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女性与男性冠心病患者的差异,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将冠脉造影确诊的14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与同期造影确诊的男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医证型及冠脉病变特点相互对比分析。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的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比例高,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冠脉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及三支的比例较男性高(P〈0.01);中医证型方面,伴有气虚、阴虚及气滞等证表现者其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或P〈0.01),而具有血瘀、痰浊、寒凝等证的比例则与男性相似(P〉0.05)。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年龄偏大,合并冠心病危险因素者比例高,冠脉病变程度严重,应重视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中医治疗应在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治标的同时,顾护正气,加强益气养阴,同时注意调畅情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影响因素,探索高血压病临床辨证规律。方法:根据临床症候将63例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为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比较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女性多于男性(P〈0.05),痰湿壅盛型和肝火亢盛型男性多于女性(P〈0.05)。平均年龄肝火亢盛型低于其他3型(P〈0.01),痰湿壅盛型低于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P〈0.05)。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体重指数高于其他两型(P〈0.01)。收缩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为主(P〈0.05),舒张压升高以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为主(P〈0.05)。结论: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血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情况,为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服务。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并行PCI术375例出院患者。分为秽浊痰阻、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心肾阴虚7类中医证型。将病案资料中的相关信息填人表格,经核准后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结果(1)375例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中,中医辨证标实证中秽浊痰阻证210例(56.00%),所占比例最多,非秽浊痰阻者165例(44.00%);非秽浊痰阻中以气虚血瘀、痰阻心脉、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2)冠心病患者中以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多见,显示证型以秽浊痰阻为主;(3)男性冠心病患者发病率高于女性(P〈0.001);(4)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中秽浊痰阻为主要证型;(5)以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为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6)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以前降支为主,秽浊痰阻证型以多支病变为主;(7)冠心病患者PCI术前与术后中医证型均以秽浊痰阻为主要证型。(8)秽浊痰阻证的冠脉狭窄以重度狭窄为主,且以多支病变为主要证型,非秽浊痰阻型冠脉病变程度轻于秽浊痰阻证,PCI术前、术后均以秽浊痰阻型为主证。结论秽浊痰阻证是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前术后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选择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发现:(1)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低于正常(P<0.01),其IR的程度依证型变化呈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逐渐加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甘油三酯(TG)较正常显著升高(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阴阳两虚型下降明显(P<0.01)。(2)ISI与病程、TG、TNF-α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各证型在ISI、血脂、细胞因子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海市铁山港渔区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铁山港区渔区人群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4.3%,其中男性为16.0%,女性为12.4%(X2=6.54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体力活动、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日均摄盐量、职业、体重指数与高血压患病有关联(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体力活动、文化程度是该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OR均〉1),而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的患病率较低(P〈0.01)。结论铁山港渔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虽属较低水平,但仍应注重加强在沿海地区渔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从饮食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预防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高血压病(EH)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343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气虚痰浊四型,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E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EH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痰浊型血浆HCY及LP(a)(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气虚痰浊型血浆HCY与LP(a)水平呈正相关(r=0.2676,P〈0.01)。[结论]血浆HCY水平异常增高是EH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EH患者血浆HCY及LP(a)水平显著增高且呈正相关可作为中医证型气虚痰浊型的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7.
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将97例STC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各证型与结肠运输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气虚肠燥证32例,占33.0%,气阴两虚证27例,占27.8%,热结气滞证16例,占16.5%,脾肾阳虚证22例,占22.7%;72小时排出率(TCI%)各证型比较(P〈0.01);72h的传输指数(TI)均小于0.5;气虚肠燥证、热结气滞证、脾肾阳虚证间TI比较(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传输型便秘的常见中医证型有气虚肠燥证、气阴两虚证、热结气滞证、脾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心病早搏中医证型分布研究规律及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对其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从中医辨证角度,探讨符合冠心病早搏临床特点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索其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冠心病类型相关性及冠心病各个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分型与冠脉病变程度关系分析。结果:冠心病早搏中医证型分布为心血瘀阻型>气阴两虚型>痰火扰心型>心阳不振型>心脾两虚型;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冠心病类型无关;冠心病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与家族史与中医证型存在相关关系;中医证型与病变血管部位无关,与病变血管支数相关;冠心病证型与病变积分方面:心血瘀阻型冠脉病变程度比痰火扰心型、心脾两虚型严重,各证型冠脉病变程度均较心脾两虚型严重。结论:冠心病早搏中医证型与体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入选的CHD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心血瘀阻证、痰阻心脉证、阴寒凝滞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阳气虚衰证6组,采用惠普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对各证型Hcy进行比较。[结果]CHD患者Hcy水平高于正常健康人(P〈0.05),而心血瘀阻、痰阻血脉两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其它4个证型(均P〈0.01)。[结论]血浆Hcy的异常增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可以作为冠心痛心血瘀阻、痰阻血脉证型的辨证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的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血清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肾衰的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的关系。方法:150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组,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血浆ET与血清NO含量。结果:各组慢性肾衰患者血浆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各证型血浆ET含量依次为对照组〈脾肾气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中医各证型血清NO含量依次为脾肾阳虚组〉阴阳两虚组〉肝肾阴虚组〉气阴两虚组〉脾肾气虚组〉对照组。在各病例组中ET和NO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浆ET、血清NO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肾衰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常智玲  何江  管慧  周锦勇 《右江医学》2012,40(2):154-156
目的对比观察某地汉族与布依族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收集心内科就诊诊断为冠心病的4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汉族组220例,布依族组249例。对两组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表格进行实名制问卷调查并予以切脉观察患者脉象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及中医各证型体重指数(BMI)分布。结果两组中医证型比较,除气阴两虚和阳气虚衰2个中医证型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4个中医证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汉族组的痰浊雍塞及心肾阴虚构成比高于布依族组,心血瘀阻及阴寒凝滞构成比低于布依族组。汉族组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布依族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前三位顺位为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两组痰浊雍塞证型的BMI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组的BMI以低分布为主,布依族组的BMI以高分布为主。结论两民族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汉族主要以痰浊雍塞、心血瘀阻和气阴两虚分布居多,而布依族则以心血瘀阻、阴寒凝滞和痰浊雍塞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各中医证型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456例患者,分别统计吸烟史,测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水平,与同期的健康体检者2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型与吸烟、高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以心血瘀阻证及痰阻心脉证为主。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各证型组吸烟、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均升高(P〈0.05),其痰阻心脉证与吸烟关系最为密切(P〈0.05),痰阻心脉证及气滞血瘀证均以收缩压及舒张压升高最为明显(P〈0.05),FPG水平以气阴两虚证及心肾阴虚证升高为主(P〈0.05)。冠心病各证型组血脂TG、TC、LDL-C与对照组相比均升高,HDL-C降低(P〈0.05),其中TG、T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阳气虚衰证最低(P〈0.05);LDL-C以痰阻心脉证最高,气阴两虚证最低(P〈0.05);HDL-C以气阴两虚证最低,气滞血瘀证最高(P〈0.05)。结论吸烟、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存在相关性,可作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辅助诊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揭示女性冠心病辨证构成特征,为中医防治女性冠心病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期刊文献数据库中近15年具有明确诊疗记录的冠心病病例报道,提取性别、年龄、中医证候和病性进行整理。分别统计分析男性、女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病性分布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女性患者中气虚血瘀证居首位,其次为胸阳不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心血瘀阻、气滞血瘀;病性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气滞;其中49岁以下患者中居前列的是气滞血瘀、气滞心胸、胸阳不振和心血瘀阻,病性以气滞、血瘀为主;49~60岁中肝肾阴虚出现最多,病性以阴虚为首;60岁以上患者中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为首,病性主要为血瘀、气虚。男性患者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血瘀、气滞居病性前2位。结论 冠心病中医辨证构成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辨证构成存在自身特征,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患者辨证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成像(CDI)对102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行了检测。结果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分为肝郁气滞证、痰湿犯目证、肝肾阴虚证)在眼动脉(O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中,与正常组相比,PSV、EDV 和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变异程度依次为肝郁气滞证组>痰湿犯目证组>肝肾阴虚证组。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A和CRA的血流速度下降明显,血流阻力增加,眼局部血液循环障碍,OA和CRA的血流参数可作为反映开角型青光眼及其中医证型间局部血瘀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冠脉病变与病性证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湖南省早发冠心病(prema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P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素之间相关性.方法 对156例早发冠心病患者进行证素分类辨证分析.冠脉病变程度以狭窄程度表示,病变积分以Gensini积分计算,心功能分级采用Killip分级.结果各证素组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浊>阴虚>血瘀>气虚>热蕴,各组间冠脉病变程度与证素无明显相关性,各组间心功能Killip分级无显著差异,各组Gensini积分气虚组病变积分较其他组高.结论 湖南地区早发冠心病以痰浊为主要证素,但含有气虚证素的早发冠心病一般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寻找辨证客观化指标。方法对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关系。结果单纯血瘀证组和血瘀兼气滞证组多见单支病变,血瘀兼痰浊证组和血瘀兼寒凝证组多见3支以上病变。阴虚证组以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为主,阳虚证组以双支病变、3支以上病变为主。标实证、本虚证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痰瘀互结证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证候之一,痰浊与瘀血是冠心病发病最主要的两大病理因素,两者相互胶结贯穿该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冠心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多从痰瘀同治,并根据其发病标本虚实,以及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等不同情况,按气虚、气滞、气阴两虚、阳虚、寒邪、热邪、毒邪的轻重加以辨证施治。该文通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本证及其兼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证素与冠状动脉CTA结果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证候要素与冠状动脉CTA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借助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现代医学诊断技术,将客观指标与中医辨证有机结合,对235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与冠状动脉CTA不同病变支数、狭窄程度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素分布的相关性。结果胸痹心痛病常见病性证素分布由多到少排列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血瘀证素和痰浊证素以三支病变为主,气滞证素以单支病变为主;冠心病患者狭窄程度较重者多见气虚证素、阴虚证素、痰浊证素。结论胸痹心痛病中医病性证素分布与冠状动脉CTA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能为临床正确辨证论治、判断病情、拟定治法、调方用药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