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7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52篇
药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综合介入治疗与系统溶栓治疗对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年间收治的229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122例采用血栓碎吸、溶栓等综合介入治疗(A组),其中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53例,采取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辅助处理,术后辅以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肝素抗凝治疗;另107例(B组)行尿激酶,肝素抗凝等系统溶栓治疗。结果:平均住院天数A组(6.2±2.2)d,B组(10.5±2.4)d;2周后复查,A,B两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0.98%,14.02%和96.72%,7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85个月,患肢膝下15 cm处周径差A组为(0.53±0.42)cm,B组为(1.42±1.35)cm;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A组分别23.15%,9.26%和0,B组分别为50.51%,80.81%和9.09%,A组静脉通畅率为81.48%,静脉瓣膜功能正常率为57.41%,B组为65.66%和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介入治疗对急性混合型LEDVT的近期、中远期疗效均优于系统溶栓,尤其在保护静脉瓣膜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系统溶栓。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疾病[1].为提高DVT介入手术成功率,解放军第一四八医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对13例左髂静脉闭塞并DVT的患者,采用经患侧股静脉穿刺,使用自制圈套器建立健-患侧股静脉工作导丝通路,行Fogarty取栓导管拉栓,14F鞘管取栓的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血栓碎吸术与系统静脉溶栓治疗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疗效。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8月收治的173例急性中央型LE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行血栓碎吸术,97例)和对照组(t5单纯静脉溶栓,96例)。测量2组治疗前、后患肢腿围,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结果:实验组出院日寸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与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造影静脉通畅率100%。对照组出院时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与入院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静脉造影通畅率91.67%(88/96)。实验组入、出院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的差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减少(P〈O.05),出院时静脉造影通畅率较对照组高(P〈0.05)。由于实验组中18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支架植入,实验组住院费用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于急性LEDVT患者,与系统静脉溶栓治疗相比,血栓碎吸术治疗疗效显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静脉通畅率,远期疗效有待进~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健侧股静脉预防性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 F大腔鞘管,50 mL注射器负压抽吸髂股静脉血栓。112例合并髂静脉狭窄或闭塞患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术后给予肝素抗凝。结果:出院时膝上、下15 cm处健、患侧周径差分别降为(1.34±0.57)cm和(0.93±0.42)cm,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37、23.99,P均<0.05);随访36个月,随访率97.88%(231/236)。术后水肿、色素沉着和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12.99%(30/231)、8.23%(19/231)和0;随访疗效优92.21%(213/231)。支架植入患者随访均通畅。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治疗髂股DVT疗效显著,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能够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9岁,自幼口唇紫绀。查体:口唇黏膜重度紫绀,明显杵状指(趾),心界略向左侧扩大,Hb 232g/L,Hct0.732,胸片示心胸比例0.60,肺动脉段突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法乐氏四联症。2004年3月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术中见心包前壁菲薄,切开后发现心脏明显向左后移位,主动脉为右前位,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直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73例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资料,采用血栓碎吸+经皮血管内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辅助溶栓等血管介入技术进行综合性治疗。结果 73例中治愈42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100%。本组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2例溶栓过程中出现血尿、便血。随访6~12个月,中位时间9个月,支架通畅率96%(70/73),均未发现支架移位和变形。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门静脉高压(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指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异常变化而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和广泛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综合征。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腹水;而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age,UGH)则为其最危险的并发症,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并进一步加重肝细胞损害,诱发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主要病死原因;病死率约20%,再出血  相似文献   
8.
鹿咏红  张希全 《山东医药》2003,43(20):39-40
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PCS,又称植入式药物泵),可行动脉内长期灌注,为肿瘤的局部化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往应用PCS时需经外科手术置管,1995~2002年,我们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经股动脉和髂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配合皮肤小切口,为107例患者植入PCS均获成功。现将应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单纯化疗(A组);化疗加碘油栓塞(B组);化疗加碘油加明胶海绵栓塞(C组).结果5年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428例,386例经2个月~50个月随访.肿瘤缩小率:A组14%,B组55%,C组79%(三组间P<001).肿瘤基本消失:C组5%,A,B两组无1例消失.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A组0%,B组10%,C组45%,其中12例患者获Ⅱ期手术切除,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见肿瘤区癌细胞全部或部分凝固坏死,瘤旁癌细胞稀疏.结论影响疗效因素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血供情况,门静脉主干瘘和癌栓、肝动脉插管治疗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动脉内血栓形成,易导致肢体局部缺血性坏死.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有多种,治疗模式和适应证也各异.血管腔内治疗技术,是当前血管外科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因其微创,恢复快,适应证广等特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自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采用腔内机械性血栓碎吸+局部溶栓,治疗周围动脉急性血栓性栓塞疾病63例,临床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