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局部麻醉在颈椎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颈后路手术中的各种麻醉方法,并发症,探讨局麻在颈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局麻下行颈后路手术病例58例。结果:通过对58例病人的术中局部麻醉观察,优:52例,良:5例,优良率98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麻下行颈后路手术,病人保持清醒,并发症较少,可尽最大可能避免脊髓、神经根损伤,且简便易行,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认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致髓受压损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92年12月 ̄1998年2月收治的43例OPLL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进行分析。结果:OPLL致脊髓受压的形态在MRL上的表现取决于骨化块的厚度、形状及侵占椎管的程度。在MRI矢状位上,43例OPLL致脊髓受压的形态表现为:(1)局限型OPLL,脊髓受压形态无改变或呈半圆形压迹;(2)连续型OPLL,脊髓受压形态呈柔和弧形成  相似文献   
3.
应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适宜手术入路及方式。方法 观察及分析应用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302例的近期与1-9年远期临床疗效并将手术前、后X线片、CT及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30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近期及远期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平均改善率分别为46%和68%,后X线片显示颈椎管矢以显著增加,CT示椎管截面积显著扩大,而MRI则显示脊髓向后移行,前后方压迫均解除。  相似文献   
4.
急性脊髓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分布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不同时间脊髓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布、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变化及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大鼠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Allen′s模型致伤后,分别于损伤后1、2、3、5、7d取伤段脊髓,作蛋白质印迹分析。在SCI后3d,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顺序标记方法分析iNOS在脊髓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应用比色法测定SCI后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观察腹腔注射20mg/kg、200mg/kg AG后SCI大鼠后肢功能的变化。结果:SCI后1d可见iNOS表达,3d达高峰,7d明显降低。在SCI后,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均可iNOS表达,其中以神经元表达为主。SCI后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于伤后1h和3-7d时出现两个高峰。损伤后腹腔注射20mg/kg、200mg/kg AG均能显著抑制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同时大鼠后肢功能显著恢复。结论:SCI后脊髓内iNOS表达增高,并分布在以神经元为主的多种细胞中。iNOS产生的NO加重了继发性脊髓损伤,对iNOS的抑制可能有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18例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平均随访 30 3个月 (1~ 16 3个月 ) ,74例随访 1年以上 (平均 4 6 3个月 )。观察 :(1)伤后 3种不同脊髓功能状况的治疗效果 (A组 :受伤时呈完全性瘫痪 ,70例 ;B组 :不完全性瘫痪 ,4 2例 ;C组 :上肢部分瘫痪、下肢完全性瘫痪 ,6例 )。 (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3)手术时机 (伤后 <12个月、>12个月 )对疗效的影响。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组之间在保守治疗效果、术后近期效果和后期随访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2 ) 3组均经保守治疗 ,平均为 2 1 3个月。保守治疗的效果与术后近期、尤其与后期随访结果相比 ,JOA评分较低 ,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3)伤后 <12个月和 >12个月手术的患者后期随访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前者术后近期和后期脊髓功能恢复都较满意 ;后者术后近期恢复较明显 ,但后期脊髓功能却出现倒退现象。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不同的脊髓功能状况对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无影响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对后期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最迟不应超过伤后 12个月  相似文献   
6.
脊柱镜下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 ,我院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采用美国产第二代脊柱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1~ 5 4岁 ,平均 32 5岁。以腰痛症状为主者 71例 ,伴下肢放射痛 7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6 9例 ,膝、跟腱反射减弱 34例 ,伴肌力减退 4 7例 ,小腿及足部皮肤感觉减退 6 3例。本组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 ,4 2例行磁共振检查 ,其结果全部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突出的椎间盘在L4 / 5者 5 3例 ,L5 /S12 5例 …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8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前脊髓造影加CT和MRI结果的比较分析,就此二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做出了评价。结果提示在显示颈椎间盘突出方面,MRI明显优于脊髓造影加CT;在显示颈椎骨质增生、OPLL、颈神经很受压方面,MRI不如脊髓造影加CT;在显示颈椎管狭窄蛛网膜下腔和脊髓受压方面,MRI和脊髓造影加CT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的水钠代谢变化及尿PGE2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病人继发的水钠代谢紊乱及尿中前列腺素PGE2排出量的相应变化,探讨颈髓损伤病人继发水钠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方法完全性颈髓损伤(CSCI)病人28例,对照18例.检测血压、心率、血电解质、尿量、液体入量以及尿电解质排出量的变化,放免检测尿前列腺素PGE2的变化.结果 CSCI组血Na+值低于对照组(P<0.01),92.9%可出现低钠血症.CSCI组尿量(P<0.01)及24 h尿Na+排出量(P<0.05)均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4 h尿PGE2排出总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髓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血压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皮质缺血缺氧,继而刺激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增多,产生利钠利尿作用,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椎疾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和结果 :对 69例下颈椎再手术病例再手术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69例再次手术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下颈椎手术方式选择要综合多项参数 :颈椎退变不稳情况、脊髓信号改变情况、颈椎管发育情况 ,包括颈 2及胸椎管 ,2个节数 ,单个参数发病选择前路 ;3个及以上节数 ,多个参数发病选择后路  相似文献   
10.
颈髓损伤与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髓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并发症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此文观察了39例颈椎外伤住院病例,认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及其程度明显相关,与感染、发热相关(P<0.05),且认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是由交感抑制、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