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管腔再狭窄是导致外周人工血管植入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过去已就提高人工血管的管壁性能和抗凝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再狭窄导致人工血管,特别是口径小于5 mm的人工血管长期通畅性问题依然没有满意的结果.因此本文就再狭窄的好发部位、组织学特征、发生机制以及包括损伤、炎症反应、顺应性、缝合方式等影响增生的一些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工血管感染是人工血管移植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和血管外科中最重要和最令人关切的并发症。若不及时切除感染的人工血管和重行更为复杂的血管移植术,不但人工血管植入后愈合过程不能实现,还可导致截肢,以至危及病人生命。因而人工血管感染后必须切除。本文以较简单的带深筋膜局部皮瓣转移术治愈人工血管感染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再狭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移植桥静脉的再狭窄是一个受到多种机制调控、多因素影响的连续变化的病理过程,发生机理非常复杂。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移植静脉管壁损伤是导致再狭窄的始动因素。移植静脉过度扩张导致管壁损伤,引起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分泌,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进而细胞外基质沉积、血管壁重构和再塑,最终导致移植静脉再狭窄。  相似文献   

4.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手术例数的增加,血管重建也越来越重要,而血管重建就必然会涉及到血管替代材料的问题,移植物缺乏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血管替代材料分为人工血管和生物血管,生物血管又分为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和异种血管.近几年来,多采用人工血管,特别是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人工血管不完全符合生理需求,其顺应性差[1],血管内皮的生成不及生物血管,静脉和小动脉(直径<3.0~4.0mm)移植的远期通畅率并不十分理想[2];另外人工血管感染、吻合口出血、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不仅导致手术失败导致截肢致残甚至死亡[3],而且价格昂贵.自体血管移植受到血管来源的限制,管径大小和血管的长度往往难以符合要求.异种血管由于其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而很少应用于临床.相比之下,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有着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同时提出管理方法。方法将110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按照发生再狭窄情况分为无再狭窄组和再狭窄组,分析发生支架再狭窄的原因。结果产生支架再狭窄危险的原因有尿酸浓度、胆固醇、术前狭窄等,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支架再狭窄的情况。结论导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出现再狭窄危险的因素有很多,对此我们要找出发生此类情况的原因,同时采取相应的管理与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早期"瘀毒蕴结"是导致后期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病机。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冠状动脉局部受损,瘀毒凝聚,导致炎症反应剧烈、血栓迅速形成,虽应用强力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涂层、洗脱支架等治疗方法,但整体仍有明显的血瘀、热毒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正气进一步损伤,瘀毒蕴结加剧,导致冠状动脉受损部位恢复缓慢、血管内皮生长异常、血管重塑,终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因此,治疗上应于支架植入术后尽早使用祛瘀解毒法,以降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2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成两组,即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为研究组(n=89)与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n=111),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资料,分析引起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异常、吸烟、病变参照直径3mm内、三酰甘油、高血压、靶病变长度。结论根据可能导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预测支架内再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8.
林虹 《华夏医学》2006,19(3):617-61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伴随的血管重构是导致冠心病不同临床表现的基础。现就血管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冠脉临界病变、指导冠脉内支架置入及在支架内再狭窄中的应用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自1953年Voorhees首先将涤纶人工血管应用于腹主动脉移植后,各种人工血管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疗效显著。但移植后发生的人工血管感染或血管周围组织感染依然是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上非常棘手,直至今日人工血管感染的截肢率和死亡率仍较高。本文将就入工血管感染的处理以及预防作一简述。1一般处理原则1.1术前准备如病人存在中毒性休克或因感染引起人工血管吻合口出血而致低血容量,允许短时作准备。适当地输血输液、手术前心电监护。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手术进路的周密计划是危重病人紧急术前处理的必要步骤。术前应尽可能证实…  相似文献   

10.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近期再狭窄是介入医学领域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目前认为,血管中层平滑肌迁移和增殖是导致内膜增生及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发病机制,而炎性反应和炎症因子在其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病因以及发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动脉旁路术后并发移植物感染、狭窄和闭塞以及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对1986年以来作经治的86例旁路术后11例并发移植物感染、狭窄闭塞和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移植物感染致病菌属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和葡萄菌属各1例,手术治愈2例,术后截肢1例,阻塞为急性血栓形成1例,狭窄2例,增生性闭塞4例,其中3例远端病变发展,药物维持治疗病情好转2例,恶化1例,手术治愈3例,手术失败截肢后死亡1例,吻合口个性动脉瘤1例,行瘤壁切除、裂口缝合治愈。结论 三种并发症均面临截肢和死亡的威胁。移植物感染和假性动脉瘤一经明确诊断,均应立即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小口径血管代用品,建立异种移植的动物实验模型,以观察异种移植物的安全性、可靠性、通畅性及组织学改变。方法共采用17只杂种雌性犬,实验组10只,植入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血管移植物;对照组7只,植入人造血管。手术方法为右侧股动静脉瘘。术后通过超声和血管造影方法来观察移植血管的通畅性,并在术后3月将移植物取出,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移植前后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结果术后第一周、二周行Doppler超声检查结果,两组动静脉瘘均通畅,2周内血管通畅率为100%。术后3个月动脉造影检查后,生物血管组(PG)通畅5只,通畅率62.5%,e-PTFE组通畅4只,通畅率66.7%。两组数据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月对移植物取材,进行光镜及扫描电镜病理学检查,通畅的生物血管吻合口无狭窄,吻合部位有新的内膜覆盖,周围组织无钙化,有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结论经环氧化物处理的猪的血管移植物(PG)生物血管作为异种移植物,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Treatment of vein graft stenosis by balloon catheter di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rcutaneous balloon catheter dilation was used to treate 12 high-grade stenoses in ten autogenous vein bypass grafts since September 1978. Four lesions occurred in femoropopliteal grafts, seven in femorotibal grafts, seven in femorotibial grafts, and one in an axillofemoral graft. Balloon catheter dilation was successful and surgery avoided in 11 of the 12 lesions. Pedal pulses were restored in eight of the ten patients, and the pulse in a femorotibial bypass graft was improved in another. Postdilation arteriography demonstrate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luminal diameter, and ankle pressure indexes were improved in all successful cases. The tenth had an operative correction of the stenosi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with the procedure. Percutaneous balloon catheter dilation appears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ing stenosis in autogenous vein grafts and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surgical revision.  相似文献   

14.
冠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静脉再狭窄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在移植静脉外加外套管防止静脉过度扩张,可减轻移植静脉内膜增生,达到防止再狭窄的目的.本文对不同材料、不同口径外套管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及外套管防止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机制作一综述,旨在进一步理解移植静脉狭窄的机制,以实施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脉造影特征和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并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74例患者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LIMA)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LIMA完全闭塞20.5%,狭窄18.2%;静脉桥闭塞40.5%,狭窄7.9%;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32.5%的患者自体冠脉病变加重;13.5%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LIMA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共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50%)。狭窄移植血管的PCI成功率接近90%。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移植血管可以发生狭窄或完全闭塞。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术后心肌缺血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SCT数字化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DSCT(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对1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分别评价CT图像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有无狭窄、钙化和吻合口远端引流血管的图像质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价双源CT诊断桥血管通畅性和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结果:DSCT显示16例患者共发现桥血管42根,其中6根闭塞,所有桥血管均可评价。42支桥血管中,25支未见狭窄,9支桥血管狭窄程度≤50%,8支桥血管狭窄程度〉50%。搭桥血管通畅率为85.7%(36/42),乳内动脉桥通畅率较高,为88.9%(8/9),肱动脉次之,为85.7%(6/7),大隐静脉桥通畅率最低,为76.9%(20/26)。结论:DSCT数字化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冠状动脉桥血管随访的诊断和评价中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源CT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8月期间27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患者的CTA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桥血冠状动脉管狭窄进行诊断.其中有10例患者同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冠状动脉图像采集,所有桥血管均显影,并且都可进行评价,其中共15条桥血管出现狭窄.和CAG结果相比,双源CT对狭窄判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1.3%、准确率93.1%,出现狭窄的血管与血管类型有关,2年内通畅率动脉桥高于静脉桥.结论 双源CT可以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通畅情况,是术后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W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endothelial cells (EC) seeding in small caliber interpositional dacron grafts of canine carotid arteries. Six weeks after surgery, 9 (56.25%) seeded, and 6 (37.5%) control grafts remained patent. The mean thrombus-free surface area was 83.4% in the seeded and 62% in the controls. The mean volume of thrombus was 74 mg and 218 mg respectively (P less than 0.05). Morphologically, the endothelial layer extension on the graft from the host artery was less than 1 c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that a thin luminal layer was composed of flat polygonal cells at the seeded midgrafts, and that fibrous tissues were covered with numerous platelets, fibrin, and blood cells at the unseeded midgraft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demonstrated that cells on the seeded midgraf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ndothelial cells. We conclude that endothelial cells seeding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mall-caliber dacron prosthes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用纳米缓释技术处理的雷帕霉素(RPM-NP)对移植静脉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取家兔40只,建立兔颈外静脉间位移植至颈总动脉的移植静脉模型,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药物纳米局部干预组(RPM-NP局部处理颈外静脉,n=10,A组)、药物纳米全身干预组(RPMNP周围静脉滴注,n=10,B组)、空白纳米局部干预组(空白纳米粒局部处理颈外静脉,n=10,C组)和未干预组(不做上述处理,n=10,D组).术后28 d,切取各组移植静脉和对侧正常静脉,病理学检测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比以及胶原容积指数.结果 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A、B、C、D组移植静脉和对侧正常静脉的内膜/中膜厚度比分别为0.26±0.02、0.73±0.05、0.71 ±0.04、0.69±0.03、0.24±0.01,胶原容积指数比分别为0.24±0.03、0.56±0.06、0.53±0.07、0.49±0.08、0.21 ±0.01.B、C、D组的组织病理学(移植静脉内膜厚度、内径、内膜/中膜厚度比以及胶原容积指数)与对侧正常静脉组比较,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之间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A组移植静脉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与对侧正常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纳米缓释技术处理的雷帕霉素,对离体的移植静脉行管腔内局部处理,能抑制移植静脉内膜增生,防治移植静脉狭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45例(51人次)血管移植透析内瘘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异体动脉和人造血管(E-PTFE)材料,移植瘘管的一年透析使用率为81.58%,使用3年以上8例,病人带功能移植瘘管总时间最长达76个月以上。每100个移植瘘管随访月平均并发症发生率为3.62,其中血栓形成和回流静脉或流出端吻合口狭窄是移植瘘管的主要失功原因。作者认为异体动脉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较高的瘘管使用率和血管材料的相对可选择性,是移植血管内瘘的较理想血管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