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病人13例。采用癫痫的国内疗效评定标准和全国精神外科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治疗1年后,13例病人中,癫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精神病症状基本消失,2例部分症状存在。结论双侧杏仁核、双侧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难治性多灶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2009年采用脑电图、MRI、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对双侧大脑半球均存在多个致痫区、无法进行开颅广泛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2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谭启富癫痫疗效分级,本手术对癫痫发作控制的满意率在术后1~5年达62%。结论对无法进行开颅行致痫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多灶性癫痫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立体定向不同靶点组合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和多靶点组合对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意义.方法在立体定向基础上,应用CT、MRI、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进行核团定位,对128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linical grobal impressions scale,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mg scale,BPRS)、阴性和阳性综合量表(the postitve and negative syndrome,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128例患者中,显著进步73例,进步51例,无变化4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靶点组合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在治疗难治性精神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对颅内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部位进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韦氏智力量和临床记忆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并随访病人6个月~1年。结果 10例患者中治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BPRS、SDSS量表检查有显著差异,临床记忆量表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病人脑功能变化与术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射频毁损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症状设计不同靶点组合做到手术计划个体化,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立体定向手术方法,以提高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治疗37例精神障碍性癫痫(PTE)和2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EPP)的临床特征、术前检查、手术方式和术后癫痫及精神症状的控制情况。结果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估良好率高达70%,PTE组与EPP组的良好率无明显差异(P0.05)。癫痫预后总有效率(EngleⅠ、Ⅱ、Ⅲ级)和优良率(EngleⅠ、Ⅱ级)都高,分别为89.6%、84.5%,EPP组总有效率和优良率都明显低于PTE组(P0.05)。术后智力未见明显改变,其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治疗精神障碍相关难治性癫痫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靶点组合设计和准确定位,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多靶点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失败的原因及二次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已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效果欠佳的难治性精神病患者,分析原因,再次行立体定向多靶点组合毁损手术治疗。应用CGI、WISC、BPRS、PNSS精神病评定量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23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5例,进步5例,无变化3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无智商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二次多靶点定向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多靶点联合损毁对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立体定向下经CT、电阻抗和微电极电生理核团定位,对21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杏仁核、内侧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术后6个月,应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阳性和阴性综合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依据减分率标准,210例患者中,显著进步160例,进步42例,无变化8例。手术前后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靶点组合的立体定向技术设计和亚核团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难治性精神病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癫痫性精神病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癫痫性精神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方法 对64例癫痫性精神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所有病例在出现精神症状之前均有癫痫大发作史;43.8%的病例其精神病性症状与癫痫发作有“强制化现象”;始发年龄在15岁以下者多伴有智能发育迟滞;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急,病程短者疗效佳,反之疗效差。结论 提示早期、及时、有效控制癫痫大发作,是预防癫痫后遗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0例难治性精神病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中用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验证靶点。术后6个月由精神科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140例患者中,恢复12例、显著进步107例、进步17例、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为97%。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定位精确、安全、显效,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多靶点毁损治疗难治性精神病(附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选择性多靶点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56例难治性精神病进行颅内多靶点射频毁损治疗。术后随访3 ̄15个月,采用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表(BPRS)、社会功能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韦氏智力量表(WISC)评价治疗效果。结果CGI评定为有效51例(91.1%);其中优8例,显著进步36例,进步7例;无变化5例。BPRS评分术前68.66±14.20,术后34.40±8.86;SAPS评分术前27.52±2.49,术后9.98±2.52;SDSS评分术前15.62±1.20,术后8.68±1.62,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WISC手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立体定向技术微创、安全,是难治性精神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症状设计不同的靶点组合,对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手术对难治性无明确致癎灶癫癎的治疗效果。方法经脑电图、MRI、脑磁图(MEG)检查等术前综合评估无法确定致癎灶的难治性癫癎患者78例,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进行胼胝体两侧、双侧杏仁核、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等多靶点组合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按照Engle癫癎疗效分级,本组患者术后1~5年I级+Ⅱ级病例均达82%以上。结论对于临床无明确致癎灶、无法进行开颅致癎灶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癎患者,立体定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CT定位及多靶点组合治疗强迫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靶点组合对强迫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运用CT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强迫症例.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Hamilton抑郁、焦虑量表对照评估.结果 42例强迫症中显效 25 例,进步 12 例.结论 双侧扣带回 双侧内囊前肢多靶点组合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强迫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1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中用电阻值和微电极电生理验证靶点,其中17例患者因首次手术后3~6个月疗效不佳而接受二次手术。术后1年由精神科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51例患者中,恢复13例、显著进步200例、进步29例、无变化9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向立体定向多靶点组合毁损术安全,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及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长期随访的45例接受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和9例接受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和临床分析。结果1例DBS病人术后无效,调整电极后效果满意,射频毁损术及DBS术后短期效果均满意,本组显效47例(87%),有效7例(13%),总有效率100%。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开”状态下提高38%,“关”状态下提高49%。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开”状态下症状改善率52%,“关”状态下改善率72%。随访结果:射频毁损者复发率为17.8%,DBS者无复发。结论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及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满意,精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微电极记录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DBS具有非破坏性、可双侧同期手术、术后可调节等优点,但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能否有效消除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顽固性幻觉妄想症状.方法 对523例存在顽固性幻觉妄想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CT定位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内囊前肢、隔区、扣带回等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术后1年由精神科医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术前存在顽固性幻觉的患者479例,术后症状完全消除430例、偶发31例,治疗有效率为96.2%.术前存在顽固性妄想的患者491例,术后症状完全消除454例、偶发12例,治疗有效率为94.9%.结论 立体定向脑内多靶点组合毁损治疗可有效消除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顽固性幻觉妄想症状.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立体定向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行双侧扣带回、内囊前肢及杏仁核毁损术,并随访判断疗效变化。结果:术后随访三至六个月,有效为88%,显效为43.5%,无效为12%。六个月至二年随访,有效为79.6%,显效为51.8%,无效为20.4%。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术多靶点联合毁损术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后应配合药物等综合治疗,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纯双侧内侧隔-斜角带核毁损对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毁损双侧内侧隔一斜角带核后部治疗34例阿片类药物精神依赖病人,观察手术前后成瘾个体对药物的精神依赖和尼古丁依赖的变化情况.采用简明心理状况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评价手术对记忆、情感的影响。结果 随访12-18个月,精神依赖完全消除25例(73.5%),复吸9例。术后病人学习和记忆力无明显变化,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 单纯内侧隔一斜角带核毁损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接受双侧STN-DBS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进行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分(BFMDRS)和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计算两项评分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BFMDRS和UPDRS评分的改善率:术后1个月其均值分别为47%和48%,术后3个月为69%和73%,术后6个月为75%和79%。结论 STN-DBS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病人的症状,术后疗效稳定。STN是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