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土三七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草药,近年陆续有多例因土三七导致的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病例报道,有着发病重、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等特点。本文就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活性成份、作用机制以及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土三七致成人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3例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3例患者均有服用土三七病史,服用10~180天。服用土三七最常见原因为自行治疗轻微骨折等跌打损伤,1例为长期饮土三七泡酒;13例患者均以明显的腹胀、腹痛就诊,伴有乏力、纳差10例(76.9%),伴眼黄7例(53.8%),其中2例为重度黄疸(15.4%);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100%);9例(69.2%)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3例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示肝功能损害明显;13例患者主要集中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老年群体。结论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可引起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诊断需要综合判断,无特殊治疗,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报道临床使用抗凝溶栓为主联合综合治疗成功救治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1例,同时以"土三七"为检索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和中华医学期刊全文库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服用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加强抗凝溶栓治疗对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非血栓性肝小静脉狭窄和闭塞,从而引起肝内窦后门静脉高压的肝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肝区胀痛、肝肿大、黄疸、腹水等。HVOD为临床少见病,多因服用菊科土三七等所致,具有起病急重、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病死率高等特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案患者谭某,女性,67岁,因"腹胀伴双下肢水肿1月"于2016  相似文献   

5.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r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指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性门静脉高压.近年来国内有报道服用中药土三七后可致HVOD.本研究分析我院7例服用土三七致HVOD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  相似文献   

6.
<正>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SOS),又称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 HVOD),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窦流出道阻塞,从而引起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1]。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水、肝区疼痛、肝肿大、消瘦和黄疸,易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布加综合征等混淆[2],所以容易误诊。现对服用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1例患者进行报道,该  相似文献   

7.
提高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病因多见于长期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土三七内舍有吡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HVOD所致的血流阻力部位为肝内,引起窦后性门静脉高压。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有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土三七史;有上述临床表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胆红素(BiL)均增高;B超可见腹水、肝肿大、肝区呈“斑片状”低回声区,肝静脉显示不清或不显示;CT检查可见肝肿大、腹水,增强CT动脉期显示全肝密度不均匀,呈现“斑片状”或“地图状”改变。肝活检早期可见肝小静脉管腔狭窄,肝小静脉周围血管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纤维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较好的预后。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VOD的认识.且要提醒人们不要滥用土三七。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各种常规临床检测方法对中草药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VOD)的诊断价值,并探寻评价疾病转归及预后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间服用中草药所致11例HVOD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用药史,7例患者服用土三七,2例患者服用雷公藤,2例患者服用不明中草药,CT对HVOD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死亡4例患者均为重型患者。结论我国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应重视患者用药史,HVOD患者的疾病分型对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中药土三七具有破血散瘀、行气摄血、消肿止痛等功能,民间常用于骨折以及跌打损伤后的治疗。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侯景贵等首次报道了服用土三七导致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disease,HVOD)的临床病例[1],引起了人们对土三七肝毒性方面研究。HSOS又名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HSOS),在西方国家,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肝移植后大量使用化疗药物为HSOS主要病因;而在中国,导致HSOS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服用含吡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肝小静脉闭塞症(HVOD)的诱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肝脏CT特点、病理特征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例服用“土三七”后所致HVOD的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清学报告、肝脏CT扫描及病理穿刺结果。结果:临床表现以腹水为主,并有不同程度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血清学检查:4例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1例CMV-IgM阳性。5例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1-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不同程度升高。肝脏cT平扫均显示肝脏肿大,腹水,增强显示肝实质内可见弥漫状的点状及网格样异常信号,肝实质内多发大片状异常信号,强化形式均低于正常肝实质强化信号,肝脏有地图状增强;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内段变细。病理表现:肝窦明显扩张淤血,汇管区肝小静脉内皮肿胀,管壁增厚,管腔不完全闭塞,并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有明确服用土三七史及相应临床表现,同时符合肝CT特征表现的患者,可临床诊断HVOD,确诊需要病理依据。既往有肝炎病史为服用土三七后发生HVO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肝小静脉闭塞病是一种病因复杂的少见病,国内报导多为服用土三七所致.本研究首次报导了一点红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1例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应用一点红的患者,一旦出现腹胀、腹水、肝肿大、黄疸,应考虑肝小静脉闭塞病的发生,及时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17,(2)
目的分析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服用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康复组与死亡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例患者在服药后3个月出现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腹水、肝大、黄疸等。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下降等。死亡组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尿素氮水平较康复组明显升高(P0.05)。彩超可见肝大、腹水、肝内"豹纹状"或"斑片状"低回声区等。增强CT可见特征性的"地图状"、"斑片状"强化。出院随访,死亡率约50%。结论服土三七药物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尿素氮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目前无特效治疗,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徐静  郑文凯  李平  盛云峰  谢芳  董源  于乐成  汪茂荣 《肝脏》2016,(11):905-907
目的分析土三七导致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服用土三七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20例患者中以老年人居多,大多数在服药的4个月内发病,均以腹胀为首发表现,所有患者肝脏CT或MRI检查均有"地图样"改变,肝静脉变细或不显示,1例患者出现肝肿大且无腹水,余19例均有腹水,有饮酒史和无饮酒史患者的肝损伤未见显著差异。20例患者中,1例治愈,7例好转,其中有2例是行TIPS治疗后好转。结论土三七可导致SOS的发生,肝脏CT或MRI检查有特征性的表现,早期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有一定疗效,应重视土三七的肝毒性。  相似文献   

14.
肝静脉闭塞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通过对肝静脉闭塞病(HVO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研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骨髓移植和服用土三七所致12例HVOD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骨髓移植所致HVOD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且病情较重;而土三七所致HVOD除急性起病外,也可以表现为亚急性、慢性起病,且病情轻重不一,可能与土三七的剂量和疗程以及个体差异相关.抗凝疗法治疗急性和亚急性HVOD疗效优于慢性HVOD.两者所致HVOD的病理均表现为肝窦扩张、瘀血,肝索挤压、萎缩,肝细胞坏死,胆汁淤积,而肝小静脉缩窄甚至闭塞等典型表现并不常见,可能与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有很大局限性有关.结论骨髓移植和应用土三七应警惕HVOD的发生,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及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sse,HVOD)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以腹胀、腹水和肝肿大为主要表现.2例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肝窦扩张、瘀血、肝索挤压、萎缩、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 土三七所致肝小静脉闭塞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肝穿是重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某些原因导致非血栓性肝小静脉闭塞,以急性肝肿大、黄疸、腹水为主要表现,病死率高。由于该病在临床上较少见,本文报道我院2004年至2009年收治的6例中药土三七导致HVOD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旨在探讨HVOD的临床特点,为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依据,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草药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ro-occlusive disease,HVO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7年1月至2018年5月确诊的12例土三七致HVO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进展及肝损害程度分为肝功能衰竭组(5例)及非肝功能衰竭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点。结果 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平均(56.41±14.18)岁,多数因保健、月经不调、骨折、腰腿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等服用土三七药粉或代茶饮、药酒等。腹部CT或MRI具有"地图状"或"云絮状"不均匀强化灶、肝静脉显示不清等特征性影像特点。随着疾病进展,肝功能衰竭组患者AST和TBil显著高于非肝功能衰竭组,ALB和PTA显著低于非肝功能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服药史、CT/MRI特征性影像及肝脏病理有助于土三七诱发HVOD的确诊。病情进展迅速导致肝功能衰竭可能与服用土三七总剂量及疗程有关。土三七引起的肝功能衰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正>肝小静脉闭塞病(veno-occlusive disease of the liver,VOD)是指由某种原因导致肝小静脉闭塞后肝肿大、腹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其病理特征为肝小叶内直径300μm的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内皮损伤、内膜肿胀、增生增厚和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2]。主要见于骨髓移植、肝移植、放化疗患者,而国内报道较少[3-6],主要见于误服中草药土三七。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服用土三七致VOD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肝小静脉闭塞病(hepatic ven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一种以肝脏小静脉闭塞为特征的疾病。此病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国内报道主要由服用土三七引起。研究发现,土三七有肝毒性,可能与其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PAs)有关[1]。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体重增加并伴或不伴有腹水等[2]。由于HVOD是一种少见病,然近几年多发,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肝小静脉闭塞病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小静脉闭塞病临床上比较少见,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此文针对肝小静脉闭塞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国内对土三七引起VOD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