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9—2020年安徽省城乡≥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利用2019—2020年安徽省实施全国老年心理关爱项目的68个社区调查数据, 采用患者健康状况抑郁量表评价老年人抑郁症状现况,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5 532名≥65岁老年人, 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12%, 乡村(9.08%)高于城镇(6.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 无论城乡, 患有慢性病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 老化态度积极和心理韧性好均是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有兴趣爱好(OR=0.64, 95%CI:0.45~0.91)、与子女关系好(OR=0.56, 95%CI:0.41~0.76)、与配偶关系好(OR=0.51, 95%CI:0.37~0.71)、朋友数量≥6个(OR=0.48, 95%CI:0.32~0.71)是城镇老年人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与邻居关系好(OR=0.58, 95%CI:0.41~0.82)、朋友数量1~2...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国8个长寿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2017年8个长寿地区数据,共纳入2180名≥65岁老年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功能状况、亲友和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中国8个长寿地区≥65岁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5.0%,其中男、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1.5%和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锻炼身体(OR=0.44,95%CI:0.26~0.74)、经常吃鱼类(OR=0.57,95%CI:0.39~0.83)、参加文娱活动(OR=0.65,95%CI:0.44~0.96)、参加社会活动(OR=0.28,95%CI:0.11~0.73)和能够享受社区服务(OR=0.68,95%CI:0.50~0.93)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低。睡眠不足(OR=2.04,95%CI:1.49~2.80)、视力障碍(OR=1.54,95%CI:1.08~2.18)、患胃肠溃疡(OR=2.97,95%CI:1.53~5.77)、患关节炎(OR=2.63,95%CI:1.61~4.32)、家庭支出大于收入(OR=1.80,95%CI:1.17~2.78)和自评经济条件差(OR=4.58,95%CI:2.48~8.47)的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结论老年人是否锻炼身体、饮食有鱼类、参加文娱和社会活动、享受社区服务、睡眠时长、视力情况、是否有胃肠溃疡和关节炎与抑郁症状的检出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两者的关联性。方法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城乡2个社区共1 05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六安市社区老年人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8.5%,女性高于男性(分别为32.1%和24.2%,χ2=8.00,P=0.005)、农村高于城镇(分别为39.3%和14.2%,χ2=79.80,P0.001)。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检出率为77.3%,仅患1种慢性病、共患2种慢性病和共患3种慢性病及以上的检出率分别为50.0%、17.2%和8.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抑郁症状与脑卒中、慢性病共患数量的关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调整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宗教信仰后,糖尿病、脑卒中与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关联有统计学差异,其OR值依次为1.715(95%CI:1.129~2.606)和3.07(95%CI:1.731~5.445);与健康老年人相比,共患2种、3种慢性病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高,其OR值分依次为1.682(95%CI:1.075~2.630)和4.228(95%CI:2.104~8.497)。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和慢性病患病率高,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共患2种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是并发抑郁症状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确诊癌症患者群体的焦虑、抑郁及失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0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病房及门诊收治的新确诊癌症患者571例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其中男性52例(9.1%),女性519例(90.9%);年龄21~88岁,平均(47.5±11.4)岁。分析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临床及社会心理学资料,通过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以及失眠症状筛查评价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及失眠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新确诊癌症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相关性。 结果在新确诊癌症患者中,焦虑症状检出率为28.2%(161/571),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5.0%(200/571),失眠症状检出率为89.0%(508/571)。高龄(年龄>60岁,OR=2.387,95%CI:1.002~5.687)、无业(OR=1.860,95%CI:1.017~3.402)、独居(OR=16.012,95%CI:2.880~89.014)、共病(OR=0.573,95%CI:0.377~0.870)、高生活压力(OR=1.519,95%CI:1.192~1.936)和消极性格倾向(OR=6.005,95%CI:3.641~9.904)是新确诊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高生活压力(OR=1.802,95%CI;1.412~2.300)、消极性格倾向(OR=4.344,95%CI:2.699~6.992)和癌症家族史(OR=1.788,95%CI:1.137~2.812)是新确诊癌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结论新确诊的癌症患者处于特殊的身心应激状态,是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应注意筛查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做好心理干预,必要时加强心理及药物治疗。同时还应加强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提高其心理弹性及应对能力,从而促进患者身心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女性围产期抑郁的发生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为孕产妇抑郁障碍的精准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22年5月在云南省某少数民族聚居农业县对处于妊娠期和产后1年内的女性进行抑郁症状筛查。测量围产期抑郁的发生风险,并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年龄段(0~<20岁、20~<35岁和≥35岁)女性发生围产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完成1 188名女性的围产期抑郁症状筛查和程度评估,症状检出率为12.96%,中重度症状检出率为4.97%。其中,低龄组孕产妇抑郁症状检出率(23.76%)高于适龄组(12.67%)和高龄组(5.56%)。低龄组孕产妇中重度抑郁症检出率(9.90%)高于适龄组(4.70%)和高龄组(2.78%)。焦虑症状是三组孕产妇发生围产期抑郁的共同危险因素。过去1年内经历过负性事件是低龄(OR=10.63, 95%CI:1.76~64.09)和高龄(OR=24.73, 95%CI:1.22~500.79)组发生围产期抑郁的危险因素。对于低龄组,居住在城市(OR=9.44,95%CI:1.61~55.41)更易发生围产期抑郁;对于适龄组,既往焦虑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探究我国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为我国老年人抑郁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60岁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n=6 976),利用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样本4 361例。对变量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究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结果 我国≥60岁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9.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732,95%CI:0.620~0.864),有配偶(OR=0.681,95%CI:0.551~0.84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OR=0.749,95%CI:0.613~0.915),有读书习惯(OR=0.727,95%CI:0.556~0.950),自评健康一般(OR=0.463,95%CI:0.370~0.580)和良好(OR=0.462,95%CI:0.383~0.557)等与老年人抑郁呈负相关;有慢性病(OR=1.300,95%CI:1.101~1.535),在业(OR=1.261,95%CI:1.061~1.498),对生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衰弱状况与社会参与及其交互作用对抑郁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4 521名≥60岁老年人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并将衰弱状况和社会参与作为2个交互项,调整混杂因素,评价衰弱状况和社会参与交互作用对老年人抑郁的影响。结果 有抑郁症状者1 414人(31.27%)。抑郁与非抑郁老年人在性别(χ2 = 49.237,P<0.001)、年龄(χ2 = 119.612,P<0.001)、婚姻状况(χ2 = 14.016,P<0.001)、文化程度(χ2 = 50.851,P<0.001)、居住地(χ2 = 32.584,P<0.001)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隔离(OR = 2.457,95%CI:1.384~3.532)和衰弱前期(OR = 1.201,95%CI:1.121~1.289)、衰弱(OR = 1.860,95%CI:1.290~1.976)是老年人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衰弱与社会隔离对老年人抑郁发生存在相乘(P交互<0.001)和相加交互作用(OR = 7.715,95%CI:5.426~12.062),RERI(95%CI)、API(95%CI)、Index S(95%CI)分别为1.137(0.252~1.807)、0.316(0.158~0.476)、3.972(1.639~4.665)。结论 衰弱和社会隔离是老年人抑郁的危险因素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抑郁、焦虑症状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为积极应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样,使用电子化结构式调查问卷入户现场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病人健康状况问卷抑郁量表和广泛性焦虑量表。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采用输入法和向前wald法。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1382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1.00%,焦虑症状检出率为6.95%,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同时检出率为5.7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对和子女的关系满意度(比较满意 vs. 一般满意: OR=0.193,95%CI:0.077~0.482; 非常满意 vs. 一般满意:OR=0.091, 95%CI:0.032~0.264)、患有心脏病(OR=3.715,95%CI:1.557~8.863)、患有糖尿病(OR=3.095,95%CI:1.237~7.744)和看电视(OR=0.336,95%CI:0.146~0.772)等因素影响抑郁症状检出率,焦虑症状检出率受到对和子女关系满意度(比较满意 vs. 一般满意: OR=0.719,95%CI:0.218~2.372; 非常满意 vs. 一般满意:OR=0.023, 95%CI:0.023~0.693)和看电视(OR=0.269,95%CI:0.079~0.910)等因素影响。结论 合肥市65岁以上老年人群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引起人们重视,拥有较高的对和子女关系的满意度以及看电视是老年人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的保护性因素,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都市社区老年人睡眠障碍与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成都市锦江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社区老年人的睡眠障碍,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效率、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使用共7个睡眠维度。采用老年抑郁问卷自评版(the self-reported version of geriatric depression inventory,GDI-SR)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老年人不同睡眠维度问题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87名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6.0%,总体睡眠障碍率为39.5%。社区老年人主观睡眠质量(OR=2.738,95%CI:1.394~5.378)、睡眠紊乱(OR=2.351,95%CI:1.060~5.211)、日间功能障碍(OR=5.063,95%CI:2.911~8.805)、使用催眠药物(OR=2.521,95%CI:1.164~5.461)与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口腔颌面部疼痛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6 433名老年人,平均年龄(83.58±11.21)岁,女性3 671人(57.07%)。1 325人(20.60%)有口腔颌面部疼痛,1 130人(17.57%)有抑郁症状,124人(1.93%)有焦虑症状。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OR=1.576,95%CI:1.348~1.840)和焦虑症状(OR=2.251,95%CI:1.536~3.259)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疼痛与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相关,社区和家庭应当多关注老年人的口腔颌面部疼痛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以促进和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失能老人照顾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维护照顾者心理健康,保证失能老人照顾质量。方法对北京市6个社区的失能老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老人、照顾者一般情况,老人失能程度和照顾者焦虑、抑郁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的358份问卷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6.54%和4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有照顾者年龄大(OR=1.246, 95%CI:1.004~1.547)和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差(OR=1.574, 95%CI:1.193~2.078),保护因素有老人个人收入高(OR=0.744, 95%CI:0.602~0.920)和辅助具应用多(OR=0.756, 95%CI:0.573~0.998);照顾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与老人为亲属关系(OR=2.339, 95%CI:1.298~4.215)、失能程度严重(OR=1.567, 95%CI:1.202~2.042)及照顾年限长(OR=1.312, 95%CI:1.059~1.626),保护因素有辅助具应用多(OR=0.761, 95%CI:0.592~0.979)和老人文化程度高(OR=0.804, 95%CI:0.675~0.958)。结论关注失能老人病情的同时也要关注有焦虑或抑郁危险因素的照顾者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和家庭的多方面支持来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失眠现状、城乡差异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中国多中心痴呆调查(CMDS)中完成睡眠质量测评和临床评估的人群,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得分≥6分定义失眠;采用卡方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失眠组和非失眠组间的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眠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7 726名老年人,失眠患病率为38.54%(95%CI:37.82%~39.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89,95%CI:1.681~1.903)、高血压(OR=1.327,95%CI:1.249~1.410)、糖尿病(OR=1.201,95%CI:1.108~1.303)、焦虑或抑郁(OR=5.033,95%CI:4.227~5.994)及慢性便秘(OR=2.108,95%CI:1.962~2.265)为失眠患病的危险因素(P<0.001);有配偶(OR=0.782,95%CI:0.729~0.840)、有体育锻炼(OR=0.824,95%CI:0.768~0.884)、社交活动(偶尔社交活动OR=0.685,95%CI: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既往研究报告的中国女性从孕早期到产后6个月的抑郁检出率分阶段进行合并,为制定和实施围产期抑郁症重点人群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截至2021年9月5日公开发表的中国女性生育各阶段抑郁检出率的文献。利用Stata 15.1软件,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中国女性生育各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根据各分组因素对中国女性生育各阶段的抑郁检出率进行亚组分析并对合并检出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纳入77篇文献,249 310名研究对象。中国女性生育全程的抑郁合并检出率为17.84%(95%CI:16.06~19.61);孕期合并检出率为20.23%(95%CI:17.60~22.86),高于产后合并检出率14.50%(95%CI:12.53~16.48);其中,孕早期的合并检出率最高为24.48%(95%CI:17.89~31.06),之后随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孕中期、孕晚期、产后42 d、产后100 d、产后6个月的抑郁合并检出率分别为20.63%(95%CI:15.30~25.95)、17.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湖南省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流行特征,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湖南省14个市州42个区/县52个社区/村13 362名65岁以上老年人,采用PHQ-9问卷进行抑郁症状筛查,评定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2019年湖南省65岁以上老年人抑郁检出率为8.79%,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与子女、老伴和朋友的关系、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参加休闲娱乐活动抑郁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健康(OR=0.509,95%CI:0.410~0.633)、常参加娱乐及休闲活动(OR=0.789,95%CI:0.636~0.980)、与老伴关系满意(OR=0.710,95%CI:0.567~0.890)、与子女关系满意(OR=0.717,95%CI:0.588~0.874)、与朋友关系满意(OR=0.711,95%CI:0.590~0.858)、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0.719 95%CI:0.602~0.860 )、男性(OR=0.790,95%CI:0.690~0.903)、居住城市是湖南省≥65岁老年人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2019年湖南省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关注农村、患病、女性等重点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上海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现状,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系统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于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上海开展多中心、横断面调查。使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价上海孕期及产后妇女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现状,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孕产期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其效应量。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 941份,孕期891份,产后1 050份。孕期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9.5%(95%CI:0.169~0.221)、30.4%(95%CI:0.274~0.334);产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8.2%(95%CI:0.159~0.205)、23.2%(95%CI:0.207~0.25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处于孕早期、怀孕次数≥2次、有精神疾病史、孕期及产后有负性事件、身体活动较少、睡眠质量较差、性格内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支持程度低、孕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孩子性别不符合期望、产后休养条件满意程度较低的孕产妇焦虑或抑郁症状检出风险增高(均P<0.05)。结论 上海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的关联,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对这种关联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CHARLS2011年与2015年的调查数据,选取基线不吸烟的7 722例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0项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10)评估抑郁症状,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对吸烟行为的影响。结果 随访4年后,有7.17%(554例)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出现吸烟行为的风险是无抑郁症状者的1.35倍(OR = 1.35,95%CI:1.09~1.68)。分层分析发现,与无抑郁症状者相比,有抑郁症状的女性(OR = 1.67,95%CI:1.11~2.52)、45~59岁(OR = 1.52,95%CI:1.11~2.09)、居住地在农村者(OR = 1.55, 95%CI:1.17~2.06)吸烟行为风险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中国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与吸烟行为显著相关,且在女性、45~59岁和居住在农村的人中更为显著。建议未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老年人临床抑郁与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增城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增城区7个社区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行设计跌倒发生情况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社区年龄≥60岁老年人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共纳入有效问卷338份,老年人平均年龄为(70.62 ± 7.06)岁。老年人抑郁自评标准总分为(45.90 ± 11.79)分。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7.81%(94/338)。老年人过去1年内跌倒发生率为23.37%(79/33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OR=2.025)、非农牧人员(OR=2.209)和有跌倒史(OR=2.295)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基本不需要日常生活照料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OR=0.463)。 结论 广州市增城区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有跌倒史和需要日常生活照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石河子市社区老年人肌少-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3—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石河子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 051名老年人中,肌少-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21.9%(230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0.781;95%CI:0.712~0.857)、合并症(OR=1.774;95%CI:1.106~2.845)、骨折史(OR=3.493;95%CI:1.748~6.979)、女性绝经年限(OR=1.080;95%CI:1.013~1.152)、饮用浓茶咖啡或碳酸饮料(OR=5.161;95%CI:2.731~9.752)、久坐少动(OR=1.899;95%CI:1.073~3.363)、营养不良(OR=4.601;95%CI:2.352~9.000)、已婚(OR=0.041;95%CI:0.007~0.247)、独居(OR=3.404;95%CI:1.335~8.683)、社会衰弱(OR=5.669;95%CI:3.852~10.674)、低收入(OR=...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久坐类型现状,分析不同类型久坐行为与抑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在性别方面的差异。方法 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安徽省合肥市某3所社区的64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量表的形式调查老年人的久坐类型及抑郁情况;使用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性别间久坐类型对抑郁的影响。结果 社区老年人每日总久坐时长为(6.05±1.43) h,被动思维久坐时长为(3.68±1.96) h,主动思维久坐时长为(2.36±1.61) h。主动思维久坐时长和被动思维久坐时长存在性别差异(P<0.05)。二分类logistics回归结果发现被动思维久坐会增加老年男性(OR=1.780,95%CI:1.392~2.277)和老年女性(OR=1.629,95%CI:1.377~1.927)抑郁的患病风险;而主动思维久坐会减少老年女性(OR=0.810,95%CI:0.678~0.968)抑郁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 社区老年人久坐类型以被动思维久坐为主;被动思维久坐延长与老年群体抑郁患病的上升有关,而主动思维久坐延长与老年女性抑郁患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