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腰椎手术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腰椎疾病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法2000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老年腰椎疾病患者125例,年龄60~73岁,平均67岁。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81例,腰椎滑脱8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JOA评分11.6±2.5。对合并的内科疾病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状况。手术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3例,半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16例,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82例,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及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术11例,腰椎滑脱复位椎弓根系统固定及植骨融合术8例。结果合并内科疾病经有效治疗,对手术产生最小的影响。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心绞痛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经对症治疗痊愈。术后125例获随访3个月~2年6个月,JOA评分提高至26.9±3.1,平均改善率为87.9%。结论早期发现、正确处理围手术期合并内科疾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全面的神经定位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密切结合是防止误诊、漏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无明显侧隐窝狭窄且离断骨块较小者17例,采用开窗、半椎板切除摘除骨块与髓核;伴有明显侧隐窝狭窄者10例,在扩大开窗、摘除骨块与髓核的同时切除关节突内缘、扩大神经根管;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或部分合并有椎管狭窄者)21例,采用双侧开窗切除突出椎间盘和离断骨块;离断骨块较大、累及椎管前方大部分或黄韧带增厚伴明显椎管狭窄者3例,采用全椎板切除骨块与髓核、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PLF)。应用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9年6个月,平均3年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48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4.5分,改善率为95.2%;优良率为94.1%。3例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末次随访时症状大部分消失;其中1例有排尿排便障碍患者,大小便功能明显改善。行PLF的3例患者X线检查显示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摘除突出椎间盘及后缘骨块,彻底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和马尾神经的压迫,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探索再次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8例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行椎板间开窗或扩大开窗减压加髓核摘除术;B组34例为内固定融合组,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摘除、椎体间植骨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传统单纯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0-02—2010-02行单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开窗髓核摘除31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45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27例,全组患者均来进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椎间融合。结果术后94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10 a,平均6.5 a。优76例,良14例,中4例,差0例。结论传统的髓核摘除术在严把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98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男55例,女43例,平均年龄65.7岁。均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其中小切口开窗56例,半椎板切除32例,全椎板切除10例,根据手术前后JOA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以髓核组织的脱水,纤维环的破裂,小关节囊、周围韧带及软骨终板退变为主要特点。临床特点为下肢疼痛多发,腰部活动受限较多;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肌力下降明显,生理反射改变明显。98例平均随访2.2年,JOA评分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0.9%,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体征多,病理改变明显,行腰椎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术,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敬  范斌 《颈腰痛杂志》2001,22(2):135-137
目的 报告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本组32例均行了手术治疗,其中椎板开窗髓核摘出12例,半椎板切除加椎间关节内侧部份切除侧隐窝扩大神经根管扩大髓核摘除14例,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侧隐窝扩大髓核摘除6例。结果 随访1-4年,优良21例,差11例,差者为采用单纯椎板开窗髓核摘出术术式者,术后远期疗效差。结论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大多伴有腰椎管狭窄,在髓核摘出的同时,应行半椎板或双侧椎板切除减压,侧隐窝扩大,视术中情况是否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冈和再次手术的治疗方式,旨在正确认识这一疾病,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初次手术方式:单纯腰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52例,MED手术单间隙复发7例,多间隙开窗复发8例,半椎板切除14例.全椎板切除5例.再次手术方式:1、采用扩大椎板间开窗、切除复发的椎间盘及疤痕组织59例;2、采用半椎板切除摘除复发的椎间盘突出,对侧椎板及横突间植骨15例;3、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椎间植骨融合术12例.结果 86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9个月~10年(平均3年),按q要原因是初次手术处理不妥当以及腰椎局部生物力度改变等原因造成的;2、再次手术复杂性高,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很重要;3、再次手术方式应根据术前腰椎稳定程度以及再次手术预计骨质切除的范围,尤其是小关节及腰椎后部结构是否变化来确定;4、大多数复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再次手术采用扩大的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亦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只有少部分病例需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及椎间植骨术.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并探讨其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5例,其中17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手术治疗,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35-65岁,平均49岁。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法切除椎间盘11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5例(同时行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单侧椎板切除1例。术后对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神经根受压表现进行观察,并根据Macnab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15-96个月,平均51个月。所有患者的疼痛、运动功能及神经根受压表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Macnab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同一间隙闻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邻近椎间盘突出等。虽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难度大于初次手术,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周密计划,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8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8例行单侧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6例行双侧开窗减压,6例行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8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28例均行椎弓根螺钉固定。16例行椎间自体髂骨植骨,12例行cage椎间植骨术。单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双侧椎间植骨融合14例。应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2例硬脊膜撕裂,1例出现单侧神经根麻痹。JOA评分由术前(11.85±2.41)分提高到术后(25.34±3.23)分,优良率为83.78%。其中单侧开窗组评分由术前(11.60±2.30)分术后改善到(24.85±3.30)分,优良率83.06%;双侧开窗组由术前(11.50±2.40)分术后改善到(25.50±3.20)分,优良率81.12%;半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71±2.34)分术后改善到(25.83±3.41)分,优良率86.36%;全椎板切除组由术前(11.92±2.53)分术后改善到(24.49±3.19)分,优良率80.00%。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66个月,随访期内26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996.4~2002.4年共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手术在连硬外麻下进行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12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23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3例,视术中情况决定是否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随访1~8.5年,平均5年,优良率53%。结论 根据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变特点,分析疗效差原因,提出了合适的治疗方式,是常规行单侧或双侧半椎板切除,侧隐窝扩大及突出髓核摘除术,视术中情况是否行神经根管扩大。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和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无改善或缓解一段时间后复发需再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手术方式:椎板间开窗或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椎间盘切除8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27例(其中23例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2例同时行椎间cage置入融合);经左前外侧入路腹膜外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1例。结果:再手术原因包括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20例、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8例和腰椎间盘未彻底去除4例,其中合并继发性腰椎管狭窄8例,硬膜外瘢痕形成4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4例,均行硬膜修补,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6个月~5年7个月,其中31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7例症状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优良率为79.5%。再手术前JOA评分平均11.8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平均25.6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率为80.2%。23例行椎弓根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融合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70%,1例行椎间植骨融合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和腰椎间盘未彻底去除等,正确分析再手术原因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仍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原因并探讨诊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初次手术方案、再次手术探查结果及相应的再次手术方案。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②腰椎不稳。③椎管狭窄。④椎管内瘢痕形成。⑤漏诊和(或)误诊。39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3例,良8例,可5例,差1例。颈椎手术1例术后JOA评分17分,疗效为优;胸椎手术1例,参考脊柱手术后Beau jon-Lassale功能评分标准评分:20分,疗效为优。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术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医源性。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对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四○一医院1982年12月~1995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人分析中,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首次减压不彻底、髓核未取净是主要原因。再手术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6%。结论:初次手术前要仔细检查,准确定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术中减压充分髓核摘除干净,术后创口引流,直腿抬高锻炼。  相似文献   

14.
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了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 ,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经临床观察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下术后再次手术患者 17例 ,对各个病案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结果 :17例患者需再次手术的原因有 :过于依赖CT等检查、定位错误、术前适应证掌握不当、术中髓核摘除不够、术后限制活动时间不足、疤痕组织的形成、多节段突出处理不当、神经根未彻底松解及影像假象误导等。结论 :为避免再次手术应做到不能过分依赖CT等检查 ,应该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必须术前有足够大范围的摄片及仔细认真的阅片、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或搬抬重物、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摘除突出物的取舍应将术前症状体征与术中探查结合起来而决定。  相似文献   

15.
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观察腰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单纯髓核摘除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1988年11月~2003年6月因腰椎椎间盘突出行单纯髓核摘除术且随访≥10年的患者共54例。采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比较不同随访时间的疗效。结果依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54例患者总优良率为83.3%,开窗组、半椎板组和全椎板组优良率分别为83.3%、88.9%、66.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JOA评分为7.86±4.31分,术后为22.86±6.59分。3组JOA改善率分别为(71.99±28.64)%、(72.43±21.85)%、(67.02±44.68)%,3组间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长期随访可获得良好疗效,且开窗、半椎板切除和全椎板切除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终板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和诊断治疗.方法37例病人,以腰腿痛症状为主.CT或MRI扫描显示椎体后缘终板破裂压迫神经根.全部行手术治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部分病例凿除破裂的终板.结果术后37例病人全部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按JOA评分,术前13分,最终随访26分.结论青少年时期腰椎受异常应力的作用引起椎体软骨终板破裂,破裂的软骨终板在髓核的作用下凸入椎管,导致了本病的发生.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根据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五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其中侧方入路1例,单开窗法25例,双开窗法13例,半椎板切除18例,全椎板切除11例。结果 42例患者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优良率90.5%。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伴有低位突出,应充分重视临床查体。手术中仔细探察椎管、重视狭窄侧隐窝的减压、注意潜行椎间盘突出和脱出髓核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术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的主要原因及手术方式。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翻修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翻修方式:后路全椎板减压、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采用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估。结果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34例,腰椎节段性不稳定15例,继发性椎管狭窄13例,相邻节段腰椎间盘突出6例,神经根粘连6例,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遗漏5例,椎间隙感染4例,内固定失败3例。随访14~132个月,再手术前VAS评分为(8.9±1.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51.4±6.9)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6±1.1)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17.7±3.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翻修的原因很多。再手术时正确分析其原因,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 方法  1993年 1月至2 0 0 0年 1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76 4例 ,其中再手术者 42例 (5 5 % )。再手术方式为经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 2 5例 ,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6例 ,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 9例 ,前路经腹膜外椎间盘切除 2例。 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2 0月~ 81月 ,平均 5 2月。按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优19例 (45 3% )、良 14例 (33 3% )、可 6例 (14 3% )、差 3例 (7 1% )。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主要原因为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术前及术中突出节段定位错误 ,术后出现腰椎节段性不稳定以及合并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狭窄和中央椎管狭窄。如果再手术时机及再手术方式选择适当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手术治疗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4例经保守治疗无效或临床症状特别严重的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减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11年,平均4年2个月,11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无复发;2例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但仍有轻微腰部不适,劳累后出现腰痛,短暂休息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1例术后症状明显减轻,体征大部分消失,但未能恢复正常体力活动。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突出物较大且神经损害症状较重,保守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应尽早采用单侧或双侧椎板开窗手术,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