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底。本研究在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对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卫生应急工作的内部环境(优势、劣势)和外部条件(机遇、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应急能力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及自行设计的社区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主城区7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78名社区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现状,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调查显示,社区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及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且有效的应对策略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整体应急救援能力,进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国家以及社区居民带来的损失与伤亡。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们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日益增加,我国也开始将各级卫生工作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技能培训作为一个重要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第一线,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负有重要责任,社区护士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很多社区护士却由于缺乏基础知识教育培训,在业务技术和应急知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下面本文主要阐述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面临的挑战,分析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训模式对策。  相似文献   

4.
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茂名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状况。方法用问卷方法对茂名市级及各县(市、区)级7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应急能力调查。结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针对不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做好预案和应急准备,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较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能力亟需提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懈努力;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意识和现场处置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卫生服务站防控SARS作用进行评估,为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作应急预案实施细则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参与社区SARS防控工作,与社区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座谈,对社区居民进行随访.对隔离人员就社区卫生服务效果进行咨询。结果实践证实社区卫生服务站在SARS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在今后的预防、治疗、保健等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4-6月对乌鲁木齐市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1 010名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应急能力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应急态度的关系,并通过多元逐步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社区医护人员应急能力得分的M(P25,P75)为3.86(3.35,4.35)分。应急能力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防护能力、处置能力、综合能力、准备能力。社区医护人员应急能力与应急知识和应急态度呈正相关(P<0.01)。是否参加过应急培训、工作类型、工作年限、基本知识、法律责任、自我评价是应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社区医护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需要通过加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及演练提高社区医护...  相似文献   

7.
三级医院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和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目前北京市公共卫生体系和群众就医的现状,探讨了三级医院在构建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如何配合政府办事,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发挥作用,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凋研和共建,明确了三级医院在提高社Ⅸ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建立社区健康档案,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提高防病能力、配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步实现"双向转诊"流程和医院开设绿色通道、建立社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应急救治及防控体系和使社区低保特困人群能及时得到政府关爱等方面均能充分发挥作用,指出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目前北京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社区卫生服务在整个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起着“网底”的作用,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角色的多重性。由于近一两年诸如甲型H7N9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性作用越发显得重要。本文从政府、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三个层面剖析如何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及管理对策。方法以某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经调查显示,各个疾病预防疾控中心均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其中有65%的疾控中心将重点工作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有42%的疾控中心建立应急科室,由专人负责,有80%以上的疾控中心成立专家组;该市疾控中心在突发事件应急人员、培训、应急能力装备、制度建设、应急处置能力、疾病监测与疫情报告情况等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结论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并提出应急管理对策,对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重要意义,根据疾控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其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郭壹凡  朱先  曾志嵘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5):3190-3196
背景 目前家庭医生团队在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守门人”的功效上仍然面临着重重阻碍,但目前较缺乏针对家庭医生团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中现实困境的研究。目的 分析家庭医生团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中的现实困境,为保障其高效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方法 2020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广州市2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其一线医务人员(每家机构抽取2名)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对2月至调查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线开展情况、基本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应急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同时选取部分愿意配合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合价值链理论进行分析。结果 25家机构中,19家机构停止(过)部分或全部公共卫生专线,6家机构没有确诊/疑似病例的转运通道和能力,24家机构启动应急预案,10家机构开设健康教育专线,9家机构未开放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专线,10家机构未开设发热门诊,11家机构的所有门诊一直正常开放。访谈结合价值链理论分析显示,家庭医生团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中面临着内部后勤保障不到位、外部沟通协作不顺畅、监测预警功能发挥不完全、健康教育工作不深入、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应急基础设施不健全、应急专业人才缺口大、信息化建设步调不一致、应急物资采购机制不完善等现实困境。结论 建议优先破除阻碍开展基本工作的困境,再深入优化解决辅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让社区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的坚实堡垒,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1.
付聪  马涛  韩静  王亚东 《安徽医学》2014,(9):1310-13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况。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对朝阳区23个政府部门、43个街道(地区)办事处、4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家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超过80.0%的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与应急管理理念,并认为组织机构基本健全,62.0%认为协调机制顺畅,96.6%认为财政预算有必要设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资金。朝阳区威胁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依次为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亟需解决的制约因素分别是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人力资源不足、财力投入有限;98.3%的单位已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72.3%的单位或部门经常开展(接受)公共卫生应急宣传和教育。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系统,其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进一步建立完善事后评估机制,重视科研机构和专家在应急管理的作用,完善北京市朝阳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况。方法选取广东省广州和中山市为调查城市,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1113名居民为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析两地居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现状。结果广州中山城乡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总体了解率分别是52.9%和25.2%,其中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知晓率(57.1%)高于农村居民的知晓率(50.3%)(χ2=34.825,P=0.00);有26.8%的居民参加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教育,其中城市居民的受教育率(27.6%)高于农村居民(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1,P=0.002)。有66.9%的城市居民认为需要进行突发公共卫生知识的教育,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高于城市居民(χ2=6.100,P=0.047)。结论广州中山城乡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城市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素养好于农村居民,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非典、禽流感等一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国内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能,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医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而确保卫生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能否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对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拟通过对洛阳市属15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0年~2004年所有的突发性公卫事件现场应急处理情况的分析,对其综合处置能力予以全面评价,找出其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起到促进作用。1资料来源与方法1.1研究对象洛阳市属8县1市6区共15个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2研究…  相似文献   

15.
卫生应急是指通过采取监测、预测、预警、现场处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保障和善后处理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如何搞好卫生应急工作管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样也是基层医院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以及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职责,对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的构建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图书馆应急管理的实践方案,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学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定位、服务目标及新要求,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善后恢复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策略,并介绍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特色工作实践,最后从强化健康信息素养教育、完善图书馆的应急机制、加强馆员应急能力培训三个方面提出医学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威胁到群众健康, 也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对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是当今预防医学和疾病控制工作的热点和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要承担着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技术管理与服务等职责.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危害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仍缺乏针对我国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价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和文本分析方法回顾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理论框架、能力评价及现状进行归纳与总结,提出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基层社区应急准备能力建设,构建符合我国社区实际情况的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价工具,为调查、规范和提升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爱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由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所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工作仅有6名职工,在社会招聘6名医护人员。爱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爱国辖区的社区诊断、儿童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计划免疫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万佳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着社区卫生信息、社区居民建档、社区健康教育、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社区老年保健、社区残障居民康复服务及社区日常门诊诊疗活动。进社区举办大型义诊活动,完善家庭居民档案。医护人员入户建居民健康,居民不愿意开门,询问相关问题不愿意回答,令工作人员感到尴尬和卑微!建档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医护人员共举办12次进社区义诊、健康教育大型活动,进一步完善社区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