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研究4-羟基他莫昔芬(OHT)对原代培养的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以及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雌二醇(E2)、乙烯雌酚(DES)和OHT分别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前列腺平滑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增殖和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雌、雄激素受体表达.结果 DES和E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起促增殖作用(均P<0.05),但未发现明显的浓度相关性(DES:r=-0.101,P=0.328;E2:r=-0.115,P=0.188).OHT浓度在1×10-8moL/L时,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增殖率为5.04%±0.65%,随着浓度由1×10-6mol/L升高为1×10-5mol/L,细胞增殖率由2 79%±0 54%下降为0.93%±0.40%.在更高浓度下显示与浓度相关的促凋亡作用(5.83%±0.78%、13.70%±0.71%、19.53%±0.90%),以上作用不能被相同甚至更高浓度的E2所逆转.OHT对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与雌激素相近.结论 OHT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原代培养的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促凋亡作用,且该作用可能不依赖于雌激素受体途径.口服他莫昔芬后OHT血药浓度较低和OHT上调雄激素受体表达可能是他莫昔芬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对前列腺细胞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去势,7 d后除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外,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同时补骨脂素组灌胃给予补骨脂素,阴性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保列治对照组给予保列治.30 d后处死,称取前列腺湿重,应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法检测前列腺ER和AR的表达.结果补骨脂素组大鼠前列腺湿重低于各对照组(P<0.05),ER和AR的标记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补骨脂素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细胞ER和AR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源性雄激素对小鼠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了解雄激素在前列腺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对20例睾酮处理的,以及20例空白对照昆明种雄鼠前列腺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bcl-2、bax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雄激素处理后,小鼠前列腺细胞bcl-2、c-myc标记率和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雄激素促进增殖基因蛋白c-myc的表达和抑制凋亡基因蛋白bcl-2的高表达是小鼠前列腺增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豆苷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受体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子宫内膜癌雌、孕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系(HEC-1B),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不同浓度大豆苷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检测大豆苷元对雌激素应答原件(ERE)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大豆苷元对HEC-1B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抑制作用有明显量效和时效性特征。在浓度为20~80×10-6mol/L的大豆苷元作用下,报告基因luc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0×10-6mol/L时到达最高值;大豆苷元通过ERβ介导的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升高程度强于ER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豆苷元可通过调节子宫内膜癌细胞ERα和ERβ介导的报告基因的表达,调整ERα/ERβ比例,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的表达,探讨雌雄激素受体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60-80岁)和40例正常前列腺对照组中ER和AR表达。结果 60-70岁组前列腺组织中ER和A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ER:P=0.010,AR:P<0.000 1),70-80岁组前列腺组织中E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2),而AR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108)。ER和AR表达阳性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ER:P=0.745,AR:P=0.055)。结论 ER和AR在BPH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促进了BPH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正常人、增生无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雌、雄激素受体进行了测定。雌激素受体(ER)分布在间质和上皮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分布在上皮细胞中(P<0.005),内外区无区别(P>0.05)。ER在增生无症状组最高(66.6%),正常组最低(25%);AR正常组高于其它两组,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白桦脂醇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进行研究,探讨其植物雌激素活性。方法 将40只性未成熟雌性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雌激素组,白桦脂醇低、高剂量组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17β-雌二醇(17β-E2)、白桦脂醇混悬液灌胃7 d。灌胃结束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剖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增重率和子宫指数;通过Western bolt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雌激素膜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观察白桦脂醇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促增殖作用;通过细胞增殖拮抗实验观察ER阻断剂ICI182 780、ERα阻断剂MPP、ERβ阻断剂THC、雌激素膜受体GPR30阻断剂G15等4种阻断剂对白桦脂醇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白桦脂醇能明显升高性未成熟雌性小鼠的子宫增重率、子宫指数,血清E2、FSH水平,以及子宫组织中ERα、GPR30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促进MCF-7细胞增殖(P0.01),且其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能被ICI182 780、MPP、G15所拮抗(P0.01)。结论 白桦脂醇具有雌激素样活性,此活性由ERα和GPR30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雷洛昔芬对小鼠颅顶成骨细胞MC3T3-E1分化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10-7mol/L的雷洛昔芬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刺激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24、48、72 h后检测各指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细胞内β-catenin,雌激素受体α、β(estrogen receptorα、β,ERα、ERβ)mRNA的表达。结果 MC3T3-E1细胞分别加入10-7mol/L的雷洛昔芬和ICI-182780后,相对于对照组,雷洛昔芬处理组的促细胞增殖作用较强,在24 h增殖率最高,达(55.93±10.88)%;ALP活性增加,在48 h活性增加率最高,为(30.881±5.614)%;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ICI-182780组的促细胞增殖率、ALP活性降低;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洛昔芬可能通过上调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分化,而ICI-182780则下调β-catenin、ERα和ERβmRNA的表达抑制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表达不同的乳腺癌细胞间相互作用。方法 PCR法检测MDA-MB-231及MCF-7细胞中ER的基因表达。CCK-8法检测17β-雌二醇对MCF-7和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将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法标记荧光信号,将其分别与MCF-7细胞(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和未标记荧光的MDA-MB-231细胞(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用Transwell侵袭小室分层共培养,加入或不加入雌二醇,检测MDA-MB-231细胞的增殖差异。结果 MCF-7细胞表达雌激素受体α(ESR1,ERα)和雌激素受体β(ESR2,ERβ),而MDA-MB-231细胞均不表达。17β-雌二醇浓度为10-11 mol/L时促MCF-7增殖作用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MDA-MB-231细胞则无明显作用(P>0.05)。在加入雌二醇培养的MCF-7细胞与MDA-MB-231细胞小室分层共培养组,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DA-MB-231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在雌激素作用下,可促进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0、0.2、0.5、1.0、1.5、2.0、2.5、3.0、3.5 mg/mL盐酸川芎嗪处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以及下游相关蛋白mTOR、p70S6蛋白及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盐酸川芎嗪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且显示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1.5、2.5 mg/mL的盐酸川芎嗪能够降低Akt和p-Akt的表达,进而下调mTOR、p-mTOR、p70S6及p-p70S6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Ak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盐酸川芎嗪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雄激素和雌激素对培养的人前列腺间质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2)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培养出11株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病人前列腺间质细胞,并给予双氢睾酮(DHT)和雌二醇(E2)刺激,通过RT-PCR法观察bFGF和TGFβ2的mRNA表达,同时观察了平滑肌细胞分化特异性抗原(smoothelin)的mRNA表达。结果 DHT能明显上调bFGF表达,E2能明显上调TGFβ2和smoothelin表达,且TGFβ2和smoothelin表达量成正相关。结论 DHT能诱导bFGF表达,E2能诱导TGFβ表达,E2诱导向平滑肌的细胞转化可能与TGFβ2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7β-雌二醇(E2)对鼠源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EOMA细胞)生长,雌激素α、β受体亚型(ERα、β)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10、100 nmol/L 浓度的E2分别作用于EOMA细胞,同时设对照组(不加E2).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其对EOMA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OMA细胞的ERα、β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分泌水平.结果 1 nmol/L E2组在36 h时高于对照组(P<0.05);10 nmol/L E2组、100 nmol/L E2组各个时间点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6 h时OD值最高(P<0.01).E2作用下10 nmol/L E2组ERα和ERβ水平及100.0 nmol/L E2组ERα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24、48 h时,各浓度E2组与对照组的VEGF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时100 nmol/L E2组和10 nmol/L E2组VEGF水平均高于1 nmol/L E2组(P<0.05).结论 E2可促进EOMA细胞增殖,可能主要通过ERα、VEGF表达水平上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变化的角度,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的可能机理。方法:体外培养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种细胞株在生理盐水和二氢睾酮(DHT)作用下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种细胞株均有AR表达,两种条件下AR的表达水平分别为:LNCaP细胞生理盐水处理组85.99±4.97,DHT处理组93.74±3.63;PC-3细胞生理盐水处理组8.52±1.57,DHT处理组9.52±1.75,两种条件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条件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DHT作用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作用下LNCaP细胞的AR表达水平(P<0.05);DHT作用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与生理盐水作用下PC-3细胞的AR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过表达AR,并且二氢睾酮能促进其表达AR;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AR表达较少,二氢睾酮对其AR表达无明显作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转化可能与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对子宫腺肌病痛经在细胞水平上的治疗机制.[方法]进行人体外内膜-肌层交界区(EMI)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确定少腹逐瘀汤抑制EMI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设置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反转座子长散在重复序列编码蛋白1(LINE-1 ORF-1p)对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利用Lipofectin 2000将LINE-1 ORF-1的表达载体及其空载体,siRNA及其空载体转染进入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细胞。使用MTT法测定LINE-1 ORF-1p对ERα阳性乳腺癌细胞ZR75-1生长的影响;利用Luciferase检测LINE-1 ORF-1p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MTT法观察结果发现,LINE-1 Flag-ORF-1p能够显著促进ZR75-1细胞的生长(P=0.018)。LINE-1 ORF-1p siRNA表达载体能够抑制ZR75-1细胞的生长(P=0.022),其体外抑制率为E2-:25.51%,P=0.025,E2+:64.29%,P=0.021。LINE-1 Flag-ORF-1p能够升高ERα的转录活性(P=0.008)。LINE-1 ORF-1psiRNA表达载体能够降低ERα的转录活性(P=0.015),结论 LINE-1 ORF-1p能够通过升高ERα的转录活性,促进乳腺肿瘤细胞ZR75-1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泛素样含PDH和环指域1 (UHRF1)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表达比率的影响,探讨UHRF1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  方法  应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正常甲状腺细胞Nthy-ori3-1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BCPAP中UHRF1、ERα和ERβ的蛋白及mRNA表达。分别用Scrambled siRNA、UHRF1 siRNA处理BCPAP细胞,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ERα和ERβ的mRNA表达;MTT、Transwell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结果  与Nthy-ori3-1细胞相比,BCPAP细胞中UHRF1和ERα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ER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Scrambled siRNA组相比,转染UHRF1 siRNA的BCPAP细胞中ERα mRNA表达降低(P<0.05),ERβ mRNA表达升高(P<0.05);转染UHRF1 siRNA的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降低(P<0.05)。  结论  UHRF1可上调ERα/ERβ的表达比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BCPAP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ER)激动剂PPT(α亚型激动剂)和DPN(β亚型激动剂)对人脐带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与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荆豆凝集素I(FITC-UEA-I)、DiI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I-ac-LDL)双染及CD133免疫荧光鉴定EPCs。培养的EP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E2、PPT和DPN(分别为1×10-10mol/L、1×10-9mol/L、1×10-8mol/L、1×10-7mol/L)进行细胞增殖实验分析(WST)、显微镜下EPCs计数及Transwell技术测定对EPCs迁移的影响。结果:E2及PPT呈浓度依赖性促进EPCs的增殖和迁移,PPT刺激作用等同于E2,DPN无刺激作用。结论:雌激素α亚型激动剂PPT明显刺激内皮祖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与17β-雌二醇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离体培养在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雌激素受体仅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ng/ml、50ng/ml和100ng/ml的神经生长因子分别对体外原代培养人子宫内膜细胞进行干预,用MTT法测定内膜基质细胞生长的增殖情况,用Westen—blotting测定50ng/mlNGF对病例组基质细胞雌激素受体仪表达的变化。结果50ng/ml的NGF可促进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细胞存活率为82.61%,比其他浓度NGF显著升高(P〈0.05);50ng/mlNGF对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细胞雌激素受体表达有影响,病例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总体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0ng/ml的NGF可促进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雌激素受体仅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雌激素受体 (ER)含量、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液闪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人前列腺组织中的胞质和胞核ER含量及血清中E2 水平。 结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胞质、胞核ER含量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两组血清E2 水平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ER的高表达可能是BPH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