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97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神经白塞病(neuro-Behcet's disease,NB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航天中心医院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12例NBD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患者,男7例,女5例;诊断NBD时的年龄16~55岁,平均(30±12)岁;均有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的基本临床表现;口腔溃疡11例,生殖器溃疡7例,眼部病变5例,针刺反应阳性5例,结节红斑5例,发热4例.83%(10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在BD其他系统首发表现之后平均(52±31)个月.神经系统症状以肢体无力(7例,58%)、头痛(6例,50%)、肢体活动障碍(5例,42%)、感觉障碍(4例,33%)、视力下降(3例,25%)等最为常见.9例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3例存在脑脊液压力升高(33%).MRI可见长T1或等T1、长T2的异常信号,Flair像呈高信号.病灶可累及半球(50%)、脑干(25%)、小脑(8.3%)、脊髓(8.3%)、颅内静脉窦(8.3%))等多个部位.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好转9例(75%),病情反复3例(25%).结论 NBD临床表现多样,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肢体无力、头痛、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需早期识别、及时诊断,经积极治疗后,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预测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收集门诊和病房的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的146例SS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肾损害、硬皮病肾危象、心脏损害等情况,检测其血清中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抗RNP抗体,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 检测其肺动脉压,应用影像学方法 检测其是否具有间质性肺炎,使用Cox回归方法 分析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和存活组患者雷诺现象、胃食管反流、抗核抗体、抗scl-70抗体、抗着丝点抗体、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下降、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起病年龄>60岁者更多(P=0.002)、男性更多(P=0.023);死亡组患者弥漫型皮肤受累(P=0.000)、抗RNP抗体阳性(P=0.014)、肺动脉高压(P=0.000)、心脏损害(P=0.000)、脑梗死(P=0.035)、肾损害(P=0.000)、硬皮病肾危象较存活组更常见(P=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60岁[OR=5.441,95%可信区间(CI)(2.126~13.926,P=0.000]、男性(OR=5.531,95%CI 2.014~15.190,P=0.001)、抗RNP抗体阳性(OR=2.664,95%CI 1.016~6.592,P=0.034)、弥漫型皮肤受累(OR=3.432.95%CI 1.400~8.411,P=0.007)、肺动脉高压(OR=25.718,95%CI 5.954~111.085,P=0.000)、心脏受累(OR=4.141,95%CI 1.685~10.159,P=0.002)、肾脏受累(OR=4.214,95%CI 1.654~10.737,P=0.003)、硬皮病肾危象(OR=20.677,95%CI 4.161~102.764,P=0.000)是预测SSc死亡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严重肺动脉高压(OR=55.809,95%CI 12.879~241.832,P=0.000)是SSc患者死亡的最强预测因素.结论 对于发病年龄>60岁、男性、弥漫型皮肤受累、抗RNP抗体阳性、心脏受累、肾受累、硬皮病肾危象及肺动脉高压患者,尤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积极治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硬化患者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预测系统性硬化患者发生重度肺动脉高压(SPAH)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46例系统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起病年龄、性别、病程、雷诺现象(RP)、皮肤受累程度、胃食管反流、心脏损害、心功能不全、肾损害、肺动脉压、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脑梗死、血清抗Scl-70抗体、抗RNP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情况。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比较SPAH组和无SPAH组之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并使用Cox回归方法分析患者发生SPAH的危险因素。结果SPAH组与无SPAH组患者相比,RP、男性患者、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间质性肺炎、弥散功能下降、胃食管反流、冠心病、外周动脉硬化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PAH组患者中起病年龄〉60岁者、弥漫型皮肤受累(DSSc)者、抗RNP抗体阳性者、心脏损害者、肾脏损害者、脑梗死者均多于无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分别为44.4%vs.12.5%、55.6%vs.21.9%、44.4%vs.15.6%、44.4%vs.14.1%、33.3%vs.9.4%、11.1%vs.1.6%)。Cox回归分析表明。发病年龄〉60岁(OR=7.091,95%可信区间2.633~19.095,P=0.000)、男性(OR=3.833,95%可信区间1.200~12.246.P=0.023)、RNP抗体阳性(OR=3.031,95%可信区间1.163~7.904,P=0.023)、DSSc(OR=2.635,95%可信区间1.031—6.737,P=0.043)、心脏受累(OR=3.284,95%可信区间1.261~8.553,P=0.015)、肾脏受累(OR=3.089,95%可信区间1.096-8.708,P=0.033)是系统性硬化患者发生SPAH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发病年龄〉60岁、男性、DSSe、RNP抗体阳性、心脏受累、肾脏受累患者应早期监测其肺动脉压,以期早期检出肺动脉高压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硬化症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8~1998年间住院确诊为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的患者60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将临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SSc)诊断分类标准,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7~73岁,平均43.11岁;病程2个月~28年。   2.发病类型:按皮肤病变的范围分为弥漫型(dssc)(皮损除累及肢体、面颊部外,尚累及胸腹部)50例,限制型(lssc)(皮损不累及躯干部,仅见于四肢及面、颈部)10例。   3.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皮肤受累外,全身各个器官、系统均可受累,其中肺、消化系统为常见受累部位,肾、心脏、骨骼肌肉受累也较常见。60例患者中,累及肺的32例,占53.3%,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出现胸膜病变者3例,胸腔积液者3例,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段澎出4例。肺癌2例,1例为原发性肺泡癌,另1例为胸膜间皮瘤。   累及心脏的22例,占36.7%,其中心包积液14例,占63.6%,心肌缺血3例,心肌肥厚2例,心律失常1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1例,其中发生心力衰竭5例,占22.7%。   累及肾脏的14例,占23.4%,14例病人在发病后平均2.5年间出现蛋白尿,有7例发生肾功能衰竭,平均病程4年左右,2例发生肾危象,病程均不到1年,从发病到死亡时间分别为2个月和6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水平与脊柱关节病(SpA)患者病情活动及骨破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8例SpA患者、18例正常人及10例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前后SpA患者血清COMP水平、血沉及C反应蛋白,并行骶髂关节CT分级.记录患者BAS、ASDAS评分及夜间脊柱痛视觉评分(VAS),分析其与COMP的相关性。结果SpA患者组血清COMP水平为(30.835±8.53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639±2.939)ng/ml(P〈0.01);病情活动组血清COMP水平为(34.168±7.988)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25.122±6.243)ng/ml(P=0.01);治疗后SpA患者血清COMP水平为(17.670±7.199)ng/ml.较治疗前的(35.645±7.381)ng/ml明显下降(P〈0.01)。COMP水平与夜间脊柱痛VAS、ESR、CRP及骶髂关节CT分级正相关.与BSADAI、BSAFI、ASDAS—ESR、ASDAS—CRP正相关,与年龄、病程、BASMI及外周关节受累无显著相关。结论SpA患者血清COMP高水平存在提示病情活动,可能预示明显骨质破坏,血清COMP有可能成为判断SpA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hnRNP A2)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nhritis,RA)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建立简便、快捷的ELISA检测方法,并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的结果对比,以作为验证国内试剂盒可用性的依据。方法以高纯度的具有抗原反应性的重组hnRNPA2蛋白作为抗原.对临床上包括137例RA在内的多种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中的相应抗体进行ELISA检测。应用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ELISA法检测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hnRNPA2在RA患者中的敏感性为37.23%。特异性为85.44%,抗hnRNPA2/RA33抗体在RA患者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抗hnRNPA2/RA33抗体在早期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3.75%。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在各组患者中检测抗RA33抗体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且总体符合率高达86.88%。另外,该抗体与年龄、病程、晨僵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关节功能、X线分期、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PF)及抗CCP抗体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我们初步纯化了RA33抗原.对hnRNPA2进行了基因的克隆、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并以其为抗原,用ELISA方法检测抗hnRNPA2/RA33抗体是早期诊断RA的可靠方法。与国外Anti—RA33Ab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自制的抗RA33抗体试剂盒可以可靠地应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7.
青藤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藤硷是防己科植物毛青藤(sinomenium acuturn)所含的一种生物碱,1981年西安制药厂制成盐酸青藤总碱(C_(19)H_(23)NO_4.HCl·2 H_2o),性状为白色肠镕糖衣片,1983年1月本院开始用以治疗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现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病人选择:42例RA诊断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制定的标准。男5例,女37例。年龄22~76岁。病程3个月~37年,其中<1/2年4例(9.5%),1年~23例(54.8%),5年~10例(23.8%),10年~5例(11.9%);病程3年以上的占60.O%。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42例自身免疫病(2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18例系统红斑狼疮,简称SLE)及47例正常志愿献血员外周血淋巴细胞的IL-2产生能力进行测定,观察了免疫调节剂PGE_2,消炎痛及中药当归对IL-2产生的影响,还观察了RA患者外周血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结果表明,SLE病人无论缓解期或活动期IL-2产生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正常人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而RA病人无论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含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hnRNP A2) cDNA片段的基因克隆,制备并纯化重组蛋白hnRNP A2,用以检测抗hnRNP A2/RA33的抗体,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hnRNP A2 cDNA,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中,测定其序列。构建高效表达载体pET28a-hnRNP A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 S并进行诱导表达,将含目的蛋白的组分经金属螯合树脂亲和层析柱进行蛋白纯化。以该纯化蛋白为包被抗原,ELISA方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9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0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ECTD)8例,其他关节炎29例,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病(CTD)99例,结果:构建hnRNP A2重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hnRNP A2高效表达;在RA,SLE,MCTD,其他关节炎,其他CTD患者中抗hnRNP A2/RA3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8%,24%,75%,3.75%,10.10%,在RA中特异性为86.67%,结论:以纯化的基因重组蛋白hnRNP A2为抗原检测hnRNP A2/RA33抗体是早期诊断RA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检查30例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液,结果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白细胞数为330~72600/mm~3,粒细胞为9~97%,结合关节液的其它物理性质,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并观察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gG、IgA、IgM和关节液中IgG高于其它类型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