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将8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CE联合125Ⅰ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疗效可靠,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与单用TACE治疗比较,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刘静  朱伟 《当代医学》2013,(5):16-1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的效果。方法对118例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患者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超选择TACE术治疗及部分病人未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TACE+PVC组随访1、3、5年生存率为83%、43%、3%;TACE组为75%、33%、3%;对照组为50%、4%、0。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门静脉化疗泵置入术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肝内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36~72 岁,中位年龄为51岁。病灶大小平均为2.15×3.05cm。全部病例为肝癌化疗栓塞、射频、微波.化学消融综合治疗后,门脉癌栓未能控制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局部麻醉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门静脉癌栓内,采用0.8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0.5cm沿门静脉癌栓长径播植。随访4月观察并发症及行肝脏增强CT检查,了解门静脉癌栓局部控制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4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1例;进展(PD)0例。总有效率(CR+PR)90.0%(9/10)。术后腹水加重者1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腹水消失,肝脏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者3例,粒子肺内、肝左叶游走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肝脓肿、胰瘘、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1251粒子门脉癌栓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f0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72例,行TAOE治疗后1周,在GT或彩超影像引导下对门脉癌栓行125t放射粒子植入术。根据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8)进行布源,粒子活度为29.6MBq,粒子间距5~10m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为(matched peripheraldose,MPD)90~120Gy,随访观察局部控制率,总体生存率。结果随访6~24个月,6个月后局部病灶评价CE2/12,Pg7/12,NC3/12,临床有效率75%(Cg+PE);总生存率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6%(11/12)、75%(9/12)33.3%(4/12)。结论eT导向下1251粒子植入联合TAOE治疗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是影响晚期肝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临床证据表明采取单一治疗改善预后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多学科联合成为新的治疗趋势。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治疗晚期肝癌最常用的手段,但单纯TACE对于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疗效仍欠理想,临床上不断尝试将TACE与靶向药物、放射治疗、门静脉化疗栓塞、门静脉支架及放射性粒子植入、腔内导管射频消融等手段联合,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对以TACE为基础的联合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定位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TACE后残余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PS)对23例肝细胞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37个残余病灶行CT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内.结果 37个病灶完全缓解13个,部分缓解17个,无变化6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1%.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治疗肝细胞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后残余病灶创伤小,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TACE联合超声介入门静脉插管化疗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4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随机分为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22例、TACE联合门静脉内癌栓无水酒精注射组20例,两组在病情、病程、病变程度、分类、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肿块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观察门静脉癌栓变化。结果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组19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6.4%),联合门静脉癌栓内无水酒精注射组16例门静脉癌栓缩小或消失(80.0%);两组治疗癌栓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ACE联合门静脉插管化疗与TACE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均能明显使门脉癌栓缩小或消失,但其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DSA证实为肝癌,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125I粒子和TACE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观察分析肿块大小、AFP指标变化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单纯应用TACE术和联合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肝癌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百分比及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查,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与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使肿瘤体积缩小,AFP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不同程度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19例,行125I粒子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125I放射性剂量为80~120 Gy,单个粒子剂量为0.5 mCi;高强度聚焦超声:频率0.85 mHz,总治疗时间33~70 min,平均辐照功率300~400 w。对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1~30个月的随访评估,评价治疗前后癌栓大小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患者生存率等。结果19例顺利完成治疗,未发生术后大出血、癌栓脱落及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癌栓均有不同程度缩小。随访1~30个月,生存期3~2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7.4%(n=9)、21.1%(n=4),平均生存期为(11.6±3)个月,Ⅰ、Ⅱ、Ⅲ级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5个月、7个月、4个月。结论125I粒子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局部疗效明显、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介入治疗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09年10月问收治的128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癌灶首先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根据术后情况,再联合其他介入手段如微波消融、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及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等对其癌灶及合并症行综合介入治疗。结果:6例获得二期手术切除。99例治疗后AFP值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有13例降至正常。67例癌灶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其中有11例完全坏死。17例Ⅲ~Ⅳ型癌栓患者行TACE联合外照射放疗治疗后,癌栓消失和缩小达到55.8%。72例合并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4~16个月。未发生严重介入并发症。结论:综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方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陈云萍  张江灵  罗丹凤 《四川医学》2011,32(7):1066-1068
目的 探讨γ射线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 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对于不能手术的86例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γ射线三维适形放疗联合TACE技术治疗,TACE 1~2次后,靶区包括癌栓及肝内原发灶,行分割剂量为3.0~4.5Gy/次,治疗1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发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手术切除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11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TACE治疗(TACE治疗组)72例、单纯手术切除组(手术治疗组)41例,分析其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1)手术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21.5个月,TACE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2)Ⅰ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0.4个月,Ⅱ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9.9个月,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0个月,I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累计生存率较Ⅱ、Ⅲ型门静脉癌栓患者有显著差异(P=0.003).Ⅱ型门静脉癌栓与Ⅲ型门静脉癌栓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3)手术治疗组与TACE治疗组分别有4例(9.8%)、11例(15.9%)术后发生肺转移,肺转移中位时间分别7.6,4.2个月.结论:单发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对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是首选治疗方案.术前行门静脉癌栓分型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PVCE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门静脉化疗栓塞(PVCE)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病人,其中23例行TACE+PVCE治疗作为研究组,25例仅行TACE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AFP变化、门静脉的变化、胃肠道症状(腹胀、恶心)改善以及1年生存率。结果:2组治疗前后AFP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中门静脉直径缩小率、门静脉血液流速增快率、癌栓缩小和消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胃肠道症状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VCE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肯定,可减轻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对microRNA-363(miR-363)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的100例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ACE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TACE组接受单纯TACE治疗,联合组在TACE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iR-363、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术后并发症、预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 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TACE组(P <0.05)。联合组手术前后miR-363相对表达量、ALT的差值大于TACE组,AFP小于TACE组(P <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复发率和术后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TACE组(P <0.05)。联合组手术前后GQOLI-74评分的差值大于TACE组(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条植入联合TACE可提高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疗效,改善肝功能,上调miR-363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中期预后有积极作用,且并发症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一级及二级分支癌栓(PVTT)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54例原发性肝癌病例,根据门静脉有无癌栓及癌栓累及范围分A、B、C 3组,总结TACE治疗后肝功能分级变化的特点。结果:门静脉无癌栓83例(A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一级分支39例(B组)、癌栓累及门静脉二级分支64例(C组)。TACE术后3组肝功能分级变化有差异。结论:TACE影响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二级分支癌栓病例治疗前后肝功能分级。  相似文献   

16.
吴凡  郑家平  邵国良  罗君 《浙江医学》2018,40(5):452-456
目的比较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肝细胞癌(HCC)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CC合并PVTT患者65例,其中32例(观察组)采用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TACE联合3DC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后3个月)疗效、生存率、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PVTT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vs9.09%,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3.1%、28.1%、12.5%,对照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0.3%、6.0%、0.0%。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3DCRT相比,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HCC伴PVTT在短期内更能有效控制癌栓进展,相对延长PVTT进展时间,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且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科综合治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方法对8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癌栓的患者,采用肝癌联同门静脉癌栓切除或取栓,其中73例患者术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因素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单纯手术切除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2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64.3%、42.8%、28.5%、14.3%,肿瘤平均复发时间6.5个月。术后行TACE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9.8个月,其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2%、60.3%、41.1%、27.4%,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1.5个月。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以10 cm为界)、门静脉主干是否有癌栓对术后生存有影响。结论肝癌切除术联合门静脉癌栓摘除术,是肝细胞癌合并PVTT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联合TACE能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5例,在CT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4例胰腺癌和1例转移性肝癌在开腹术中超声引导下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技术成功率100%;5例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临床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2个月CT观察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有效率达90%。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腹腔实质性脏器恶性肿瘤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 PVTT)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进行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癌合并PVTT患者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肝癌合并P VTT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结果:164例患者行肝癌及癌栓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95.35%;术后发生并发症者28例,占17.07%;肝癌合并PVTT患者,中位生存期17.68个月,5年生存率3.78%;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前有无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肝癌合并PVTT患者术后有无TACE/TAI、不同癌栓分裂类型、不同癌栓去除方式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覃岭  赵微  何峰  吴维宇 《西部医学》2019,31(1):105-108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中药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5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TACE介入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采取TACE介入的基础上辨证施治给予桃红四物汤+茵陈五苓散治疗,并于治疗前、后4周分别观察患者术后肝功能、AFP变化,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增强CT检查评价治疗后肿瘤大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损害明显改善,AFP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增强CT检查后观察肿瘤大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结论 TACE联合桃红四物汤+茵陈五苓散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较单纯TACE介入治疗可明显降低术后肝功能的损害,缩小肿瘤大小,提高肝癌晚期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