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大鼠杏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表达和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变化和左归丸、右归丸对其的影响,探索老年肾虚大鼠CRH多肽表达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活性的相关性及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方法 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35只,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35只,共4组.老年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均按相当于左、右归丸生药7.5g·kg-1(成人临床用量的15倍)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 d,连续4个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 放免检测血清CORT含量.结果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及血清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5),与老年对照组相比,左归丸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杏仁核CRH多肽表达及血清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左归丸、右归丸通过调节杏仁核CRH多肽表达进而调节衰老大鼠HPA轴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G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海马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调节作用,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药物对大鼠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GRmRNA表达变化,结果:老年大鼠海马各分区GR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GRmRNA的表达,结论:左归丸、右归丸通过提高GRmRNA表达,进而改善海马对HPA轴的抑制性调控作用,以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变化,并通过右归丸干预,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机理。方法:以自然衰老SD雄性大鼠(24月龄)为肾虚衰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和右归丸组,每组35只,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35只,共3组。老年对照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按相当于右归丸生药量7.5g/kg自由饮用稀释药液,每周停药2天,连续4个月;采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分析法观察大鼠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酮(CORT)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及其多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和CRH表达、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升高;与老年组比较,右归丸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和CRH表达、血浆ACTH及血清CORT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紊乱,HPA轴功能亢进;右归丸可调节HPA轴,使亢进的HPA轴功能得以改善,减轻对机体的危害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和海马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的作用,探索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自然衰老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每组15只;另设青年组15只,共4组。青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5月龄,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普通饮食、饮水;从20月龄开始,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均按6.75 g/(kg·d)生药量食用饲料,连续给药4个月,每周停药2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血清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参数体密度(Vv)、比表面(δ)、比膜面(δm)和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CORT含量显著降低,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线粒体Vv、δ、δm和海马神经细胞突触小泡Vv及突触内线粒体Vv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增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能量代谢的结构改变,补肾方左归丸和右归丸均可通过降低自然衰老大鼠血清CORT含量、改善其海马神经细胞能量代谢的结构变化而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婴分离(MS)联合慢性束缚应激(RS)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PD21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采用MS+RS建立二次打击模型,每组15只。采用糖水、悬尾及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各组小鼠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羟色胺(5-HT)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小鼠海马5-HT系统及HPA轴蛋白表达水平;全自动蛋白表达分析系统(Simple Wes)检测各组小鼠海马BDNF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显著缓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血浆CORT及ACTH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方面,模型组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神经递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5-HT能神经受到抑制、HPA轴异常激活,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可调控5-HT能神经及HPA轴的异常状态。与空白组比较,海马组织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温阳解郁方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BDNF、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二次打击致抑郁小鼠的证候属性可能是阳虚肝郁型,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5-HT神经系统及HPA轴介导的BDNF信号通路,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进而缓解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逆散、半夏厚朴汤、甘麦大枣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4种中药复方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应激行为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半夏厚朴汤组、甘麦大枣汤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组,测试各组大鼠应激行为、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清皮质酮(CORT)。结果:四逆散减少旷场实验的爬格次数(P<0.01),降低CRH,CORT的含量(P<0.01,P<0.05);半夏厚朴汤延长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P<0.05),降低CRH含量(P<0.05);甘麦大枣汤延长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P<0.05),减少挣扎次数(P<0.01),降低CRH,ACTH,CORT的含量(P<0.01,P<0.0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减少旷场实验的爬格次数(P<0.01),延长尾悬挂试验静止时间(P<0.05),减少尾悬挂试验挣扎次数(P<0.01),降低CRH,ACTH,CORT的含量(P<0.01,P<0.05)。结论:4种中药复方分别通过理气、化痰、补气、温阳等作用于HPA轴不同环节,改变应激行为方式,从而增强机体应对急性应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高浓度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损伤细胞制作原代培养的海马病理细胞模型,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的作用。方法:以新生SD乳鼠海马组织为材料,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采用10-4mol/LCORT损伤细胞制作海马病理细胞模型,并用RU38486拮抗皮质酮的损伤作用。采用四甲基氮唑兰(MTT)法测定培养细胞的活性,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皮质酮受体(GR)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上述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细胞的培养液中CORT浓度为10-4mol/L时,海马神经的细胞活性和GRmRNA表达均下降;左归丸、右归丸可以增强细胞活性和上调GRmRNA的表达。结论:浓度为10-4mol/L的CORT可以损伤细胞,制作原代培养的海马病理细胞模型;左归丸、右归丸对模型细胞的各项指标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切片海马各分区(DG、CA1、CA2、CA3)BDNF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衰老大鼠海马各分区的BDNF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大鼠海马DG、CA1、和CA3分区低下的BDNF mRNA的表达。结论: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BDNF表达异常有关。而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温补肾阳方药右归丸能通过提高BDNF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归丸及右归丸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异常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组织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CaM、pCaMKⅡ、pERK1/2、pCREB及pSynapsinI、Arc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补肾方药左归丸及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可能与延缓学习记忆相关信号分子表达的退行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变化及补肾方作用,探索衰老与海马NSCs变化的相关性及补肾方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 SD雄性大鼠,SPF级,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和青年组,共4组。常规喂养饲料,自由饮水。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每天分别喂以含有左归丸和右归丸生药7.5g/kg的饲料,连续4个月。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组和右归丸组大鼠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结论自然衰老大鼠海马NSCs分裂和增殖能力减弱,左归丸和右归丸通过上调海马组织Nestin和Ki-67蛋白的表达,进而促进NSCs的增殖可能是其延缓衰老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对衰老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相关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的部分分子机理,以及左归丸、右归丸的改善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设4组: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各组大鼠大脑切片海马各分区(CA1、CA2、CA3、DG)BDNF、TrkB mRNA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各分区的BDNF、TrkB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而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DG、CA1、CA2、和CA3分区低下的BDNF、TrkB mRNA的表达。结论: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退化,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基因BDNF、Trk B表达异常有关。而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温补肾阳方药有归丸能通过提高BDNF、TrkB基因的表达,进而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变化及左归丸对其的作用,探索左归丸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理。方法:根据Open-field法筛选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左归丸组,每组20只动物。应用慢性应激法制作抑郁症大鼠模型。左归丸组大鼠按生药量7.5g·kg-1·d-1灌胃,相当成人(60kg)临床用量的15倍。从应激刺激开始灌胃至应激结束止,共用药21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CTH和血浆CORT的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CTH和血浆CORT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血清ACTH和血浆CORT的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HPA轴功能亢进,左归丸通过改善HPA轴功能降低大鼠血清ACTH和血浆CORT的浓度,是其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老年左归丸组和老年右归丸组从20月龄起分别服用左归丸和右归丸药液,另设老年对照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表达均明显降低,左归丸和右归丸均能显著提高下丘脑NMDAR1、GABAARα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能通过调整下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表达,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HPA轴所属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肾虚证动物模型,HE染色,光镜观察HPA轴所属组织结构的增龄性变化,以及补肾方药(左、右归丸)的改善作用。结果:老年大鼠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组织形态结构呈现明显的老年性退化,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改善这些组织结构。结论:左归丸、右归丸能从组织结构形态方面延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的老年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四逆散对抑郁大鼠脑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5-羟色胺(5-HT)/5-HT1A受体(5-HT1AR)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探讨四逆散基于BDNF/TrKB,5-HT/5-HT1AR及HPA轴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连续21 d采用孤养结合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刺激法(CUMS)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四逆散(1.25,2.5,5)g·kg-1,氟西汀组ig盐酸氟西汀0.01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干预21 d。干预期间,各造模组大鼠均继续给予刺激。通过糖水偏好和旷场实验评估CUMS模型大鼠抑郁状态;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及海马匀浆中BDNF,5-H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TrKB,5-HT1AR,糖皮质激素受体(GR)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rKB,5-HT1AR,GR,MR蛋白表达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偏好率显著下降(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显著降低(P<0.01),血浆CRH,ACTH,CORT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BDNF,5-HT含量显著降低(P<0.01),海马TrKB,5-HT1AR和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M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损伤。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好率显著升高(P<0.01),旷场实验中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升高(P<0.05,P<0.01),血浆CRH,ACTH,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BDNF,5-HT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海马TrKB,5-HT1AR和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M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结构明显复原。结论 四逆散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海马BDNF,5-HT含量,上调TrKB,5-HT1AR和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M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抑制HPA轴亢进,增强海马组织神经元的再生和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归丸、右归丸对老年大鼠海马、杏仁核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sp、Glu、Gly、GABA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老年机体神经元的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左归丸、右归丸延缓老年大鼠神经内分泌调控退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对照组、老年左归丸组、老年右归丸组.采用HPLC-荧光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杏仁核Asp、Glu、Gly、GABA含量变化.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大鼠海马、杏仁核 Asp、Glu、Gly、GABA含量有不同程度升高,而与老年对照组相比,两用药组含量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左归丸、右归丸通过纠正老年大鼠海马和杏仁核脑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紊乱状态,使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这两大类递质最终趋向平衡,从而有助于改善大脑边缘系统,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糖皮质激素受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MDAR(GCR-BDNF-NMDAR)信号转导通路角度,探讨老年大鼠学习记忆退化的分子机制及补肾方药——左归丸、右归丸的调整作用。方法:以自然衰老(24月龄)SD雄性大鼠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老年皮质酮(GC)拮抗组、老年左归组和老年右归组,另设一组青年对照组(5月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电生理方法记录在体大鼠LTP变化,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相关信号转导蛋白表达变化,同时观察补肾方药对上述指标变化的改善作用。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大鼠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升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CA1区LTP明显受到抑制、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信号分子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左归丸、右归丸能不同程度地改善上述指标的衰老性变化。结论:左归丸、右归丸改善老年大鼠增龄性学习记忆退化的部分机制可能与提高GCR、BDNF、NMDAR、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蛋白表达,拮抗高水平皮质酮对大脑海马区域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HPA轴、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四逆散的高、低剂量组对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型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组(12.5 mg·kg-1)、四逆散高、低剂量组(10,5 g·kg-1)。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刺激造模,同时ig给药21 d后分别取血、下丘脑和海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分析法检测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浆中CORT,ACTH及下丘脑CRH的含量明显升高,海马中BDNF和TrKB的神经面密度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高、低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抑郁症模型大鼠血浆CORT,ACTH、下丘脑CRH的含量;增加大鼠海马BDNF及其TrKB阳性神经元面密度值。结论: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HPA轴增加海马BDNF,TrKB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归丸、右归丸对自然衰老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老年组、左归丸组、右归丸组、青年组,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自然光暗周期,其中老年组大鼠常规喂养至24月龄;左归丸、右归丸组大鼠自20月龄始,每天分别灌胃相应药物6.75 g/kg,连续4个月;青年组为5月龄大鼠。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GF、FGF-2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齿状回两者蛋白水平。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大鼠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与老年组比较,左归丸、右归丸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与右归丸组比较,左归丸组大鼠海马组织FGF-2、海马齿状回NGF蛋白水平上调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左归丸、右归丸均可通过上调海马组织及齿状回NGF、FGF-2蛋白水平来延缓大鼠衰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涤痰汤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大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1-42)含量及早老素1(PS-1)、早老素2(PS-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1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涤痰汤高剂量组、涤痰汤低剂量组,另设12只3月龄青年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涤痰汤高、低剂量组采用中年大鼠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8周结合半高脂饮食4周的方法建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第5~8周,涤痰汤高、低剂量组分别ig给予涤痰汤8.55,4.275 g·kg-1,西药组ig给予盐酸多奈哌齐0.9 mg·kg-1,空白组、模型组、青年组ig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每日1次。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Aβ1-42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PS-1,PS-2阳性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1),海马CA1区PS-1,CA3区PS-2阳性表达增多(P<0.01),海马Aβ1-42含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涤痰汤低、高剂量组大鼠平台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P<0.01),海马Aβ1-42含量下降(P<0.05,P<0.01),海马PS-1,PS-2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 涤痰汤可能通过下调模型大鼠海马PS-1,PS-2水平,降低海马Aβ1-42含量,从而改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