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miR-125b的表达,分析miR-125b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miR-125b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非肿瘤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miR-125b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及Her-2的表达相关(P=0.019和P=0.033),miR-125b的表达与年龄、肿块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及雌、孕激素状态未见显著相关性。结论:miR-125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异常,可能和乳腺癌的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miR-221/miR-22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R-221/miR-22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茎环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非肿瘤乳腺组织中成簇分布的miR-221和miR-222表达,分析miR-221和miR-222表达与乳腺癌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miR-221和miR-222表达明显高于其对应的正常乳腺组织(P值均小于0.05),但miR-221和miR-222两者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176)。miR-221和miR-222的表达和雌激素受体状态及Her-2表达有关。低雌激素受体表达和高Her-2表达的乳腺癌组织的miR-221和miR-222表达均明显高于高雌激素受体和低Her-2表达的标本(P值均小于0.05)。miR-221和miR-222的表达与月经状况、肿块大小、孕激素受体状态、淋巴结转移及TMN分期无关。结论:miR-221/miR-222不但是乳腺癌重要的标记,而且可能成为内分泌治疗抵抗的预兆性标记物和靶向治疗潜在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
田南南  杨建新 《海南医学》2013,24(24):3599-3601
目的观察microRNA-146a(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iR-146a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65例乳腺浸润导管癌及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miR-146a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iR-146a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44.6%vs 66.2%,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miR-146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1),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ER、PR、c-erbB-2、ki67、p53、E-cadherin过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miR-146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提示其可能作为重要的抑癌因子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肿瘤标记物或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薛峰  周静  靳疆  张燕  李青  郑苏 《新疆医学》2011,41(12):46-49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和HER-2表达的关系,探讨雄激素受体在浸涧性导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浸涧性导管癌中AR、ER、PR和HER-2的蛋白表达。结果:乳腺没润性导管癌中AR的阳性表达率为45.9%。随着病理分级增加,AR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AR阳性率明显高于行淋巴结转移者〈P〈0.01)。AR在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51.5%和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AR表达勺ER、PR和HER-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E-钙黏附素(E-CD)、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1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D、AMFR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D表达明显下调,组织学Ⅰ、Ⅱ、Ⅲ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CD表达随级别增高而减弱。E-CD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浸润性导管癌AMFR明显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化差、TNM分期有关(P〈0.05)。E-CD与AMFR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E-CD表达下调和AMFR表达上调,联合运用这两项标记对于估计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晓梅 《中外医疗》2013,(30):187-188
目的探讨比较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NY-BR-1的表达。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乳腺小管癌患者5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02例的病理石蜡切片作为研究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NY-BR-1的检测,以及ER、PR、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的检测。结果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NY-BR-1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P〈0.05);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乳腺小管癌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NY-BR-1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O.05),而与乳腺癌激素受体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Y-BR-1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低,在高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高,乳腺小管癌与高分化乳腺癌和Luminal型乳腺癌具有相近的分析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Fasc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Fascin蛋白的表达和定位,以21例乳腺良性病变(10例乳腺纤维腺瘤、5例单纯性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6例乳腺小叶增生)做为对照,收集病例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的表达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Fascin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癌旁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39%(19/72)、0.14%(1/72)和0%(0/21),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及乳腺良性病变(P值均〈0.01);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的表达与临床TNM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均〈0.05);ER或PR阴性的浸润性导管癌病例Fascin表达阳性率更高(P值均〈0.05)。结论Fascin蛋白的检测对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望成为一个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微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深度测序的方法,筛选8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选出在乳腺癌中高表达的miRNA;用实时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方法对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0例作为对照的正常健康体检女性血浆中相应miRN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深度测序发现miR-7、miR-21、miR-155、miR-182、miR-184、miR-196a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乳腺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浆中用realtime RT-PCR方法进行检测发现其中miR-21、miR-155、miR-184、miR-196a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升高(P<0.001,P<0.001,P=0.002及P=0.028);其ROC曲线下面积及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23(95%CI:0.730~0.916),0.780(95%CI:0.681~0.879),0.708(95%CI:0.591~0.826)和0.645(95%CI:0.527~0.763);miR-21和miR-155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及P=0.024)。结论:miRNA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血液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VEGF、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不同乳腺组织中VEGF和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OX一2在乳腺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其在正常乳腺组织、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显著(P〈0.01)。VEGF、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其在乳腺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两组中COX-2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77.1%和40%,P〈0.05),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80.0%和70%,P〉0.05)。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其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VEGF、COX-2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98,P〈0.05)。结论VEGF、COX-2的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以及推测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表达及其与ER PR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ER、PR的相关性,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方法: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ER和P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②统计学处理:本结果采用x^2、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对照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和0.00%(0/1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②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R、PR和发病年龄无关,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不表达,且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miR-195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首治的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及相应的石蜡包埋组织以及同期10例正常女性的血清作为对照组,从血清中提取总RNA,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iR-195在乳腺癌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195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血清中miR-195上调的相对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miR-195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83.9%,区别乳腺癌和正常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70%。结论血清miR-195可作为乳腺癌一项潜在的诊断标记物,并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miR-195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与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47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95的表达水平,以及相应47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浆与10例健康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胃癌组织中miR-195表达降低,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健康者相比,胃癌患者血浆中miR-195表达降低,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miR 195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及术前血浆中表达降低,且可能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清miR-141和miR-195-5p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作为乳腺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活组织检测为乳房良性病变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用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并用miR-141和miR-195-5p质粒转染到人乳腺癌细胞MX-1中,观察其增殖和迁移能力。观察各组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变化,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变化,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miR-14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4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乳腺癌组血清miR-195-5p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95-5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手术后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41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miR-195-5p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1)。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与年龄和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 receptor,PR)、人类表皮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TNM分期、分子分型和组织分型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41和miR-195-5p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R、TNM分期和分子分型呈线性相关(P<0.05)。MX-1细胞转染miR-141和miR-195-5p质粒后,miR-141促进MX-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而miR-195-5p抑制MX-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在乳腺癌诊断方面,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8.1%,特异性为92.0%,AUC为0.964,明显优于单个指标miR-141(Z=3.413,P<0.01)和miR-195-5p(Z=3.426,P<0.01),而血清miR-141和miR-195-5p的AU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141和miR-195-5p参与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microRNA(miRNA或miR)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对连续入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内9种miRNA(miR-30e、miR-34a、miR-181b、miR-195、miR-346、miR-432、miR-7、miR-132、and miR-212)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血浆miRNA-132、miRNA-195、miRNA-30e、miRNA-7(5.06± 1.16、2.99± 1.27、1.88±1.62、9.59±1.85)较对照组(5.91±0.93、4.45±1.06、3.56± 1.30、11.8±2.53)显著上调(P<0.05 ~ P<0.001).病例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iRNA-212、miRNA-34a、miRNA-30e(0.28±0.54、2.69± 1.10、-4.72± 1.01)较对照组(0.84±0.64、3.97±1.01、-3.55±1.26)同样显著上调(P< 0.05~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30e在血浆和单核外周血中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从血浆提取的microRNA-30e的AUC是0.767 (95%CI:0.608~0.926),敏感度90.90%,特异度60.00%;从外周血单核细胞提取的miRNA-30e的AUC是0.756(95% CI:0.584~0.929),敏感度81.80%,特异度68.00%.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血浆及单核细胞中microRNA的表达水平不同,无明显的相关性.miR-30在血浆和单核外周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究血清miR-103在乳腺浸润性癌患者中表达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搜集50例首
治的乳腺癌患者的血清及相应的石蜡包埋组织和50例正常女性的血清作为对照,从血清中提取总RNA,运用荧光定量PCR的
技术检测miR-103在乳腺癌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情况。运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ANOVA、χ2检验、秩和检验及MedCalc
软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03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表达量显著上调(P<0.01),血清
中miR-103 上调的相对表达量与乳腺癌临床分期(P<0.05)、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miR-103 所得ROC 曲线下面积为
84.3%,区别乳腺癌和正常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70%。结论血清miR-103可作为乳腺癌一项潜在的诊断标记物,
并对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浆miR22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56例乳腺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miR-221的表达,并进一步检测56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浆miR-221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用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血浆miR-22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结果:miR-221在乳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浆中的表达(8.19±2.97)高于正常人血浆(3.75±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miR-221表达与治疗前血浆中miR-221表达呈正相关(r=0.832,P<0.001);患者治疗前血浆miR-22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患者化疗后血浆miR-221表达与耐药性呈正相关。结论:miR-221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能够反映乳腺癌组织miR-221的表达水平,其或可成为监测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耐药性的一个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iR-23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4例SLE患者、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血浆标本,抽提血浆小RNA,反转录后,以cel-miR-39为外参,通过定量PCR检测血浆miR-23a的表达,统计分析miR-23a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miR-23a在SLE患者、健康对照和RA患者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199,P<0.001)。与RA患者及健康对照比较,SLE患者血浆中miR-23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miR-23a区分SLE患者和健康对照以及RA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1和0.884。血浆miR-23a表达水平以19.22临界值区分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达74.5%和88.9%;以30.98临界值区分SLE与RA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达73.3%和86.3%。血浆miR-23a的表达水平与SLE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miR-23a的表达水平与抗核抗体(ANA)滴度水平及血白细胞计数(P<0.05)相关。结论:SLE患者血浆中下调表达的miR-23a可能与其发病和病情进展相关,是SLE临床诊断一个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酸性神经酰胺酶(N-acylsphingosineamidohydrolase1,ASAH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3例乳腺癌、23例乳腺良性肿瘤和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ASAH1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良性肿瘤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ASAH1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H1在乳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72.6%,与正常乳腺组织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AH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呈相关性。结论:ASAH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ASAH1蛋白表达增强预示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M2-PK)在乳腺癌患者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2例乳腺癌、36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TuM2-PK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uM2-PK在乳腺癌组阳性率为76.92%,乳腺良性病变组为16.67%,健康对照组为20.00%,乳腺癌组明显高于后两组(P〈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TuM2-PK阳性率(81.2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45.00%)(P〈0.05)。结论:TuM2-PK对乳腺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对判断淋巴结转移及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