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1989年5月 ̄1997年5月,收治36例肝内胆管结石和狭窄并肝组织纤维性变的患者,采用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31例,同时行肝部分切除12例(38.7%);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切开整形、肝部分切除,行肝总管左/右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5例。共行肝部分切除17例(47.2%)。结果提示:选用肝部分切除+胆肠大口径侧侧吻合可提高疗效,减少残石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研究肝细胞选择性摄取高密度脂蛋白(HDL2)胆固醇酯的机制。大鼠肝窦状腺细胞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无ApoE-HDL2FITC-HDL2培养后,测定细胞结合、内吞与释放荧光强度。结果:细胞与FITC-HDL237℃培养3h,细胞结合与内吞的荧光强度分别为8.89±0.87和5.35±0.69。细胞进一步37℃培养2h,细胞释放的三氯醋酸(TCA)沉淀和TCA可溶性荧光强度分别为2.96± 0.53和0.28± 0.15。乙酰咪唑修饰HDL2,阻断其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后的细胞结合与内吞分别为1.15±0.38和0.77±0.17,细胞释放的TCA沉淀和TCA可溶性荧光强度分别为0.43±0.16和0.05±0.04。结论:①细胞内吞HDL2中85.5%通过受体途径,14.5%通过非特异性途径;②进入细胞内HDL2颗粒中载脂蛋白(Apo)没有经过溶酶体途径分解。而通过逆向胞饮途径释放出胞外。  相似文献   

3.
制备大鼠肝抑素(HC)纯品,研究它对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用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HC纯品,用液法检测HC样品的生物活性。结果:提取的HC纯品的SDS电泳纯度达89.5%, Mr 13.5 × 103;该 HC纯品对大鼠再生肝细胞和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3.1%(0.2 mg/L)和77.7%(0.3 mg/L),但对人胃癌细胞增殖无抑制效应。结论:结果提示提取的HC是抑制再生肝细胞和肝癌细胞增殖的特异性因子。  相似文献   

4.
749例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3年1月至1994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49例,其中左肝内胆管结石347例。肝胆管狭窄占64.82%,肝胆管癌占1.47%。肝叶或肝段切除373例(49.80%),其中左肝叶或肝段切除占89.91%。在各术式中,肝叶或肝段切除优于其它术式,效果相差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ABC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了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17p杂合性丢失(LOH)的情况,发现12例发生LOH,阳性率为25.0%,尤其是在恶性程度的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中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非DLCL中的17.5%(P〈0.01),提示17pLOH与NHL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LOH与突变型p53的表达也有相关性,在有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ABC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了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17p杂合性丢失(LOH)的情况,发现12例发生LOH,阳性率为25.0%,尤其是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中阳性率为62.5%,显著高于非DLCL中的17.5%(P<0.01),提示17pLOH与NHL的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LOH与突变型p53的表达也有相关性,在有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NHL中LOH为66.7%,在无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NHL中LOH为33.3%(P<0.05)。作者认为,在国人NHL中可同时存在p53突变和17pLOH,与NHL中DLCL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以左肝外叶切除术为主治疗45例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式,手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复发等情况,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术后并发症7例,占15.6%。经治痊愈。病理提示左肝内胆管癌1例,术后经T管造影肝内外残留结石4例,均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随访0.5-5年,结石复发的5例,总的治疗效果89%,结论:病变肝叶切除,肝内胆管狭窄切开成形,胆肠内引流效果较好,术中配合胆道造影及纤维胆道镜取石,可免除残留结石。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1984~1993年间采用肝段切除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5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男14例,女36例,年龄18~68岁。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最长达30年。16例为第2次手术,1例为第4次手术。术前均经B超检查,部分病例经PTC、ERCP、CT、T管造影等影像诊断,了解梗阻病灶的部位、范围、数目(结石或/和狭窄)的定位诊断。结石部位:左右肝管结石13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8例,左肝管结石35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18例;右肝管结石2例,其中伴有胆总管结石1例。狭窄部位:左肝管开口狭窄20例,左…  相似文献   

9.
对128例有病理诊断依据的肝细胞场(HCC)、47例慢迁肝(CPH)、105例慢活肝(CAH)、46例肝硬化(LC).采用嵌套式PCR技术检测其血标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IIA,对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HCC组。HCVRNA14.1%阳性,HBVDNA7i.3%阳性。CPH,CAH,LC和HCC的HBV感染率均在90%左右,而HCV感染率则分别为8.5%、9.5%、17.4%和19.5%,显示HCV感染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晚期肝病组的HCV感染率(19.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9.2%,P<0.05)。提示HCV感染后经过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HCC可能是一个逐渐演进的病理过程。HCV,HBV重叠感染率。HCC组高于CPH,CAH,而与LC相近,显示HCV重叠感染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促进病变向着迁延化、慢性化,进而向着肝硬化、HCC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胆汁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及其与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丛  沈韬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9):544-546
为了研究活性氧自由基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维生素E,C预防结石的机理,采用以胆总管不全狭窄的方法制备的豚鼠胆色素结石动物模型进行了观察。手术结扎致胆总管狭窄1周后的豚鼠其胆色素结石成石率(14/16),明显高于在胆管狭窄基础上,又腹腔注射维生素E和维生素C的用药组(5/14)和对照组(0/15)(均P<0.01);而胆汁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却显著低于后两组(均P<0.05);狭窄组和用...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伴肝门部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 1996 2 0 0 2年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 14 8例病人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右肝结石多分布在右后叶并多伴有右后叶萎缩 ,右肝管开口狭窄 ;左肝结石多分布在左外叶 ,常伴有左肝管开口部狭窄 ;两侧肝胆管结石病例数最多。手术方法分为 4类 ,以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 胆道探查术和 /或胆肠吻合术为主。结论 根据结石部位、肝脏病变程度及病理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心,肝,肾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慎勤芳 《河北医学》2000,6(3):223-225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nic Encephalopathy,HIE)对心、肝、 肾的损伤。方法:35例重度HIE和32例轻度HIE作为研究组,3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入院后 翌日晨空腹股静脉穿刺抽血,验测肝功能 ALT,肾功能 BUN和 Cr,心肌酶 AST、LDH和 HBDH.结 果:重度组ALT71.5±25.5U/L,BUN6.5±2.3mmol/L,Cr90±33umol/L,AST131±61u/L, LDH700±285u/L,HBDH707.5±230.5u/L,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轻度组ALT20± 5.75u/L,BUN2.7±1.0mmol/L,Cr68±23umol/L,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ST57.5± 24.5u./L,LDH543±199.5u/L,HBDH441.5±20.5u/L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组 与轻度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HIE对心、肝、肾有损伤作用,重度HIE的损伤较轻度 HIE严重。  相似文献   

13.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人肝癌裸鼠模型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反义H-ras寡脱氧核苷酸(ODN)对高表达蛋白p21H- ras的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细胞生长、凋亡及转移潜能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LCI-D20细胞,经10μmol/L浓度反义ODN处理后,以1.5×10细胞数分别接种于14只裸鼠皮下缝制皮囊内:6只接种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4只接种H-ras非特异性反义ODN处理细胞,余4只接种未作处理的对照细胞。结果反义H-ras对LCI-D20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t=31.529,P<0.01),反义ODN处理细胞,S期比率(36.0±1.4)显著低于对照组(58.5±0.9,t=13.519,P<0.01),而G1/G0期比率(56.7%±1.1%)高于对照组(37.4±0.7,t=14.802,P<0.01);反义H-rasODN处理细胞的凋亡发生率(34.0%±4.5%)显著高于对照组(2.5%±1.2%,t=13.434,P<0.01);反义H-ras处理对LCI-D20细胞在接种动物体内的生长具有显著延迟抑制作用(t=3.509,t=3.452,P<0.01);接种动物的肺转移率,反义H-rasODN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邹明扬 《四川医学》2002,23(12):1228-1229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9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各类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总管切开(包括肝内胆管剖开)取石+“T”管引流20例(22%),肝叶切除,肝门部胆管原位整形胆管-空肠Roux-Y吻合21例(23%),左外叶切除+“T”管引流25例(27%),左半肝切除11例(12%),右肝段楔形切除6例(6.6%)。肝门部胆管狭窄切开原们整形,包括3例脐静脉修补7例(7.7%)。随访结果表明:肝切除,胆管狭窄原位整形,肝管-空肠Roux-Y吻合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主要方法,能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肝叶或肝段切除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胆肠吻合前必须先矫正胆管狭窄,清除结石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术式的效果,总结各种术式的作用和适应证。结果:肝切除术式采用左外叶切除56例(35%),左半肝切除29例(18.13%),肝方叶切除11例(6.88%),右前叶切除13例(8.13%),右后叶切除22例(13.75%),右半肝切除5例(3.2%),双侧多区段肝切除24例(15%);其中附加胆肠内引流术69例(43.13%),经肝实质切开取石6例。结论:根据手术探查胆管狭窄部位及范围和结石分布状况,采用不同的术式。正确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残留结石的关键,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效能,分析肝脏超声定 量弹性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7-05~ 2018-11 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 SWE 检 测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 72 例纳入研究,以上入选病例全部经肝穿刺活检确诊并获得病理结果,同时选择 50 名非肝病健康志愿者(均衡性别、年龄)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及健康志愿者肝脏弹性值之间的 差异。Spearman 法分析肝脏弹性值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 LSM 预 测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CHB 研究病例与健康对照组的 LSM 数值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均 P<0.05),CHB 不同病理分期病人(S0 ~ 4 期)弹性值参数随肝纤维化分期的加重而呈增加趋势, Spearman 分析显示,LSM 数值与病理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 = 0.844、P = 0.0272);SWE 诊断肝纤维化(S ≥2 和 S= 4)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0.932;S≥2 界值 SWE = 10.27kPa,对应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 88.4%;S= 4 界值 SWE= 18.61kPa,对应敏感性为81.6%,特异性为94.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剪切波弹性 测量值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有一定相关性,SWE 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评估准确性较高,能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乙型肝病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4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内此素-1(ET-1)及骨源性类洋地黄素(EDLF)水平。结果显示:血浆ET-1水平CHD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D-LR组明显高于CHD-RL组(P〈0.01);血浆EDLF水平CHD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HD-LR组略高于CHD-RL组(P〉0.05)。提示ET-1及EDLF在CHD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兔胆红素结石模型,测定在胆道梗阻与感染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肝组织脂质含量及肝细胞膜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的变化。结果发现:肝细胞膜HDL受体B_(maxd)于1周时胆道梗阻(BO)及胆道梗阻感染(BOI)组即已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分别为对照组的69.09%和49.09%(P<0.01)。6周时,BO和BOI组分别维持在1周时水平。Kd值1周时BO和BOI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至6周时,BO和BOI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游离胆固醇各实验组均较对组照减少(P<0.01)。我们认为:在胆道梗阻与感染条件下,肝细胞膜HDL受体功能存在异常,早期主要是受体数目减少,后期存在亲和力降低。因受体功能障碍,使肝细胞摄取HDL减少,从而减少了用于胆汁酸合成的游离胆固醇量。可能最终引起胆汁酸合成减少,促进色素性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脑病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氨基酸激活电流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H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快速加药装置将50μmol/Lγ-氨基丁酸(GABA)或1mmol/LN-甲基-D-天冬氨酸(NMDA)+10μmol/L甘氨酸(Gly)加于急性分离的大白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周围,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GABA或NMDA激活的电流。结果HE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GAB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13.3±436.8pA(31例),比对照大鼠(233.4±179.7pA,28例)有较大增强(t=2.1049,P<0.05)。并观察到HE大鼠GAB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较对照大鼠高。HE大鼠NMDA激活的内向电流的强度为408.5±317.2pA(37例),比对照大鼠(882.6±896.5pA,26例)弱(t=2.5851,P<0.05)。两组大鼠NMDA激活电流的出现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氨基酸受体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改变在肝性脑病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近5年来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和T管流术治疗的4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疗效总结。结果44例中左肝内胆管结石25例(56.8%),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19例(43.2%),37例(84.1%)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手术后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0.9%(40/44),效果差率为9.1%(4/44),肝内胆管结石残余率为34.1%(15/44)。术后随访发现有14.6%(6/41)患者反复发作胆道感染。结论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但仍有一定比例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需要通过扩大肝切除范围以及综合应用肝部分切除、肝胆管切开取石、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术后消炎利胆药物治疗等措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