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与慢性房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术和左房折叠术(LAP)治疗巨大左心房慢性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左心房容积指数≥55mL/m^2的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与改良迷宫术,改良迷宫术以Ⅲ型迷宫术为基础进行改良。其中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LAP组)20例,未加行LAP术的20例为对照组。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后心电活动、心功能、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随访1年。结果对照组和LAP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占55%和85%(P〈0.01)、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1.06±0.63和2.01±0.66(P〈0.01)、手术后LAVI分别为52.25±14.02和39.98±9.05(P〈0.01)、LAEF分别为(55.67±5.33)%和(64.01±7.15)%(P〈0.01)。结论对合并巨大左心房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和改良迷宫术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更能有效消除AF,长期维持窦律,进一步改善左心房、心室主动收缩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应用无水酒精注射等简化技术改良迷宫手术在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心房颤动(AF)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从1996年7月~1998年12月对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了改良迷宫术加心脏瓣膜置换术;作者在Cox Ⅲ型迷宫术的基础上从四方面加以了改良:①变心耳切除为结扎;②无水乙醇注射大部分左心房、房室环和房顶部切口;③沿卵圆窝切开房间隔;④保留窦房结动脉,右房切口为U形,在不阻断主动脉下进行,在开放主动脉后缝合;应用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改良迷宫术加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电活动、心功能的变化,并与30例单纯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相应指标比较,随访99~128个月.结果 手术组与对照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为83.3%(25/30)和3.3%(1/30)(P<0.01);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2.31±0.66和1.46±0.63(P<0.01);左房收缩末期最大横径分别为39.8±2.5 mm和45.5±4.2 mm(P<0.01),术后小于术前和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2.0±7.5%和55.7±5.3%(P<0.01);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为36.8±2.5%和29.2±2.6%(P<0.01).结论 应用无水酒精注射等简化技术改良迷宫手术在风湿性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术中治疗慢性AF, 能有效消除AF长期维持窦律,改善左心房、室主动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安全简便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计用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心房纤颤的治疗.[结果]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心房纤颤消失.[结论]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迷宫术与射频消融结合,在行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治疗风湿性心瓣膜病并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对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行人工机械瓣二尖瓣置换的同时,在体外循环下右房按迷宫手术方法,左房则按迷宫手术设计用射频消融方法进行心房纤颤的治疗。[结果]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心房纤颤消失。[结论]迷宫术与射频消融联合应用对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虹  严中亚  严宇  朱正艳 《安徽医学》2012,33(12):1637-1639
目的对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采用Medtronic公司的射频消融系统对11例合并房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进行射频改良迷宫Ⅲ手术,其中包括双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0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4例。结果术毕转为窦性心律11例,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室速,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无心房穿孔出血,1例术后低心排死亡,随访3~12个月,10例均为窦性心律,1例术后6个月出现房颤复发,余10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左房明显缩小。结论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在治疗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手术中安全、简便、易于操作,而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高金霞 《当代医学》2014,(12):24-25
目的:探讨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郑州市中牟县中医院就诊的61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侵犯两个瓣膜或更多瓣膜的疾病为联合瓣膜病。原因有两方面:(1)是同一病因累及多个瓣膜,如风湿性瓣膜病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后瓣膜病。(2)是一个瓣膜有病变,随着病程发展影响到其他瓣膜。联合瓣膜病时心功能不全是综合性的。结论超声诊断对慢性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目前超声作为瓣膜病变定性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全面评估心脏的整体情况,心脏的大小、心肌的运动、病变的程度;肺动脉压是否增高、左心房有无血栓、心肌的功能;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定期随访病情变化;协助治疗方案,为心脏外科手术提供支持及术后的抗凝治疗都至关重要。并且便捷、无创。  相似文献   

7.
我院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共进行低温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32例,其中2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进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为左心房粘液瘤行摘除术,其余28例全部为先天性心脏畸形行矫正术,死亡6例。本文报告此32例资料并着重对6例死亡原因进行讨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二尖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TR)的临床及超声特点,探讨机制、预后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因重度TR住院的患者12例,排除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心脏超声测量右室收缩压〉35mmHg)及三尖瓣瓣膜畸形或破坏。对所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及心脏超声表现。[结果]12例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前的风湿性瓣膜病病史较长,均超过20年,所有患者均有持续性房颤病史。心脏超声提示右心房及右心室扩大,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内径及收缩功能正常。置换的金属瓣或生物瓣形态及功能正常。无明显肺动脉高压,但三尖瓣瓣口探及重度反流,三尖瓣瓣膜及附属结构无明显异常:无瓣膜破损脱垂、腱索断裂,但三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或双瓣置换术后无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发生重度TR可能与右心室重构、三尖瓣环扩张、瓣叶对合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9.
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杨康  杨军民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4,33(12):1788-1789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39例的经验.方法 1994年6月~2004年6月的39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巨大左室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9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21例,左房折叠术10例.结果治愈好转34例(87.2%),术后早期死亡5例(12.8%),术后室颤和严重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优选方法,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二尖瓣疾病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同时进行术中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AF).方法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合并AF的病人,体外循环下,降温至30℃,阻断升主动脉,应用含血心保护液停搏心脏后,经房间沟切开左心房前壁,先应用射频探条行射频消融治疗,再作二尖瓣成形术.结果完成心内操作后,3例心脏均自动复跳,AF消失;其中2例当即恢复窦性节律,另1例为交界性心律.停辅助循环后作经食管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解除,1例无返流,2例轻度返流.术后随访18个月,1例AF复发;2例AF消失.结论射频消融仪行术中消融是治疗AF简便、有效的方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1.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最易出现的是左心房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左心房功能衰竭。如能及早减轻左心房的负荷,即可改善左心房的功能衰竭,又可延缓心室的重构过程。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都能得以提高。我院自1997~1999年共收治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左心房功能衰竭患者44例,其中22例应用氨酰心胺治疗,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小,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4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并左心房功能衰竭的患者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24~46岁,平均年龄30±2.8岁。病史3~17年,平均8±2年。入院时均有活动后心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94-995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浓度与心房颤动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探讨Ang(1-7)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及房颤的预防及治疗新的靶点。方法:收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AF组24例,SR组22例)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1-7)、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浓度,分析两组间的差别及相关性。结果:在AF组,1左心房直径明显大于SR组(P<0.05);2血清Ang(1-7)浓度显著低于SR组(P<0.05);3血清AngⅡ浓度明显高于SR组(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Ang(1-7)可能通过减弱AngⅡ的作用,抑制心房的重构,对于房颤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瓣膜置换加改良Cox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致心房纤颤朱家光,何忠良,罗尉,董爱强,单江,马烈,徐世伟,陈芳,何启才,张昌铭,冼棠超,程海峰我们于1994年3月~5月为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施行瓣膜置换加改良的Cox迷宫...  相似文献   

14.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是由于各种原因致心脏二尖瓣结构改变,造成二尖瓣开放受限,引起左心室回心血量减少、左心房压力增高等一系列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病因中,以风湿性最常见.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风湿性心瓣膜病中的 40%,约为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发病率的1倍.在我国以北方地区较常见,多发生于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明显二尖瓣狭窄多在风湿热后2~10年出现,大多为慢性表现.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物,预后主要取决于瓣膜狭窄程度、心房室增大情况和风湿活动的复发、是否出现并发症有关.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心脏介入手术及时治疗可根治.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心脏病遗留的慢性瓣膜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的狭窄及(或)关闭不全,其中以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1].对单纯二尖瓣狭窄的内科治疗以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效果最好[2].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作者对接受PBMV的15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 (IRFMM)在瓣膜置换手术中治疗心房颤动 (AF)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 2 0 0 3年 12月开始为期 6个月中 ,采用美敦力公司的外科手术射频消融系统 ,在 5例瓣膜置换手术中用IRFMM治疗AF。在 18条迷宫Ⅲ手术切口中 ,5条采用外科手术的“切与缝”技术 ,13条采用冲洗射频消融线取代。结果  5例患者手术后AF全部消除 ,术后随访 1~ 5个月 ,4例维持窦性心律 ,1例为结性心律。结论 冲洗射频消融改良迷宫Ⅲ手术在治疗伴有AF的风湿性瓣膜病的瓣膜置换手术中 ,安全简便而且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和老年人.二尖瓣钙化引起者少见.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中二尖瓣发病率占95%~98%,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25%.超声技术已成为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可判断房室大小,并可直接观察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外科综合治疗经验。方法胸心外科共收治28例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并进行了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AVR+MVR10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3例同时行改良三尖瓣DEVEGA法环缩。结果死亡1例(3.8%),死亡原因为心包填塞。随诊患者2月~2年,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注重术前准备,选择适当手术时机,完善手术操作,避免手术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加强术后并发症处理可进一步提高重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15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72例,79例行二尖瓣置换,24例行主动脉瓣置换,47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2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联合置换,60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共置换人工机械瓣203枚。结果:手术死亡3例,死亡率为1.97%;余随访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实施严格的围术期处理及恰当的瓣膜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二尖瓣疾病患者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同时进行术中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AF)。方法:3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合并AF的病人,体外循环下,降温至30℃,阻断升主动脉,应用含血心保护液停搏心脏后,经房间沟切开左心房前壁,先应用射频探条行射频消融治疗,再作二尖瓣成形术。结果:完成心内操作后,3例心脏均自动复跳,AF消失;其中2例当即恢复窦性节律,另1例为交界性心律。停辅助循环后作经食管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解除,1例无返流,2例轻度返流。术后随访18个月,1例AF复发,2例AF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仪行术中消融是治疗AF简便,有效的方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