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 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0 例HGSO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卡铂联合紫杉醇静脉化疗组(A组)34例,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组(B组)30例,顺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组(C组)28例,传统化疗药(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静脉化疗组(D组)18例。比较各组患者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评判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治疗HGSOC的实用性、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A组、B组、C组5年生存率较D组均显著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组3年生存率亦较D组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B组、C组间3年、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III、IV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III、IV级胃肠道反应与腹痛发生情况:C组、D组分别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A组与B组间、C组与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间皮疹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铂联合紫杉醇腹腔化疗可以延长HGSOC患者的生存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的转录本特征及变化。方法:在HCMV AD169株感染人包皮成纤维细胞(HFF)12 h,24 h,48 h,3 d,5 d,7 d,9 d等不同时间点,抽提RNA,反转录成cDNA,PCR检测UL111A转录本特征。扩增产物通过克隆、测序验证不同时间点UL111A转录本的特征变化。利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UL111A 3种转录本编码区序列载体pcDNA3.1-cmvIL-10,pcDNA3.1-LAcmvIL-10以及pcDNA3.1-unspliced,Western blot验证构建的载体在293T细胞中的有效表达。结果:感染HCMV AD169株的HFF可以检测到cmvIL-10,LAcmvIL-10以及未剪切3种形式转录本。未剪切形式转录本占比最多,cmvIL-10转录本占比最少。在感染的24 h和9 d 3种转录本都有检测到,而在其他时间点未能检测到cmvIL-10 转录本。此外,3 种转录本的编码区序列在293T细胞中均可有效表达。结论:HCMVUL111A基因在增殖性感染不同时间点存在3种形式的转录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CRC)患者和健康人大肠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为后续开展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提供前期的分析结果和数据。方法:通过GEO数据库对51例正常人结直肠组织和333例CRC患者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谱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通过CIBERSORT方法将基因表达谱数据转化为组织中22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比例,对比这些免疫细胞在两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肠道浸润的免疫细胞组成在CRC患者与健康人之间有较大差异。T细胞和B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量少于健康人,而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数量大于健康人。结论:CRC患者和健康人的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具有差异的免疫细胞在癌症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西安市0—6岁不同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初至2006年底对西安市城、郊2673名0—6岁儿童按不同年龄组进行血铅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对其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西安市0—6岁儿童总体血铅水平符合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水平≥100ug/L)的儿童占7.7%,儿童铅中毒率随着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结论 西安市0—6岁儿童铅中毒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血铅含量水平与儿童饮食和卫生习惯、生活居住环境、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有关,应对已证实的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疟原虫融合抗原PfCP-2.9在不同品系小鼠(BALB/ca、C57BL/6J、C3H/He、DBA/2J及昆明种)中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特性.方法:以ISA720为佐剂,PfCP-2.9抗原皮下免疫5种品系小鼠3次,间隔3周.以ELISA检测免疫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IgG抗体亚型及对融合抗原各组分的抗体水平,以间接荧光抗体实验分析免疫血清对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的识别情况.结果:5种品系小鼠均能产生针对PfCP-2.9的免疫应答,3次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达105以上.PfCP-2.9所诱生的免疫血清不但能识别MSP1-19和AMA-1(Ⅲ)两个主要片段,而且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天然抗原.所诱导的4种IgG抗体亚型中,IgG1和IgG2a是免疫血清中主要的抗体类型.但特异性抗体水平及抗体亚型分布因遗传背景不同而异.结论:融合蛋白PfCP-2.9在5种不同品系小鼠中具有强的免疫原性,其抗体能识别疟原虫天然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CLIA)法对胃癌组(n=80)及健康对照组(n=80)的外周血清进行HCMV Ig G、Ig M抗体检测;巢式PCR技术检测22例胃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中的HCMV UL55基因;统计分析HCMV感染与胃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血清HCMV-Ig G阳性率为95%(76/80),HCMV-Ig M阳性率为6.25%(5/80);在健康对照组血清中,HCMV-Ig G阳性率为97.5%(78/80),HCMV-Ig M阳性率为3.75%(3/80),HCMV Ig G、Ig M在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 UL55阳性检出率在22例胃癌组织中为50%(11/22),在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9.09%(2/22),胃癌组织HCMV阳性检出率较癌旁正常组织显著升高(P〈0.01)。此外,未发现HCMV感染与胃癌的TMN分期、组织病理分化及肿块大小有显著性关联。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HCMV感染,且HCMV相较于癌旁正常组织更倾向感染癌灶,提示HCMV感染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立论依据】 高危型HPV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病毒源性癌蛋白E6、E7在宿主细胞中呈过度表达,是致宫颈癌的关键因素。已经证实,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是HPV致癌的重要因素。HPV DNA的整合不但改变整合位点及临近宿主基因的表达,而且可使HPV衣壳蛋白基因(L1和L2)片段缺失,这严重限制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基于L1基因序列的HPV检测及分型。本研究拟选择宫颈癌组织高表达的E6、E7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探针及引物,优化PCR条件,建立高危型HPV检测到的多重PCR技术,可快速对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HPV进行检测和分型。 【设计思路】 设计HPV不同型别E6/E7特异性探针及引物,优化PCR条件,扩增宫颈肿瘤组织标本中高危型HPV E6/E7基因,结合测序,建立高危型HPV检测到的多重PCR技术,对宫颈癌组织高危型HPV进行检测和分型,并与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检测方法比较,验证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实验内容】 收集低度上皮内瘤变(LSIL)、高度上皮内瘤变(HSIL)和宫颈癌组织样本等不同类型的宫颈肿瘤组织标本,抽提DNA;根据高危型HPV早期基因 E6/E7基因序列,在同源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HPV不同型别的E6/E7特异性探针及引物, PCR扩增宫颈肿瘤组织标本DNA,通过基因测序验证PCR扩增的特异性;进一步优化PCR条件,建立高危型HPV检测到的多重PCR技术,检测宫颈肿瘤组织标本中HPV感染及型别,并与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检测试剂盒比较,分析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材料】 LSIL组织样本、HSIL组织样本和宫颈癌组织样本各30例; HPV16+Siha细胞、HPV18+Hela细胞;不同型别HPV的E6/E7特异性探针及引物;高保真PCR酶及反应体系;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毛细管电泳检测系统等。 【可行性】 本项目立论依据充分,标本来源丰富,前期预实验已运用此方法对高危型HPV16/18完成初步分型。 【创新性】 迄今尚无相关研究报道。本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我国高危型HPV流行检测及宫颈癌疫苗的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HPV L1携带EB病毒(EBV)潜伏膜蛋白2(LMP2)多表位DNA联合多肽的免疫效应。方法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pcHPVL1-EBV LMP2DNA免疫组,肌肉注射pcDNA3.1(+)/HPVL1-EBV LMP2多表位DNA,每鼠每次100μg;DNA联合多肽免疫组:先用DNA免疫,每鼠每次50μg,同时皮下注射EBV LMP2多表位肽,每鼠每次5μg;DNA免疫对照组:肌肉免疫空载体pcDNA3.1(+),每鼠每次100μg;多肽免疫对照组:每鼠每次10μg皮下注射不相关多肽。共免疫4次,间隔2周。免疫后第7周收集小鼠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EBV LMP2特异性抗体IgG、IgA以及HPVL1特异性抗体IgG;免疫后第9周测定EBV特异性抗体IgG1与IgG2a亚类,同时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小鼠脾细胞CTL的杀伤活性。结果多肽联合DNA免疫组小鼠血清EBV LMP2特异性抗体IgG、IgA A值分别为1.573±0.025和0.436±0.033,单独DNA免疫组分别为1.282±0.051和0.317±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0.393,27.722,P<0.05);两免疫组小鼠血清HPV L1特异性IgG A值别为0.648±0.063和0.702±0.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52,P>0.05)。DNA免疫组IgG1和IgG2aA值别为0.723±0.023和0.594±0.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643,P>0.05),是混合Th1/Th2免疫反应类型;多肽联合DNA免疫组IgG1和IgG2aA值别为0.897±0.042和0.629±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306,P<0.05),是偏向Th2免疫反应类型。多肽联合DNA免疫组在效靶比为10︰1时,小鼠脾细胞CTL杀伤效应(杀伤率)为27.70%,DNA免疫组为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559,P<0.05)。结论多肽联合DNA免疫可产生有效的CTL杀伤效应,更能发挥有效的体液免疫作用,其免疫策略可为EBV相关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croRNA-16 (miR-1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茎环RT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检测48例SLE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浆中miR-1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SLE各种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茎环RT-PCR可以特异性扩增血浆中的miR-16.miR-16在SLE患者血浆中表达水平下调,和健康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Ct值分别为19.40±0.85和18.89±0.66,t=2.386,P=0.02).血浆miR-16表达水平与SLE患者活动程度的SLEDIA评分呈负相关(r=0.313,P=0.03),SLE疾病活动度越高,miR-16水平越低.结论:SLE患者血浆miR-16下调表达与SLE疾病活动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CK)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MG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37例MG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应用流式细胞(FCM)技术测定外周血产生各型CK的抗原特异性辅助T细胞(CD4+,T)细胞百分数。结果 MG患者组的干扰素(IFN-)CD4+及白细胞介素12(IL-12)CD4+T细胞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相比,MG患者组INF-+CD4+T细胞及IL-12+CD4+T细胞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CK对MG的进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CK的调控可能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MG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