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人群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流行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为孕前优生和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3-2017年云南省农村地区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18~49岁育龄夫妇。分析不同特征育龄人群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sAb)阳性率及其差异。结果 农村育龄人群中,共筛查2 160 455例研究对象,TPsAb总阳性率为0.38%(8 204/2 160 455)。男性阳性率(0.39%,4 019/1 040 981)高于女性(0.37%,4 185/1 119 474);45~49岁年龄组TPsAb阳性率最高(0.70%,158/22 511);汉族和少数民族TPsAb阳性率均为0.38%,17个少数民族中,哈尼族的TPsAb阳性率最高(0.77%,461/60 153);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TPsAb阳性率最高(0.54%,2 327/431 275);在云南省16个州(市)中,昭通市育龄人群TPsAb阳性率最高(0.73%,2 049/281 614);深度贫困地区TPsAb阳性率(0.50%,2 963/590 039)高于贫困地区(0.34%,3 115/929 368)和非贫困地区(0.33%,2 126/641 048)。不同特征育龄人群TPsAb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χ2检验,均P<0.001)。结论 云南省农村地区育龄人群TPsAb阳性率与其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筛查地区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相关。男性、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哈尼族等少数民族、来自昭通市的TPsAb阳性率和梅毒螺旋体感染风险均偏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6、2014年全国两次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云南省调查人群的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6个疾病监测点1~29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采集血标本,应用ELISA检测乙肝血清学5项标志物,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云南省两次1~29岁人群调查,HBV感染率、HBsAg、HBeAg、抗-HBe、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2014年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2006年,两次调查检出率最高的模式均为模式5(抗-HBs单项阳性)和模式6(HBsAg、抗-HBs、HBeAg、 抗-HBe、抗-HBc五项指标全阴性),其中2014年模式5的检出率显著高于2006年,但模式6的检出率显著低于2006年。2014年1~、5~和15~29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1.12%、1.61%和1.25%。10~、15~岁年龄组2014年抗-HBs阳性率显著高于2006年,20~29岁组2014年抗-HBc阳性率显著低于2006年。结论 云南省乙肝已基本得到控制,但仍需加强< 15岁人群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常住人口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查深圳市常住人13 HBV感染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和宝安区1~5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3771人中,HBsAg阳性252例,标化阳性率为9.73%;抗一HBs阳性2712例,标化阳性率为72.83%。HBsA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P<0.05);深圳市户籍与非深圳市户籍居民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深圳市户籍人口抗一HBs阳性率(78.32%)高于非深圳市户籍人群(6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13,P<0.001);HBsAg阳性率在不同职业人群中差异较大,其中农民最高,达24.13%,抗-HBs阳性率中医护人员最高(89.10%);初中文化程度人群HBsAg阳性率最高(12.7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抗-HBs阳性率最高,平均为81.00%,而初中水平人群抗-HBs阳性率最低,仅为62.45%;出生地为广东、深圳地区的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均超过10%,抗一HBs阳性率以深圳和广东地区出生人群最高,分别为74。48%和76.47%。结论深圳市乙肝感染低于广东省,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PubMed,系统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8月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的文献,采用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2.2软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结果 共纳入文献46篇,总样本量625 0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5.7%(95%CI:4.8%~6.6%)。中西部地区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4.9%~8.0%),高于东部地区的5.5%(95%CI:4.4%~6.8%)。59岁以下男性人群HBsAg阳性率为6.1%(95%CI:5.3%~7.0%),高于女性人群的4.8%(95%CI:4.2%~5.5%)。2007-2009年的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为6.3%(95%CI:5.5%~7.2%),2010-2012年为5.9%(95%CI:4.4%~8.0%),2013-2016年为3.5%(95%CI:2.0%~6.1%)。结论 2007-2016年中国59岁以下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已经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转变为乙型肝炎中流行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5-2019年江苏省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HBV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研究对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江苏省2005-2019年HIV/AIDS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特征HIV/AIDS的HBsAg检测率和HBsAg阳性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共29 288例,总体HBsAg检测率为49.8%(14 594/29 288),2005-2019年HBsAg检测率由0.0%(0/80)增加到75.2%(3 448/4 586),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行HBsAg检测的HIV/AIDS中,江苏省籍占81.6%(11 915/14 594),男女性别比7.34:1(12 845:1 749),年龄(38.5±13.8)岁,汉族占96.1%(14 023/14 594),已婚/同居占48.9%(7 131/14 594)。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感染途径占97.9%(14 294/14 59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检测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外省户籍、已婚/同居、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注射吸毒感染途径的人群HBsAg检测率较高。HIV/AIDS的HBsAg阳性率为8.6%(95%CI:8.2%~9.1%),HBsAg阳性率在2016年之前均>10.0%,自2016年以后稳定在6.7%~8.2%。HBsAg阳性率的影响因素中,2015年及以后入组、女性、年龄>59岁、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低,而45~59岁年龄组和少数民族人群的HBsAg阳性率较高。结论 2005-2019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中,HBsAg检测率总体不高,合并HBV感染高于一般人群,需要加强其HBsAg相关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北京市自然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学感染状况,分析评价乙型肝炎综合防治效果。方法 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市范围内按照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岁以上各年龄组自然人群,估算样本量5200人,调查内容包括采集静脉血检测HBV五项血清学指标,问卷调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实际调查6705人。乙型肝炎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V总感染率分别为2.74%、44.72%、26.91%和26.95%,年龄标化率分别为2.73%、44.83%、26.84%、26.87%。北京市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已经降至2.73%,<5岁儿童HBsAg阳性率继续维持<1%,<25岁人群HBsAg阳性率<1%。结论 北京市乙型肝炎综合防治策略效果显著,应该继续加强成年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状况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25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按0-1-6免疫接种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至婴儿1周岁,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及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结果 HBsAg阳性母亲共检测出6种HBV感染模式,常见模式"HBsAg(+)、HBeAg(+)、抗-HBc(+)"(模式一)与" HBsAg(+)、抗-HBe(+)、抗-HBc(+)"(模式二)所占比例最多(92.5%,208/225);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一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11.3%)低于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二时的婴儿无/弱应答率(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29),随着母亲HBeAg水平的升高,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呈现下降趋势(χ2=4.86,P=0.028);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结果显示,母亲HBeAg与降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发生风险有关(OR=0.598,95%CI:0.378~0.947);HBsAg阳性母亲HBV DNA阳性率为54.2%,未发现母亲HBV DNA阳性与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有关(χ2=0.22,P=0.640)。结论 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与"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为主,且该2种模式下婴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有所不同;母亲HBeAg可能是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尚未发现HBsAg阳性母亲HBV DNA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1~14岁儿童乙肝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母亲HBsAg阳性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8.0软件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点、城乡、地区的儿童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以及HBsAg、抗-HBs影响因素等。结果 共分析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4岁儿童645人,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分别为3.41%(22/645)、71.94%(464/645)、7.60%(49/645)。其中,1~、3~、5~、10~14岁组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7%(3/236)、3.23%(6/186)、5.71%(8/140)、6.02%(5/83),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5.17%(201/236)、69.35%(129/186)、56.43%(79/140)、66.27%(55/83),抗-HBc阳性率分别为4.66%(11/236)、5.38%(10/186)、11.43%(16/140)、14.46%(12/83)。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地点、首针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时间是影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的主要因素,在医院外出生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在医院内出生者(OR=7.47,95%CI:1.50~37.25),首针HepB出生后> 24 h接种儿童HBsAg阳性率高于出生后≤24 h接种者(OR=6.21,95%CI:2.15~17.99)。结论 我国乙肝母婴阻断取得一定成效。住院分娩和首针HepB及时接种仍是新生儿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农村社区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中HBV再激活的发生强度和特征。方法 分别于2018、2020年对济南市章丘区农村社区人群体检中发现的IHC进行随访调查,比较2次随访结果,分析基于社区人群的IHC的HBV再激活发生率和分布特征。结果 424名IHC完成了2次随访,发现HBV再激活者47例,累积再激活发生率为11.08%,发病密度为5.46/10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及肝病家族史和慢性病史与HBV再激活不相关(P>0.05),基线HBV DNA载量与再激活相关(P<0.05),当HBV DNA基线水平≥ 1 000 IU/ml时,累积再激活发生率可达18.92%。发生再激活后,ALT平均水平较基线升高且异常率增加,再激活者肝功能趋于异常。4例(8.51%)再激活者发生肝炎,其中1例(2.13%)为黄疸型肝炎。结论 济南市农村社区IHC中HBV再激活发生率较高;大部分再激活者处于无症状或轻度再激活状态;应加强对IHC的随访并密切监测其ALT和HBV DNA水平变化,并适时采取正规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疏附县中小学生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及评估免疫接种效果。方法 2015年2-5月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疏附县4个乡镇中小学生进行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检测HAV-IgG、HBsAg、HBsAb和HCV-IgG。结果 疏附县4 830名中小学生HAV-IgG阳性率为99.75%,男生为99.92%,女生为9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8,P=0.016);HBsAg阳性率为3.02%,男生为3.55%,女生为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2,P=0.029);各年龄组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90,P=0.000),农村地区(3.28%)高于城镇地区(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9,P=0.014);HBsAb阳性率为38.84%,各年龄组的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699,P=0.000),城镇地区(42.36%)高于农村地区(3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P=0.032)。HBsAg和HBsAb均为阴性的学生有2 815人,占总人数的58.28%。HCV-IgG阳性率为0.19%,阳性者均为维吾尔族农村学生。结论 疏附县中小学生甲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好,处于乙型肝炎免疫空白状态的学生较多,丙型肝炎感染率较低,应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和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10 018例育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ELISA法筛查云南省石屏县、大关县、西盟县、大姚县10 018例血清样本,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育龄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结果 10 018例,HBsAg阳性562例,阳性率5.6%。育龄男性阳性率7.5%较女性4.5%高;45~49岁阳性率8.5%排第1位,其次为30~34岁6.6%;佤族阳性率10.9%排第一位,其次拉祜族9.5%,傣族9.4%;文盲阳性率10.6%;小学阳性率6.4%;初中阳性率5.2%;不同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HBs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562例中出现10种HBV血清学模式,以 “小三阳”(49.11%)、 “大三阳”(27.76%)为主。结论 云南省石屏县、大关县、西盟县、大姚县育龄夫妇HBsAg阳性率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需要有针对性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寿光市农村居民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下一步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2年对寿光市所有农村居民进行一次HBsAg检测,阳性者进行ALT检测。结果检测357082人,HBsAg阳性9730例,阳性率为2.72%,其中ALT异常466例,异常率为4.79%。HBsAg阳性率,男性为3.26%,女性为2.24%(P〈0.01);最高的镇为圣城街道,最低的镇为稻田镇;30~39岁组最高,为3.69%,〈10岁组最低,为0.37%。HBsAg阳性者中ALT异常率,男性为5.61%,女性为3.71%(P〈0.05);最高的镇为台头镇,最低的镇为圣城街道;各年龄组最高为40~49岁的6.24%,最低为〈10岁组的2.78%。不同镇(街道)、不同年龄居民HBsAg阳性率和阳性者ALT异常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寿光市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以青壮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工业发达流动人口较多的值(街漕)高干以各农为丰的值(街谱).  相似文献   

13.
中国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生长迟缓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我国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生长迟缓现况,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潜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根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判断生长迟缓,对各少数民族学生成年身高和生长迟缓现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我国26个少数民族男生18岁身高为(168.3±6.8)cm,女生为(156.2±5.9)cm。26个少数民族男生合并生长迟缓率均为5.4%,女生合并生长迟缓率为5.1%。水族学生生长迟缓率最高(男生:24.5%,女生:23.0%),回族学生生长迟缓率最低(男生:0.1%,女生:0.3%)。男、女生生长迟缓率均超过平均水平的9个少数民族中,布依族男生、傈僳族女生和哈尼族女生在4个年龄组生长迟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撒拉族学生生长迟缓集中在7~9岁年龄组,佤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生长迟缓大多集中在较高年龄组。西南地区学生生长迟缓率最高(8.1%),明显高于华北地区(0.8%)学生(OR=10.6,95% CI:7.8~14.4)。7~17岁生长迟缓率与18岁身高呈显著负相关(男生:r=-0.811,P<0.001;女生:r=-0.715,P<0.001)。结论 2014年我国26个少数民族学生18岁平均身高民族间差异较大。总体而言,男生生长迟缓检出率前5位的民族分别为水族、佤族、布依族、瑶族和彝族,女生生长迟缓检出率前5位的民族分别为水族、瑶族、布依族、佤族和苗族。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迟缓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应当针对生长迟缓率较高的民族和地区进行营养干预和健康教育,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云南省农村汉族、纳西族和白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病、知晓和治疗情况以及疾病负担现状.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3个县≥35岁的农村常住居民共7 534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查.结果 云南省汉族、纳西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多元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此人群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浙江省杭州、湖州和绍兴三市的1041名育龄妇女进行一对一匿名自填式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市组72.95%、农村组75.93%、流动组64.9%,文化程度与艾滋病认知平均分呈正相关,艾滋病认知平均分流动人口组与城市组和农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滋病认知得分的多因素回归分析:育龄妇女的月收入标准化相关系数最高(r=0.14,P<0.01),其次是丈夫月收入(r=0.11,P<0.01),再次是丈夫文化程度(r=0.08,P<0.05).信息获取途径与认知得分相关分析:报纸、杂志是获得艾滋病知识最常见的途径(r=0.31,P<0.01),第二是通过宣传单(r=0.20,P<0.01),第三是同伴教育(r=0.12,P<0.01).结论 流动、低文化程度、低收入育龄夫妇以及育龄妇女应作为艾滋病宣教的重点人群,通过报纸、杂志以及宣传单是当前推广艾滋病知识最有效的途径,应适当加强同伴教育,配合发挥电视广播、街头宣传广告、讲座、咨询和社区工作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1~4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首针HepB(HepB1)未及时接种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2014年在全国31个省份160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1~4岁儿童的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出生地点、HepB接种史等,并采集静脉血3 ml进行HBsAg检测。运用SAS 9.4统计软件分析HepB免疫儿童中HepB1未及时接种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城乡、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以及HepB1不同接种时间与HBsAg流行率的关系。结果 共分析1~4岁儿童12 587人,HepB1未及时接种率为10.12%,出生地点、民族、城乡、居住地区、年龄是影响儿童HepB1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HepB1未及时接种率3~4岁儿童(11.13%)高于1~2岁儿童(8.97%);农村(12.05%)高于城市(8.19%);西部地区(13.41%)高于中部地区(9.27%),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7.72%);少数民族(18.06%)高于汉族(8.77%);在医院外出生者(57.66%)高于在医院内出生者(9.27%)。调查1~4岁儿童HBsAg流行率为0.31%。HepB1及时接种儿童HBsAg流行率(0.25%)低于HepB1未及时接种儿童(0.89%)。结论 中国1~4岁儿童HepB免疫儿童HBsAg流行率降至0.5%以下,HepB1及时接种率达到90%。西部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在医院外分娩的婴儿是现阶段HepB接种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方法:按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4987名农村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同时调查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HBsAg携带率为5.86%,15岁以下年龄组较低为,0.65%,男性高于女性(Х^2=9.547,P〈0.01);抗-HBs阳性率为36.88%,0~岁组最高,为57.38%;抗-HBc阳性率为59.31%,其中单项抗-HBc阳性率为27.49%;HBeAg阳性率为0.44%;抗-HBe阳性率为2.93%。结论:湖州市农村社区人群HBsAg携带率特别是5岁以下年龄组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合肥地区15210例育龄妇女乙肝病毒感染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合肥地区育龄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分析其分布特征,为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合肥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年龄在18~48岁的育龄妇女15 21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进行乙肝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合肥地区育龄妇女HB-sAg阳性率为9.717%,农村妇女HBsAg阳性率(16.612%)明显高于城市妇女(6.434%),育龄妇女在年龄、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检测出乙肝五项感染模式22种。结论应加强育龄妇女健康知识特别是乙肝知识的教育、防治项目宣传,对易感的女童和育龄妇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对育龄妇女进行HBV感染筛查、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围产期保健制度,打破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版纳州)和德宏州傣、基诺、布朗、景颇、德昂、阿昌族的0~7岁儿童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流行现状.方法 对两边境州六民族7岁以下儿童共4973人进行血液分析、红细胞脆性试验、血红蛋白(Hb)电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73人中地贫发生率为37.4%;其中β-地贫发生率22.6%,α-地贫发生率14.7%.地贫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异.α-地贫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β-地贫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地贫阳性率有地区差异:版纳州高于德宏州,多个县(市)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版纳州地贫检出率以勐腊县居首为52.2%,德宏州以潞西市居首为51.5%.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地贫阳性率均有差异:β-地贫发生率阿昌族居首为40.6%,α-地贫以汉族居首为45.5%.同一地区不同民族地贫阳性率也均有明显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地贫(α-地贫+β-地贫)为因变量时,州(市)为危险因素,母亲民族为保护因素.结论 在云南省两边境州六民族中儿童地贫属高发区,其发生率在不同民族及地区有差异,地域差异大于民族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异常基因在扩散.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rate of thalassemia among children of 0-7 years old,from six ethnic groups in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Yunnan province.Methods 4973 blood samples from children under 7 years old were automatically undergone blood cell count,red cell osmotic fragility and hemoglobin electrophoresis testings.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halassaemia,β-thalassemia was 37.4%,and α-thalassaemia were 22.6%and 14.7% respectively.The thalassaemia incid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age groups but not in gender. The incidence of α-thalassaemia was decreasing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while the incidence of β-thalassaemia was increasing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Xishuangbanna had the higher incidence than in Dehong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between counties.The incidence of thalassemia of Mengla ranked the first(52.2%)in Xishuangbanna,The difi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were significant,with β-thalassemia of Achang ranked the first(40.6%),The incidence of α-thalassemia among Han ranked the first as 45.5% while α-thalassaemia and β-thalassemia were different in regions.α-thalassaemia and β-thalassemia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people in the same regions.Multip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region seemed to be a risk factor and the mother's ethnicity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and dependent variable on thalassaemia.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thalassaemia in Yunnan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 was high among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7 and were related to ethnic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areas.Specific genes were proliferated along with the extension of time.Our data provided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prevention and genetic studies on thalassaemia in the minorities of Xishuangbanna and Dehong in Yunn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云南省农村孕产妇及相关人群对艾滋病传播与预防知识知晓水平和对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孕产妇的态度。方法问卷调查云南省某县4乡怀孕28周至产后3个月的孕产妇223人,及社区相关人群310人。结果孕产妇、丈夫、婆婆、育龄妇女、乡村医生、乡村干部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1.1%,64.3%,38.2%,67.1%,92.3%和84.3%,对包括3条母婴传播阻断知识的8个核心指标知晓率分别为5.4%,4.9%,0,3.3%,58.4%和15.0%。70%的孕产妇和50%的丈夫表示害怕与艾滋病感染者接触。70%的丈夫、13.4%的婆婆、23.7%的育龄妇女、甚至10%的乡村干部表示会远离或抛弃感染HIV的孕产妇。结论云南省农村孕产妇及相关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对母婴传播阻断知识了解甚少,对HIV感染者存在严重恐惧和歧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