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精神抑郁状况,分析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46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4%的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在分组比较时发现,中年组抑郁发生率偏高,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别不显著。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偏高。临床医护人员应足够重视,给予心理干预,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74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建立护理风险管理规程。比较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不良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间长于对照组,干预后心理状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高,可显著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因此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住院病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120名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中年和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者抑郁发生率偏高,女性抑郁发生高于男性。结论:心理疾病患者易发生抑郁状态,将认知性心理护理运用于心理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改善症状、以维护病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筛查,其中超过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评分,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0%.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有女性、社会支持差、文化程度低、大脑半球病灶、偏瘫程度重、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病率高.结论: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其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及偏瘫程度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抑郁状态及产生原因 ,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 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与全国协作组应用SDS评定的 134 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肺结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 ,与正常人对照差异显著 (P <0 .0 1) ,其抑郁程度与疾病的难治程度有关。抑郁的发生男女无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 肺结核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偏高 ,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 ,应注意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168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中国卒中量表(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对患者入院后2周内及康复治疗后3个月的CSS和SD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68例脑梗死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7.5%,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并且程度越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状态具有相关性。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抑郁逐渐缓解,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显著。结论: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神经功能康复有助于抑郁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责任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对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试检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中合并脑卒中后抑郁状态35例,在不同的相关因素条件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总发生率21.9%,其发生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左半球病灶者较右半球病灶者易发生抑郁状态;基底节区损伤易发生抑郁状态。结论: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能促进抑郁状态的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与责任病灶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与病损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以及盐酸舍曲林 (左洛复 )治疗此症的疗效。 [方法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头CT或MRI检查病损部位 ,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治疗。 [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P <0 .0 1 ) ,且大脑皮质、丘脑、脑干卒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 (P <0 .0 1 ) ,盐酸舍曲林治疗有效。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与脑卒中病损部位有关 ,盐酸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初发尿毒症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代替传统诱导透析在基层医院的优势。方法:随机选择88例初发尿毒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应用传统诱导透析治疗,试验组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室指标、电解质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电解质水平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发尿毒症患者临床治疗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代替传统诱导透析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实验室指标及电解质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帕罗西酊治疗此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汉密斯顿抑郁量表了解卒中后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及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给予帕罗西酊治疗。结果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28.05%,盐酸帕罗西酊治疗有效。结论卒中后抑郁影响疾病康复,在治疗卒中的同时应积极治疗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合评价激素补充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理、心理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性研究12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有无经过激素治疗分为2组:A组65例患者未经任何激素类药物治疗,B组60例经过了6个月的激素补充治疗;测量基本参数,并填写改良Kupperman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opaus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ENQOL)。结果 60例实施激素补充治疗的更年期女性的Kupperman指数,SAS、SDS、MENQOL的结果均显著低于未经治疗者;35例患者治疗前后4项量表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激素补充治疗不仅可以显著缓解患者围绝经期出现的躯体不适,还能够改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术前慢性肾脏病(CKD)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年病例数据共2 552例,以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1.73m2)为CK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CKD组和非CKD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合并CKD者148例,患病率为5.8%。与非CKD组比较,CKD组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较多,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升高(19.6%vs.1.8%,P<0.001),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比例升高(7.4%vs.0.7%,P<0.001),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后房颤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住院期间死亡率升高(6.1%vs.1.1%,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CKD分别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OR 2.954,P<0.001)、肾脏替代治疗(OR 3.491,P<0.001)和死亡(OR 3.491,P=0.004)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合并症多,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手术风险增加;CKD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和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因子,也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冠心病PCI术后213例患者,其中62例伴发抑郁症,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居住地、经济收入等临床特点及其常见的精神心理原因等方面作分析.将62例患者回顾性分成两组:综合治疗(药物+心理治疗)组31例,对照组(心理治疗组)31例.比较两组治疗后在抑郁评分、生存总质量、再住院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变化. 结果 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以文化程度越低、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占46.2%)、病情越严重(心肌梗死占72.6%;二支、三支血管病变占79.0%)的患者居多.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条件困难、负担过重(67.7%)、劳动力下降,无力担当家庭主力(51.6%)、担心冠心病再发(87.1%)是其主要原因.冠心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的患者经药物和心理治疗后,患者抑郁评分、再住院率及MACE发生率下降,生存质量总分增高.综合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伴发抑郁症严重影响其短期和远期预后,加强药物和心理治疗(“双心治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时期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2月行CRRT治疗的135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行CRRT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低血压休克期组(70例)及少尿期组(65例)。分别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愈情况、并发症情况、CRRT治疗时间、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情况,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经CRRT治疗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预后的因素。结果 低血压休克期组治愈率(92.86%,65/70)明显高于少尿期组(78.46%,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休克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少尿期组(P<0.05);低血压休克期组CRRT时间、重症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少尿期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知,年龄、身高体重(body mass index, BMI)指数、并发症累计数、CRRT时间及重症ICU住院时间不同,经CRRT治疗的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预后也不同(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BMI指数≥25及并发症累计数≥4项是影响经CRRT治疗的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 肥胖及多重并发症是经CRRT治疗的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危险因素,但早期开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可有效改善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莉 《当代医学》2022,28(3):51-53
目的 分析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45)与B组(n=48),A组采用间断性血液透析治疗,B组采用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16.
耳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的血清CRP与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5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观察组50例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8.3~11.1mmol/L,观察二组患者血清CRP的变化,比较分析二组患者病死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院内感染、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强化治疗组患者赠律失常、心力衰竭、院内感染发生率、48h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但低血糖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伴高血糖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治疗老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替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雌激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阴道健康评分、阴道脱落成熟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炎症评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泡腾片联合雌激素软膏能够提高老年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阴道健康状况,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作为一种下肢缺血性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多种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评价正念减压疗法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6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符合入组标准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28例)及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干预组患者每天早上6:00~7:30固定时间段接受一个半小时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而对照组患者则在相同时间段保持安静休息状态,总干预时间持续4周。在治疗前、后评估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 结果 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及治疗前基线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其入睡时间,增加其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改善其睡眠质量,从而能辅助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行肾替代治疗出院患者的健康状况。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V1.0)对88名慢性肾衰竭、维持性透析、肾移植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肾衰组、透析组、移植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自测健康均无明硅差异,但移植组的社会健康与。肾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组的身体活动功能、认知功能明瞳差于肾衰组(P〈0.05)。结论肾替代治疗出院患者的自测健康与肾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组的社会健康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我院ICU病房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心脏彩超、B型钠尿肽(BNP)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比较34例患者经CRRT的治疗组和16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II评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左室内径、BN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病死率(P<0.05)、住院时间(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CRRT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肌酐均明显降低(P<0.01);原发病为心肌梗死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明显,但对于原发病为心肌梗死的患者,其疗效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