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及其评估关节软骨破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5例早期RA患者及18例健康人血清COMP水平,并测定RA组患者其他实验室指标:抗环瓜氨酸抗体(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记录关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疼痛数目、DAS28评分,分析它们与COMP的相关性。同时记录39例RA患者治疗缓解后的各项指标,与其活动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28例RA患者记录随访1年后双手X线分级与COM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12.41±5.26ug/L)相比,早期RA组(27.07±13.77ug/L)COMP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早期RA活动期COMP值(29.76±4.55ug/L)明显高于缓解期(17.50±5.26 ug/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8)。缓解期RA患者COMP值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活动期RA患者COMP与ESR、CRP具有正相关,与RF无相关性,缓解期COMP与ESR、CRP、RF均无相关性。而COMP与关节晨僵时间、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其中28例RA患者完成1年的放射学随访,Ⅰ期、Ⅱ期、Ⅲ期、Ⅳ期:13例,9例,4例,2例。RA患者COMP值水平与放射学进展相关(rs=0.922,p=0.000)。结论 COMP作为软骨破坏的一种生物标记物,在早期RA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可用于反映RA早期关节软骨破坏程度及预测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情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双流区第一人民院确诊的RA患者120例(RA组)、健康体检对象1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RF、ESR、CRP及MCV水平,并按照病情活动指数(DAS28)对RA组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对照组;重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患者,重度活动期、轻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稳定期患者;重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均高于轻度活动期患者,重度活动期的RA组患者的MCV水平低于轻度活动期;RA组患者的RF、ESR、CRP水平与DAS28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A组患者的MCV水平与DAS28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RA患者RF、ESR、CRP水平升高、MCV水平降低,并且与患者病情活动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液及外周血中microRNA-26a(miR-26a)和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住院的RA患者60例,根据欧洲风湿病学会推荐的C反应蛋白(CRP)改良的DAS评分将其分为缓解期组26例和活动期组34例,同期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生化指标血沉(ESR)、CRP、类风湿因子(RF)等临床指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血清及关节滑液中miR-26a和TLR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血清及关节滑液中miR-26a和TLR3及其与ESR、RF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期患者病程、关节疼痛个数、关节肿胀个数、晨僵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CRP、ESR、PLT、RF等均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RA患者血清CRP、ES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A组关节滑液及外周血中miR-26a和TLR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活动期RA患者关节滑液及外周血中miR-26a和TLR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RA患者关节滑液、外周血miR-26a、TLR3表达水平与CRP、ESR、RF均呈正相关(P0.05),RA组关节滑液及外周血中miR-26a和TLR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8、0.451,P0.01)。结论RA患者miR-26a和TLR3呈异常高表达,且与临床指标密切相关,提示二者可能参与RA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嵩  刘桂玲  郑岚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2):156-157,160
目的:观察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RA患者56例,其中活动期30例,非活动期26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脂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检测。结果:活动期RA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 < 0.01),非活动期RA患者与对照组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活动期和非活动期RA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A患者ESR与HDL-C呈负相关关系(P < 0.01),而CRP、RF和HDL-C均无相关关系。结论:RA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发生异常,炎症反应对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的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确诊的AS患者60例(活动组和非活动组各30例)及健康者(对照组)30例。检测2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清COMP水平,其中检测12例活动期AS患者治疗24周前后血清COMP水平; 同时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相关指标,并进行骶髂关节CT分级。分析3组血清COMP水平,并探讨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活动组血清COMP水平高于非活动组和对照组,非活动组高于对照组(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OMP水平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脊柱痛VAS呈正相关( P<0.05),而与年龄、病程、血小板、球蛋白及CRP,ESR,CT等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清COMP可反映AS患者的炎症和疾病活动性,结合CRP及ESR可以更好地评价AS患者的炎症反应、疾病活动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与关节滑液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的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R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与关节滑液COMP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关节疼痛数、肿胀数及X线分级;并对RA组治疗后进行血清COMP水平测定。结果RA组血清COM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RA活动组和RA非活动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RA组关节滑液COMP水平高于血清水平(P〈0.05),且与血清水平显著正相关(r=0.73,P〈0.01);COMP水平与RA患者的ESR、CRP、关节疼痛数、肿胀数呈正相关(P〈0.01)。治疗后血清COMP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MP水平与RA的活动程度及关节滑膜炎相关,是RA疾病进展与改善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薛丽佳 《西部医学》2016,28(11):1502-1505
目的 探讨B淋巴细胞微粒(B-LMPs)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和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外周血B-LMPs含量,检测RA患者外周血CRP、ESR、RF、ACPA指标,分析B-LMPs含量与各指标相关性。其中20例有膝关节积液RA患者(关节液组)同时检测配对外周血和关节液B-LMPs含量。结果 RA患者外周血B-LMPs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患者关节液B-LMPs含量明显高于配对外周血(P<0.05)。RA患者外周血B-LMPs含量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正相关(r=0.5431,P=0.0009),与ESR、CRP、RF、ACPA无相关性;而关节液B-LMPs含量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负相关(r=-0.470,P=0.0362),与CRP、ESR、RF、ACPA无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外周血B-LMPs表达异常,且与疾病活动性显著相关,提示B-LMPs在RA疾病活动和关节损害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7和21(IL-37、IL-27)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RA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79例确诊为RA患者设为观察组,并根据患者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的评分(DAS28)分为两个亚组:即得分≥2.6分的患者归为活动期亚组,共63例;得分<2.6的患者归为缓解期亚组,共16例。另外,将100例体检结果为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37水平IL-27;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其血清中CR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沉仪检测其ESR。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活动期亚组患者血清IL-37和IL-10均显著高于缓解期亚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亚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37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CRP、ESR水平、DAS28评分、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呈正相关(P<0.05),IL-10水平与CRP水平和血沉(ESR)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0可能是导致RA患者的发病因素之一,IL-37可能在RA发病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志华  黄石  齐青松  张志安  张晓静 《海南医学》2013,24(15):2262-2263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检测60例RA患者和25例健康自愿者外周血血清IL-17A和IL-17F含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值,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血清IL-17A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自愿者(P<0.01),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含量显著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P<0.01)。活动期RA患者和非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值阳性患者IL-17A含量显著高于RF值阴性患者(P<0.01);RF值阳性患者和RF值阴性患者血清IL-17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清IL-17A含量与RF值大小呈正相关。患者血清IL-17F含量与RF值及患者血清IL-17A含量无相关性。结论 IL-17A在RA的发生、发展中起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β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RA发病机制、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从44例RA患者(活动期24例、缓解期20例)、20例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提取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GRα和GRβ mRNA的表达水平,并研究其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GRα和GRβ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P<0.01);活动期RA患者GRβ mRNA表达水平(-3.5442±0.8017)明显高于缓解期RA患者(1.2175±1.5969)(P<0.01);活动期RA患者GRα mRNA表达水平(4.2333±2.1775)与缓解期RA患者(4.2985±1.610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A患者GRβ表达水平与CRP呈正相关(P=0.01),与ESR、RF均无关;RA患者GRoα表达水平与CRP、ESR、RF均无关.结论 GRα和GRβ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GRβ表达水平与CRP呈明显正相关,提示其可能与RA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类风湿关节炎(RA)病情中的改变及其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06例RA患者(活动期83例,缓解期23例)与5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采用ELISA检测IL-6和vWF,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RA活动期组IL-6,vWF水平均高于RA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RA缓解期组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A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抗CCP、RF、AKA阳性率无差异(P〉0.05);而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RA患者中,IL-6、vWF与CRP、ESR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IL-6和vWF可能作为判断RA疾病活动情况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与炎症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 收集363例住院和门诊RA患者的血清及临床数据,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类风湿因子(RF),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6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稳定期和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SIA)检测168例健康体检者和120例稳定期和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IL-6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测定(Hb)、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IL-6,WBC,RBC,Hb,Plt,ESR,RF,CRP等指标RA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RA患者活动期RBC,Hb,Plt,ESR,RF,CRP,IL-6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 IL-6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炎症有关,其水平高低可反映病情活动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瘦素(Leptin)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用DAS28评分方法判断RA病情活动性,检测9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活动期47例,缓解期49例)及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瘦素、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分析瘦素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RA活动期患者血清瘦素、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RA缓解组(P〈0.01),其中女性瘦素水平又显著高于男性(P〈0.05);RA缓解期组以上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RA活动期组血清瘦素与TNF—α、IL-1β、IL-6、RF、CRP、ESR、抗-CCP水平、DAS28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病情活动性具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一种协同炎性因子促进RA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变化,探讨EGF 在RA 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
义。方法选取符合198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修订的RA分类标准的RA 患者38 例,另外选择30例健康人做对照。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RA 患者及对照组血清中EGF水平。同时测定RA 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C 反应蛋白(CRP)。用统计学分析EGF 在各组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RA组与正常对
照组相比,血清EGF水平显著升高(P < 0.05)。骨质破坏组与单纯骨质疏松组相比,血清EGF水平显著升高(P < 0.05)。RA组
EGF 水平的变化与RF,ESR,CRP水平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 > 0.05)。结论RA 患者血清EGF 水平明显升高,在骨质破坏
组尤为明显。提示EGF 可能部分地参与RA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因子受体-1(sTREM-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TREM-1及其sTREM-1在R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自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就诊于邯郸市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的RA患者80例为RA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74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X线分期差异.结果 RA组血清sTREM-1水平为(3.19±1.28)ng/mL,健康对照组为(2.55±1.4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P<0.05);两组按性别划分的血清sTRE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TREM-1和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X线分期、ESR、RF和抗CCP抗体呈正相关,而与病程、年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超敏CRP和关节功能状态不相关;在RA患者中,稳定期组和活动期组的血清sTREM-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REM-1与RA患者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ES、类RF、X线分期正相关.sTREM-1与RA患者发病年龄、晨僵时间、病程长短、压痛关节数、超敏CRP和关节功能状态无明显关系.病程的不同阶段,血清中sTREM-1水平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及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治疗的90例RA患者纳入RA组,记录其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指标,根据RA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28,DAS28)将纳入患者分为低活动度组(n=32)、中活动度组(n=34)和高活动度组(n=24);收集同期87例关节损伤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并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膝关节超声指标。结果 RA组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活动度组、中活动度组、高活动度组患者的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circ-AFF2表达水平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rtrullinated peptide,CCP)、滑膜厚度依次升高,滑膜血流分级、滑膜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依次降低(P<0.05)。RA患者的外周血及关节滑液中circ-AFF2表达水平与RF、ESR、CRP、CCP、滑膜厚度均呈正相关(P<0.05),与滑膜血流分级、RI呈负相关(P<0.05)。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液的circ-AFF2、RF均为R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与关节滑液中的circ-AFF2表达水平均升高,且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越高,circ-AFF2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HC gp-39)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0例RA患者,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EE)患者及20例健康人,应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sandwich—ELISA)检测血清HCgP-39水平。同时测定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并记录RA患者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双手X线、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分析它们与HC gp-39的相关性。结果:RA患者组血清HC gp-39的浓度为01.95±18.54)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18.93±13.49)ng/ml(P〈0.01)和SLE组(20.75±11.26)ng/ml(P〈0.05)。而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例RA活动期患者血清HC gp-39的水平为(37.92±19.58)ng/ml,15例非活动期患者为(22.00±11.41)ng/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C gp-39水平与RA患者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ESR、CRP、RF、晨僵时间、DAS28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程、X线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HC gp-39水平异常增高,提示血清HC gp-39可以作为反映RA病情活动性及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1 157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RA组、RA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组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IFG和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 RA合并IFG组年龄、病程、RF-IgM、ESR、CRP、TC、LDL-C、GLU均高于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年龄、病程、RF-IgG、CRP、UA、TC、TG、LDL-C、GLU水平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RA合并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SR、CRP、LDL-C、GLU水平升高均是RA患者发生IFG的独立危险因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和GLU均是RA患者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合并IFG和T2DM患者存在多种代谢指标异常,ESR、CRP、LDL-C水平升高导致RA患者发生IFG的可能性增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均可导致RA患者发生T2DM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