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患者导向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导向治疗前后血清sIL-2R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在导治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升高水平与癌灶大小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2例手术前后和26例化疗前后肺癌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与29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1);术前血清sIL-2R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密切相关,分化越低,水平越高(P〈0.05),但与肿瘤病理类型和分期无明显的关系(P〉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皮肌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并分析其与血清肌酶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0例皮肌炎患者皮质类固醇治疗前后及28例正常对照血清sIL-2R水平。结果:皮肌炎组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sIL-2R水平变化与CPK、LDH、ALD密切相(P〈0.001),关皮质激光治疗后2月血清sIL-2R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sIL-2R可能在皮肌炎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sIL-2R检测可作为监测皮肌炎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IA法对16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化疗后血清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1)。表明肺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其肿瘤的消长密切相关,血清sIL-2R有可能作为疗效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卵巢癌腹腔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41例卵巢癌患者在腹腔化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卵巢癌患者在腹腔化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水平升高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治疗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但仍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6.
应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了30例正常健康人及40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sIL-2R的方法,结果显示:肺癌组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手术切除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5),肺癌细胞分型与血清sIL-2R水平无关(P〉0.05)。提示血清sIL-2R水平检测对肺癌的及病情变化,疗效观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IL—2R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sIL-2R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sIL-2R。结果: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亦明显升高(P〈0.01)。出血组与缺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sIL-2R水平可反映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机体免疫状态,并可作为病情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1例食管患者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测定观察,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的血清sIL-2R水平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sIL-2R水平亦增加,手术前患者血清sIL-2R较手术后为高(P〈0.01),所以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可以反映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可做为判断预后,监测复发和转移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与乳腺腺癌患者病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术后复发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荷瘤的治愈组(P〈0.01)。Ⅲ期乳腺癌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  相似文献   

10.
对42例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水平检测,结果发现进展期和好转期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痰菌阳性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痰菌阴性者(P〈0.01),病灶多和空洞多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病灶少及无空洞或空洞少者(P〈0.05)。提示肺结核患者存在淋巴细胞激活,血清sIL-2R水平与肺结核病情变化平行,可作为肺结核病情监测及预后估计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sIL—2R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用ELISA法检测肝癌病人sIL-2R水平。结果:肝癌病人的血清sIL-2R水平与肝癌体积有关;行介入治疗后的1周内sIL-2R无变化,2 ̄3周后明显下降。结论:介入治疗肝癌是有效的;测定PHC患者的血清sIL-R2不仅能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判断疗效及作预后估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情的相关性。②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6 6例恶性肿瘤病人和 36例健康人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sICAM 1和sIL 2R水平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t =2 0 .5 6 0 ,16 .72 7,P <0 .0 0 1) ;有转移者和死亡者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无转移者和存活者明显增高 ,差异有极显著性 (t =17.72 5~ 2 5 .919,P <0 .0 0 1) ;手术治疗后sICAM 1和sIL 2R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极显著性 (t=11.179,15 .6 2 6 ,P <0 .0 0 1)。恶性肿瘤病人血清sICAM 1与sIL 2R水平呈正相关 (r =0 .76 6 ,P <0 .0 0 1)。④结论 血清sICAM 1和sIL 2R水平变化与恶性肿瘤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无转移和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54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结果表明:sIL-2R显著高于正常人,且随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手术治疗1个月、3个月后,sIL-2R均有明显下降,但有转移的患者降低不明显。术后1周sIL-2R变化不明显,可能与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提示血清sIL-2R可作为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之一。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1.肝癌患者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0.01)。2.肝癌肿瘤体积大小与血清SIL—2R水平升高幅度有关(P<0.05)。3.手术后经化疗和介入治疗9个月肿瘤无转移有血清SIL—2R水平低于术前(P<0.05),而有转移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测定,不仅能了解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5.
张思瑾  关键 《吉林医学》2000,21(3):147-148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儿的免疫状态及免疫调节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5例重症肌无力儿童接受免疫调节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受体 (s IL - 2 R)进行了检测 ,结果 :本组患儿 s IL - 2 R治疗前明显增高 ,获得缓解后 s IL - 2 R近于正常水平。结论 :此病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s IL- 2 R可成为免疫调节治疗的有效观察指标 ,免疫调节治疗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动态检测32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以及30例正常人血清sIL—2R水平。结果:32例原发性口腔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IL—21(水平较正常人水平明显升高(P<0.001),化疗结束后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化疗前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其中6例化疗无效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对口腔鳞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的检测,可为临床化疗效果的评介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变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8例肝硬变患者和35名正常人血清中sIL-2R含量。结果: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经治疗后sIL-2R含量下降。结论:测定肝硬变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对判断患者的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sIL—2R的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P<0.01),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呈现暂时抑制。术后14天,患者血清中sIL-2R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胃癌患者存在免疫抑制,手术可加重免疫抑制,2周后免疫功能才逐渐得到恢复。动态检测胃癌患者血清sIL—2R可作为其免疫状况评价、病情和预后判断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病理确诊的265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CA水平。结果血清SCCA对于宫颈鳞癌的敏感性为65.28%。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水平与临床分期(P<0.001)、组织分化(P<0.005)、肿瘤大小(P<0.001)及盆腔淋巴结转移(P<0.005)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5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161例无复发患者与57例复发的宫颈鳞癌患者血清SCCA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78.95%复发患者血清SCCA水平在复发前3个月升高。结论 SCCA是宫颈鳞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辅助诊断、临床分期、疗后随访、监测复发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 IL- 2 R)水平的变化在术后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用 EL ISA法动态检测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 1 d及术后 0 .2 5、0 .75、1、3、6个月血清 s IL- 2 R水平同时检测 30例正常人血清s IL- 2 R水平。结果 :4 7例口腔鳞癌患者术前血清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P <0 .0 0 1 ) ;术后 1周患者血清 s IL- 2 R水平较术前升高 (P <0 .0 5 ) ;其中 4 2例术后 6个月无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周至 6个月呈下降趋势 ,至术后 6个月接近正常人水平 (P >0 .0 5 ) ;而 5例分别在术后 3~ 6个月复发或转移患者的血清 s IL- 2 R水平在术后 1个月开始明显上升(P <0 .0 5 )。结论 :s IL- 2 R对口腔鳞癌患者术后的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