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例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股骨远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传统治疗以截肢为主,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文中介绍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远端肿瘤进行保肢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8月至2008年10月间12例进行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股骨远端肿瘤患者,其中骨肉瘤7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3例。结果12例患者获得平均35个月(10-74个月)的随访,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Ennek ing制定的标准进行评定,优6例、良3例、差3例。2例骨肉瘤患者术后出现肿瘤肺转移死亡,其中1例关节置换术后8个月因局部复发行截肢术。结论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较好的股骨远端肿瘤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特制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例单侧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均使用定制的人工肩关节假体置换行保肢术,患者平均年龄37.0岁,术后平均随访3.7年(11~96个月)。结果术后肩关节功能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评分,优5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术后未出现明显假体松动。结论临床应用特制的人工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可达到保肢的目的,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方法,不仅保留了患肢的形态,也保留了上肢的大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3.
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肱骨上端骨肿瘤保肢术后肩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72例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采用瘤段切除 ,人工肱骨头置换 ,肩关节融合、异体肱骨头移植等方法重建肩关节功能 ,术后均进行系统规范的功能康复训练 ,并对患者的生存情况和肩关节功能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 4 0个月 ,除 1例肾癌转移患者术后 12个月多处转移死亡 ,其余患者均无瘤存活。人工肱骨头置换组肩外展 30°~ 80°,平均 5 0°,前屈可达 4 0°,患肢可提重物 15~2 0 kg,肩关节融合组患者均无痛 ,患肢可借助肩胛带旋转外展上抬 6 0°~ 80°,可提重物 2 0~ 4 0 kg,异体肱骨头移植组肩外展平均 35°,前屈 30°。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是肱骨肿瘤保肢术较为理想的方法 ,而术后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是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很多,但都面临同样的难题,即满足安全外科边界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探讨特制型人工假体置换在肱骨近段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定制型人工假体对2000年2月至2009年2月间的16例肱骨近端恶性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4~56岁,平均(27±3)岁.病理证实:骨肉瘤10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尤文肉瘤1例,骨巨细胞瘤4例.骨巨细胞瘤按Campanicci分级:4例为Ⅲ级.其它12例患者以Enneking分期:Ⅱa期2例,Ⅱb期10例.除骨巨细胞瘤外均辅予术前、术后化疗.结果平均随访32个月(6~84个月),置入假体无感染、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人工肩关节不完全脱位2例(12.5%,2/16).术后肩关节功能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标准评分,优良率81.3%(13/16,评分≥24分).结论应用特殊定制的人工假体置换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获得较为满意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肿瘤施行瘤段切除、人工肱骨头置换的手术适应证、疗效等.方法 8例肱骨近端骨肿瘤,其中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3例,软骨肉瘤2例,均采用肩关节前上内侧入路,肱骨干近端切除均包含大、小结节,同时重建了肩外展及内收功能,术后悬吊托板外固定,保持人工肱骨头与肩胛孟较紧密接触,进行早期术后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无感染、关节松动、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和上肢淋巴及静脉回流障碍等并发症.Neer评分平均为84.3分,>90分2例,80~89分4例,70~79分2例,满意率达100%.结论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疗效较好,能达到切除肿瘤和保肢目的 .由于随访时间短,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肿瘤瘤段切除+定制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Campanacci’sⅢ级患者保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活检确诊的29例四肢大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肿瘤瘤段切除+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保肢治疗.其中男14例,女15例.年龄19~85岁,平均39.66岁.发病部位:肱骨上段6例,股骨上段5例,股骨下段12例,胫骨上段6例.Campanacci’s分级均为Ⅲ级.术中行肿瘤边界外切除受累骨与软组织,距肿瘤边缘3~5cm平面行截骨,安装人工假体,重建关节功能.假体柄和宿主骨界面采用骨水泥固定技术.其中胫骨上段瘤段切除的患者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转位修复胫骨上段软组织缺损.术后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9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83月,平均36.62月.其中28例患者手术切口Ι期愈合,1例患者引流管口形成窦道,经行清创术后愈合.患者MSTS功能重建评分为12~27分,平均23.10分;患者肢体功能优16例,良11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3.10%.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局部复发,1例于术后2 a内死于肺转移.结论肿瘤瘤段切除+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作为Campanacci’sⅢ级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保肢治疗方案.术前注意正确选择适应证、个体化设计假体,术中给予坚强固定并注意软组织重建方式,可预防并发症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股骨远端骨肿瘤及其肿瘤性病变的发病规律及临床治疗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1960年1月~2011年9月的961例经确诊证实的股骨远端骨肿瘤及肿瘤性病变的病种分布、发病比率及治疗结果.结果 961例患者中,良性肿瘤595例,恶性肿瘤328例,肿瘤性病变38例.其中骨软骨瘤307例,占32.0%,多发年龄5~25岁;骨肉瘤269例,占28.0%,多发年龄10~25岁;骨巨细胞瘤165例,占17.2%,多发年龄20~50岁.961例患者中有36例患者还接受了定制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进行保肢治疗.随访结果 29例优,3例良,4例差,保肢成功率高达100%.结论 股骨远端骨肿瘤及其肿瘤性病变的病种类型虽然繁多,但病种分布和发病规律有显著的差别,而定制型人工膝关节置换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保肢率及最大限度保留肢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在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在预防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切口愈合问题中的价值。方法:在对20例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的同时行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骨肉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尤文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瘤段切除特制人工关节置换术14例,瘤段切除灭活骨再植术6例。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患者术后胫骨前部皮肤坏死,经清创后行游离植皮而愈合外,余1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3例出现后期切口渗出及裂开。18例获得随访,2例骨肉瘤死亡;术后肢体功能优4例,良7例,可2例.差5例。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应成为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切口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膝部骨肿瘤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膝部良恶性骨肿瘤患者32例,其中股骨远端18例,胫骨近端14例,分别是骨肉瘤17例,骨巨细胞瘤12例,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3例。骨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1~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术后继续3-4个疗程正规化疗。观察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影像学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假体松动;1例术后出现肢端麻木:1例术后出现感染;股骨下端组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平均24.7分;胫骨上端组平均24.1分。结论旋转铰链型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膝部良恶性骨肿瘤较理想的保肢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扩大切除+定制铰链型人工全膝假体结合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重建术"在膝部恶性骨肿瘤保肢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7月共治疗15例膝部恶性肿瘤患者.14例接受这种手术治疗,1例因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腘血管难以彻底切除而改行截肢术.骨肉瘤患者术前均接受静脉化疗或动脉灌注化疗,术后继续静脉化疗.评价术后临床结果,包括术后疗效、生存情况、功能状况、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8~66个月(平均34个月).早期并发症包括胫骨上段深部血肿1例,足背及小腿外侧麻木1例和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随访中有1例因肺部转移死亡,1例腹腔转移仍带瘤生存,1例局部复发行截肢术,最终保肢率85.7%(12/14).结论 此手术可改善膝部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早期生活质量、减少致残率,严重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术后功能、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陈飚  王全  赵春和 《重庆医学》2011,40(35):3579-3581
目的 评价定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5例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及定制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并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术后6个月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93(MSTS93)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随访12~45个月,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并...  相似文献   

12.
特制型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制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上端骨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特制型人工肱骨头置换柄治疗在本科住院的肱骨上端骨肿瘤患者9例.患者均为单侧病损,使用特制型非限制性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用骨水泥固定于肱骨残端髓腔内,外缝合固定一层塔夫纶套,然后把关节囊、肌腱和肌肉缝合固定在其上,以重建肌附着.结果:所有9例患者皆得以随访,时间为6月-3年,其功能良好,优良率达89%,术后无1例感染及脱位.结论:肱骨上端骨肿瘤治疗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采用特制型个体化人工肱骨头结合塔夫纶套骨膜进行置换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恶性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陈艳  王伟杰 《医学争鸣》2001,22(14):1271-1271
0 引言 恶性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是我所率先开展的一种术式 ,改变了传统的截肢方法 ,疗效满意 ,此术式科技含量高 ,护理配合有别于常规手术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2 - 0 7/ 2 0 0 0 - 0 3,采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骨肿瘤 370 (男 2 16 ,女 15 4)例 ,年龄 6~ 72岁 ,病变部位为骨盆肿瘤 6 2例 ,股骨肿瘤 15 3例 ,胫骨肿瘤 119例 ,肱骨肿瘤 2 7例 ,桡骨肿瘤 6例 ,其他部位 3例 .1.2 方法 显露病变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 ,瘤段骨中均匀插入微波天线阵列和测温针 ,使肿瘤表面达 5 0℃ ,中心温度可达 10 8℃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2月-2004年2月明确诊断的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152例,比较各种保肢术后的效果。结果152例中,在肿瘤切除后,人工关节置换术75例,同种大块异体骨移植28例,骨水泥填充10例,灭活再植8例,自体腓骨移植8例,单纯切除无重建23例。最终保肢率76.4%,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23.6%。结论手术治疗四肢转移性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0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治疗。患者术前均进行新辅助化学治疗。肿瘤切除后分别采用人工假体置换、瘤段灭活再植及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等方法行保肢治疗。结果: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82(平均34.8)个月。术后8例发生并发症。参照Ennecking术后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良率为72.5%。结论:保肢手术是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较理想方法,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新辅助化学治疗可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髋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行瘤段切除和个体化定制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髋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采用瘤段切除及个体化定制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修复和替代切除的股骨上段、髋关节和髋骨。使用的假体有组合式特制人工半骨盆11例、定制带股骨上段的人工全髋关节23例和半髋关节3例。结果、平均随访41.3个月,假体置换后功能评定优良率达78.4%。结论对髋关节周围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或孤立存在的转移瘤,严格掌握适应证,可行瘤段切除和定制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功能较满意,根治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关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的治疗,由于有效的化学治疗(化疗)和重建技术的发展,保肢手术已经成为一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1]。新辅助化疗的开展为保肢治疗创造了条件,术前化疗是保肢手术的前提。术前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分界清楚,血管减少,坏死增加等[2]。肢体恶性骨肿瘤切除后,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最常采用的骨缺损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肿瘤外科分类的进步及新辅助化疗的开展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开展越来越多 ,特别是因其减少了截肢给病人带来的心理打击 ,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大块异体半关节置换行保肢手术 ,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疗效较为确切的一种。我科自1996年来应用 1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股骨下端肿瘤 4例 ,胫骨上端肿瘤 9例 ,肱骨上端肿瘤 3例。其中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0~ 3 0岁 ,平均 2 4 5岁。骨巨细胞瘤 7例 ,高分化骨肉瘤 7例 ,纤维肉瘤 2例。2 手术方法2 1 异体半关节的处理选用意外死亡的健…  相似文献   

19.
曾江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224-224
2005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骨肿瘤患者6例,保肢手术中髋关节肿瘤、膝关节肿瘤各2例,肱骨肿瘤2例。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脏器及骨转移。均经术前x线片、CT、核磁共振、活检及术后病理切片确诊,上述患者均采用人工肿瘤假体置换保肢术。  相似文献   

20.
张惠中 《医学争鸣》1999,20(12):1023
「范清宇,马保安,郭爱林etal中华夕I科杂志,1997;35(8):484-487]为探讨治疗骨肿瘤新的保肢手术,作者选用了一种利用微波插入式天线阵列诱导高温的全新手术方法,治疗各类骨肿瘤患者112例,其中79例恶性,33例良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给予免疫治疗,并检测了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术后随访3mo~5omo,平均23mo.5例椎体恶性肿瘤手术目的主要在于减轻症状;1o7例保肢手术的患者,1o例局部复发截肢,97例局部控制良好;74例肢体恶性肿瘤患者中,12例术后4mo~2a内肺部转移,8例术后病理性骨折.4o例随访2a以上且肿瘤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