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的A549细胞分泌自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8的影响。 方法: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培养A549细胞24、48和72h后,采用四唑单钠盐法检测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培养A549细胞48h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IL-6和IL-8分泌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IL-6和IL-8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μg/LTNF—α可明显提高A549细胞上清液中IL-6和IL-8的分泌水平,肺岩宁方含药血清与TNF-α共同作用后,可抑制IL-6和IL-8的分泌(P〈0.01)及IL-6、IL-8mRNA的表达(P〈0.01)。 结论: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A549细胞分泌IL-6和IL-8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为其临床治疗肺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诱导的人肺癌细胞系A549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 COX-2)表达的影响。 方法:制备肺岩宁方含药血清,以肺癌细胞系A549为靶细胞,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iNOS及COX-2表达的影响;二氨基乙酰乙酸荧光素检测NO产物;人iNOS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法导入A549细胞24 h后,肺岩宁方含药血清治疗24 h,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TNF-α诱导的细胞核iNOS转录活性的影响。 结果:与对照血清比较,TNF-α明显提高iNOS和COX-2的表达,与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共同作用后,显著抑制二者的表达(P<0.01, P〈0.01);肺岩宁方含药血清显著降低了A549细胞经iNOS重组质粒转染后的转录活性(P<0.01, P〈0.01)及NO产物的产生。 结论:肺岩宁方含药血清抑制肺癌细胞的部分机制可能是抑制iNOS和COX-2基因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新鲜产后脐带,分离HUVEC。SD大鼠灌胃肺岩宁方制备肺岩宁方含药血清,采用人肺腺癌细胞A549制备条件培养液。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B,SRB)法观察肺岩宁方含药血清对HUVEC、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A549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Boyden Chamber Transwell法检测其对HUVEC细胞迁移的影响;管腔形成实验评价其对HUVEC形成管腔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同浓度对照血清相比,肺岩宁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UVEC及肺癌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的内皮细胞的增殖(P〈0.01,P〈0.05),高浓度肺岩宁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肿瘤细胞A549的体外增殖,肺岩宁方含药血清(12.5%~37.5%)在体外能抑制20%胎牛血清诱导的内皮细胞的迁移(P〈0.05,P〈0.01)以及初级管腔的形成。结论:肺岩宁方具有明显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这可能是肺岩宁方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连素对肺癌细胞中顺铂细胞毒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用肺癌顺铂(CDDP)耐药细胞株A549/CDDP,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IκBα、p65的表达水平.并用p65 siRNA转染A549/CDDP细胞沉默p65的表达,而降低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性.结果:CDDP耐药肺癌细胞A549/CDDP与敏感细胞A549相比,p65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IκBα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65 siRNA沉默A549/CDDP细胞p65的表达降低NF-κB的活性后能显著逆转CDDP耐药(P<0.01);20 μmol/L的黄连素能显著增加A549/CDDP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且5~20 μmol/L的黄连素能浓度依赖性地降低A549/CDDP细胞中p65的表达,但增加IκBα的表达(P<0.01).结论:黄连素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逆转肺腺癌细胞中CDDP耐药.  相似文献   

5.
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NF—κB基因对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阻断肺癌细胞株A549中NF-κB p65基因表达,并研究该基因沉默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以肺癌A549细胞株为材料,分为空白对照、脂质体对照以及siRNA干扰实验共3组。以体外转录法合成dsRNA,并用脂质体转染A549细胞株,RT-PCR法测定肺癌A549细胞内NF-κBp65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和脂质体对照组相比,SiR—NA组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NF-κBp65mRNA表达的作用(P〈O.01),同时ELISA结果显示,siRNA组的p65亚单位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和脂质体对照组(P〈0.05)。MTT法显示siRNA组中细胞增殖减慢,生长受到抑制。结论:应用RNAi技术可以有效干扰肺癌A549细胞NF-κBp65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复制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A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C组)海马CA1区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NF—αmRNA)及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h和12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48h;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救治过程中,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与TNF—α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槲皮素对LPS刺激肺上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肺上皮细胞株(A549细胞)不同时段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的影响。方法用LPS建立体外A549细胞损伤模型,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不同时间A549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A549细胞在LPS刺激下,NF-κB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呈现出一定的时间依赖性,而槲皮素能显著抑制其表达。结论NF-κB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核转录蛋白,参与一系列炎症介质的表达。因此,槲皮素抑制LPS诱导A549细胞产生NF-κB,提示槲皮素可能通过对炎症因子负性调控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诱导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乳腺癌的高转移率是威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文中探讨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erosis factor-α,TNF—α)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乳腺癌转移提供新思路。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在TNF-α和过氧化氢(H2O2)作用下侵袭能力发生的改变。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细胞分成对照组、TNF组、H2O2组、TNF+氮-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H2O2+阿司匹林组和TNF+阿司匹林组。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因子Snail和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不同处理下的活性变化。结果TNF-α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在MCF-7细胞中,TNF-α可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依赖通路增加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EMT。而ROS引起的E-钙黏蛋白减少以及细胞发生的EMT,仅被NF-κB抑制剂轻度抑制。结论炎性相关刺激因子TNF-α和ROS在诱导EMT时存在不同机制,TNF-α在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转移中是通过NF—κB的作用上调转录因子Snail,进而降低E-钙黏蛋白的表达实现。ROS在促进细胞转移时NF—κB仅有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结扎左侧颈总动脉的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NAC组。每组按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分为1、6、12、24、48和72h组,每组5只,以原位杂交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和TNF-α的表达,每只大鼠处死前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并计算出左/右眼ERG的比值。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在6h开始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24h表达最强,以后逐渐减弱。缺血再灌注+NAC组在再灌注6h未能检测到NF-κB和TNF-α的表达,在第12h有NF-κB和TNF-α的表达,24h表达最强,但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O.05)。缺血再灌注组在再灌注6h后各期ERG相对恢复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NAC组(P〈0.05)。结论NF-κB及其诱导的TNF-α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N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轻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1.
观察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配体罗格列酮与顺铂联合应用时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探讨ROZ活化PPAR γ.下调NFκB,从而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康癌A549细胞,建立人肺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28只荷瘤裸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罗格列嗣,顺铂及两药合用均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上调PPAR γ蛋白表达,下调NFκB蛋白表达,增强顺铂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12.
13.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09-2217
【目的】观察抑肺饮对肺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抑肺饮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抑肺饮含药血清,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实验、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观察抑肺饮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TNF-α诱导A549细胞建立细胞EMT模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抑肺饮对细胞EMT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观察抑肺饮对A549细胞中EMT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 p65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抑肺饮对NF-κB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建立Lewis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称瘤体质量,观察肺脏转移灶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瘤组织磷酸化NF-κB p65的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瘤组织B细胞淋巴瘤-xL(Bcl-xL)、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抑肺饮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2)抑肺饮含药血清能够上调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调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抑制NF-κB p65磷酸化水平和NF-κB启动子活性;(3)体内研究结果显示,抑肺饮高剂量组的瘤质量和肺转移率,瘤组织中NF-κB p65磷酸化表达水平,靶基因Bcl-xL、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且抑肺饮联合顺铂使用时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抑肺饮可能通过干预TNF-α-NF-κB信号通路,调节细胞EMT,从而发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对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As2O3、TRAIL单用和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NF-κB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NF-κB的活性。结果 As2O3与TRAIL联用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比单药组强(P<0.05);联合用药组诱导凋亡作用强于单药组(P<0.05);联合用药组明显抑制NF-κB表达,并抑制其活性(P<0.05)。NF-κB mRNA、蛋白及其活性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As2O3可能通过NF-κB通路,增强TRAIL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核岗子κB(NF—κB)结合活性和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PMEC细胞株,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NAC对HPMEC增殖活化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NAC(1mmol/L)处理1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0ng/mL)处理1h。NAC+TNF-α联合处理。凝胶电泳移动抑制实验检测HPMECNF—κB的结合活性;免疫蛋白质印迹检测相应的HPMEC胞质内NF—κB抑制蛋白(IKB—α)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观察HPMECNF—κB表达的核内转移;激光共聚焦检测NAC对HPMEC中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NAC对HPMEC的增殖活化有明显抑制作用,NAC+TNF-α联合处理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TNF-α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F—α刺激后具有诱导HPMECNF—κB结合活性.且IKB-α表达明显减弱,NAC处理组IKB-α表达高于TNF—α处理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TNF—α处理1h后.HPMECNF—κB的主要表达从细胞质转移至细胞核内;NAC预处理后联合TNF—α刺激,HPMECNF—κB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出现核内转移极少。HPMEC经TNF-α处理后细胞内COX-2表达明显高于NAC+TNF—α联合处理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NAC+TNF-α联合处理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C可抑制HPMEC增殖活化;NAC可抑制HPMECNF—κB结合活性、减少核内转移发生和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和胆结石患者血清(血液)、胆汁中TNF-α的含量、NF—κB mRNA的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来探讨二者在不同程度胆源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组(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1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15例,胆结石组(G)12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液及胆汁中TNF—α的含量,采用RTPCR法测定血液及胆汁中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组血清TNF-α含量为192.25±26.70Pg.ml^-1,胆汁中TNF—α含量为136.18±25.98Pg.ml^-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血清中TNF-α含量为135.16±28.02Pg.ml^-1,胆汁中含量为89.40±12.69Pg.ml^-1;胆结石组血清TNF—α含量为87.66±11.02Pg.ml^-1,胆汁中TNF—α含量为64.22±14.06Pg.ml^-1。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血液中NF—κBm RNA的光密度比值为2.64±0.64,胆汁中NF—κBm RNA的光密度比值为1.31±0.24;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组血液中NF—κBm RNA的光密度比值为2.11±0.54,胆汁中NF-κB mRNA的光密度比值为1.05±0.21;胆结石组血NF-κB mRNA的光密度比值为0.94±0.31,胆汁中NF—κB mRNA的光密度比值为0.51±0.26。胆源性胰腺炎组中TNF—α的含量及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胆结石组(P〈0.01),而低于急性化脓胆管炎组(P〈0.01)。结论(1)胆源性胰腺炎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组血及胆汁中TNF—α均有升高;(2)胆源性胰腺炎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组血及胆汁中NF—κB mRNA均有表达;(3)炎性介质TNF-α及NF—κB可能参与了胆源性胰腺炎及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并探讨肺岩宁方对肺癌干细胞Wnt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将分离出的SP+肺癌干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血清+生理盐水)、单纯化疗(空白血清+DDP组)、肺岩宁方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生理盐水)、综合治疗组(肺岩宁方含药血清+DDP),予体外药物干预后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及SP+肺癌干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分离的SP+、CD24+IGF-1R+、CD133+细胞具有肺癌干细胞特性,分离的β-catenin蛋白完整;综合治疗组诱导SP+干细胞凋亡优于其他组,各组凋亡率分别为综合治疗组79.2%、肺岩宁方组21.3%、DDP组33.7%、对照组0.3%。结论:本课题组已掌握分离、鉴定肺癌干细胞的技术,中药肺岩宁方联合化疗具有一定的诱导肺癌干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浊祛瘀汤对酒精性肝病大鼠影响的机理。方法通过乙醇梯度灌胃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肝病(ALD)大鼠模型,并使用化浊祛瘀汤给大鼠灌胃,观察化浊祛瘀汤对酒精性肝病肝损伤大鼠NF—κB表达,NF—α、CAT等水平的影响,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基本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NF—κB表达明显增强(P〈0.01),TNF—α含量显著增加(P〈0.01),CAT含量明显降低(P〈0.01);化浊祛瘀汤治疗组NF—κB表达明显减弱,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CAT含量明显升高(P〈0.01);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化浊祛瘀方药能够抑制酒精性肝病时NF—κB、TNF—α的表达,改善ALD脂质过氧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4-羟苯基维胺脂(4-HPR)联合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倒置显微镜和TUNEL染色观察4-HPR或(和)MG-132联合应用后A549细胞形态学变化及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不同给药组细胞数量明显变少,失去正常的生长,细胞密度低,光泽度下降,肿胀变形,变圆;4-HPR加MG-13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MG-132明显增强4-HPR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免疫印迹观察显示,MG-132降低4-HPR诱导的NF-κB的表达.[结论]MG-132是通过降低NF-κB的表达而增强4-HPR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内毒素(LP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的调节,为Res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用LPS或Res+LPS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自旋捕集技术直接检测巨噬细胞产生的NO,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细胞中NF—κB活性,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中TNF—α、IL—1β、IL-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LPS组NO含量、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在刺激后2—12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Res+LPS组NO含量、NF—κB活性和TNF—α、IL-1β、IL-6含量均显著低于LPS组(P〈0.01)。结论提示LPS可诱导巨噬细胞NF—KB活化,导致TNF-α、IL-1β、IL-6基因表达增强,而Res能抑制NF—κB活化而调节TNF—α、IL-1β、IL-6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