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2个街道0-14岁儿童10108名。结果:查出哮喘患儿236人,其中儿童哮喘211名(89.40%),婴幼儿哮喘13名(5.50%),咳嗽变异性哮喘6名(2.54%),曾患婴幼儿哮喘,3岁以后未再发作者6名(2.54%),总患病率为2.33%,男女患儿病率分别为3.07%和1.68%,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有73.75%的患者在3岁以内起病。73.33%的患者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8.33%和21.67%,支气管扩张剂应用占97.92%,以口服及吸入为主,抗生素应用过多,占91.25%,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拉萨地区(3700 m)0-12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学校调查和分散家访的方式.结果 在调查的5162名0-12岁儿童中,共查出发作过哮喘的患儿46名,总患病率为(0.89%).其中儿童哮喘(≥3岁发病)5人(10.9%),婴幼儿哮喘(<3岁)(包括婴幼儿哮喘既往)21人(45.6%),咳嗽变异性哮喘4人(8.7%),可疑哮喘16人(34.8%).结论 高原地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较低,但同时要加强宣传,让更多家长认识哮喘疾病,以进一步的减少儿童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990年7~9月对宁夏十个市、县33993名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共检出哮喘247名,患病率为0.73%。其中婴幼儿哮喘78名,儿童哮喘169名。在调查分析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工业区高于城镇居民区;平原高于山区。首次发病年龄在3岁以前者占80.57%。哮喘好发季节为冬春季;发作类型以缓慢发作为主;感冒为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个人过敏史中以婴幼儿湿疹最多,占50.61%;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分别为29.96%及37.65%。本文还对哮喘患病率与气候、环境、过敏因素及其防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于2000年5月~10月对大连市内2个区4个不相临街道0~14岁进行了儿童哮喘群体抽样调查,共调查10992人,实查人数为10983人,失访9人,失访率为0.08%。结果累积患病人数147人,其中儿童哮喘113人(76.9%)婴幼儿哮喘(<3岁)6人(4.1%),可疑哮喘17人(11.6%),咳嗽变异性哮喘11人(7.5%),两年以上不发作29人(23.8%)。累积患病率为1.34%,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8%,现患率为0.82%。好发季节为换季。好发时辰以午夜为著。发病主要诱因为感冒与气温变化。有57.02%、91.14%的患儿在3岁内及7岁内起病。68.7%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分别为12.9%和11.6%。应用抗生素的为78.2%,用全身激素的51%,用过激素吸入的34%,其中坚持长期应用的11%,应用平喘药的95.2%。结论大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学龄前起病占绝大多数,吸入激素治疗相对偏少。今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哮喘病的防治,推广GINA。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2010年南京市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并与既往调查结果相比较,了解南京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变化,同时探讨哮喘家族史和特应性体质与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南京市六合区山潘街道0~14岁儿童12 779例,并从非哮喘儿童中随机抽出440例进行匹配?结果:诊断出哮喘患儿350例,总患病率为2.7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3.46%和2.18%?起病年龄大多在婴幼儿期,好发季节以换季时为多见,发病诱因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天气变化?结论:与10年前相比,本市儿童哮喘现患率升高17.60%?特应性体质和家族过敏史与哮喘发病有关?儿童哮喘病的治疗仍有待于改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鼓楼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 2 0 0 0年福州市鼓楼区 0~ 14岁儿童哮喘流行情况 ,探讨危险因素 ,为我市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在福州市鼓楼区安泰与南街街道 0~ 14岁常住儿童中共抽样调查 5 2 2 9人。按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 2 0 0 0年全国 0~ 14岁儿童哮喘统一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进行。 结果 儿童哮喘2 30人 (4.4 0 % ) ,婴幼儿哮喘 38人 (0 .73% ) ,咳嗽变异性哮喘 18人 (0 .34% ) ,可疑哮喘 12人 (0 .2 3% )。哮喘 (包括儿童哮喘、婴幼儿哮喘 ) 2 0 9人 (除外 2年以上不发作者 ) ,患病率为 3.99% ,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6 1∶ 1。高发年龄段为 3~ 7岁和 11~ 13岁 ,起病年龄 3岁以内占 74 .6 4 %。发病主要诱因是上呼吸道感染 (99.0 4 % )和天气变化(5 9.33% )。个人变态反应史占 81.82 % ,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史分别分 18.6 6 %及 2 0 .10 %。发病距首次确诊时间为2 .2± 1.85年。治疗中普遍应用抗生素 (99.30 % )。 结论 本次调查基本代表了福州市区 0~ 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 ,有关资料为今后群防群治哮喘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贵阳市两城区3岁以上儿童哮喘及婴幼儿哮喘的患病率,方法:用随机抽样,回顾性询问填表法调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在贵阳市两城区2298名婴幼儿中共查出哮喘病人43例,婴幼儿哮喘患病率为1.87%,男孩患病率(2.39%)显著高于女孩患病率(1.29%),好发于夏冬季节。首次发病原因和复发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结论:调查提示,贵阳市婴幼儿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贵州省儿童哮喘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小儿哮喘中绝大多数是在3岁以内发病,故对婴幼儿哮喘的防治是降低哮喘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000年贵阳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阳市两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并与全国儿童哮喘患病率进行同期比较。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贵阳市两城区12583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发病情况的调查,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总患病率为2.06%,总现患病率为1.63%,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50%和1.60%,两者有显著差异。发病诱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及气候变化、运动。好发季节为冬、春季,好发时辰以半夜及临睡为著。有64.62%的患者在3岁以内发病,65.34%有个人过敏史,1,2级亲属有哮喘的分别为17.69%和31.05%,治疗中有98.56%应用抗生素,有71.48%的使用全身激素,使用吸入激素治疗的仅为4.69%。结论:贵阳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10年前全国平均水平,与多种原因有关,应加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干预治疗,进一步推广治疗哮喘的吸入疗法。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①目的 调查青岛市区 0~ 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②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以街道办事处为群进行调查 ,在青岛市的市南区、李沧区各抽取儿童 5 0 0 0名左右。③结果 共调查 10 36 4名儿童 ,其中实查10 0 84例 ,实查率为 97.3% .筛查出儿童哮喘 2 30例 ,婴幼儿哮喘 17例 ,咳嗽变异性哮喘 2 3例 ,喘息性支气管炎 9例。累计患病率为 2 .6 7% ,男性患病率为 1.71% ,女性为 0 .96 % ,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χ2 =2 4 .4 8,P <0 .0 1)。哮喘发作与性别、首次发病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有关。发作季节主要为冬季及季节更替时。能够早期正确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者所占比例仍较低。④结论 哮喘的患病率上升可能与生活模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大连市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情况。方法:于2000年5月-10月对大连市内2个区4个不相临街道0-14岁进行了儿童哮喘群体抽样调查,共调查10992人,实查人数为10983人,失访9人,失访率为0.08%。结果:累积患病人数147人,其中儿童哮喘113人(76.9%)婴幼儿哮喘(<3岁)6人(4.1%),可颖哮喘17人(11.6%),咳嗽变异性哮喘11人(7.5%),两年以上不发作29人(23.8%)。累积患病率为1.34%,儿童哮喘和婴幼儿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8%,现患率为0.82%。好发季节为换季。好发时辰以午夜为著。发病主要诱因为感冒与气温变化。有57.02%、91.14%的患儿在3岁内及7岁内起病。68.7%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分别为12.9%和11.6%。应用抗生素的为78.2%,用全身激素的51%,用过激素吸入的34%,其中坚持长期应用的11%,应用平喘药的95.2%。结论:大连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比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学龄儿童患病率最高,学龄前起病占绝大多数,吸入激素治疗相对偏少。今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哮喘病的防治,推广GINA。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14岁以下社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于2017年5月-8月对其进行了抽样调查。一共调查了14岁以下儿童10000名,失访150,失访率为1.5%。其中婴幼儿哮喘有40名,儿童哮喘有600名,可疑哮喘为30名,CVA有50名,哮喘患病率为6.4%。此次调查结果相比之前调查患病率有所上升,婴幼儿哮喘患病有所下降。目前哮喘发作常用的药还是以口服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温州市城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率、发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及诊疗情况,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方案、调查步骤和问卷,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2010年温州市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3%,男女比例1.3:1,现患率2.7%。哮喘的首发年龄27(13~43)月,首次诊断年龄30(18~48)月,3~6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为5.5%。儿童哮喘在秋冬季好发(占28%),好发时间以清晨为主(占48%)。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占87.5%),常见前兆是流涕(占64.8%)、喷嚏(占59.6%)、鼻塞(占43.9%),常见症状为咳嗽(占95.6%)、喘鸣(占69.2%)。抗生素在哮喘治疗中的使用率为49.8%,吸入激素为53.6%,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45.2%。一级亲属、二级亲属的哮喘史、患者的过敏性鼻炎及湿疹史是哮喘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温州城区儿童患病率较前有明显升高,大部分在3岁之前发病。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过敏性鼻炎、湿疹及哮喘家族史是哮喘发病的最主要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选取长治市6个区的小学以及幼儿园进行抽样,抽样人数共10000例0岁~14岁儿童,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哮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实际调查人数为9927名,检出患有哮喘儿童共103例,患病率为1.03%;男性占54.7%,女性占45.3%;其中0岁~3岁患儿率较多,占患儿总数的59.22%.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哮喘家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呼吸道感染次数、肥胖、父母过敏史、患儿过敏史、患儿荨麻疹史、环境因素为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经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过敏史、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次数、环境因素为儿童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长治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荣成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以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荣成市城区0~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荣成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3.1%,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3.2%和9.9%,不同性别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内有发病的现患哮喘患者的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和天气变化为著,发病季节以秋栋季节为著,发病时间以午夜和清晨为著,首发年龄以3岁以内者为著。结论荣成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2013年明显升高,儿童哮喘危险因素较多,需加强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邯郸市随机抽取的2个街道进行逐户调查,共调查0-14岁儿童4981人。结果:查出哮喘患儿53人,患病率1.06%,其中儿童哮喘34人(64.15%),婴幼儿哮喘6人(11.32%),咳嗽变异性哮喘9人(16.98%),可疑哮喘(喘支)4人(7.55%)。69.81%的患儿在3岁以内起病。好发节以换季和不定期为主,好发时辰为乖夜,发作诱因主要是感冒和天气变化;73.58%有个人过敏史者,一级、二级亲属有哮喘史者分别为16.98%和20.75%。治疗以口服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为主,应用吸入疗法仅占13.21%。结论:邯郸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与全国10年前相比无上升趋势。建议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治疗,加强吸入疗法治疗哮喘的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宜昌市夷陵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分布特征、高危因素及防治现状,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0 ~14岁儿童2800名,填写哮喘初筛调查表,初筛阳性者确诊后填写哮喘调查表,共收集合格初筛表2656份.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明确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患病率、发病规律及防治现状等,数据使用epi-info软件双录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确诊哮喘110例,累计患病率4.14%,男女性别比为1.82∶1;患病率较高的年龄段为0~3岁和4~6岁;哮喘急性发作以清晨和午夜居多;好发季节主要为换季和冬季;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个人和家族过敏性疾病史为哮喘的危险因素;确诊哮喘患儿中,使用过峰流速仪者占17.3%、进行过敏原检测者占11.8%,进行过肺功能测定者占14.5%;哮喘急性发作中药物使用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占87.3%,抗生素占80.9%,吸入激素占57.6%,氨茶碱占51.8%.结论 宜昌市夷陵区0~6岁儿童为哮喘高发人群;具有个人湿疹、食物过敏病史以及家族哮喘史为其高危因素;此次调查资料是本地区关于哮喘的一手资料,为以后儿童哮喘的规范管理、教育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包头市0~14岁儿童哮喘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集中调查与分散家访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昆区、青山区11080例0~14岁儿童进行了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调查筛查出哮喘患儿103例,包括可疑哮喘7例.故实际患病率0.88%。其中儿童哮喘59.2%,婴幼儿哮喘28.2%,咳嗽变异性哮喘5.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3:1。(2)哮喘危险因素发现①哮喘好发季节主要为换季和冬季.分别为28.16%和17.48%。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迭96.12%,其次为天气变化65.05%。②一级亲属中有哮喘史或其它过敏史分别为6-8%和37-8%。个人过敏史以湿疹最多见7318%。过敏性鼻炎27、1%。结论:本次流调显示了我市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明显增高(10年前为0.55%),具有多种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存在。因此,哮喘的防治应从婴幼儿抓起,尤其是有家族过敏史的子女是高危人群。向基层宣传普及GINA知识是哮喘防治取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溧阳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影响因素及诊治情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溧阳市抽取的3个乡镇及市区1个居民小区内通过乡村医生及市区小区居委会向家长发放初筛问卷。结果实际调查9340人中。哮喘(婴幼儿哮喘及儿童哮喘)累计患病率为2.4%,两年内有喘息发作的哮喘近患率为2.0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2.44%与1.59%。两年内有近患的广义哮喘(包括婴幼儿哮喘、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病率为2.17%。性别、首次发作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及遗传因素与哮喘发作有关。早期诊断及应用吸入治疗的比率较低。结论哮喘患病率较我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2000年报告中国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平均为1.98%比较有所升高,哮喘发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按GINA方案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上仍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丽水市15岁以下儿童哮喘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计划抽取丽水市5个街区的10000例0~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计划完成问卷调查10000份,实际完成9834份,样本回收率为98.34%。共诊断出哮喘258例,患病率为2.62%。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期儿童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12% (18/1613)、3.99% (124/3104)和2.27% (116/51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745, P=0.000)。男性患病率为2.67% (134/5013),女性患病率为2.57% (124/4821),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 P=0.75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的独立影响因子有家族过敏史、家庭成员吸烟、过敏性鼻炎史、儿童湿疹史、家中有霉斑和母乳喂养(P<0.05)。结论 不同年龄儿童哮喘存在差异,儿童哮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积极干预儿童哮喘的多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长春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长春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哮喘的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长春市绿园区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患病情况及有关因素进行调查。 结果:共调查0~14岁儿童14 543人,失访184人,失访率为1.26%。诊断为哮喘者201例,患病率为1.38%(201/14 543)。其中,婴幼儿哮喘28例,占总哮喘人数的13.93%(28/201);儿童哮喘143例,占总哮喘人数的71.14%(143/201);咳嗽变异哮喘30例,占哮喘人数的14.93%(30/201)。婴幼儿哮喘患病人数占3岁以下调查数的1.52%(28/1837)。以呼吸道感染和过敏为诱因致哮喘发病和发作者占91.04%(183/201)。33.83%(68/201)哮喘儿童接受激素吸入治疗。130名学龄期儿童中有112例哮喘患儿(86.15%)学习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89.27%的家长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论:长春市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1.15%)明显增加,并给患儿、患儿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