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胃镜的广泛开展,早期胃癌中的小胃癌(Small gastric carcinoma,简称SGC,肿瘤直径0.6~1cm)和微小胃癌(Micro gastric carcinoma,简称MGC,直径≤0.5c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MGC的术后10年生存率为100%,故MGC的检出在治疗方面有很大实用价值,我院于1983~1986年做胃镜5 330例,检出胃癌69例,占1.3%,其中MGC5例,占胃癌的7.2%。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AFP型(AFP-producing Gastric Carcinoma AFPGC)胃癌又称胃肝样腺癌,近年来,我们遇到2例,现报告并结合献作一复习。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ncer(EGC):首先由日本学者提出并得到公认,主要根据病变浸润深度,即病变位于粘膜及粘膜下未达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均称为EGC。EGC又分为粘膜癌(M-Carcinoma,MC)及粘膜下癌(SM-Carcinoma,SMC)。如EGC仅位于粘膜内为MC,EGC浸透粘膜层达粘膜下层为SMC。根据病变大小又分为小胃癌(Small Gastric Cancer,SGC)病变最大直径小于1cm,及微小胃癌小于 0.5cm(Minimute Gastric Can-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肿瘤大小对pT2-3N0M0期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5例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pT2-3N0M0期的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不同临界值下肿瘤直径较小患者和肿瘤直径较大患者的生存率,分析肿瘤大小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门诊记录或邮件获得患者的生存期等信息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直径为0.8~12.0cm,平均直径(4.2±2.0)cm。当区分肿瘤大小的临界值定为3.6cm时,生存率的差异最显著。小直径组(53例)和大直径组(62例)在浸润深度和病理分型方面存在差异(P<0.001),在性别、肿瘤位置和手术方式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小直径组胃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高于大直径组(P<0.05)。结论肿瘤大小是pT2-3N0M0期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2 cm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手术证实的453例肿瘤直径(最大径)≤2 cm的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形态学类型、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脉管内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453例直径≤2 cm的胃癌中早期胃癌255例、进展期胃癌198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8%和46.0%(P=0.000 1);3.5%的早期胃癌与7.6%的进展期胃癌可见脉管内癌栓(P=0.034 1).影响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有肿瘤组织学类型、大小、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是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与脉管内癌栓是直径≤2 cm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肿瘤组织学类型与浸润深度则是直径≤2 cm的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脉管内癌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应参考上述临床病理因素判断淋巴结转移风险,确定肿瘤直径≤2 cm的胃癌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直径对胃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和化疗的胃癌患者共489例,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肿瘤直径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影响患者生存的肿瘤直径最佳截断值是3 cm,据此将患者分为2组:小病灶组(small size group,SSG)直径<3 cm,大病灶组(large size group,LSG)直径≥3 cm,肿瘤直径与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SSG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LSG组患者。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与大体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均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T2、T3期SSG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LSG组。结论:对于胃癌患者,肿瘤直径是判断预后重要的参数,可作为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1 小肝癌的定义 小肝癌(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C)指肿瘤结节单个最大直径不超过3cm;多个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其最大直径总和〈3Cm。  相似文献   

8.
胃癌病灶最大径在6~10mm 者称为小胃癌(Small Gastric Carcinoma),此为早期胃癌的特殊类型。临床及病理标本的检出率极低,其巨检和组织学类型及生物学特性均与普通型早期胃癌不同。本文报告2例,并复习文献作简要讨论。例1.女,42岁。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食欲不振半年余就诊。X 线钡餐透视胃  相似文献   

9.
216例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8月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查阅各患者住院病历获取研究资料并分析胃癌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特点。结果不同临床病理分期、病灶大小不同与贫血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细胞分化程度与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胃癌贫血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的大小(癌灶直径>5 cm与直径<5 cm)及胃癌临床病理分期与胃癌贫血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胃癌患者贫血发生与胃癌患者病程呈正相关性,据胃癌贫血发生的状况可初步估计胃癌的大小以及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  相似文献   

10.
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高致瘤性和对化疗药高耐药性的肿瘤干细胞群,也是胃癌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胃癌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ALDH1与胃癌干细胞逃逸胃巨噬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的影响。方法用纯化的融合多肽TAT-N24处理胃癌MGC803细胞,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运动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观察其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经TAT-N24多肽处理的MGC803细胞,其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MP9的表达和分泌却没有影响。结论融合多肽TAT-N24能够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其在胃癌的治疗上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倪志强  冷大跃  熊斐  李杰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10):788-791,795
目的探讨MMP-9反义寡核苷酸作为靶基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以进一步揭示MMP-9反义寡核苷酸治疗胃癌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MGC803为研究对象,应用ASODN技术,将MMP-9ASODN转染到MGC803细胞中,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时间MMP-9反义寡核苷酸对MGC803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MMP-9反义寡核苷酸对MGC803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MMP-9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能够抑制MGC803肿瘤细胞增殖,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MMP-9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能够诱导MGC803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与浓度和时间有关。结论MMP-9反义寡核苷酸可望成为一种人胃癌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多巴胺受体亚型D4和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探讨2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2例胃癌和3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D4和c-fos mRNA的表达,并分析2者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2者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D4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fos阳性率明显升高(P<0.01).D4在肿瘤直径≥5 cm组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5 cm组(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fos在高中分化及肿瘤直径≥5 cm胃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高于低分化组(P<0.01)和<5 cm组(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D4和c-fos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D4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c-fos阳性率明显低于D4阴性组.结论:D4和c-fos在胃癌发生及癌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且c-fos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D4低表达与c-fos高表达可能协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林  孔庆志  胡贤主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2001+2003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老年人胃癌常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一旦确诊多为晚期。晚期胃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我院自2009年7月~2010年7月,应用单药替吉奥胶囊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494(miR-494)对胃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被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60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cm)标本。将胃癌细胞MGC803分为miR-494组和对照组。采用PCR检测胃癌组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的miR-494表达水平。在MGC803细胞中过表达miR-494,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494潜在靶点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癌旁组织miR-494相对表达量较胃癌组织高(P?<0.05)。不同肿瘤直径、TNM分期miR-49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GC803细胞miR-494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低(P?<0.05)。miR-494组OD值较对照组低(P?<0.05)。对照组Cyclin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较miR-494组高(P?<0.05)。miR-494与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呈负相关(r?=-0.469,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R-494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494能通过下调Cyclin D1的表达发挥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离癌细胞源exosomes,对其超微结构进行鉴定,探讨exosomes对胃癌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速梯度离心法从MGC 803胃癌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exosomes,通过透射电镜技术对其超微结构进行鉴定,并利用MTT法探讨exosomes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作用。结果:胃癌MGC 803细胞来源的exosomess具有特征性的盘状结构,由双层膜构成,直径约50~130 nm。Exosomes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促进MGC 803细胞的增殖。结论:癌细胞来源的exosomes能促进胃癌细胞增殖,其表面所负载肿瘤抗原可能在肿瘤细胞增殖过程中起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穿膜融合多肽TAT—N24对胃癌细胞MGC803迁移的影响。方法用纯化的融合多肽TAT—N24处理胃癌MGC803细胞,通过细胞迁移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运动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观察其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经TAT—N24多肽处理的MGC803细胞,其细胞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MP9的表达和分泌却没有影响。结论融合多肽TAT—N24能够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其在胃癌的治疗上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TLR9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LR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运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胃癌细胞系MGC803 TLR9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TLR9激动剂CpG ODN(2、5、10μg.mL-1)分别作用于胃癌细胞系MGC803不同时间(24、48、72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胃癌组织和15例癌旁组织中TLR9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Western-blot法检测到TLR9在胃癌细胞系MGC803中有表达;2μg.mL-1和5μg.mL-1 CpGODN仅在作用的72h有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而10μg.mL-1 CpG ODN作用24、48h和72h均能显著抑制该细胞的增殖(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均有TLR9的表达,且癌旁组织TLR9的表达高于胃癌组织(P<0.05);高、中分化组TLR9的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未观察到TLR9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结论 TLR9在胃癌中有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已知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E-cd)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其编码基因CDH1胚系突变是发生遗传性弥漫型胃癌(Hereditary Diffuse Gastric Carcinoma,HDGC)的遗传学基础,体细胞突变、杂和性缺失或启动子甲基化等扮演了"二次打击"角色,导致HDGC发病。结合HDGC诊断标准和遗传学检查可检出CDH1携带者,对CDH1携带者虽可行预防性全胃切除和胃镜筛查处理,但需结合突变类型和个体情况慎重处理。本文对HDGC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处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几年,胃癌早期诊断以及低副作用的有效治疗已经成为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方向和领域。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 (phage display library, PDL)作为分析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方法,具有简便、高效、高通量等优点,这使得PDL在胃癌的诊断检测和靶向治疗领域展示出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和潜力。本文就目前PDL技术在胃癌诊断和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