinD1、Sema4D、PlexinB1 mRNA 表达(P < 0.01)。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明显促进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血管 新生及改善血脑屏障受损,其可能是通过调控Sema3E/PlexinD1 和Sema4D/PlexinB1 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阻力及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卵清蛋白法建立支 气管哮喘 BALB/c 小鼠模型,分为低剂量黄芪提取物处理组(L-ASE 组,采用 5 mg·mL-1 黄芪提取物灌胃)、高剂量黄芪 提取物处理组(H-ASE 组,采用 10 mg·mL-1 黄芪提取物灌胃),选择建模成功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为模型组,选择正常 小鼠为对照组。检查并比较四组小鼠 2 min 咳嗽次数、特殊气道阻力(sRaw)、气道阻力(RI)、潮气量(TV)、每分钟 通气量(MV)、静态肺顺应性(C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6 水平差异。 结果:模型组小鼠 2 min 咳嗽次数、0 mg·mL-1 、5 mg·mL-1 、10 mg·mL-1 、15 mg·mL-1 浓度乙酰甲胆碱时 sRaw、RI、Cst、 血清 TNF-α、IL-1β、IL-6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V 和 MV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ASE 组和 H-ASE 组小鼠 2 min 咳嗽次数、0 mg·mL-1 、5 mg·mL-1 、10 mg·mL-1 、15 mg·mL-1 浓度乙酰甲胆碱时 sRaw、RI、 Cst、血清 TNF-α、IL-1β、IL-6 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TV 和 MV 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ASE 组 2 min 小鼠咳嗽次数、0 mg·mL-1 、5 mg·mL-1 、10 mg·mL-1 、15 mg·mL-1 浓度乙酰甲胆碱时 sRaw、RI、Cst、血清 TNF-α、IL-1β、IL-6 水平显著低于 L-ASE 组,TV 和 MV 显著高于 L-ASE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黄芪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支气管小鼠气道阻力和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支气管哮喘小鼠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Smad 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250 mg·kg-1)灌胃建立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 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及红花黄色素低、高剂量组(9、18 mg·kg-1),每组10 只,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30 d。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采用HE 和Masson 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 理学变化;采用RT-qPCR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mRNA 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 及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TGF-β1、Smad4 及Smad7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大鼠血清Cr、BUN 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5),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Cr、BUN 水平明 显降低(P<0.05,P<0.01);各给药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GF-β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Smad7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mad4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 变化(P > 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 Smad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TGF-β1/Smad 通路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探讨复方丹参片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 关机制。方法采用灌胃腺嘌呤(250 mg·kg-1)的方式制备肾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 组、氯沙坦组(0.09 g·kg-1)及复方丹参低(0.3 g·kg-1)、高(0.6 g·kg-1)剂量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剂量灌胃给 药,每日1 次,连续干预4 周。检测大鼠血清Cr、BUN 水平;采用HE 及Masson 染色法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 态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Smad7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肾脏组织中MMP-2、MMP-9、TIMP-1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鼠血清Cr、BUN 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病变;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 TIMP-1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mad7、MMP-2、MMP-9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 型组比较,低、高剂量复方丹参片均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Cr、BUN 水平(P<0.05);明显改善肾脏纤维化病 变;降低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TIMP-1 蛋白表达水平(P<0.05),升高Smad7、MMP-2、 MMP-9 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复方丹参片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 通路及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 水平来实现对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鹿茸多肽(Velvet Antler Polypeptides,VAP)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 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法诱导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四氯化碳 组、四氯化碳+鹿茸多肽组(20、40 mg·kg-1)、阳性对照组(水飞蓟宾组,SB,100 mg·kg-1)。各组动物每天给予 相应剂量药物灌胃,连续干预6 周。采用HE 染色法观察病理组织形态;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纤维化标志物 (α-SMA,Col-I)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MAPK 和PI3K/Akt 信号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出现大量脂肪变性和炎性浸润,肝脏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I 明显高表 达,肝损伤指标ALT、AST 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 水平均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鹿茸多肽组能明显降低α-SMA、Col-I 的表达水平,改善肝脏纤维化病理改变,降低 ALT、AST、TNF-α、IL-1β、IL-6 血清含量(P<0.01),并逆转肝脏MAPK 和PI3K/Akt 的信号蛋白表达水平。 结论鹿茸多肽可能是通过干预MAPK 和PI3K/Akt 信号传导路径,从而实现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 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异荭草苷(isoorientin,ISO)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神经炎症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及其对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BALB/c 小鼠随机分为5 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 (5 mg·kg-1,腹腔注射)、异荭草苷低剂量组(25 mg·kg-1,灌胃)、异荭草苷高剂量组(50 mg·kg-1,灌胃)、氯化 锂组(100 mg·kg-1,灌胃)。定量RT-PCR 或RT-PCR 法检测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白细胞介素(IL)-1β 和肿瘤坏 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皮质中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Arg-1)、细胞因子TNF-α 和 IL-1β 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皮质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以及BDNF 的表达水平。 结果异荭草苷可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脾脏和肝脏中IL-1β 和TNF-α 的表达水平(P < 0.05),同时异荭草苷还 可减少脑组织中IL-1β、TNF-α、Iba1、iNOS 和Arg-1 的表达水平(P < 0.05),并且升高BDNF 的表达(P < 0.05)。结论异荭草苷能抑制内毒素血症小鼠外周及脑内炎症,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促进BDNF 表达 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藜芍片(Fufang Lishao Pills,FFLSP)对硝酸甘油致慢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皮层促炎因子、疼痛相关蛋白和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复方藜芍片对慢性偏头痛药理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偏头痛组(Migraine)、复方藜芍片低(FFLSP-L,420 mg·kg-1)、中(FFLSP-M,840 mg·kg-1)、高(FFLSP-H,1680 mg·kg-1)剂量组和西比灵组(FH,1 mg·kg-1)。慢性偏头痛模型制作采用给予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1)每3天1次,共5次;复方藜芍片给予大鼠灌胃治疗,每天1次,共30天。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皮层iNOS、COX-2、CGRP、c-Fos的蛋白表达和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皮层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层iNOS、COX-2、CGRP、c-Fos蛋白表达(P < 0.01)和IL-1β、TNF-α含量明显增加(P < 0.05),同时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藜芍片治疗后大鼠皮层iNOS、COX-2、CGRP、c-Fos蛋白变化和IL-1β、TNF-α含量明显降低(P < 0.01),并且明显下调JAK2、STAT3的磷酸化水平(P < 0.01)。结论:复方藜芍片改善慢性偏头痛的药理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大鼠皮层JAK2/STAT3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车前苷对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车前苷低、中、高剂量组, 二甲双胍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出生第2天给予单次腹膜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模型。第12 ~ 16周,大车前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对应灌胃大车前苷 10、20、40 mg·kg-1·d-1,二甲双胍组灌胃二甲双胍 25 mg·kg-1·d-1。给药结束后,进行血液和尿液生化检测,进行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检测,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蛋白(E-cadherin)、TGF-β、Smad2、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含量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显著升高,胰岛素、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显著降低,尿液中尿蛋白(PRO)、潜血(BLO)和胆红素(BIL)含量均显著增加(均 P <0.01),肾组织可见明显纤维化改变,肾组织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降低,肾组织TGF-β的PI值显著升高,E-cadherin 和Smad7表达水平显著下调,α-SMA、 TGF-β、 Smad2和Smad3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车前苷中、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 < 0.05或P < 0.01),大车前苷低剂量组则改善不明显(P > 0.05)。【结论】 大车前苷可能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及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阳片通过调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介导的自噬改善心力衰竭小鼠心功能的作 用。方法将60 只C57BL/6J 小鼠随机分为6 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3-甲基腺嘌呤组(自噬抑制剂, 15 mg·kg-1)以及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455、910、1 820 mg·kg-1),每组10 只;另将10 只经基因型鉴定确 认为RAGE-/-的小鼠作为RAGE 敲除组。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TAC)建立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小鼠模型。模型 复制成功后,按上述剂量对心阳片各剂量组小鼠进行灌胃给药,3-甲基腺嘌呤组进行腹腔注射给药,其余组 别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 次,连续4 周。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采集小鼠左室射血分 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使用Masson 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脏左室心肌组织中的RAGE 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II/I 的表达情况。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LVEF 及LVFS 明显降低(P<0.05),心肌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加(P< 0.05),RAGE 蛋白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II/I 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RAGE 敲除 组、3-甲基腺嘌呤组及心阳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LVEF 和LVFS 明显升高(P<0.05),心肌纤维化面积 明显减少(P<0.05),RAGE、Beclin-1、LC3BII/I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心阳片可能通过调节 RAGE 介导的自噬,从而改善心力衰竭小鼠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复方石榴籽油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取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120 mg·kg-1诱发高血糖模型,经过3周基础饲料喂养后,测定空腹及随机血糖。以普通基础饲料喂养的小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的2型糖尿病小鼠,按照体质量和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30 mg·kg-1),石榴籽油组(1080 mg·kg-1),紫苏籽油组(1570 mg·kg-1),复方石榴籽油低、高剂量组(1000,3000 mg·kg-1),饲以高脂饲料,灌胃给药6个月。2,4,6个月末时,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PG),并计算降糖率;2个月末时,进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4个月末时,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注射STZ 3周后,模型组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籽油组、紫苏籽油组及复方石榴籽油高、低剂量组小鼠的FPG、FINS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复方高剂量组小鼠的FPG有显著降低(P<0.01),其降糖幅度在给药4个月时大于石榴籽油组、紫苏籽油组,且葡萄糖耐量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 复方石榴籽油降糖效果明显,能明显降低高胰岛素水平,且能明显改善糖耐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槐米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小鼠颈背 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00 mg·kg-1)建立衰老小鼠模型,每日1 次,连续9 周。将48 只小鼠随机分为6 组:空 白组、模型组、维生素C 组(200 mg·kg-1)和槐米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1),造模第 5 周开始,同时灌胃相应药物(10 mL·kg-1),每日1 次,连续4 周。观察小鼠的行为变化并定时记录小鼠体质 量;通过行为学疲劳实验和负重游泳实验考察小鼠的运动能力;测定小鼠胸腺、脾脏及脑组织的脏器指数;检 测血清及脑组织中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采用HE 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在棒时间及游泳时间显著缩短 (P<0.01);小鼠胸腺、脾脏及脑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中MDA 含量明显增高 (P<0.05,P<0.01),T-SOD、GSH-Px 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槐米提取物中剂 量组小鼠的在棒时间和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升高(P<0.05);槐米提取物中、低剂 量组小鼠的血清T-SOD、GSH-Px 活性显著升高(P<0.01),脑组织中T-SOD 活性显著升高(P<0.01),血清及 脑组织中的MDA 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槐米提取物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运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 能与提高机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UUO)模型大鼠肾脏病理的影响及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方法:4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厄贝沙坦组(12.5g·kg-1/天)、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1.25g·kg-1/天、2.5g·kg-1/天、5.0g·kg-1/天),每组8只;除假手术组只分离输尿管不结扎外其余均制备右侧输尿管梗阻肾纤维化模型,造模第二天开始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和UUO组给予自由进食和生理盐水灌胃,共灌14天。末次灌胃24小时后取右肾进行HE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胶原沉积情况;Western Blot 法测肾组织E-cadherin、Collagen I、β-Catenin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检测Wnt4、β-catenin 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UUO组和各给药组肾小管、肾间质病变重、肾纤维化重(P<0.01);与UUO组比较,保元排毒丸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肾小管、肾间质病变明显减轻、肾纤维化减轻(P<0.01);UUO组E-cadherin表达较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厄贝沙坦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少(P<0.01);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Collagen I、β-Catenin表达明显少于UUO组(P<0.01);UUO组Wnt4、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保元排毒丸各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Wnt4、β-catenin mRNA表达明显低于UUO组(P<0.01)。结论:保元排毒丸有改善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cAMP/PKA/CREB 通路探讨柴胡皂苷A 对失眠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75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柴胡皂苷A 低剂量组(0.625 mg·kg-1)、柴胡皂苷A 高剂量组(2.500 mg·kg-1)、艾 司唑仑组(0.1 mg·kg-1),每组15 只。采用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CPA,0.1 mg·kg-1)复制失眠大鼠模型。观察大 鼠一般情况及昼夜节律;采用戊巴比妥钠翻正实验测定大鼠睡眠潜伏期及睡眠持续时间;观测大鼠睡眠时相, 记录慢波睡眠第1 期(SWS1)、慢波睡眠第2 期(SWS2)、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REMS)时长以及总睡眠时长 (TST);qRT-PCR 法测定下丘脑节律基因Clock、Bmal1 mRNA 及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 mRNA 的表达水 平;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组织NeuN 表达水平;ELISA 法测定脑组织中的cAMP 水平;Western Blot 法测定脑 组织中Clock、Bmal1、Rev-erbα、Rorα 及cAMP/PKA/CREB 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 型组大鼠昼伏夜出的节律紊乱,极度兴奋,易激惹,睡眠减少;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睡眠持续时 间及SWS1、SWS2、REMS、TST 均明显缩短(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NeuN 阳性神经元IOD 值明显降低 (P<0.05); 脑组织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脑组织 cAMP、p-PKA/PKA、p-CREB/CRE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的攻击性 明显减弱,昼伏夜出有节律性,活动减少,睡眠增多;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睡眠持续时间及 SWS1、SWS2、REMS、TST 均明显延长(P<0.05);神经元排列紊乱情况有所恢复,NeuN 阳性神经元IOD 值 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lock、Bmal1、Rev-erbα、Rorα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脑 组织cAMP、p-PKA/PKA、p-CREB/CREB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柴胡皂苷A 可能通过激活 cAMP/PKA/CREB 通路改善失眠大鼠的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与黄芪甲苷结合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产生的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PRO组)、黄芪甲苷组(ASIV组)、电针黄芪甲苷组(ASIV+EA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0mg·kg-1·d-1制备心肌纤维化大鼠模型。PRO组予普萘洛尔40mg·kg-1·d-1灌胃;ASIV组予黄芪甲苷40mg·kg-1·d-1灌胃;ASIV+EA组在黄芪甲苷灌胃基础上予电针"内关"穴,强度6V,频率20Hz,每次10min,1次/d。30d后计算大鼠全心质量指数HMI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天狼星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脏组织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其抑制物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 2/3、Smad 4、Smad 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胶原沉积增加,HMI、LVMI明显增加;PICP、ICTP、TGF-β1、Smad 2/3、Smad 4含量增加,Smad 7含量减少(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3个治疗组胶原沉积减少,HMI以及LVMI的比例降低,PICP、ICTP、TGF-β1、Smad 2/3、Smad 4含量减少,Smad 7含量增加(均P0.05)。与PRO组相比,ASIV组HMI、ICTP、Smad 2/3、Smad 4升高,Smad 7降低(均P0.05)。结论:电针与黄芪甲苷结合对大鼠心肌纤维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Smad通路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黄芪甲苷包合体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应用完整大鼠间断连续取血模型研究黄芪甲苷包合体的药动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黄芪甲苷水剂(20 mg·kg-1、黄芪甲苷包合体(5.0, 10.0和20.0 mg·kg-1灌胃,以及黄芪甲苷水剂(2.0 mg·kg-1注射。每只大鼠间断连续取血,所有的血样以地高辛为内标,用液质联用仪(HPLC-MS测定。结果 黄芪甲苷和地高辛m/z比分别为 807.5和803.5。黄芪甲苷包合体(5.0, 10.0和20.0 mg·kg-1的t1/2β分别为(10.73±3.34,(11.47±3.28和(12.88±2.03 h, CL分别为(0.88±0.09,(0.90±0.63和(0.85±0.04 L·h-1, Vc分别为(6.73±1.78,(5.66±2.23和(5.72±2.41 L·kg-1,AUC0-t分别为(1 099.09±84.32,(2 174.68±232.98和(4 800.24±214.86 ng·h·mL-1。黄芪甲苷包合体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2%~11.2%,而黄芪甲苷水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只有3.2%。结论 包合体是提高黄芪甲苷绝对生物利用度的有效剂型,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黄芪甲甙对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的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慢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20只)、慢性心肌炎组(模型组,30只)和黄芪甲甙干预心肌炎组(干预组,3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小鼠每月1次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病毒培养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以饮用水喂养,干预组小鼠以加有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溶的黄芪甲甙饮用水(浓度300 mg/L)喂养.3个月后处死所有存活小鼠,小鼠心脏组织经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以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胶原容积积分(CVF),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MMP-13和MMP-14的表达情况.结果 黄芪甲甙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小鼠死亡率降低(53.3%、23.3%,χ^2=4.23,P<0.05)、心脏CVF明显下降[模型组为(17.4±1.2)%、干预组为(8.6±0.9)%,χ^2=5.38,P<0.05];与对照组比较,TGF-β1、MMP-1和TIMP-1表达减少而MMP-13和MMP-14的表达增多.结论 黄芪甲甙可以降低慢性心肌炎小鼠死亡率、减轻其心肌纤维化,其抗纤维化作用是通过抑制TGF-β1、促进MMP-13和MMP-14在心脏中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红景天苷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致骨髓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和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8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茜草双酯组(100 mg·kg-1),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kg-1)。用CTX按50 mg·kg-1剂量对小鼠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复制骨髓损伤模型小鼠,模型复制后第1次给予CTX后,立即口服灌胃给予红景天苷,每天1次,连续10 d,在0,1,3,5,7,9,11,14 d检测外周血象,在第10天进行骨髓细胞集落培养和血清造血因子测定。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苷对CTX致骨髓损伤小鼠骨髓中红系祖细胞(CFU-E、BFU-E)、粒系祖细胞(CFU-GM)数量的回升有明显促进作用(P < 0.05);可以提高血清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P < 0.05);对CTX致骨髓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 < 0.05)。结论 红景天苷可提高造血因子水平,促进骨髓造血,进而升高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提示红景天苷对CTX致骨髓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TLR4/NF-κB/MLCK 通路研究百合地黄汤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及多因素刺激所致失眠伴 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84 只KM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地西泮,1.38 mg·kg-1)、百合组(2.25 g·kg-1)、地黄组(2.25 g·kg-1)、百合地黄汤组 (4.5 g·kg-1)。采用夹尾2 min、昼夜颠倒24 h、垫料潮湿24 h、45°鼠笼倾斜24 h、交替鼠笼24 h、禁食不禁 水24 h、冷水浴3 min 等多因素刺激4 周结合PCPA 腹腔注射2 d 共同制备失眠小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系统观察小鼠的焦虑样行为;通过翻正反射实验观察睡眠潜伏期和睡 眠持续时间;16sRNA 测序法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脑和结肠γ-氨 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色氨酸(Trp)、5-羟色氨酸(5-HTP)、5-羟色胺(5-HT)的浓度变化;免疫组织 化学法检测结肠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 法(qRTPCR) 检测结肠组织中基因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ZO-1、 Occludin、Toll 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 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组织中蛋白TLR4、NF-κB、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MLCK、肌球蛋白 轻链(MLC)和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p-MLC)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 宫中进入开臂区域的距离、在开臂区域停留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睡眠潜伏期明显延长、睡眠持续时间 明显缩短(P<0.05);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均匀度降低(P<0.01);脑内神经递质GABA、Trp、5-HTP、5-HT 浓 度明显降低(P<0.01),Glu 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中GABA、Glu 浓度明显降低(P<0.01),Trp、5-HTP、 5-HT 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肠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 以及TNF-α 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ZO-1、Occludin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通路中TLR4、NF-κB、MLCK 基因表达水 平明显升高(P<0.01),TLR4、p-NF-κB、MLCK、p-MLC 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 较,百合地黄汤能够明显延长失眠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进入开臂区域距离、在开臂区域停留的时间(P< 0.05);明显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持续时间(P<0.05);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均匀度升高(P<0.01);升高 脑内神经递质GABA、Trp、5-HTP、5-HT 浓度(P<0.05,P<0.01),降低Glu 浓度(P<0.01);升高结肠中 GABA、Glu 浓度(P<0.01),降低Trp、5-HTP、5-HT 浓度(P<0.05,P<0.01);下调IL-1β、IL-6、TNF-α 基因表达水平(P<0.01),上调ZO-1、Occludin 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下调通路中TLR4、NF-κB、 MLCK 基因表达水平和TLR4、p-NF-κB、MLCK、p-MLC 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百合地黄汤能够 有效治疗失眠伴肠道菌群失调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和肠内神经递质紊乱、下调TLR4/NF-κB/MLCK 信 号通路表达、上调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反应,进而修复肠黏膜机械屏障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五指毛桃(Fici Hirtae Radix,FHR)醇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将60 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五指毛桃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除对照组 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小鼠以梯度酒精灌胃法复制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复制模型同时,阳性对照组灌 胃给予50 mg·kg-1 水飞蓟素,五指毛桃醇提取物组分别灌胃给予2、1、0.5 g·kg-1 五指毛桃醇提取物进行干 预,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6 周。复制模型成功后取材,HE 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 变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肝组织内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 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核因 子E2 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细胞色素P450 2E1(CYP 2E1)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细胞肿胀,排列散乱,中央静脉周围小变性明显,呈现 肝细胞灶状坏死;血清中ALT 和AST 水平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中MDA 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1),GSH 含量和GSH-Px 活性明显降低(P<0.01); Nrf2、HO-1 及SOD-1 蛋白水平明显 降低(P<0.05),CYP2E1 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指毛桃醇提取物各剂量组肝脏炎性 细胞浸润减少,肝脏组织坏死减轻;五指毛桃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ALT、AST 水平(P<0.05);五 指毛桃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MDA 水平(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低剂量组明显升高GSH 含量 (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明显升高SOD 水平(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明 显升高GSH-Px 活性(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高剂量组明显上调Nrf2 蛋白表达水平(P<0.05),五指毛桃 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明显上调HO-1 蛋白表达水平(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明显上调 SOD-1 蛋白表达水平(P<0.05),五指毛桃醇提取物中、低剂量组明显下调CYP2E1 蛋白表达水平(P<0.05)。 结论五指毛桃醇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诱导调控下游抗氧 化因子或抗氧化系统,并抑制CYP2E1 异常活化,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降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