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反义RNA对EC9706人食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法将反义VEGFcDNA质粒转染至EC9706人食管癌细胞,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检测EC9706细胞增殖,免疫组化SAB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VEGF蛋白和VEGF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并将转基因EC9706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后肢皮下,4周后观察皮下成瘤情况.结果 被反义VEGFcDNA质粒转染的EC9706食管癌细胞有外源性VEGF反义基因的整合及表达,该细胞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但细胞生长增殖能力和增殖周期无明显改变,未发生明显凋亡现象;接种裸鼠28 d后,EC9706-wt组、EC9706-A组及EC9706-E组皮下移植瘤的潜伏期分别为(5.8±2.4)、(12.4±3.6)、(5.3±2.2)d,瘤体重量分别为(2.83 ±0.32)、(0.87±0.14)、(2.62 ±0.68)g,EC9706-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反义RNA可抑制EC9706食管癌细胞VEGF表达和裸鼠体内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1β诱导的方法建立骨关节炎(OA)体外模型,实验分为4组,每组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干预,A组:(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B组:10 μg/L VEGF;C组:10 μg/L IL-1β;D组:10 μg/L VEGF+ 10 μg/LIL-1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 Time PCR)检测iNOS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 iNOS mRNA的表达:A组iNOS mRNA无表达,B组(9.64±1.64)、C组(17.27±2.01)及D组(28.93±6.63),3组的iNOS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进一步组间比较,D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及C组(P<0.05),C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5)。iNOS蛋白的表达:A组iNOS蛋白无表达,B组(0.44±0.12)、C组(0.74±0.07)及D组(1.38±0.38),3组的iNOS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进一步组间比较,D组软骨细胞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及C组(P<0.05),C组软骨细胞iNOS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B组(P<0.01)。结论 在OA的发病过程中,VEGF可能通过上调软骨细胞iNOS的表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体外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D乳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4组,每组加入不同处理因素进行干预,A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B组:10 μg/L VEGF;C组:10 μg/L白细胞介素(IL)-1β;D组:10 μg/L VEGF+ 10 μg/L IL-1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MMP-13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MP-13蛋白的表达.结果 B组(0.88±0.47)、C组(3.69 ±0.45)及D组(3.85 ±0.48)的MMP-1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0.73±0.56),D组软骨细胞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及C组(P<0.05).与A组(0.36 ±0.17)比较,B组(0.63±0.21)、C组(0.76±0.24)及D组(0.99±0.26)的MMP-1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D组MMP-13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及C组(P<0.05).结论 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VEGF可能通过上调软骨细胞MMP-13的表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F-kB信号转导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稳定转染HBx基因的L02细胞系(L02-HBx),用不同浓度的NF-kB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吡咯二硫氢基甲醋酯(PDTC)阻断NF-kB信号转导通路,荧光双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NF-kB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及失活情况,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及PDTC加入前后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以L02细胞为参照,转染HBx基因后的L02-HBx细胞NF-kB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VEGF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增加(4.07±0.31)和(4.34±0.6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25.0和50.0μmol/L的PDTC作用24 h后,L02-HBx细胞NF-kB信号转导通路被阻断,VEGF mRNA表达水平分别增加(2.33±0.22)和(1.86±0.18)倍;VEGF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加(2.52±0.29)和(2.17±0.34)倍,与未加入PDTC的L02-HBx细胞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μmol/L PDTC作用24 h后,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kB信号转导通路是HBx上调VEGF表达、促进肝癌血管生成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BMSCs)源性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分离、培养人BMSCs,并向成骨细胞方向诱导,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鉴定成骨细胞.取诱导14d的人BMSCs,分成5组(n=3),分别用0、50、100、150、200 nmol/L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细胞,以确定最佳作用浓度.取诱导21d的人BMSCs,分成5组(n=6),分别用最佳作用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细胞0、6、12、24、48 h,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不同时间组VEGF 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时间组VEGF蛋白的表达. 结果 人BMSCs经诱导后ALP染色大部分呈阳性反应.0、50、100、150、200nmol/L血管紧张素Ⅱ处理的BMSCs VEGF mRNA表达平均分别为1.000±0.000、2.304±0.315、4.336±0.400、5.573±0.608、5.492±0.460,其中0、50 nmol/L浓度组分别与100、150、200 nmol/L浓度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150 nmol/L为血管紧张素Ⅱ的最佳作用浓度.0、6、12、24、48 h组细胞VEGF mRNA表达平均分别为1.000±0.000、1.984±0.160、4.372±0.378、5.573±0.586、4.994±0.445,其中0、6h组分别与12、24、48 h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6、12、24、48 h组细胞VEGF蛋白分泌量逐渐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 结论 用血管紧张素Ⅱ处理人BMSCs源性成骨细胞能够使VEGF mRNA表达量和蛋白分泌量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分组加入1、10、100 μg/L TNF-α培养24 h,或加入100 μg/L TNF-α培养3、8、12、24 h,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P)的表达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VASP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TNF-α干预24h不同浓度组VASP mRNA水平分别为0.993±0.045(对照组)、0.801±0.022(1 μg/L)、0.626 ±0.018(10 μg/L)、0.529±0.017(100 μg/L);蛋白水平分别为0.849±0.021(对照组)、0.788±0.028(1μg/L)、0.364 ±0.018(10 μg/L)、0.317±0.023(100 μg/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1.0)%(对照组)、(14.0±1.1)%(1 μg/L)、(24.4±3.8)%(10 μg/L)、(36.0±2.5)%(100 μg/L).100 μg/L TNF-α干预不同时间组VASP mRNA表达分别为0.829 ±0.051(3 h)、0.741±0.029(8 h)、0.669 ±0.026(12 h)、0.528 ±0.017(24 h),蛋白水平分别为0.528±0.201(3 h)、0.470±0.016(8 h)、0.299±0.015(12 h)、0.298±0.016(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0.9)%(3 h)、(11.4±1.2)%(8 h)、(21.2±1.4)%(12 h)、(36.3±2.1)%(24 h).VASPmRNA及蛋白水平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及剂量依赖升高(P<0.05).结论 TNF-α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兔早期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HI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组织的表达.方法 实验设四氯化碳诱导和正常对照组各15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每2周处死实验组3只,正常对照组3只,同时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HIF-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部分细胞核中也有表达.V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位于肝细胞的细胞质、细胞核和血管内皮细胞中.HIF-1α、VEGF阳性表达均呈棕黄色颗粒.HIF-1α、VEGF在早期肝硬化期(12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10例;在肝纤维化期(8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9例;在肝炎期(4周末)阳性表达数均为4例.HIF-1α mRNA、VEGF mRNA在3个时期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时间延长其阳性表达率增加.结论 通过对兔早期肝硬化形成过程中HIF-1α、VEGF在肝组织的表达的观察,为临床基因靶点治疗肝脏疾病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与张力蛋白和辅助蛋白同源的磷脂酶mRNA(PTENmRNA)、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HIF-1α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PTENmRNA、HIF-1αmRNA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IF-1αmRNA阳性表达为棕黄色杂交颗粒,主要定位于肿瘤组织坏死边缘区域的肿瘤细胞胞浆中。62例大肠腺癌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67.7%、59.7%。18例大肠腺瘤标本中,PTENmRNA、HIF-1mR-NA、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44.4%、33.3%。大肠腺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P<0.05),而PTENmRNA则相反。有局部复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Dukes分期高的大肠腺癌组织中HIF-1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而PTENmRNA表达则相反。HIF-1α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χ2=4.751,P<0.05);HIF-1αmRNA表达与PTENmRNA呈显著负相关(χ2=21.84,P<0.01);HIF-1αmRNA与VEGF无相关性(χ2=2.597,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的低表达或突变缺失诱导HIF-1α及其靶基因VEGF的过度表达在大肠腺瘤-腺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50例)、湖南省邵阳市中医院(36例)行手术治疗的86例GIST患者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标本中HIF-1 α、ET-1和VEGF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HIF-1α、ET-1和VEGF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生存率,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86例患者中,HIF-1α阴性23例、阳性30例、强阳性33例,阳性表达率为73.3%(63/86);ET-1阴性29例、阳性28例、强阳性29例,阳性表达率为66.3% (57/86);VEGF阴性24例、阳性26例、强阳性36例,阳性表达率为72.1%(62/86).HIF-1α、ET-1和VEGF的表达两两均呈正相关(r=0.594,0.655,0.347,P<0.05);上述3种检测指标与GIST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浸润转移、肿瘤直径和核分裂象有关(x2=15.565、10.841、12.574、21.125,8.171、10.002、10.354、17.317,14.710、16.230、11.116、18.886,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无关(x2=0.059、0.071、5.070,0.468、0.074、1.665,0.231、0.370、3.712,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3种检测指标阳性表达率随GIST NIH危险度分级的升高、出现浸润转移和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86例患者随访率为91.9%(79/86),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和69%.中位随访时间为40.2个月(2~66个月).HIF-1α、ET-1和VEGF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45%和42%,显著低于阴性患者的64%、65%和63%(x2=6.325,6.124,6.287,P<0.05).结论 HIF-1α、ET-1和VEGF在GIST中的表达两两呈正相关,这3种检测指标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如皋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的增殖期婴幼儿腹部表浅血管瘤30例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为笔者医院儿科正常体检婴幼儿。各组婴幼儿的外周血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并进行浓度变化动态观察。组间比较采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对照组婴幼儿血清VEGF浓度水平为(257.391±76.612)μg/L,HIF-1α为(2.975±1.045)mg/L;治疗组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VEGF浓度水平为(416.849±104.219)μ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285.402±122.457)μg/L(P0.05),治疗12周浓度水平为(241.873±115.694)μ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下降明显;婴幼儿患者治疗前血清中HIF-1α浓度水平为(12.347±1.463)mg/L,联合治疗4周后浓度水平为(7.425±0.877)mg/L(P0.05),治疗12周后浓度水平为(2.414±1.948)mg/L(P0.05),血清浓度水平也呈下降趋势。结论: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患者接受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后,血浆中VEGF及HIF-1α浓度显著下降;VEGF及HIF-1α有望成为评判曲安奈德注射联合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效果的客观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仪鉴定EPC,转染VEGF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和ELISA检测EPC表达VEGF蛋白,噻唑蓝(MTT)检测EPC对VEGF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 EPC表达CD_(34)、CD_(31)、KDR及CD_(133)细胞表面标志,转染后EPC胞内表达VEGF。脂质体介导PcDNA3.1(-)/VEGF_(165)质粒转染、PcDNA3.1(-)/VEGF_(165)空质粒转染、不转染任何质粒的3组EPC培养基上清中表达的VEGF分别为(352±35)ng/L、(45±5)ng/L、0 ng/L(P<0.05),VEGF质粒转染对EPC增殖无影响。结论 EPC可作为VEGF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Ang2,HIF-1α及VEGF对肝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肝细胞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检测52例肝癌组织中Ang2,HIF-1α及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对共表达的肝癌组织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RT-PCR 显示,52例肝癌组织中有38例共表达Ang2mRNA,HIF-1αmRNA 和VEGF mRNA,且两两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783,P<0.01;r=0.427,P<0.05;r=0.433,P<0.05);免疫组化发现,52例肝癌组织36例共表达Ang2,HIF-1α和VEGF蛋白。共表达Ang2 mRNA,HIF-αmRNA 和VEGF蛋白的38例肝癌组织中,平均微血管数[(45.4±8.90) 个/HP],明显高于非共表达组[(13.6±3.30)个/HP](P<0.05)。结论:Ang2,HIF-1α和VEGF与肝癌的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肿瘤组织缺氧可能是其始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对不同放疗处理的lewis肺癌小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60只lewis肺癌细胞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大剂量单次放疗组、小剂量分次放疗组、大剂量单次放疗联合YH-16组、小剂量分次放疗联合YH-16组.作相应处理后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各组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并对HIF-1α、VEGF和抑瘤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抑瘤率和HIF-1α及VEGF表达呈负相关(r分别为-7.823、-8.314,P<0.05),而HIF-1α与VEGF表达则无明显线性关系.结论 放疗前使用YH-16,可降低lewis肺癌小鼠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使放疗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胶质瘤中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活化与肿瘤微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54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肿瘤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胶质瘤组织中Gli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运用Western blot法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U87、SHG44、U251及A172胶质瘤细胞中Gli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U87、SHG44中通过环巴胺(Cyclopamine)处理胶质瘤细胞束抑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观察这一信号通路活性下降后对胶质瘤中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Hedgehog/Gli1信号通路中Gli1表达数量的增加,MVD也相应地升高;在胶质瘤细胞株U87、SHG44、U251及A172中,U87及SHG44中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较高,同时VE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较高;通过Cyclopamine抑制这一信号通路可明显下调胶质瘤细胞中VEGF的表达,其中5μmol/L Cyclopamine组VEGF的表达分别下降至(33.3±3.3)%(U87细胞),(27.1±3.0)%(SHG44细胞);10 μmol/L组VEGF的表达分别下降至(14.7±29)%( U87),(16.3±2.4)%(SHG44).结论 部分胶质瘤中存在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活化,而且这一信号通路活化程度与胶质瘤的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缺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胶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20例新鲜冷冻标本及117例多聚甲醛固定的不同级别胶质瘤标本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半定量计算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RT-PCR结果示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HIF-1α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11.99、12.18、48.31、80.96、112.77,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元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9.45,P〈0.01);而VEGF mRNA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29.50、37.97、60.33、84.61、112.9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2.91,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HIF-1α在正常脑组织和Ⅰ-Ⅳ级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3.3%、53.5%、80.6%、100%,正常脑组织和Ⅰ级胶质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8.19,P〈0.05);同样,VEGF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62.8%、83.3%、100%,各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78,P〈0.05)。结论 HIF-1α与VEGF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随着病理级别的升高,HIF-1α与VEGF无论是在mRNA水平还是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并且两者间的表达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初步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V)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检测BUC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HIF-1α和VEGF在两种不同组织的表达和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1α、VEGF在BUC中的阳性表达率(57.1%、72.5%),都明显高于正常组织(4.1%、6.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UC中HIF-1oα表达水平和VEGF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P<0.01).两者表达水平与BUC肌层浸润、非肌层浸润、细胞级别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在BUC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密切相关,并且均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大关系.因此,联合检测HIF-1α和VEGF有助于BUC的预后判断及复发风险预测,对分子靶向治疗膀胱癌也可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表达载体 (PCHO/hVEGF D)肠系膜上静脉注射后大鼠肝脏表达的维持时间以及血管形成效果观察。方法 健康级S D大鼠实验组 (2 4只 ) ,肠系膜上静脉注射PCHO/hVEGF D 15 0 μg/只 ,对照组 (18只 )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然后行门静脉部分结扎术 ,制成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术后 8、14、2 1d处死大鼠 ,取下肝脏标本 ,原位杂交法检测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hVEGF D)mRNA的表达水平 ;Ⅷ因子法计算肝脏的血管计数。结果 实验 1、2、3组的hVEGF D的mRNA表达平均积分和阳性率分别为 6.83± 1.72 ,5 /6;3 .71± 2 .14 ,2 /7;2 .5 7± 2 .0 7,1/7;对照组极弱或无表达。第 1组与第 2组、第 3组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t1/ 2 =2 .86,t1/ 3 =3 .99,P <0 .0 1)。第 2组和第 3组之间 ,差异无显著性 (t =1.0 16,P >0 .0 5 )。对照组未检测到表达。实验 1、2、3组的血管计数分别为 :12 .83± 4.0 2、8.2 0± 1.92 ,t =2 .3 5 ,P <0 .0 5 ;12 .71± 3 .14、8.80± 1.79,t =2 .49,P <0 .0 5 ;12 .0 0± 3 .74、7.67± 2 .5 0 ,t =2 .41,P <0 .0 5。 3组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 ;实验组 3组之间血管计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裸基因肠系膜静脉注射PCHO/hVEGF D可以在门静脉部分结扎大鼠得到高效表达hVEGF D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作用,及其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方法 (1)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5 μg/L,下同)组、VEGF组(100 μg/L,下同)、TGF-β1+VEGF组。HK2细胞体外培养48 h,用免疫组化双染方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2)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VEGF组、TGF-β1+VEGF组、PI3K-Akt信号通路阻断剂LY294002组(25 μmol/L,下同)、TGF-β1+LY294002组、VEGF+LY294002组、TGF-β1+VEGF+LY294002组。HK2细胞体外培养48 h,用Western印迹和RT-PCR方法检测α-SMA和CTGF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纤连蛋白(FN)和I型胶原(ColⅠ)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组α-SM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增强,而E钙黏蛋白表达减弱; TGF-β1+VEGF组α-SMA表达比TGF-β1组显著减弱,而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 TGF-β1组α-SMA、CTGF蛋白和 mRNA及FN、ColⅠ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均P < 0.05);TGF-β1+VEGF组α-SMA、CTGF蛋白和mRNA及FN、ColⅠ表达比TGF-β1组显著减弱(均P < 0.05);TGF-β1+VEGF+LY294002组α-SMA、CTGF蛋白和 mRNA及FN、ColⅠ表达比TGF-β1+VEGF组显著增强(均P < 0.05)。 结论 VEGF能抑制TGF-β1诱导的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发生EMT,其机制可能与VEGF下调HK2细胞CTGF表达及减少细胞外FN、ColⅠ合成有关。VEGF的这种作用可能部分通过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实现,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