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d内的部分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 2009年10月6~24日,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73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12例,疫情持续19d,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该起疫情为香格里拉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感染来源为国庆放假期间学生社区感染后引入学校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探讨病例特点及防控措施的效果,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的暴发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主动病例搜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嵩明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分析;采集病例的咽拭子样品用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起疫情共有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送检的2例病例的咽拭子样品中有1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糖核酸阳性。首例病例出现于10月16日、发病高峰为10月28日。病例分布存在班级集聚性,男女性比例为1.95∶1。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以发热、咽痛、咳嗽为主,无肺炎并发症。对密切接触者实行医学观察7 d,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该起疫情为嵩明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建水县首起学校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学校控制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建水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发生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采集初始病例咽拭子标本送红河州标本送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室,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d的医学观察.结果 2009年11月22日至12月3日,该校共报告流感样病例86人,疫情持续13d;采集其中5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5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 该起疫情为建水县首起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博乐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流感样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1周的医学观察,收集和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检测情况。结果疫情持续11d,共发生流感样病例244例,罹患率为7.88%。采集1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9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收集博乐市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各监测点咽拭子监测情况,301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数为19例,阳性率为631%。结论该学校的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且为博乐市首起学校的甲型H1N1流感暴发;传染源来自本地区,暴发原因主要是因学校人口稠密且无全面的针对性强的预防措施和针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广州市大学城某高校合唱团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分析,探讨流行特征及采取的防制措施,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对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现场调查,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以及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及血清抗体检测,采用excell录入数据,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累计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36例,罹患率为60%(36/60)。36例病例中,男21例,女15例,罹患率分别为61.76%(21/34)和57.69%(15/26),χ2=0.102,P=0.750。从9月4日至疫情结案后7d,合唱团所在学校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为4.32%~11.67%,平均为8.77%,大学城10所高校为4.9%~12.09%,平均为9.08%。相关系数R=0.699(P=0.00)。结论早报告、加强发热病例的隔离治疗以及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是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有效措施。不能忽视甲型H1N1流感隐性感染者,在密切接触者病例排查中除了采集咽拭子标本外,尽可能采集双份血清标本,从而全面评估疫情态势。  相似文献   

6.
李庆芳  赵丽娟  马云良 《医学动物防制》2013,(11):1243-1244,1247
目的探索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规律,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保山市昌宁县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采集病人鼻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给予医学观察、加强疫情监测。结果共发生流感样病例50例,罹患率2.41%,随机抽取的5例流感样病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实验室检测呈阳性。结论本起疫情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尽早发现与报告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保护易感人群可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并对隔离医学观察情况进行分析,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密切接触者名单并对其进行追踪调查,采取定点医院和定点宾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方法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出现症状者采集咽拭子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对223例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观察.对其中23例出现症状者进行排查,及时发现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余220例均顺利解除隔离.在入境检疫时发现4例输入病例,其密切接触者104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在自行前往医院就诊时发现2例输入病例,其密切接触者共60人,发现了3例病例.密切接触者追踪凋查与集中隔离时发现的3例病例,其密切接触者59人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论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和隔离医学观察是及时发现续发病例,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和扩散的有效措施,病例不同发现方式影响密切接触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8.
潘桂秋 《广西医学》2010,32(6):734-735
目的分析苍梧县某技工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处理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苍梧县某技工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结果 2009年9月15日至9月22日,该校共报告有流感样症状患者45例,其中16例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4例阳性。结论该起疫情是苍梧县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龙岗区干部疗养院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及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本次疫情的流行特征、来源、传播方式及危险因素.结果 2009年8月13 ~ 24日共发生7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暴发原因为外来住客引起员工感染,之后员工之间通过工作、住宿上的接触导致续发病例的发生.结论 提高医疗机构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强化对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和掌握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特征与规律,为制定校内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一起发生在百色市田林县田林高中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疫情历时18天,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为224例,疫情波及2023人,罹患率为11.7%;其中男生106例,女生118例;内宿生212例,外宿生12例;高一年级84例,高二年级82例,高三年级58例;16岁~18岁病例最多,占发病数的84%(188/224).结论 本次疫情是一起校内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呈多个高峰,传播途径以聚集性同宿舍、同班级日常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阳江市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探索预防控制流感的方法。方法分析阳江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并对社区人群按年龄分层抽样进行血清学回顾性调查。结果阳江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42起;10下旬至11月为发病高峰期;暴发疫情中小学占50.00%,中学占38.10%;患者男性占53.38%,女性占46.42%;社区人群甲型H1N1流感感染率为30.63%。结论学生群体为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危人群,针对疫情发生的不同时期相应地调整防控策略的防控效果显著;防控措施采取时间越早,暴发疫情持续时间就越短,发病率就越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市某区2008年度流感发病及抗原变异情况,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流感监测点定期采集的流感样标本,以MDCK细胞分离病毒,并应用红细胞凝集抑制法进行型别鉴定,对流感的病原学以及流感疫情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监测咽拭子763份,分离病毒株80株,其中A(H1N1)型37株,A(H3N2)14株,B(Victoria)23株,B(Yamagata)6株。15岁以下人群发病最多,占流感样病例的65.00%。全年发生流感疫情2起。春季以B(Victofia)为主,夏季以A(H1N1)为主。结论全年广州市某区流感发病呈散发,并以H1N1亚型为主,15岁以下人群为流感高危人群,流感发病高峰出现在3月份和7月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蒙古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内蒙古科技大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蒙古科技大学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非输入性病例引起,在2009年9月18日-10月5日期间,共报告具有发热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例903人,均为学生,其中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1人、疑似病例230人,疫情防控效果显著。结论坚持科学防控策略;学校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晨午检筛查制度;包头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2009年秋季北京市3家哨点医院甲型H1Nl流感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8日~12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3家哨点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监测情况,共计2632例流感样病例入选。其中,男性1418例,女性1214例,年龄1~98岁;采用real-timePCR方法对人选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甲型HIN1病毒核酸检测,同时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结果2632例流感样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例占流感样调查人群的14.7%。其中,男性H1N1病例占其调查人群的15%,女性H1N1病例占其调查人群的14.3%,二者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1)。易感人群以7~18岁中小学生为主(占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53.4%);5~7月份甲型HlNl流感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占同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88.5%),9、10月份多起聚集性疫情致本地感染病例达到高峰(占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37.2%);甲型川N1流感病例主要以发热(98%),咳嗽(95%),喉咙痛(81%),流涕(76%)为主要症状就诊,甲型H1N1流感组与病毒检测阴性组比较,H1Nl患者白细胞总数与血小板计数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非HlNl型甲型流感组比较,血常规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次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检查与普通季节性流感相似,北京地区9、10月份是其最适流行季节,最适温度范围12~23℃,7~18岁中小学生是主要防控对象。  相似文献   

15.
2005年起,欧盟27个成员国就开展了流感大流行应对方面的研究并制定了国家层面和欧盟层面的《流感大流行防范和应对计划》.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欧盟多个国家、多个组织机构共同参与,依据已制定的《流感大流行防范和应对计划》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开展疾病监测、信息交流、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并根据疫情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制订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对病例进行诊断,采用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70例流感样病例中,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为9月1日,发病高峰为9月2~4日,分别为14例、9例、9例。首发病例未及时报告与处理和人群普遍易感是导致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工作,及时隔离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马颖 《医学动物防制》2011,(11):1023-1024
目的分析扬州市某职业学校1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局部暴发,为有效防控学校甲型H1N1流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19例,罹患率为0.31%(19/6 064)。首例病人于2009年9月8日发病,9月11~13日出现发病高峰,9月26日疫情结束。19例病例分布于13个班级,年龄在17~19岁,其中某电子商务班病例最多,占发病总人数的21.05%(4/19)。结论提高学校防病意识,加大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有效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