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跪位躯干强化训练方法。2组患者每天训练1次,每次60 min,每周练习6 d,持续6周。治疗前后分别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平衡、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变化。结果6周治疗后,2组BBS、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TUGT较治疗前均缩短(P<0.05);观察组的BBS、TUGT、MBI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跪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步行功能,提高患者ADL。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跪位组和头针组各20例。跪位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及跪位躯干强化训练,头针组在跪位组基础上配合头皮针疗法。治疗前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TCT、BBS及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头针组的TCT、BBS及MBI评分更优于跪位组(P0.05)。治疗后,2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达3~5级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头针组明显更多于跪位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跪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2月,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评定(FMA)及Sheikh躯干控制积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BBS评分、下肢FMA评分和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均较治疗前提高(t1.756,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827,P0.05)。结论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对偏瘫患者的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25)和振动结合常规康复组(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30min,共4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 行走”计时测定(TUGT)和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步行及平衡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BBS、TUGT及MWS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2组BB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TUGT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BBS、MW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UGT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训练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负重率生物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方法。以上平衡训练两组均进行30min/d,6d/周,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评定平衡与步行功能。结果:6周治疗后,两组的BBS和MF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TUGT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的BBS、TUGT和MFR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在常规平衡训练基础上,负重率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的疗效及躯干屈伸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将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PNF躯干模式训练。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以及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TCT、BBS及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组内比较均小于健侧(均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健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健患侧腹直肌及竖脊肌RMS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PNF躯干训练技术可以明显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肌群力量,提高躯干控制能力,改善平衡功能,从而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对伴有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伴共济失调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绳带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和站立平衡步行训练。绳带组采用弹性绳带加压下进行站立位平衡和步行训练方案。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10m步行测试(10MWT)、3米起立-走测试(TUGT)及共济失调等级评定量表(SARA)的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BBS和10MW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TUGT和SAR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绳带组的BBS评分和10M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UGT和SAR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绳带训练联合Frenkel体操能显著提高伴共济失调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及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8.
魏巍  邓红卫  黄小宇 《中国康复》2014,29(6):451-452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平衡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采用头针联合平衡功能训练。2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评分、sheikh躯干控制积分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平衡功能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平衡功能,提高躯干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强化躯干训练配合蹲起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躯干强化训练组(观察组)与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强化躯干训练配合蹲起训练。患者平衡功能的评定采用平衡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和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步行能力的评定采用Holden功能步行分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躯干强化训练配合蹲起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核心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核心肌训练,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躯干控制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评定Sheikh评分(TCT)、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FM-B)进行平衡功能评定。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TCT、BBS和FM-B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TCT、BBS和FM-B评分分别为(93.55±3.45)分、(50.21±3.83)分和(11.51±2.18)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核心肌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觉反馈联合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2组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视觉反馈联合躯干强化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Burke倾斜量表(BLS)以及Sheikh躯干控制积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8周治疗,2组BBS及Sheikh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BL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3项评分改善幅度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视觉反馈联合躯干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的平衡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神经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踝关节痉挛,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患侧C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均P〈0.01);2组患者FMA、BBS及ADL能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踝关节痉挛,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稳定型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强化组给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2组均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能力;简式Fugl-Meyer评价法(FMA-L)评价下肢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评价行走能力,独立功能量表(FIM)评价ADL。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L、BBS、FAC及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上升(P〈0.05,0.01),且强化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能独立步行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提升,强化组更高于对照组(72.9%与54.2%,P〈0.05)。结论:配合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最大程度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丰富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传统平衡训练,丰富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丰富环境,并结合任务导向性项目进行平衡训练;在治疗前、4周训练结束时评价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平衡仪站立位睁眼静态平衡测试、"起立-行走"计时(TUGT)。结果:治疗4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丰富组更优于常规组(P0.05);2组TUGT评分、运动轨迹长度及外周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0.01),且丰富组更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丰富平衡训练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下肢强化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29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强化训练组及综合治疗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康复训练,高压氧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强化训练组则辅以下肢强化训练,综合治疗组则辅以高压氧及下肢强化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下肢部分(FMA-L)、改良Barthel指数(MBI)、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对各组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TUGT、MBI、FMA-L及BB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1个月治疗后,发现各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以综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强化训练组次之,高压氧组疗效相对较差,各指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肢强化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ADL能力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步态的影响。方法:纳入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ro-kin平衡训练仪进行视觉反馈平衡训练。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行走测试、Pro-kin平衡仪、数字化跑台监控仪进行平衡与步态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2组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TUGT评分、睁眼及闭眼状态下运动长度和运动椭圆面积数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平均步长及步频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1),步长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且观察组平均步长优于对照组(P<0.05),步频及步长变异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o-kin视觉反馈平衡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与步态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国际生物力学学院(ICB)矫形鞋垫联合踝足矫形器(AFO)对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AFO步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ICB矫形鞋垫联合AFO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起立和行走计时测试(TUGT)、10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测试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测试对2组患者的步行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TUGT、10m MWS、BB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TUGT、MWS和BBS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对照组TUGT(P=0.014)、MWS(P=0.021)、BBS(P=0.025);观察组TUGT(P=0.008)、MWS(P=0.004)、BBS(P=0.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UGT、10m MWS和BBS评分分别为(21.2±6.5)s、(49.4±5.7)m/min和(50.8±6.1)分,其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UGT(25.4±4.5)s、10m MWS(41.6±5.6)m/min、BBS评分(45.5±5.2)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UGT(P=0.036)、MWS(P=0.017)、BBS(P=0.016)]。 结论 ICB矫形鞋垫联合AFO较单独应用AFO能更好地改善偏瘫患者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躯干核心肌群肌内效贴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患者于常规康复训练前先进行躯干核心肌群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8周后分别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10 m步行测试(10 MWT)、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以及生理耗能指数(PCI)对2组患者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下肢运动能力及运动效能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BBS、10 MWT、FMA-L以及PC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经治疗2周、8周后,发现2组患者BBS、10 MWT、FMA-L以及PCI均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BBS[(48.23±8.97)分]以及PCI[(0.234±0.176)beats/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BBS[(54.38±6.17)分]、10 MWT[(0.83±0.51)m/s]、FMA-L[(25.6±6.04)分]以及PCI[(0.221±0.135)beats/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躯干核心肌群肌内效贴治疗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胡翔  徐睿华 《中国康复》2013,28(5):365-366
目的:观察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及“站立-走”(TUG)计时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erg平衡评定量表(BBS)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康复训练系统可促进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下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姿势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4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虚拟现实平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用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评估患者平衡能力,三维平衡测试仪静动态平衡评估来评价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BB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2组患者TUG评估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均P<0.01);观察组患者睁、闭眼站立,睁眼前后站立,稳定反应时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0.05);对照组患者睁、闭眼站立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睁眼前后站立及稳定反应时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和常规训练均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姿势控制能力,但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常规训练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