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风光 《求医问药》2014,(3X):277-278
目的:分析羟丙甲纤维素在药物制剂研制方面的应用。方法:根据羟丙甲纤维素的性质并结合相关资料,总结羟丙甲纤维素在崩解剂、黏合剂、薄膜包衣材料、固体制剂的缓释材料等研制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由HPMC作为包衣材料的药物制剂在崩解度、吸湿度、硬度以及脆碎度方面的性能都更加优越。HPMCK4M所制备出来的片剂光泽度比较高,并且不会出现崩边缺角现象。HPMC作为助悬剂可以让非均相体系更加稳定,而用HPMC作为胶囊材料的药物制剂,其溶出度更高。结论:HPMC在药物制剂的研制中获得了广泛应用,随着HPMC应用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应用价值会获得进一步挖掘,存在的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受试制剂)和普通片(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20名男性志愿者随机自身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单剂量两制剂各服用1 000 mg,多剂量受试制剂服用1 000 mg×1次/天,参比制剂服用500 mg×2次/天.血浆中二甲双胍浓度使用HPLC-UV法测定.采用二房室模型进行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析,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单剂量口服后二甲双胍的Cmax分别为(1.61±0.37)μg/ml和(2.47±0.74)μg/ml;Tmax分别为(3.1±0.6)h和(1.5±0.7)h;T1/2分别为(5.1±1.9)h 和(2.7±0.3)h;AUC0→1分别为(11.08±2.88)h·μg/ml和(12.03±2.63)h·μg/ml;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F为(92.6±14.7)%.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多剂量口服后二甲双胍的Cmax分别为(1.60±0.25)mg/ml和(1.57±0.40)μg/ml;Tmax分别为(3.2±0.4)h和(1.1±0.5)h;T1/2分别为(5.5±3.1)h和(3.0±0.6)h;AUCss分别为(13.24±3.08)h·μg/ml和(6.99±1.50)h·μg/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3±17.5)%.结论: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且具有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条成年健康家犬(体质量10.5~11.5 kg,雌雄各半)单剂量(650 mg/只)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受试制剂)和对乙酰氨基酚控释片(泰诺林)(参比制剂)后不同时间点(给药前及给药后0.25、0.5、1.0、1.5、2.0、3.0、4.0、5.0、6.0、8.0、10.0、15.0和24.0 h)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绘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本所建立的方法不受血浆中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线性范围0.10~20.00 μg/ml(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7.0%,3种浓度(0.50、5.00、20.00μg/ml)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4.21±6.57)%、(97.23±4.21)%、(99.57±1.19)%.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与参比制剂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的tmax分别为(2.1±0.5)和(3.0±0.6)h;cmax分别为(9.09±3.58)和(8.77±3.40)μg/ml;用梯形法计算AUC0~24 h分别为(34.31±13.54)和(33.28±12.16)μg·h·ml-1,AUC0~∞分别为(34.96±13.46)和(33.88±12.18)μ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平均生物利用度F0~∞为(102.58±10.1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干混悬剂与乙酰氨基酚控释片(泰诺林)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相似,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用随机双交叉试验方法,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琥乙红霉素干混悬剂和参比制剂琥乙红霉素颗粒剂,剂量为800 mg,剂间间隔为2周。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浆中红霉素的浓度。结果单剂口服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红霉素的Cmax分别为1.56±0.33 mg/L和1.49±0.30 mg/L;Tmax分别为0.80±0.17 h和0.85±0.20 h;t1/2分别为2.37±0.63 h和2.37±0.54 h;AUC(0-10)分别为4.87±1.59 mg.h/L和4.58±1.19 mg.h/L;AUC(0-inf)分别为5.20±1.65 mg.h/L和4.91±1.22 mg.h/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2±25.2)%。结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ARES流变仪研究了质量浓度为1.0~40.0 g/L的黄原胶水溶液在303.15~343.15 K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黄原胶水溶液为假塑性流体,幂律模型能很好地关联其流变方程;当质量浓度为2.0 g/L时,黏度和温度关系满足Arrhenius定律,随着黄原胶质量浓度增大,温度对黏度的影响不再符合Arrhenius定律;黄原胶水溶液的线性黏弹区范围几乎与质量浓度无关;同一质量浓度的黄原胶水溶液弹性模量G′远大于黏性模量G″,表明溶液中存在类凝胶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并评价其与同剂量参比片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用双交叉试验设计,20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片剂,服药后0~120 h内间隔取血,用HPLC-MS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参比片剂计算受试阿奇霉素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阿奇霉素片和参比片剂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346.6±143.9μg/L和374.2±162.0μg/L、Tmax2.4±1.0 h和2.4±0.9 h、T1/241.9±7.8 h和40.7±6.6 h、CL/F 137.0±49.5 L/h和117.8±45.7 L/h、AUC0→1204 049.7±1 211.0μg.h//L和4 233.0±1297.1μg.h/L;受试阿奇霉素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96.6%±13.1%。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左羟丙哌嗪含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2×2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试验制剂左羟丙哌嗪含片或参比制剂左羟丙哌嗪片60 mg,采用液质联用(LC-MS)测定血药浓度。利用DAS Ver 1.0计算药物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达峰浓度(Cm ax)分别为(209.4±32.1)μg.L-1和(231.4±36.1)μg.L-1;0~12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2)分别为(654.9±152.1)μg.h-1.L-1和(663.8±145.2)μg.h-1.L-1;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683.5±156.4)μg.h-1.L-1和(693.5±153.6)μg.h.L-1。结论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以AUC0→12作为评价依据)为102%±5%(95%~114%),二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羟丙甲纤维素(HPMC)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分析HPMC的性质,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此种纤维素在药物制剂(包括黏合剂、崩解剂、固体制剂缓释材料等)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将HPMC作为药物制剂的包衣材料,可大大优化制剂的硬度、吸湿度及崩解度等性能;采用羟丙甲纤维素K4(HPMC-K4)制备的片剂具有较高的光泽度,且未发生崩边缺角的情况;胶囊材料采用HPMC的制剂有着更高的溶出度;而通过将HPMC作为助悬剂使用,则可有效提高非均相体系的稳定性。结论:HPMC作为一种性能全面的药用辅料,有着非常远大的应用前景,在药物制剂研发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药物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克拉霉素的HPLC/MS方法 ,测定其干混悬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血样用乙腈沉淀、离心后进入LC MS分析系统 ,色谱柱 :LichrospherC185 μm ,2 5cm× 4 .6mmid ,流动相 :10mmol/L醋酸铵缓冲液 (pH 3.5 ) 甲醇 (15∶85 ) ;质谱条件 :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 ,正离子检测 ,选择性离子检测 (SIM)。结果 :在 0 .0 0 3~ 5 .0 μg/ml范围内峰比值 (克拉霉素峰面积As和内标罗红霉素峰面积Ai的比值 )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r=0 .99978) ,最低定量限为 3ng/ml。绝对回收率为 85 .2 8%~ 89.0 7%。克拉霉素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2 .5± 14 .2 ) %。结论 :建立的分析方法灵敏、准确、简便。 2 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和片剂后 ,其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 ,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英 《海南医学》2002,13(4):83-84
目的 观察口服克拉霉素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用微生物法测定 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口服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和片剂各 2 5 0mg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和片剂的Tmax分别为 2 .3± 1.0h及 3 .10± 0 .6h(P >0 .0 5 ) ,Cmax分别为 1.62± 0 .1mg/L及 1.69± 0 .2 3mg/L(P <0 .0 5 ) ,AUC0~ 2 4h分别为 9.45± 0 .72mg L·h及 9.884± 1.5 4mg/L·h(t检验P >0 .0 5 ,生物等效性检验P <0 .0 5 )。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7±12 %。Tmax经生物等效性检验P >0 .0 5。与克拉霉素片剂比较 ,干混悬剂的Tmax平均提前 80min。两药的t1 /2Ke、cl/F等参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以AUC和Cmax衡量口服给药后的吸收程度 ,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以Tmax为指标 ,克拉霉素干混悬剂比片剂吸收快 ,达峰时间提前。两种制剂在分布和消除方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非洛地平口腔粘附片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制非洛地平口腔粘附片,考察其体外膨胀率,粘附力及释药性能。方法:采用不同粘度规格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母(Carbopol 934p)为生物粘附材料,以不同配比制备非洛地平口腔粘附片,浆板法测定其释放度。结果:以低粘度规格的HPMC和Carbopol 934p(3:1)为生物粘附材料,制得的口腔粘附片较好。结论:非洛地平口腔给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处方,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单因素试验考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不同型号、不同用量及与不溶性缓释材料组合使用对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确定以HPMC K100M、Eudragit RSPO、Eudragit L100为主要考察因素,以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度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得出三者的最优范围,以其中优选处方HPMC K100M 101.5 mg、Eudragit RSPO 98 mg和Eudragit L100 13.7 mg和其他辅料制备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并考察释放度。通过相似因子计算,优选处方的体外累积释放度预测值和实测值相似度均大于80。对体外释药数据进行方程拟合,探讨其释药机制,Eudragit RSPO促进盐酸普拉克索的释放,Eudragit L100阻滞盐酸普拉克索的释放,二者互为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该处方制备的普拉克索缓释片pH依赖性小,体外释放行为稳定,实现了该缓释片的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3.
盐酸伐昔洛韦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伐昔洛韦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2种制剂的盐酸伐昔洛韦片,剂量分别为0.3 g,剂间间隔为1周。分别于服药后14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中阿昔洛韦的浓度。用DAS软件计算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两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血浆阿昔洛韦的Cmax分别为(2.75±0.68)μg/ml和(2.68±0.82)μg/ml;tmax分别为(1.44±0.67)h和(1.46±0.77)h;AUC(0~14)分别为(9.53±2.00)μg/(h.ml)和(9.58±1.87)μg/(h.ml);AUC(0~inf)分别为(9.94±2.22)μg/(h.ml)和(10.12±1.92)μg/(h.ml)。AUC(0~14)的90%可信区间为94.1%~104.3%,AUC(0~inf)的90%可信区间为93.0%~102.8%,Cmax的90%可信区间为95.7%~113.9%。结论: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4±17.0)%,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延长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研究复方替加氟胃滞留型缓释片的处方。方法:比较不同规格的卡波姆(Carbopol)及羟丙甲纤维素(HPMC)的黏附性及膨胀性,采用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设计法以起漂时间、漂浮持续时间、黏附力大小及释放度作为指标选择最佳处方,并进一步考察了影响释放度的因素。采用γ-闪烁扫描技术监测片剂在胃内运行情况。结果:通过正交设计确定处方为:Carbopol 934p 36 mg,HPMC K15M 144 mg,硬脂酸90 mg。该处方能延长胃滞留时间,且释药理想。结论:通过处方研究自制胃滞留型缓释片在胃中滞留时间长,释药平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地西泮凝胶剂,研究它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卡波姆934作为凝胶基质,以甘油为保湿剂,加入月桂氮卓艹酮作为经皮吸收促进剂,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制备地西泮凝胶剂。选用家兔皮进行体外渗透试验,用HPLC法测定地西泮浓度,求算经皮渗透速率。以地西泮片剂作对照,在家兔中进行地西泮凝胶剂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地西泮凝胶的经皮渗透速率为39.26μg/cm2/h,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6.25%。结论:地西泮凝胶有望成为新的经皮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软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国产尼莫地平软胶囊和进口尼莫通片后,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尼莫地平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种制剂的体内药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Cmax分别为27.15±9.77ng/ml,38.02±14.83ng/ml;Tmax为1.04±0.41h,0.77±0.25h;AUC(0~12)为107.79±38.56μg/h/L,111.22±47.63μg/h/L。两种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其生物利用度为99.92%。结论:表明国产尼莫地平软胶囊与进口尼莫通片属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和氯雷他定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2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和氯雷他定片各20mg,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以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考察其生物等效性。结果: 受试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和参比氯雷他定片的Tmax分别为(1.14±0.43) h和(1.33±1.02) h;Cmax分别为(37.0±16.0)μg/L和(41.0±17.1)μg/L;AUC0-15h分别为(99.6±49.5)μgL-1h-1和(89.4±43.2)μgL-1h-1;AUC0-∞分别为(108.0±50.7)μgL-1h-1和(101.7±39.2)μgL-1h-1。以AUC0-15h计算,受试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和参比氯雷他定片比较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5.1±32.0)%。结论: 受试制剂氯雷他定口腔崩解片和参比制剂氯雷他定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的制备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制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建立HPLC法测定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以羟丙甲纤维素和卡波姆为主要凝胶材料制备片剂,考察释放度和漂浮性;采用Hypersil ODS2柱,甲醇-5g/L的乙酸铵溶液-三乙胺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具有较好的漂浮和缓释效果。多潘立酮的最低检测浓度为23.76ng/ml,有关物质可检出杂质4个。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多潘立酮胃内滞留型缓释片具有起漂时间快、缓释的特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各肠段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等方法制备槲皮素PLGA纳米粒,进行纳米粒形态学分析与粒径考察及包封率的测定,并优化制备工艺;考察药物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不同介质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的释放度;分别以Eudragit L100、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HP55、HP50等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比较粒径、包封率,筛选肠溶材料及制备方法;分别于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中测定不同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释放度,与槲皮素PLGA纳米粒比较;从吸收部位、药物质量浓度、灌流速度三个方面对槲皮素肠溶PLGA纳米粒的各肠段吸收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5种不同肠溶包衣材料与PLGA以一定比例量制备槲皮素纳米粒的包封率、粒径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PLGA浓度为100 mg/mL和50 mg/mL时析出大颗粒沉淀;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工肠液中的槲皮素PLGA纳米粒释放度为(84.6±9.8)%,明显高于人工胃液中的(64.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1,P<0.05);质量浓度为1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6.6±1.6)Ka/h,质量浓度为1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3.5±1.5)Ka/h,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0±0.4)Ka/h,十二指肠、空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7.5±2.5)Ka/h,回肠、结肠中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7±1.4)Ka/h;灌流速度为0.2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15.5±3.5)Ka/h;灌流速度为0.8 mL/min时,药物吸收速率常数为(26.5±1.7)Ka/h;药物吸收速率在质量浓度10~20μg/mL范围内出现了自身浓度抑制;在十二指肠、空肠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明显高于回肠、结肠段,且药物吸收速度常数随着灌流速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备槲皮素-聚乳酸-羟基乙酸(QC-PLGA)纳米粒可显著提高抗肿瘤的缓释作用,在质量肿瘤切除术后残留癌灶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艾拉莫德纳米混悬剂并对其物理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考察助悬剂的性质(密度,流变特性),以沉降体积比和再分散性为评价指标对制得的混悬剂进行评价。结果卡波沫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助悬效果较好。结论选取合适的助悬剂可制得物理稳定性良好的艾拉莫德纳米混悬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