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 30 min, 再灌注2 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异氟醚30 min, 洗脱15 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 m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Fas,Fasl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异氟醚预处理细胞凋亡明显较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Fas,Fasl表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 异氟醚能明显降低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其心肌保护作用与促进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异氟醚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32只日本大耳白幼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冠脉)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结扎冠脉30min,再灌注2 h;异氟醚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30 min,洗脱15 min后处理同缺血再灌注组;格列苯脲组:异氟醚吸入前于耳缘静脉注射格列苯脲0.5mg/kg后处理同异氟醚预处理组.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凋亡较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明显减少(P<0.05),异氟醚预处理组Bcl-2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P<0.05),而Bax和Caspase-3表达少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P<0.05),电镜显示异氟醚预处理组细胞损伤程度小于缺血再灌注组和格列苯脲组.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K-ATP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每组10只。利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采用W estern-b lot法测定NF-κB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百分数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缺血预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其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数和NF-κB的表达均显著减少。结论:缺血预处理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二氮嗪(Diazoxide, 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大鼠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DZ治疗组, DZ抑制剂-格列苯脲组.采用TUNEL 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法测定心肌NF-κB活性, 酶标法测caspase-3活性.结果 DZ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I/R组,高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有显著性增加(P<0.01).DZ处理后, NF-κB和caspase-3活性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有明显下降(P<0.01); 格列苯脲组NF-κB和caspase-3活性明显高于DZ治疗组(P<0.0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使凋亡指数,NF-κB和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 二氮嗪(DZ)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可下调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氟醚(ISO)预处理对幼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取纯种新西兰幼兔36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h;ISO预处理组,缺血前吸入1.1%异氟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成4组(n=12):S组(假手术)、IR组(缺血再灌注)、L组(脂肪乳剂预处理)、EI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取大鼠(每组6只),于再灌注120 min后采集股动脉血2 mL用于测定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实验结束后红四氮唑染色(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另取大鼠(每组6只)于再灌注30 min(T1)、再灌注120 min(T2)时采集股动脉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L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L组和EI组心肌细胞TLR4 mRNA表达增强,NF-κB活性升高,血清TNF-α、IL-10、cTnI浓度及CK-MB活性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与IR组比较,EI组心肌细胞TLR4 mRNA表达明显减弱,NF-κB活性降低,血清TNF-α、IL-10、cTnI浓度及CK-MB活性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而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显示:EI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和L组减轻.结论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乳化异氟烷抑制TLR4 mRNA表达,降低NF-κB活性,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下核因子-κB(NF-κB)结合活性及细胞因子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物(CIN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在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模型。SD雄性大鼠120只,随机分成4组(n=30):手术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缺血再灌注组(ISO-IR组)和异氟醚组(ISO-C组)。分别在缺血45min、再灌注30、60、120min处死大鼠,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计数、沉渣白细胞分类和总蛋白(TP)的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①再灌注后IR组和ISO-IR组的W/D值、MPO活性、NF-κB结合活性和CINCmRNA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5),而再灌注60min后ISO-IR组的以上各指标较IR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②IR组BALF中中性粒细胞(PMN)所占的百分比较C组明显升高(P<0.05),而ISO-IR组的升高并不显著,且较IR组明显降低;③IR组和ISO-IR组BALF中TP含量均较C组升高明显(P<0.05),但ISO-IR组又明显低于IR组(P<0.05);④ISO-IR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异氟醚的应用可以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降低肺组织CINCmRNA的表达上调,减少肺内PMN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芳藤丹参合剂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建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组。假手术组冠脉穿线不结扎;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缺血预处理(IPC)组先结扎冠脉5 min,再灌注10 min,共反复4次,然后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组:AS造模结束后第2日开胸前先灌胃给予扶芳藤丹参合剂,然后结扎冠脉60 min后恢复冠脉血流120 min;缺血再灌注后观察各组心肌梗死面积,CK,LDH,TNF-α及NF-κB含量。[结果]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均能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与I/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R组CK,LDH,TNF-α及NF-κB的水平明显增高,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后,与I/R组相比,CK,LDH,TNF-α及NF-κB明显降低(P〈0.01)。[结论]扶芳藤丹参合剂预处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李凤云  杨凤兰  张秀萍  刘志明 《海南医学》2013,24(24):3595-3598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GW9662组及DMSO组,每组各16只,术前5 d分别给予相应处理。采取体内结扎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予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HE染色观察左心室前壁细胞病理形态学改变,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四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与吡格列酮组中NF-κB p65及IFN-γ含量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吡格列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通过负性调节NF-κB p65含量水平进而减少IFN-γ的释放,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相应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异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肝脏中caspase-1/caspase-11表达的影响,探究异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3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异氟醚预处理组和手术组.异氟醚预处理组小鼠吸入1.4%异氟醚30min后,间隔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对持续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白鼠随机分为7组。用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以活结结扎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分别造成阻断冠脉血流和再灌注。以TUNEL标记凋亡细胞。结果:凋亡细胞原位标记与半定量分析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处理组与持续缺血组、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明显降低。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持续缺血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凋亡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A/R)损伤ECV304细胞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ECV304细胞株.实验分为两部分:(1)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TNF-α不同持续时间刺激组共6组,用West-ernblot法分析NF-κB的抑制因子IκB蛋白的降解和磷酸化。(2)将细胞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Ⅰ组)、A/R组(Ⅱ组)、A/R TNF-α10ng/mL刺激组(Ⅲ组)、地氟醚1.0MAC预处理 A/R组(Ⅳ组)和地氟醚1.0MAC预处理 A/R TNF-α10ng/mL刺激组(Ⅴ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NF-κB/p65亚基的定位。结果TNF-α刺激ECV304细胞后,IκB-α蛋白降解的时间高峰为30min,而IκB-α磷酸化的时间高峰为1h。A/R损伤可激活ECV304细胞中NF-κB的活性,而经1.0MAC地氟醚预处理后,由TNF-α激活的上述变化可受到抑制。免疫荧光分析显示,TNF-α刺激可使NF-κB/p65荧光标记由胞浆区转入胞核区,而经地氟醚预处理后,NF-κB/p65入核明显减少。结论抑制NF-κB的激活可能是地氟醚预处理减少ECV304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RI)中能量代谢与NF-κBp65的变化规律。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 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45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取脊髓测定腺苷酸(ADP、AMP、ATP)、活性氧(ROS)、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抑制蛋白-κBα(I-κB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缺血前比较,缺血45 min及再灌注30、60、120 min时脊髓腺苷酸及I-κBα均降低(P0.01),ROS、NF-κBp65和ICAM-1均升高(P0.01)。结论:SCIRI中ICAM-1和NF-κBp65表达上调加重脊髓能量代谢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冠状动脉转染重组腺病毒介导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对大鼠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Cuff技术建立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转基因组供心离体灌注含5×109 pfu/gm携带mTGF-β1基因腺病毒颗粒的4℃ Stanford大学停跳液,空白对照组灌注4 ℃ Stanford大学停跳液,空载体组灌注含5×109 pfu/gm空白载体的4℃ Stanford大学停跳液.移植术后8 h切取移植心脏,电镜下观察移植物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物m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移植后8 h,与其他2组相比,转基因组心肌细胞肿胀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线粒体水肿明显减轻,无明显的肌丝断裂现象.空白对照组与空载体组无外源性mTGF-β1蛋白的表达,转基因组有mTGF-β1的表达.3组间相比,心肌组织ICAM-1与NF-κB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8,P=0.008;F=36.7,P=0.007).转基因组ICAM-1与NF-κB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与空载体组降低(P<0.01).结论:经冠状动脉灌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TGF-β1基因能减轻移植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及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NF-κB及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肝脏建立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以葛根素预处理,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的活化程度及TNF-α的表达,测定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肝组织行常规病理学检查以及电镜观察.结果: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组织NF-κB活化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活性变化及作用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缺血再灌注2h组;DXM预处理组;制备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于缺血20min和再灌注2h后断头取脑;同时记录异常神经症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亚单位P65活性.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h P65活性增加(P<0.05),DXM预处理能降低P65活性水平(P<0.05);且能明显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异常神经症状(P<0.05).结论:NF-κB参与了小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的过程;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轻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肝脏核因子-κB(Nu 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kule-1/Lymphocytefunction associated antingen-1,ICAM-1/LFA-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原位肝移植组(OLT组)和原位肝移植+LPS预处理组(LPS组).Sham组只开腹分离肝十二指肠切带,OLT组和LPS组按两袖套法进行肝移植.Sham组于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后O、60、180min、OLT组和LPS组于门静脉血流恢复后0、60、180 min分别测定各时相点肝组织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及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再灌注后0、60、180 min,OLT组与LPS组的NF-K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1);再灌注后0 min,OLT组与LPS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和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180 min,OLT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LPS组(P<0.01).结论:大鼠肝移植再灌注期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NF-κB活性增强,上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移植肝造成损害;脂多糖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鼠肝移植I/R中肝脏NF-KB活性、F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异氟醚延迟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心肌延迟保护效应的机制。 方法:4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预处理组(S组)、异氟醚预处理+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组(N组)。除C组外,各组均接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 min,再灌注120 min。S组在缺血前24 h时吸入2.0%异氟醚2 h,N组在吸入2.0%异氟醚前10 min,静脉注入阿片类受体阻断剂纳络酮6 mg/kg。再灌注结束后,测心肌梗死面积,免疫印迹法测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透视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与I/R组比,S组心梗面积(19.7%±2.8% vs 37.8%±1.7%)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增高,caspase-3蛋白活性降低(P<0.05),心肌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延迟保护效应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emulsified isoflurane,EI)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0,体重250-300克,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脂肪乳组(D组),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开胸游离左肺门后,不进行阻断左肺门,用0.9%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用0.9%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脂肪乳组用30%浓度的脂肪乳(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乳化异氟醚组用6.9%乳化异氟醚(5ml/kg/h)静脉注射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匀浆MPO、TNF-α水平。结果:肺缺血再灌注可导致严重的肺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肺组织有明显的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与A、B组相比,C组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活性增强(P<0.05、P<0.05)。与C组相比,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肺组织的病理表现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水平降低(P<0.05、P<0.05)。结论:(1)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2)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5,(12):1581-1582
目的:探究芍药苷预处理通过干预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结扎SD大鼠心脏冠状动脉(LDA)建立在体MIRI模型,利用0.5%Evan’s蓝灌注心肌及1%TTC磷酸缓冲液孵育心肌以观察心肌坏死;Western blot探究芍药苷预处理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芍药苷药物预处理组(心梗面积0.13±0.04)与缺血再灌注组(0.360.06)比较,心梗面积明显减小(P<0.01);芍药苷预处理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能降低I-κB磷酸化,升高非磷酸化I-κB蛋白表达。结论:芍药苷预处理降低大鼠在体MIRI模型的梗死面积、减轻炎症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I-κB磷酸化,升高非磷酸化I-κB蛋白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