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TEN基因编码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TEN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在60例胃癌组织、17例异型增生和15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76.47%、46.67%,表达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早期胃癌与异型增生组相比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进展期胃癌PTEN表达显著低于早期胃癌(36.59%,68.75%,P<0.05);且随着淋巴转移、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器官转移、临床分期,PTEN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 PTEN基因编码产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进行性下调,PTEN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
P53、P2lras蛋白和P—糖蛋白在胃癌中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海涛  刘立义 《广西医学》2003,25(7):1107-110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p53、p21ras蛋白和P-耐药糖蛋白(P-g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例正常胃粘膜、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例粘膜慢性胃炎伴肠型不典型增生和93例胃腺癌组织中p53、p21ras蛋白和P-gp的表达.结果p53、p21ras蛋白和P-gp在正常胃粘膜组、癌前病变组和胃腺癌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14.3%,0;20.0%,25.0%,5.0%;55.9%,51.6%,44.1%.p53蛋白、P-gp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1ras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有关(P<0.05);P-gP表达与p53和p21ras表达有显著的协同性(P<0.05).结论p53和p21ras蛋白常并存于胃癌组织中.p53突变蛋白和P-gp过表达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早期进行p53蛋白和P-gp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蛋白表达的情况,探讨p16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胃粘膜组织标本43例,肠上皮化生组织标本35例,异型增生上皮组织标本50例及新鲜胃癌组织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以上组织的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正常胃粘膜86%,肠上皮化生69%,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83%、71%和35%,胃癌为23%(肠型29%、弥漫型19%)。其中正常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轻、中度异型增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16蛋白表达异常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且随着胃癌的发展而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4.
王力  钟德玝 《海南医学》2007,18(8):9-11
目的 研究p27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组织学类型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胃癌及正常胃粘膜中p27蛋白表达.结果 p27在胃癌中高表达31%(20/64),与正常胃粘膜组织100%(10/1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27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 ①p27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②p27蛋白低表达的胃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肌层浸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及胃癌中bcl-2基因表达状况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0例正常胃粘膜、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53例胃癌中bcl-2基因的表达,并采用凋亡细胞原位检测方法对组织切片中的凋亡细胞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bcl-2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及不同胃粘膜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cl-2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7.36%,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20.00%,25.00%,44.44%,P<0.01);异型增生组织bcl-2 nRNA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及萎缩性胃炎(P<0.05).胃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为81.13%,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20.00%,31.25%,52.78%,P<0.01),异型增生组织bcl-2蛋白表达率为75.00%,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及萎缩性胃炎(P<0.01).x2检验表明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凋亡细胞原位检测结果显示,bcl-2蛋白表达阳性肠化生和胃癌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指数显著低于bcl-2蛋白阴性组(P<0.05及P<0.01),bcl-2蛋白表达状态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bcl-2基因对胃癌前组织及胃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性调控作用,细胞凋亡调控异常在胃癌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和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及其30例胃正常组织中p16和HER-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16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1.7%,低于胃正常组织中的73.3%(P<0.01);p16在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高于有高、中分化、Ⅲ~Ⅳ期患者(P<0.05和P=0.05).HER-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38.3%,高于在胃正常组织中的0.00%(P<0.01);HER-2蛋白在高、中分化、有远处转移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阳性率分别高于低、未分化、无远处转移和Ⅰ~Ⅱ期患者(P<0.05~P<0.01).p16和HER-2蛋白阳性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p16蛋白的失表达和HER-2蛋白的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转移进展有关,对评估胃癌生物学行为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GF-R、PCNA、bcl-2和P53蛋白表达在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胃癌,34例异型增生,36例肠上皮化生和26例正常胃粘膜进行EGF-R、PCNA、bcl-2和P53蛋白检测。结果 EGF-R和PCNA表达,胃癌和异型增生组显著高于肠上皮化生以及正常胃粘膜组(P<0.01);bcl-2表达:胃癌组显著低于肠上皮化生组(P<0.05)和正常胃粘膜组(P<0.01);P53表达;胃癌组显著高于异型增生组(P<0.05)、肠上皮化生和正常胃粘膜组(P<0.01)。结论 EGF-R、PCNA、bcl-2和P53表达,在胃粘膜组织恶性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8.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1.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胃癌前病变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2.探讨EGF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对10例正常胃粘膜,45例慢性胃炎伴肠化,26例胃癌癌旁肠化,48例异型增生,76例胃癌及39例淋巴结转移癌进行EGFR蛋白表达的研究。结果 EGFR在正常胃粘膜中均为阴性,胃粘膜肠化生及异型增生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P<0.01);EGFR在胃癌癌旁肠化中表达明显高于慢性胃炎伴肠化(P<0.05);结肠型肠化中EGFR表达较小肠型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粘膜异型增生时,有较高EGFR表达,而一旦胃粘膜癌变后,表达率却有所下降。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56.6%;进展期胃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P<0.05);EGFR表达阳性者多为分化较差的弥漫型胃癌,阴性者多为分化较好的肠型胃癌;伴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为74.4%,无淋巴结转移者37.8%(P<0.05);胃癌侵犯越深,其EGFR受体表达的阳性率越高。结论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EGFR表达与胃癌的关系密切,是胃癌发展过程中的早期事件。胃粘膜异型增生中EGFR动态变化特点,有利于对异型增生的诊断,追踪观察及其与胃癌关系的研究。EGFR的表达与胃癌的低分化性,高浸润性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可作为临床制定手术方式及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 c-erbB-2, p53癌基因产物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ras,c-erbB-2,p53癌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对58例胃癌、31例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和11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鼠抗人mAb ras基因p21蛋白、兔抗人c-erbB-2原癌基因产物多克隆抗体p185,鼠抗人mAb p53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p21在正常胃粘膜和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7.3%,30.0%,46.2%,75.0%和72.4%;其表达率在重度异型增生和胃癌中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和轻、中度异型增生(P<0.05);p185在正常胃粘膜和轻、中度异型增生中无表达,在重度异型增生和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8.9%,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仅在癌中有表达,表达率29.3%,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胃癌中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P<0.05)。结论 ras基因可能作用于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c-erbB-2,p53基因可能作用于胃癌发生的较晚期。并认为胃癌发生需要多基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NHE1蛋白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检测NHE1蛋白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HE1蛋白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HE1蛋白在胃癌和胃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其中正常胃粘膜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肠上皮化生15例,异型增生8例,胃癌40例.结果 15例正常胃粘膜无表达,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有2例表达,阳性率为13.33%,15例肠上皮化生中有3例表达,阳性率为20.00%,8例异型增生中有2例表达,阳性率为25.00%,40例胃癌中有33例表达,阳性率为82.50%,胃癌与正常胃粘膜和各型胃癌前病变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NHE1蛋白在胃癌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粘膜和胃癌前病变,可能与胃癌的发生、生长、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CyclinE和p53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CyclinE和 p5 3蛋白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织各 2 0例和 78例胃癌组织标本进行CyclinE和p5 3蛋白检测。结果 :胃癌中CyclinE和 p5 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胃粘膜、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 (P <0 .0 1) ,p5 3蛋白阳性表达高于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 (P <0 .0 5 ) ;CyclinE、p5 3蛋白表达与胃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P <0 .0 5 ) ;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有肝转移组高于无肝转移组 (P <0 .0 5 ) ;p5 3蛋白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p5 3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有关。结论 :CyclinE和p5 3蛋白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检测CyclinE和 p5 3蛋白表达作为反映胃癌病理学特点可能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PTEN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PTEN基因在胃癌发展不同阶段中的表达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和SABC免疫组化方法 ,对 4 9例胃癌及其相应的癌旁非癌胃粘膜中PTENmRNA和PTEN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TENmRNA在非癌粘膜、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 .3% ,4 5 .5 % ,34.2 %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10 0 % ,6 3.6 % ,4 7.4 %。进展期胃癌与非癌粘膜比较差别均十分显著 (P <0 .0 1)。两种检测方法具有相关性 (P <0 .0 5 )。PTEN表达下调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 (P <0 .0 5 )。胃癌组织学恶性行为与PTEN表达相关 (P <0 .0 5 )。结论 :PTEN基因可能参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APC 阳性表达率在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及胃腺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6.7%、53.3%、53.3%和50.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90.0%)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PC表达率(47.1%)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61.5%)(P<0.05)。APC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② 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6.7%)、不典型增生(43.3%)、肠化(40.0%)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和胃腺瘤组(10.0%)(P<0.05);轻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30.8%)低于胃癌组 (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2.9%)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 Lauren分型肠型胃癌中表达率高于弥漫型(P<0.05)。③ c-met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3.3%)、肠化(63.3%)和不典型增生组织(60.0%)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0%)和胃腺瘤组(10.0%)(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70.6%)明显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46.1%)(P<0.05);中重度肠化组阳性表达率(75.0%)明显高于轻度肠化组(55.6%)(P<0.05)。中高分化胃癌c-met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APC基因的失活、bcl-2和c-met基因的过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进行APC、bcl-2和c-met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53、p73蛋白表达与胃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胃癌和40例不典型增生病例中p53、p73蛋白的表达情况(10例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胃粘膜组p53、p73蛋白无表达;p53蛋白在胃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1.4%,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30%(P<0.01);p73蛋白在胃癌组阳性表达率为64.3%,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22.5%(P<0.01).结论 p53、p73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16、bcl-2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16、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1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66.67%、50.00%、37.50%,在胃癌为28.57%;bcl-2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分别为28.57%、33.33%、37.50%,在胃癌为68.57%.p16基因蛋白的表达在轻度异型增生组及胃癌组有显著差异(P<0.001);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在轻度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P<0.025)、中度异型增生组与胃癌组(P<0.01)均有显著差异.p16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p16基因的失活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重度异型增生是一种重要的癌前病变;对胃异型增生粘膜进行p16、bcl-2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P~(16)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P53 基因产物在胃癌中表达的生物学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免疫组化法对 33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 ,同时与 17例癌旁和 13例正常胃粘膜中P16和P53 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粘膜 (P <0 .0 5 ) ,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阳性细胞密度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 )。P53 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未见表达 ,胃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5 )。P53 与P16在胃癌中共同表达 10例 (30 .30 % ) ,P53 和P16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学分期、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P16基因异常有促进胃癌转移的效应 ,这对判定胃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P53 与P16在胃癌中有协同作用 ,二者异常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