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知母总皂苷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中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 响。方法: 培养PC12细胞,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知母低、中、高剂量组、盐酸多奈哌齐组。模型组加入终浓度为20 μmol·L-1 Aβ25-35 的培养基,作用48 h;知母低、中、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分别加入含有低、中、高剂量知母总皂苷 (5,10,20 mg·L-1) 及盐酸多奈哌齐(1 μmol·L-1)和Aβ25-35(终浓度为20 μmol·L-1)的培养基共同作用于PC12细胞48 h。然后采用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的mRNA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和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知母总皂苷能显著升高PC12细胞活力(P<0.05);和正常组比较(0.476±0.072,0.14±0.02),模型组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0.316±0.026)和蛋白(0.08±0.01)表达水平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知母总皂苷能显著性升高抗凋亡基因Bcl-2的mRNA(0.447±0.016,0.465±0.043,0.472±0.023)和蛋白(0.17±0.01,0.19±0.02,0.13±0.01)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知母总皂苷能升高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的活力降低,其机制可能是升高Bcl-2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胡黄连总苷中胡黄连苷Ⅰ、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Ⅳ、草夹竹桃苷共4个成分在大鼠体内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阐明胡黄连总苷中4个成分的肠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测定胡黄连总苷肠灌流液中4个成分的浓度,以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为评价指标,考察胡黄连总苷中4个成分分别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特性。[结果] 胡黄连总苷中4个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均Ka>1.65×10-2/min,Peff>2.0×10-5cm/min,表明这4个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度及吸收能力均良好,但各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速度及吸收能力存在一定差异。胡黄连苷Ⅰ在不同肠段的KaPe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胡黄连苷Ⅰ无主要吸收部位;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Ⅳ和草夹竹桃苷在不同肠段的KaPef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胡黄连苷Ⅱ、胡黄连苷Ⅳ和草夹竹桃苷主要吸收部位分别为十二指肠、空肠和结肠。此外,草夹竹桃苷与其他3个成分比较,KaPef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在不同肠段中吸收均最佳。[结论] 本研究阐明了胡黄连总苷中4个成分在不同肠段中吸收特性,为胡黄连总苷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特女贞苷对高糖刺激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MTT法观察特女贞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n=6),选择安全浓度。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模拟糖尿病肾病模型,以100,50,25 μmol·L-1特女贞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作用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n=10),以Western blot法进一步考察特女贞苷对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n=3)。结果: 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蛋白水平caspase 3表达上调,Bcl-2/Bax明显下降(P<0.05)。100,50,25 μmol·L-1特女贞苷均能显著抑制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和下调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cl-2/Bax(P<0.01,P<0.05),作用呈浓度依赖。结论: 特女贞苷对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上调Bcl-2/Bax和抑制caspase 3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及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切割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人肝癌SMMC-7721细胞,常规培养及传代,对叶百部总生物碱设置添加干预的质量浓度为50,75,112,167,250 mg·L-1,另设置仅添加10%胎牛血清作为空白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细胞克隆实验观察细胞增殖的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种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结果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作用24,48,72 h的50%细胞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73.36±8.75),(112.14±16.50),(96.41±2.60) mg·L-1,细胞集落形成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存在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可促进细胞凋亡,SMMC-7721细胞凋亡数目和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在荧光正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如亮蓝色细胞核染色,细胞质浓缩和细胞核固缩等。与空白组比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空白组比较,对叶百部总生物碱75,112,167,250 mg·L-1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 对叶百部总生物碱有很好的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和促进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Caspase-3)/消皮素E(GSDME)通路探讨丹酚酸F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的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5、5、10、20 μmol·L-1)丹酚酸F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及给予丹酚酸F不同干预时间条件下HK-2细胞的相对活力;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流式细胞术结合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和Hoechst 33342/PI染色检测丹酚酸F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PI阳性率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评价丹酚酸F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Bax、Bcl-2、细胞色素C(Cyt C)、胱天蛋白酶-9(Caspase-9)、Caspase-3、GSDME蛋白表达及激活情况的影响。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荧光探针法(DCFH-DA)及线粒体膜电位(JC-1)考察丹酚酸F对高糖诱导的HK-2细胞中活性氧(ROS)产生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乳酸脱氢酶、炎症因子IL-1β、PI阳性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P<0.01);Bax、Cyt C、Caspase-9、Caspase-3、GSDM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HK-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ROS产生过量蓄积。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F组有效改善高糖诱导所致HK-2细胞的损伤(P<0.05),明显降低细胞培养基上清中LDH及IL-1β含量(P<0.05,P<0.01),显著减少PI阳性细胞的比例(P<0.01);丹酚酸F组降低Bax、Cyt C、Caspase-9、Caspase-3、GSDME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P<0.05,P<0.01),HK-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升高,ROS的过量蓄积减少。结论 丹酚酸F通过减少ROS的产生,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失衡,抑制Bax/Caspase-3/GSDME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发挥改善高糖诱导所致HK-2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斑蝥酸钠维生素B6(艾易舒)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0,1,5,10 mg·L-1)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12,24,48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及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Bax,Bcl-2及p21 mRNA表达变化。 结果: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时间和浓度效应(P<0.05);同时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下调HepG2细胞中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上调Bax和p21蛋白的表达(P<0.05)。RT-PCR结果显示Bax,p2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 结论: 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引发G0/G1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参与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寿胎丸含药血清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的保护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25、50、100、200、400 μmol·L-1)对HTR-8/Svneo增殖的抑制作用,CCK-8法筛选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寿胎丸组,CCK-8法检测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HTR-8/Svneo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醌氧化还原酶1(NQO1)、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rf2、Bcl-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Nrf2、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mRNA的表达。结果 CCK-8法筛选H2O2最佳造模浓度为50 μmol·L-1,含药血清的最佳体积分数为1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Nrf2、HO-1、NQO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1),Nrf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Caspase-3、Bax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寿胎丸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上升(P<0.01),细胞内ROS含量显著降低(P<0.01),Nrf2、HO-1、NQO1、Bcl-2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5,P<0.01),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P<0.01),Nrf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aspase-3、Bax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 寿胎丸含药血清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来抑制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对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蓝萼香茶菜总二萜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只,分4组,A:假手术组;B:缺血/再灌注(I/R)组;C:复方丹参滴丸(DS)对照组;D:蓝萼香茶菜总二萜(TD)组。术前7 d A,B组灌胃蒸馏水5 mL·kg-1·d-1,C组灌胃DS 37.8 mg·kg-1·d-1,D组灌胃TD 4.76 mg·kg-1·d-1。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兔在体心肌I/R模型。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结果: C组和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10.93%和9.87%,与B组(18.40%)相比,AI均明显下降(P<0.05),但C组和D组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Bcl-2的吸光度(A),C组为41.03,D组为52.09,均明显高于B组(29.47),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B组相比,C组和D组Bax的A明显下降(P<0.05),且C组和D组Bcl-2和Bax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相比,B组光镜和电镜下结构损伤程度明显高于C组和D组。结论: TD能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细胞凋亡,提示该药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杏叶内酯K (ginkgolide K,GNK)对大脑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栓线法大鼠缺血2 h再灌注22 h模型,探讨银杏内酯K对模型大鼠神经缺损症状、脑梗死百分比、脑组织含水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丙二醛(MDA)含量及皮层神经元细胞内[Ca2+]i浓度、Bax蛋白,Bcl-2蛋白及caspase-3蛋白的影响。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GNK (4和8 mg·kg-1)组中大鼠神经缺损评分、脑含水率、脑梗死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减少、SOD活性升高、[Ca2+]i显著下降(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蛋白表达显著提高。结论 银杏内酯K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本作用机制可能与银杏内酯K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a2+]i浓度、抗自由基损伤及其抑制Bax与Bcl-2蛋白表达比例及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中4个活性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在正常和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并比较其差异。方法 参照临床给药剂量给SD大鼠ig白芍总苷后,采集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建立LC-MS方法测定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5.3药动学软件计算各成分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没食子酰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入血浓度较低,可能大部分迅速代谢为中间产物芍药苷。肝损伤使主要成分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半衰期(t1/2)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显著延长(P<0.05、0.0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增加(P<0.05、0.01),清除率(CL/F)显著降低(P<0.05、0.01);没食子酰芍药苷在2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在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苯甲酰芍药苷在2组大鼠体内的t1/2和MRT0~∞无显著变化,但肝损伤使其AUC显著增加(P<0.01)。结论 为进一步探究白芍总苷多成分协同的保肝作用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同时为该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SGI)对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上皮细胞(HUVEC)细胞氧化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H_2O_2(130 mmol·L~(-1))处理0.5 h,建立HUVEC细胞H_2O_2氧化损伤模型。SGI组HUVEC细胞用(6%,8%,10%)SGI预处理6 h后,再用H_2O_2处理0.5 h。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ELISA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130 mmol·L~(-1)H_2O_2作用细胞0.5 h的情况下,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0%左右,降低的程度合适,且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因此后续实验用该条件建立氧化损伤模型。与H_2O_2组比较,SGI预处理6 h能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P0.05,P0.01),减少LDH的外漏和MDA的生成(P0.05,P0.01),显著增加SOD,GSH-Px和CAT的活性(P0.05,P0.01)。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SGI能显著上调Bcl-2的表达(P0.05,P0.01),下调Caspase-3,Bax的表达(P0.05,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保护HUVEC细胞对抗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垂盆草总黄酮(SST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SSTF与HSC-T6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SSTF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方法检测SSTF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药物对凋亡相关细胞因子Bcl-2,Bax和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SSTF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STF通过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研究发现,Bcl-2能够从mRNA水平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表达。结论:SSTF具有促进HSC-T6凋亡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抑制Bcl-2、促进Bax和Caspase-3蛋白和mRNA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萱草花总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和萱草花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采用一次性灌胃乙醇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萱草花总黄酮对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5);降低肝组织中MDA含量,提高SOD,GPX,GSH活性(P0.05,P0.01)。病理学检查可见,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总黄酮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的程度,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结果可见萱草花总黄酮组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降低(P0.05,P0.01)。结论:萱草花总黄酮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SPN)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0 min再灌注;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SPN组。TSPN组ip不同剂量(25、50、75、100 mg/kg)TSPN。再灌注第14天,通过海马CA1区尼氏染色和大鼠的生存率确定TSPN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最佳剂量。对模型组和最佳剂量TSPN组大鼠在不同再灌注时间点(1、3、7、14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CA1区Caspase-3、Bcl-2、Bax的阳性细胞密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aspase-3、Bcl-2、Bax蛋白在海马的表达水平。结果 75 mg/kg TSPN组大鼠生存率为100%,CA1区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其他剂量TSPN组(P0.05);TSPN(75 mg/kg)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少于模型组(P0.01);TSPN(75 mg/kg)组CA1区Caspase-3阳性细胞密度在全脑缺血第7、14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20 000的Caspase-3第3、7、14天的蛋白水平及17 000的Caspase-3在第7、14天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TSPN(75 mg/kg)组CA1区Bcl-2阳性细胞密度及蛋白水平在第7、14天高于模型组(P0.001),而Bax阳性细胞密度第7、14天低于模型组(P0.001),TSPN组第3、7、14天海马Bax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1);TSPN组Bcl-2和Bax阳性细胞及蛋白水平的比值在第7、14天显著高于模型组(P0.001)。结论 TSPN可通过上调Bcl-2和Bax阳性细胞和蛋白水平的比值,减少Caspase-3的活化而抑制全脑缺血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拳参正丁醇提取物-413(Bistortae Rhizoma n-butyl alcohol extract,PBNA-413)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MI/R模型组,PBNA-413低剂量组(0.1 mg·kg~(-1)),PBNA-413中剂量组(0.3 mg·kg~(-1)),PBNA-413高剂量组(1.0 mg·kg~(-1))。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恢复血流60 min,复制MI/R模型,记录肢体Ⅱ导联心电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大鼠心肌缺血后,模型组大鼠心电图ST段及T波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P0.01),PBNA-413处理后ST段及T波降低(P0.01),以中剂量和高剂量的效果好。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Bax,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BNA-413中剂量组Bax及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1)。除Caspase-9外,Bax,Bcl-2和Caspase-3的基因水平出现与蛋白类似变化。结论:PBNA-413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有效保护MI/R心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瑶族药铜钻(定心藤,Mappianthus iodoies)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为瑶族药铜钻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用药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复方丹参滴丸)、定心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60,120,240 mg·kg~(-1))组。6组大鼠分别ig相应药物10 d,ig后对大鼠造模,即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然后对造模成功的大鼠取血和心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改变;股动脉取血离心取上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K,LDH水平明显增加,大鼠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交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定心藤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CK,LDH水平明显降低,能明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P0.05)。定心藤总黄酮可显著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结论:定心藤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它对细胞凋亡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顺铂致小鼠肾损害肾组织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灯盏花素25,50 mg.kg-1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顺铂8 mg.kg-1制备小鼠肾损害模型,灯盏花素组分别灌胃给药,连续7 d。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尿液进行尿蛋白(Upr)/尿肌酐(Ucr)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U)测定。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小鼠肾脏细胞凋亡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相关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Upr/Ucr及NAG-U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肾组织的凋亡指数增加,肾组织细胞凋亡蛋白Bax及Bcl-2表达增强,Bax/Bcl-2比值升高(P<0.05,P<0.01),而2个灯盏花素实验组Upr/Ucr、NAG-U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其中灯盏花素50 mg.kg-1小鼠较模型组肾组织细胞凋亡指数、Bax表达、Bax/Bcl-2减少,Bcl-2的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Upr/Ucr与NAG-U可作为顺铂肾损害的评估指标。灯盏花素减轻顺铂肾损害的机制可能与增强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降低Bax表达及Bax/Bcl-2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绞股蓝多糖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以50%CCl4花生油溶液按1 mL·kg-1ig,连续4周建立实验性肝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联苯双酯组、绞股蓝多糖低、高剂量组,并设正常对照组。ig绞股蓝多糖40,80 g·kg-1,联苯双酯40 mg·kg-1,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ig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ig 30 d。末次给药24 h后取材,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肝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多糖低、高剂量给药组有效降低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85.28±4.09,72.49±3.62)U.L-1,ALT(75.31±3.95),(58.26±4.83)U.L-1水平(P<0.05),下调组织中iNOS mRNA的表达(P<0.05)。治疗后大鼠肝组织中Bcl-2/Bax蛋白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并减轻肝损伤病情。结论:绞股蓝多糖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毒作用以及抗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补肾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补肾养血方对免疫性卵巢早衰(POF)小鼠卵巢凋亡调节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原癌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小鼠透明带3(Zp3)为抗原,皮下多点注射免疫 BALB/c雌性小鼠,14 d后强化免疫,建立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设补肾养血方低、中、高剂量(5.1,10.2,20.4 g·kg-1)进行治疗,以补佳乐(戊酸雌二醇0.6 mg·kg-1)为阳性对照,于造模后15 d开始灌胃给药1次/d,连续6周(每1周休息1 d)。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激素水平,Western法检测卵巢组织 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卵巢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表达增加,(P<0.05),模型组小鼠卵巢Bcl-2/Bax下降(P<0.01),提示模型组卵泡Bcl-2蛋白的低表达、Bax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加速了卵泡的凋亡,导致卵巢早衰;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组小鼠卵巢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P<0.05),卵巢Bax蛋白的表达均减少(P<0.05),Bcl-2/B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卵泡凋亡过快可能导致卵巢早衰,补肾养血方可能通过上调卵泡及卵巢间质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卵泡的过快凋亡,从而改善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对雷公藤多苷片所致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雌性大鼠卵巢性激素水平和卵巢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促进凋亡蛋白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调冲方的预防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结合雌激素组,补肾调冲方预防高、中、低剂量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雌二醇(estradiol,E_2),卵泡刺激素(follicu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孕酮(progesterone,P)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方应(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中Bcl-2,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SH,LH含量明显升高,E_2的含量明显降低,卵巢组织中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补肾调冲方各给药组和结合雌激素组E_2的含量均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补肾调冲方低、中、高剂量和结合雌激素组E_2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肾调冲方各给药组和结合雌激素组FSH,LH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和结合雌激素组FSH,LH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与正常组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补肾调冲方预防低、中、高剂量组和结合雌激素组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Bax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调冲方对卵巢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预防卵巢早衰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调冲方中某些中药能够调节卵巢性激素水平,维持Bcl-2,Bax的平衡,降低卵泡闭锁的速度,抑制卵泡的过度凋亡,改善卵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