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研究社区居家照料服务、焦虑情绪与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关系,为改善社区居家照料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自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验证社区居家照料服务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引入焦虑情绪作为中介变量,去探索社区居家照料服务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机制。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社区居家照料服务、焦虑情绪与健康自评均显著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直系亲属提供照料(β=0.197,P<0.01)”“亲属提供资金(β=-0.076,P<0.05)”“政府或社会提供资金(β=-0.135,P<0.01)”“提供服务数量(β=0.011,P<0.05)”“焦虑情绪(β=-0.085,P<0.001)”均能显著影响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焦虑情绪在直系亲属提供照料,政府或社会提供资金与自评健康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亲属提供资金、提供服务数量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焦虑情绪能够在社区居家照料服务与健康自评状况中起中介作用,由直系亲属提供照料、自己提供养老资金、提供服务数...  相似文献   

2.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15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50名老人中有抑郁症状的44人,占29.33%;有焦虑症状的18人,占12.00%。经Logistic回归发现:子女的探望次数少、自身患有躯体疾病、与他人相处不融洽、近1年有生活压力事件、遇不愉快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等是引起老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自身患有躯体疾病、生活满意度差、家庭功能障碍是引起老人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治疗相关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自我调节、提高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家庭与社会支持程度,是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运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D型人格问卷(DS14)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的117名躯体化障碍患者的家属进行测评。结果 躯体化障碍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66.67%(78/117),焦虑自评量表均分为(55.91±10.7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家庭经济条件好、社会支持水平高是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D型人格、首次就诊是焦虑情绪出现的危险因素。结论 躯体化障碍患者家属普遍存在焦虑情绪,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加强对家属的干预,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性情绪,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群体的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问卷、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等测量工具对211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11名女性性服务工作者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1.11%(129人),提示该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情绪;(2)SAS得分差异分析显示:经济状况高低与有无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和运用幻想的应对方式是焦虑情绪出现的危险因素;经济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支持、采用合理化和自责的应对方式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女性性服务工作者情绪状况不容乐观,应参考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措施改善该人群的身心现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政府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广州两地接受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欧洲5维健康量表(EQ-5D量表)计算其健康效用值,单因素分析使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使用Tobit回归模型。结果 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效用值中位数为0.699。在5个维度中,存在困难比例依次为日常活动能力(56.8%)、行动能力(55.0%)、自我照顾能力(50.8%)、疼痛/不适(42.0%)、焦虑/抑郁(24.7%)。Tobi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月收入1 001~5 000元、未患有慢性病、每日睡眠时间6~8 h是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 东部地区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社区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老年人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宁波市4个社区空巢女性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现状,同时分析个人的特征学资料、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4个社区的300名空巢女性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女性老年人的焦虑症状存在或可疑存在的人群占29.14%,抑郁症状存在或可疑的人群为30.16%。影响空巢女性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因素有年龄、日常运动时间和社会支持(P0.05)。影响空巢女性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因素有年龄和生活质量(P0.05)。结论社区空巢女性老年人存在不良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社区服务人员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保护空巢女性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牙科焦虑得分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确定600名研究对象,采用汉化Coarh′s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对其牙科焦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牙科焦虑得分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收回问卷596份,应答率为99.3%。剔除无效问卷后,合格问卷573份,有效率为96.1%。杭州市社区老年人DAS得分为(7.51±3.18)分,高度牙科焦虑发生率为6.1%(35/573)(DAS得分≥13分的调查对象被认为患有高度牙科焦虑);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牙科焦虑得分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月收入、不同疼痛耐受程度、自己的不同看牙经历、亲友的不同看牙经历以及不同口腔卫生状况的社区老年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5、18.24、33.34、38.66、12.62,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社区老年人DAS得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疼痛耐受程度(P〈0.01)、性别(P=0.002)、年龄(P=0.007)和月收入(P=0.017),女性、年龄偏轻、月收入低、疼痛耐受程度差的社区老人DAS得分较高。结论杭州市社区老年人高度牙科焦虑发生率较低,疼痛耐受程度、性别、年龄和月收入是杭州市社区老年人牙科焦虑得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省9个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对所有符合研究条件的1 301名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别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调查对象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分。以不同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等作为分组变量,对不同组间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进行方差分析,分别以抑郁和焦虑得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38.3%(498/1 301)和18.4%(239/1 30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时,影响抑郁评分的变量是性别和有无职业;影响焦虑评分的变量是性别、有无职业、文化程度、近期药物滥用(偷吸)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抑郁和焦虑患者,门诊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受治者的心理问题、情感障碍和毒品偷吸间关系,加强对受治者的心理咨询干预和社会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2月至7月选取遵义市整体特征具有代表性的4个区,每个区各随机抽取2个社区,共8个社区。在8个社区中随机抽取570名失能老年人的照护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照护者负担量表(ZBL)、失能老人照护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对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收回561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 21.0软件对照护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照护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家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2.41%、44.21%;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2.532,P=0.011)、婚姻状况(t=3.933,P=0.012)、月收入(t=-2.419,P=0.023)、照护时间(t=2.936,P=0.009)、照护者健康状况(t=3.292,P=0.024)、照护知识掌握水平(t=2.852,P=0.017)、老人失能程度(t=2.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的焦虑情绪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1年4月~2011年5月在南昌市东湖区美沙酮门诊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进行自编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 南昌市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45.05% (173/384),SAS标准分平均为(48.24±13.61)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0.443)、AIDS相关知识了解多(OR=0.583)是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而有毒瘾发作(OR=3.251)是导致其出现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美沙酮维持治疗毒瘾患者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多个角度预防美沙酮门诊维持治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信念与态度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内6所养老机构的445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 sleep quality index scale, PSQI),简式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brief version of dysfunctional 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DBAS-16),焦虑自评量表(self-t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收集调查资料。结果 养老机构老年人睡眠信念与态度总分为(42.99±3.47)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自述睡眠质量、学历、PSQI、焦虑情绪为机构老年人睡眠不良信念的影响因素(均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67.7%。且焦虑情绪在睡眠质量与睡眠信念与态度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中高龄、学历偏低、存在睡眠障碍、焦虑情绪的老年人睡眠不良信念更严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人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对睡眠的不良信念;且医护人员应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焦虑症的患病率,初步探索影响焦虑症产生的因素。方法 抽取2015年6~12月在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门诊就诊的360例HIV/AIDS患者并对其开展横断面研究,采用量表结合诊断软件的双重筛查方法评估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对于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筛查调查对象有焦虑症状者(SAS最后得分 ≥ 50分),应用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心理CT)确诊是否患焦虑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焦虑症产生的因素。结果 初筛检出焦虑症状72例(占20.0%),确诊焦虑症34例(占9.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年 ≤ 确诊时间<3年(OR=3.388,95%CI:1.335~8.599)、近三个月有艾滋病相关疾病(OR=3.623,95%CI:1.561~8.409)、HIV/AIDS相关羞辱和歧视状况量表得分高(40分 ≤ 得分<60分,OR=4.595,95%CI:1.666~12.674;得分 ≥ 60分,OR=12.278,95%CI:3.376~44.656)是HIV/AIDS患者焦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焦虑症患病情况应该引起关注,临床应加大对HIV/AIDS患者的心理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13.
海训官兵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训官兵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某部764名海训官兵进行调查。结果43.0%海训官兵睡眠质量较差,21.5%的官兵有焦虑情绪,61.3%的官兵存在抑郁,且19.9%的官兵焦虑、抑郁情绪并存。PSQI总分与SAS、SDS得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48。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PSQI总分的因素,按其回归系数依次为睡眠效率(0.79)、睡眠时间(0.71)、日间功能障碍(0.65)、睡眠质量(0.64)、入睡时间(0.59)、睡眠障碍(0.57)和催眠药物(0.13)。结论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海训官兵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海训期间全程的心理辅导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张勰  腾佳杉 《现代预防医学》2022,(16):2974-2979
目的 研究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选取数据库中11 127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1 127名老年人中有焦虑症状的有1 359人,占比12.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老年人(OR = 1.374,95%CI:1.190~1.586)、居住在中部(OR = 1.420,95%CI:1.234~1.634)和西部(OR = 1.436,95%CI:1.208~1.708)、从不社交(OR = 1.249,95%CI:1.088~1.433)、自评健康较差(OR = 3.549,95%CI:2.953~4.267)、生活满意度较差(OR = 2.436,95%CI:1.870~3.173)、生活富裕程度较差(OR = 2.186,95%CI:1.722~2.775)是老年人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非文盲(OR = 0.830,95%CI:0.724~0.951)、睡眠时长为7~9 h(OR = 0.476,95%CI:0.415~0.544)与>9 h(OR = 0.487,95%CI:0.408~0.582)是老年人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我国老年人焦虑症状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改善我国老年人的焦虑检出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失能情况并分析失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为基础,利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失能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失能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选取样本6 182例,其中失能老年人1 517例,失能率为24.5%,轻、中、重度和完全失能比例分别为21.2%、2.1%、0.7%、0.6%。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自评健康、担心记忆力、慢性病数量、生活事件、社会交往、认知能力、老化态度、抑郁情况、社区活动场所配备和参加社区活动与老年人失能密切相关。结论 中国老年人失能率较高,家庭、社会、机构、政府等应有效整合预防老年人失能的发生,同时关注失能老人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抑郁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the CES-D)对武汉市895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状况进行调查,采用 χ2检验进行组间抑郁率的比较,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抑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率为15.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慢性病数量越多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参与脑力活动,在婚状态是抑郁保护因素。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 0.078、-0.131、-0.133、-0.076(P<0.05)。结论 为减少抑郁的发生率,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慢性病防治,鼓励老年人多参加体育锻炼和脑力活动,并加强对单身老年人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南汇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所调查南汇区老年人年住院率为16.8%;患者未住院率为30.0%;44.2%的住院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性别、文化程度、就诊距离和自身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人住院率的主要因素。结论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提高服务可及性和质量,创新服务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住院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武汉市老年人跌倒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收集2018年武汉市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数据387 476条,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8年老年人跌倒报告率为3.44%,城市(4.42%)高于农村(2.39%),女性(4.22%)高于男性(2.47%);家中是老年人跌倒的好发地点(占46.48%);最常见的跌倒伤害性质为扭伤/拉伤(占31.07%);多因素分析表明,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女性,轻中度依赖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减弱-双手不能放脑后、不能捡起地上物品,骨关节疾病,眼部疾病,脑卒中(均有P<0.05)。结论 2018年武汉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过去一年内跌倒伤害的报告率为3.44%,生活自理能力减弱、运动能力减弱、患骨关节疾病、眼部疾病、脑卒中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及运动自我效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46例调查对象,采集一般情况、运动情况和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得分情况,分析不同特征对象运动效能评分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共546人,67.03%的高血压患者参加运动,已开展运动的高血压患者中运动项目主要为健步走(87.43%);ESE评分运动自我效能强共262人(47.99%),运动自我效能弱共284人(52.01%),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高血压患病年数、家庭医生是否指导、是否运动、运动前是否热身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文化程度、家庭月均收入低是影响运动效能的危险因素,有家庭医生指导过、有运动和高血压患病年度≤5年是影响运动效能的保护因素。结论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医生应根据影响因素开展有针对性干预,提高运动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江西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获取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能力在传染病防治素养和自我防护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为提升居民自我防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江西省12个地区2 882位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和新冠肺炎认知水平与防护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运用描述性分析、t/F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采用Goodman-Kruskal Gamma法对传染病防治素养与自我防护行为进行关联性检验,中介效应采用Process 3.4软件进行检验。结果 2021年江西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9.40%,传染病防治素养平均得分为3.80±1.82; 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和获取信息能力为江西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的影响因素(P<0.05); 传染病防治素养与自我防护行为之间呈相关关系,关联系数G=0.414(P<0.05); 传染病防治素养对自我防护行为的总效应为0.5512,通过获取信息能力的中介效应为0.1472,相对中介效应为26.71%。结论 江西省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尚需提升,获取信息能力在传染病防治素养与自我防护行为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政府及卫生健康部门在提高居民个人防护行为时应重视其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