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54例符合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归纳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分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评分变化,并以HAMA和HAMD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 老年焦虑障碍多与抑郁共病,躯体主诉多为其主要特点.治疗后第2周末开始起效,疗效随时间延长同步上升,治疗后第2、4、8周末HAMA、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药物及心理治疗的总有效率90.75%.结论 老年焦虑障碍多与抑郁共病,及时干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抑郁和焦虑等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共46例帕金森病患者(男性27例,女性19例)均于停用抗帕金森病药物12h后空腹采集肘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水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抑郁和焦虑症状。结果 46例患者中14例(30.43%)诊断为可能的抑郁症(HAMD评分8~19分),5例(10.87%)诊断为确定的抑郁症(HAMD评分≥20分);9例(19.57%)诊断为可能的焦虑症(HAMA评分7~13分),7例(15.22%)诊断为确定的焦虑症(HAMA评分≥14分)。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高于男性[(26.93±1.29)kg/m2对(23.99±1.51)kg/m2;t=6.872,P=0.000],血清雌二醇[(46.29±17.87)pmol/L对(129.64±32.34)pmol/L;t=10.080,P=0.000]、孕酮[0.99(0.67,1.18)nmol/L对1.30(0.86,2.04)nmol/L;Z=-2.722,P=0.006]和睾酮[(0.38±0.17)nmol/L对(13.52±5.41)nmol/L;t=10.538,P=0.000]均低于男性。女性帕金森病患者体重指数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591,P=0.020),血清雌二醇水平与HAMD评分(r=-0.558,P=0.031)和HAMA评分(r=-0.675,P=0.006)呈负相关,血清睾酮水平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r=0.674,P=0.006);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仅血清睾酮水平与HAMD评分(r=-0.450,P=0.031)和HAMA评分(r=-0.507,P=0.013)呈负相关。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等非运动症状常见,女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抑郁症状越严重,体重指数和血清雌二醇水平越低、血清睾酮水平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男性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越低、抑郁和焦虑症状越严重。故性激素替代治疗可能成为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背景以往研究显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但帕金森病晚期非运动性症状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等非运动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共纳入65例诊断明确的帕金森病患者,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P300波,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患者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帕金森病患者UPDRS总评分(t=10.872,P=0.000)和UPDRSⅠ(t=4.538,P=0.023)、UPDRSⅡ(t=8.846,P=0.012)、UPDRSⅢ(t=9.114,P=0.000)评分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率由治疗前的52.46%(32/61)降至29.51%(18/61),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由治疗前的42.62%(26/61)降至32.79%(20/61),HAMA(t=3.692,P=0.000)和HAMD(t=4.241,P=0.000)评分显著降低,但幻觉发生率由治疗前的18.03%(11/61)升至29.51%(18/61)。P300波潜伏期(t=5.924,P=0.000)和波幅(t=8.512,P=0.00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减轻帕金森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改善其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 目前抑郁障碍患病率呈逐年升高之趋势,综合性医院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多以躯体化症状为主诉,尤以睡眠障碍最为常见,改善睡眠质量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研究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改善抑郁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 以躯体化症状就诊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和rTMS联合药物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在不同观察时间点,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治疗方法与观察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均P=0.000).与药物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1、2和4周时HAMA评分、HAMD总评分和躯体化症状评分降低(均P=0.000);治疗1周时睡眠障碍评分降低(P=0.001);治疗1和2周时抑郁症状评分降低(均P=0.000).与治疗前相比,药物治疗组患者各项评分除治疗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后1、2和4周,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联合治疗组[63.64%(14/22)、86.36%(19/22)、90.91% (20/22)]高于药物治疗组[20% (4/20)、55% (11/20)、75%(1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抑郁障碍患者起效早、效果好,尤其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抑郁障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指导联合心理治疗对抑郁症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的收治的11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指导联合心理治疗,为期7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AMD,HAMA,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各项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HAMD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指导联合心理治疗可以更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治疗对社区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均依照病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干预组综合干预治疗1年,包括心理社会干预和生活方式干预。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及1年时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入组者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干预1年后,干预组CDR评分(1.78±0.89)低于对照组(2.1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ADL评分(28.13±7.71)低于对照组(32.91±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HAMA评分(9.88±6.00)低于对照组(13.8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5);HAMD量表评分(8.23±4.46)低于对照组(11.63±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6,P0.05)。结论:综合干预治疗能够延缓社区AD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进程,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及对心理防御机制的 影响。方法 选择2012 年1 月—2016 年12 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诊治的强迫症患者80 例为研 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口服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联合动 力性心理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8 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及汉密尔顿焦虑量 表(HAMA)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防御方式问卷(DSQ)评分。结果 两组 治疗4 周和8 周后的Y-BOCS 评分和HAMA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 0.05);治疗8 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2.5%)高于对照组(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 P=0.034);两组治疗8 周后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升高,不成熟防御机制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明 显优于单独使用氟伏沙明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强迫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8.
心理与药物治疗对焦虑障碍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在焦虑障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 6 5名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 ;B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 6周 ,于治疗前后分别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的疗效总评分量表 (CGI GI)评定疗效 ,半年后再随访。结果 A组治疗 6周后HAMA评分下降更明显 ,半年复发率较低。结论 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障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强迫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调查78例门诊强迫症患者(病例组)及60例正常对照组的生活质量,同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G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强迫、抑郁及焦虑症状.结果 病例组WHOQOL-BREF量表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64.70±10.30)分,(47.60±11.50)分,(53.10±12.20)分,(63.70±10.60)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79.20 ±9.60)分,(71.20±10.40)分,(74.10 ±9.80)分,(75.10±10.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 ~-6.30,P均<0.01).Y-BOCS总分、强迫观念总分、HAMD总分均与WHOQOL-BREF所有领域得分负相关(r=-0.28~-0.61,P<0.05);强迫行为总分仅与生理领域得分负相关(r=-0.49,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强迫行为、HAMD总评分和HAMA总评分进入“生理领域”回归方程;在“心理领域”回归方程中除HAMA总评分外其余自变量均进入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强迫行为总评分及HAMD总分进入“社会领域”回归方程;强迫观念总评分和HAMD总分进入“环境领域”回归方程.结论 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低于正常人群;强迫观念、强迫行为、伴发的抑郁症状是强迫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SCL-90躯体化量表定期评定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显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63%,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x2=23.89,P<0.01).治疗第4、6、8周末,研究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HAMD评分、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较轻,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度洛西汀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独用度洛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米氮平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防御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给予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第1、2、4、6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临床疗效,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周末进行防御方式(DSQ量表)和生活质量(SF-36量表)调查。结果3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痊愈21例(65.6%),显著进步7例(21.9%),有效4例(12.5%),显效率达87.5%,有效率达100%。第1、2、4、6周末与治疗前相比,HAMA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较少。与治疗前相比,第6周末患者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升高,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估中一般健康(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等评分也均升高(P〈0.05)。结论米氮平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而且能促进患者防御机制向成熟型转变,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0例抑郁障碍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45.3%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共病以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为最多(分别为22.0%、13.3%);入组时及3个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个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发生率高,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头颈部肿瘤患者伴发情绪问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3例抑郁症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21例(认知行为治疗,CBT)和对照组22例(支持性咨询),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S标分、SDS指数、精神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和抑郁心理障碍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可有效减少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并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急性应激,防止癌症患者心理病理状态慢性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辅助疗效.方法 将6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联合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配合右侧前额叶背外侧部、10Hz高频rTMS.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及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进行基线、治疗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及汉密尔顿抑郁测评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测评量表(HAMA)评定.结果 57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PCL总分及重现、回避、警觉性增高因子分、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4周末PCL测评总分、重现、警觉性增高因子、HAMA治疗前后评分差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能够改善PTSD的核心症状及抑郁、焦虑症状;在帕罗西汀治疗基础上,10 Hz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增加对PTSD的重现、警觉性增高等核心症状及焦虑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6周的多中心开放性研究,共入组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抑郁症(同时HAMD≥17分、HAMA≥14分)患者173例,服用国产艾司西酞普兰片的剂量为10mg-20mg/d,分别在治疗前及第1、2、4、6周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包括病情严重程度评分CGI-SI、疗效评分CGI-GI)评定疗效,以不良事件记录表、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共169例患者完成研究,经6周治疗后显示,HAMD、HAMA、CGI-SI评分呈现一致的减分趋势,各时点HAMD-17、HAMA、CGI-SI的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总体有效率为81.1%、痊愈率是6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6%,一般可以耐受。结论国产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抗抑郁及焦虑作用确切,可用于治疗抑郁症伴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6.
Changes in defense mechanisms have been shown in long-term psychodynamic treat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changes that occurred after brief cognitive-behavior group therapy in the defense style of panic disorder patients that had failed to respond to pharmacotherapy. Forty-seven pati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nd severity of panic disorder was evaluated by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Defense mechanisms were evaluated by the Defense Style Questionnaire. Patients decreased the use of maladaptive defenses after cognitive-behavior group therapy, and the change in immature defenses was maintained at 1-year follow-up evaluation (p = 0.022). These modifica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 of symptoms (F = 0.359; p = 0.047).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that defense styles are malleable in short-term treatment and are, at least partially, symptom-state dependent.  相似文献   

17.
米氮平治疗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分别用米氮平和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各27例,疗程8周.应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米氮平组与氟西汀组Y-BOCS、HAMD、HAMA分值均显著下降,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米氮平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氟西汀组.结论:米氮平治疗强迫症疗效与氟西汀相仿,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和单独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 6 2例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给予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和单独氟西汀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2、4、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 (CGI)、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HAMD减分率第 1、2周末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和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HAMA减分率第 1、2、4周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和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CGI评定第 1周末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是一种疗效好、起效快而安全的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用药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氮平联合帕罗西汀对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同时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及《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抑郁症诊断标准且伴有焦虑症状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给予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1)。研究组第1周和第2周睡眠障碍因子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HAMA总评分,以及第6~8周HAMD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伴有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停药清洗1周并同期合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的效果,并评价1周后续用先前抗抑郁药的治疗反应。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手册(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予1周的清洗,清洗期停用除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以外的所有精神科药物,同期合并MECT治疗,清洗期结束后继续使用原抗抑郁药物,共观察6周。在MECT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①6周末痊愈14例,显效17例,进步7例,无效2例。有效率77.5%。②治疗第1周末(清洗期合并MECT后)HAMD-17、HAMA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第4周末(即重新开始续用原抗抑郁药后第3周)和第6周末HAMD-17、HAMA评分与第1周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停药清洗1周合并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效果良好,经过清洗合并MECT后可提高原抗抑郁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