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杜仲腰痛丸对髓核非压迫性突出大鼠脊神经节损伤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非治疗组(B组)、对照组(C组、伸筋丹组)、杜仲腰痛丸高剂量组(D组)、杜仲腰痛丸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左侧L5、L6神经根背侧,造成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并观察2周时脊神经节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B、C、D、E组脊神经节均有明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但C、D、E组的损伤程度较B组轻。结论 杜仲腰痛丸有减轻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脊神经节损伤后组织学病理变化的作用,能改善或抑制炎症反应,有保护脊神经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杜仲腰痛丸对髓核非压迫性突出大鼠背根节(DRG)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 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阳性对照组(C组,伸筋丹组)、杜仲腰痛丸高剂量组(D组)、杜仲腰痛丸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左侧L5和L6神经根背侧,造成大鼠非压迫性髓核突出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2周时DRG中CGRP的变化。结果 B、C、D和E组DRG中CGRP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明显增加,B、C、D和E组CGRP阳性神经元的免疫反应强度与A组比较均增高(P〈0.05),其中B组与A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C、D、E组与B组比较为低(P〈0.05),D、E组与C组比较为低(P〈0.05)。结论 杜仲腰痛丸可通过下调或者抑制非机械压迫性髓核对神经根损伤后DRG内的痛觉神经递质CGRP的释放而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腿理痛散对自体髓核移植硬膜外大鼠神经根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成年健康、Wistar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对照组(C组、腰痛宁组)、腰腿理痛散高剂量组(D组)、腰腿理痛散低剂量组(E组),每组10只,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移植于其左侧硬膜外腔L5、L6神经根背侧,造成非压迫性大鼠自体髓核移植硬膜外模型,观察2周时大鼠神经根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B、C、D、E组大鼠神经根均产生明显可见的组织形态学改变,但C、D、E组大鼠的改变程度较B组轻。结论腰腿理痛散有减轻非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动物模型,观察神经根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16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将自体肌肉混悬液和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对其机械刺激缩爪阈值和神经根组织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在无机械压迫的情况下,大鼠硬膜外髓核可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反应,神经根组织形态产生明显改变。结论 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注射法建立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动物模型有效、可靠、费用低廉,是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根性神经痛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甲钴胺治疗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志东  谭希鹏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3):219-221,188
目的在无机械压迫情况下,甲钴胺对大鼠白体髓核导致的神经根损伤有无修复作用。方法选择10月龄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甲钴胺治疗组,每组8只。切开大鼠尾椎椎间盘,髓核呈胶冻样,取5个髓核并加入501.d生理盐水,充分搅拌稀释成混悬液备用,将混悬液注射到大鼠硬椎硬膜外腔制作动物模型。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甲钴胺干预组,分别将生理盐水、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甲钴胺治疗组用甲钴胺(500μg/kg)注射液,每天腹腔内注射共20d。测定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和疼痛相关行为,20d后观察神经根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在无机械压迫情况下,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能使大鼠后肢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神经根出现脱髓鞘改变;甲钻胺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的痛觉过敏,促进髓鞘再生。结论甲钴胺对自体髓核致神经根的脱髓鞘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对疼痛相关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髓核自身在腰腿痛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自身的尾椎髓核取出置于硬膜外腔,造成非压迫性的大鼠硬膜外自体髓核移植模型,并对其热刺激回缩潜伏期及机构刺激回缩阈值进行测定。结果:即使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大鼠硬膜外移植自体髓核后可产生明显的痛觉过敏行为。结论:髓核自身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原因,推测髓核中的液体漏奶和硬膜可能是临床上产生腰腿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对于建立痛觉过敏动物模型 ,过去主要是采用外源性化学刺激物 ,导致化学性炎症 ,引起痛觉过敏。为了建立稳定的、便于复制的、更接近机体病理的痛觉过敏动物模型 ,我们将自体髓核组织移植到腰神经根 ,并使用VonFrey测试针丝对痛觉过敏进行检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分组12只正常成年SD大鼠 ,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平均分为 4组 :A组正常组 ;B组术后 1周组 ;C组术后 2周组 ;D组术后 3周组。左侧为实验侧 (移植髓核组织 ) ,右侧为手术对照侧 (非移植髓核组织 )。二、动物模型制作戊巴比妥钠经腹腔麻醉 ( 4 0mg/kg) ,麻醉成功后 ,动物俯卧于手…  相似文献   

8.
实验性非压迫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设计一种新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动物模型。方法:选择7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将自身尾椎髓核混悬液注射到腰椎硬膜外腔建立动物模型。测量术前、术后3、5、7、9d大鼠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结果:在没有明显机械压迫下,造模后大鼠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反应。结论:本模型简单、可靠、费用低廉,为进一步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根性神经痛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2h痛觉过敏大鼠模型中,探讨术前应用地佐辛抑制痛觉过敏的效果及机理。方法制备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模型:将大鼠分为切口组(I)和切口加瑞芬太尼组(IR),分别泵人生理盐水和瑞芬太尼(1.3μg·kg。·min-1),同时行切口手术。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x受体激动剂U50488、小剂量”受体拮抗剂CTOP、U50488加小剂量CTOP和地佐辛,建立痛觉过敏模型。于术前、术后2h测量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检测脊髓强啡肽表达。结果(1)PWTL:与I组相比,IR组明显缩短(P〈0.05);与A组相比,B、C、D、E组延长(P〈0.05);与B、C组相比,D、E组延长(P〈0.05);D、E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强啡肽:与A、C组相比,B、D、E组均增加(P〈0.05);I、IR组之间,A、c组之间,B、D、E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人瑞芬太尼在术后2h诱发了痛觉过敏;地佐辛通过两方面协同抑制痛觉过敏:一方面拮抗部分”受体,另一方面激动x受体促进内源性强啡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摘要:背景:椎间盘髓核的致炎特性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的重要机制,大鼠腰4、腰5半椎板切除术和并在左腰4、腰5神经根覆盖自体尾椎椎间盘髓核是研究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常用的动物模型(简称传统模型)。但该模型尚存在创伤较大、成模率不高的不足。目的 :只暴露左L5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DRG),行束膜切开后自体髓核移植制备非压迫性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改良模型,与传统模型比较其创伤度和成模率。方法 : 30只SD 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6只),传统组(12只)、和改良组(12只)。统计每组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测量术前1天和到术后大鼠的左后肢机械刺激缩爪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热刺激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AL)。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少于传统模型组,改良组成模率91.7%高于传统组的58.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未出现PWAL的减少。假手术组术后未出现PWT的降低。改良组和传统组术后出现明显的PWT降低(机械痛敏),改良组的机械痛敏比传统组更持久(28天VS 21天)。结论:对大鼠腰5背根神经节的束膜切开后再进行髓核移植可以制备损伤更小、疼痛行为学稳定的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改良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存在一些未详细说明的问题,如什么是有效身份证明,什么年份的病案可以复印等?这不仅影响医院为患者提供病历复印工作,更影响和谐医患关系,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因此,一方面要完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医院应利用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进行详尽的告知义务,同时,应将住院检验、影像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贴于病案中,一份直接给病人,这样能极大的方便患者,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学习环境中的气味,单独或同时出现于编码与提取过程中,其对短时记忆储存的影响。方法设计两个试验:试验一,将被试随机分为气味组、想象组、控制组,在有桂花香气味、想象气味、没有也不想象气味的学习环境中分别测验被试的整体回忆成绩和相关词汇的回忆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试验二,气味为愉快气味和不愉快气味2种,试验是3个被试间设计(学习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回忆时伴随气味:愉快的,不愉快的、无气味×3)。试验分两次进行,间隔24h,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试验一,气味组的整体回忆成绩(12.500±3.117)个高于想象组(9.571±2.387)个和控制组(7.625±5.225)个,变差分析显示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想象组成绩低于气味组,但高于控制组。试验二,在学习中呈现气味和回忆中呈现气味之间有着显著的相互作用(P<0.05);但对气味呈现于测验(回忆)中则无显著影响(P>0.05)。均数逐对检验亦发现A1B1、A2B1、A2B3三个组的均数与其余各组(除A2B2组外)都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A2B2组只与A3B1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学习和回忆时,如果呈现同一种愉快气味,那么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愉快气味可以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提取线索;2.学习时,如果呈现一种不愉快气味,那么回忆时不管有否气味,都会产生记忆的增益(提高)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治疗效果,以及妊娠期长时间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胎龄所需热量的饮食,观察组除给予对照组的饮食外再加适量的肠内营养制剂,应用30天。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宫高和双顶径的增加显着大于对照组孕者;观察组胎儿无应激试验(NST)阳性的比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体重出生儿(小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及和Apgar小于7分的患儿比率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治疗中不仅有效,而且对孕妇和胎儿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方法通过了解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要求(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分析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常见问题对医院统计指标的影响;提出对病案首页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对策.结果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性.结论只有提高病案首页信息质量才能保证医院统计报表的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朱章志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创新性的提出以"神、形、纳、眠、便"判断疗效,即以患者的精神状态、形体、饮食、睡眠及二便等症状作为糖尿病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人体的"神、形、纳、眠、便"是在人体正气的推动下才能够正常,"神、形、纳、眠、便"出现异常,实际上是反应了人体正气的虚弱,因而可以用来评价人体的正气是否正常,这一方法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此作为指导,取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9.
医师在医疗服务中拥有的医学治疗权不是一项个人权利,而是一项社会权力.医师权力来源病人权利的部分让渡.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增进病人的健康利益,但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诱发医师权力部分地背离了它的本始目的,这一现象就是医师权力异化.异化了的医师权力侵犯病人权利,引起医患双方利益冲突,形成医疗纠纷.在立法上全面确定病人的权利与医师的义务,用病人权利制约医师权力,这是和谐医患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经验法则是利用事物发展常态而形成的规律,而适用于证据司法场域的特殊法官心证过程.借助现代司法的自由心证技术,以及盖然强度的适用效能评估,可以促进经验法则更加符合民众实质正义观感,促进基于证据事实裁量的纠纷解决结果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