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体外复制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用于体外炎症研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组,用不同浓度(0、0.1、1、10、2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在不同时间点(4、12、24、48h)收样品,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每个时间点的HUVEC:LPS(0.1、1、10、20μ,g/ml)比LPS(0μg/ml)刺激后IL-6分泌明显增高(P<0.05);48h内随时间增加,IL-6分泌增加,呈线性关系;相同时间点不同LPS浓度(0.1、1、10、20 μg/ml)刺激细胞产生的IL-6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LPS刺激HUVEC是理想的细胞炎性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2.
曹军 《医学新知杂志》2008,18(4):203-205
目的探讨丁酸钠(sodium butyrate,SB)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mmol/L丁酸钠在不同时间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丁酸钠作用于HepG2细胞后的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的改变;TRAP-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丁酸钠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丁酸钠处理HepG2细胞48h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5),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端粒酶活性为1.16±0.12,对照组端粒酶活性为3.58±0.33,实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丁酸钠具有诱导HeoG2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角膜基质细胞,选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根据在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前是否先用40μmol/L大黄素培养细胞30min,将细胞分为大黄素+LPS组和LPS组,分别在10μg/L 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前以及刺激后1、2、4、8 h收集细胞;或先用0、5、10、20和40 μmol/L的大黄素培养细胞30 min后,再用10μg/L LPS刺激8 h.Western blot检测角膜基质细胞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角膜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mR-NA表达.结果 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后1、2、4、8h,细胞表达IκB-α蛋白均较刺激前明显下降(P<0.01);大黄素对LPS引起的角膜基质细胞IκB-α蛋白的降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LPS刺激引起角膜基质细胞IL-6和IL-8 mRNA表达升高,刺激后各时间点IL-6和IL-8 mRNA表达均较LPS刺激前明显升高,呈一定时间依赖性(P<0.01);大黄素对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IL-6和IL-8 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大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表达IL-6和IL-8,可能与其抑制IκB-α降解、促进NF-kB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evacizumab对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癌细胞株HepG2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s)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HepG2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表达;Bevacizumab处理HepG2细胞48h后,MTT法检测Bevacizumab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析细胞凋亡变化。设不加药物的HepG2细胞为对照组。结果HepG2细胞中VEGF和VEGFR蛋白呈阳性表达,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存在VEGF蛋白分泌;Bevacizumab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可诱导HeF,G2细胞的凋亡,凋亡率为(17.04±0.14)%,明显高于对照组(2.85±0.08)%(P〈0.05)。结论Bevacizumab町直接抑制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为Bevacizumab除抗血管生成之外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研究依据;为Bevacizumab在肝细胞癌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胡文艳  李梅  饶春燕  李泓町  刘华宝 《西部医学》2020,32(2):216-219+224
【摘要】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昔(THSG)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 HepG2细胞,采用不同剂量(0、5、10、20、40、60 mmol/L)THSG处理HepG2细胞,CCK8法分析不同剂量药物处理24、 48.72 h后细胞的存活率;不同浓度(0、5、10、20 mmol/L)THSG干预HepG2细胞24 h后,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 胞周期分布情况,Annexin/PI双染后分析HepG2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epG2细胞中Eagl、p21、p27、 CyclinEl和CDK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THSG干预HepG2细胞24、48、72 h后,IC50值分别为58.4、 39. 7和21.6 mmol/L;THSG以剂量依赖方式将HepG2细胞停留在Go/G1期,并且随着THSG处理剂量的升高, HepG2细胞凋亡的指数逐渐增高(P<0. 05) ; HepG2细胞中Eagl CyclinEl和CDK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而p21、p27蛋 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 THSG抑制HepG2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agl钾通 道活性,上调p21、p27表达、下调CyclinEl和CDK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制paralemmin-3(PALM3)表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NR8383细胞并接种至6孔板中,待融合度达70%,加入0.5μg/ml LPS刺激12h,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PALM3表达及亚定位;用0.5μg/ml LPS刺激NR8383细胞并在0、3、6、12、24和48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法检测PALM3 mRNA;同前接种细胞至24孔板,待融合度达70%,将PALM3小干扰核糖核苷酸(siRNA)转染NR8383细胞(PALM3 siRNA转染组),同时设立正常NR8383细胞组和对照转染组(转染control siRNA),转染48h后,提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ALM3蛋白水平;3组细胞给予LPS刺激12h,收集培养上清和核蛋白,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8、IL-6的水平及核转录因子(NF-κB)转录活性。结果 PALM3分子在NR8383细胞中有表达,LPS可诱导PALM3表达;PALM3 siRNA转染后成功下调PALM3蛋白表达,予LPS刺激后,与正常细胞及对照转染组比较,PALM3 siRNA转染组培养上清中白介素-8(IL-8)和IL-6含量减少,PALM3 siRNA转染组细胞中NF-κB转录活性亦被抑制。结论 NR8383细胞中有PALM3表达,LPS可诱导NR8383细胞中PALM3的蛋白表达,下调PALM3表达可抑制LPS诱导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离体培养的人晚期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IL-8表达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足月未临产的子宫平滑肌细胞,10μg/mL LPS与经浓度分别为0(生理盐水对照,NS)、5、10、15mmol/L的NAC预处理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作用8h,以及10mmol/L的NAC或NS预处理的子宫平滑肌细胞经LPS干预0h、3h、6h、12h、24h、48h,收集细胞免疫印迹检测NF-κB P65合成情况、RT-PCR检测IL-8 mRNA表达及上清液ELISA检测IL-8浓度。结果①NAC在5~15m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刺激IL-8蛋白合成和mRNA表达。②随着NAC浓度由低至高,NF-κB P65合成由强到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趋势与IL-8 mRNA一致。结论NAC能抑制LPS刺激晚期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IL-8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可能与其抑制NF-κB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8.
陈盛  何念海  罗则佳 《重庆医学》2013,42(6):651-654
目的动态观察内毒素(ET)诱导D-半乳糖胺(D-GalN)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的肝脏病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进而探讨ET肝损伤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PS)50μg/kg+D-GalN 300mg/kg制备LPS诱导D-GalN致敏大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分别在给予LPS后6、24、48h取材,肉眼及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全自动生化析仪检测ALT、AST、TBIL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肝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结果模型组6h无明显肉眼变化,24h及48h肝脏光泽差,略显苍白,质地柔韧。光镜观察肝细胞模型组6h出现轻度变性、肿胀;24h可见肝细胞广泛肿胀,点灶状坏死,炎症细胞浸润;48h时广泛浊肿,大量点灶状坏死,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ALT在24、48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AST在6h较对照组升高,24h达顶峰,48h开始下降,仍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TBIL在24、48h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未见凋亡细胞,模型组在6、24、48h凋亡细胞逐渐增多(P<0.01);血清TNF-α、IL-1β在6h即达峰值,24h开始下降,48h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其重要的形态学改变;LPS肝损伤的发生与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早期高水平的表达密切相关,早期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是减少LPS肝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脂多糖(LPS)刺激离体培养的人晚期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IL-8表达和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足月未临产的子宫平滑肌细胞,10μg/mL LPS与经浓度分别为0(生理盐水对照,NS)、5、10、15 mmol/L的NAC预处理的子宫平滑肌细胞作用8 h,以及10 mmol/L的NAC或NS预处理的子宫平滑肌细胞经LPS干预0 h、3 h、6 h、12 h、24 h、48 h,收集细胞免疫印迹检测NF-κB P65合成情况、RT-PCR检测IL-8 mRNA表达及上清液ELISA检测IL-8浓度。结果1NAC在5~15 m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刺激IL-8蛋白合成和mRNA表达。2随着NAC浓度由低至高,NF-κB P65合成由强到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趋势与IL-8 mRNA一致。结论NAC能抑制LPS刺激晚期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IL-8蛋白合成和基因表达,可能与其抑制NF-κB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荔枝核总黄酮( TFL)在体外对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 HSC-T6)的增殖抑制作用及 Toll 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5 ng/ml)激活HSC-T6,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变化;CCK8试剂盒( CCK8)法观察 TFL 作用24、48、72 h后活化的HSC-T6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HSC-T6中TLR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显微镜下观察HSC-T6和激活的HSC-T6形态有明显变化;CCK8结果显示TFL可以抑制HSC-T6的增殖( P<0.05),并且随着TFL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HSC-T6增殖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RT-PCR结果显示随着TFL浓度增加,HSC-T6中TLR4表达下降,与实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TFL阻滞细胞于S期,G0/G1期细胞减少( P<0.05),S期细胞增加(P <0.05),促进细胞的凋亡(P <0.05),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TFL可以抑制 HSC-T6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LR4在HSC-T6中的表达,阻滞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达到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iRNA of ADAM17 gene and genistein on apoptosis and the inhibition of proliferation in HepG2 cells in an attempt to seek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inoma. Methods:Ceil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and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siRNA was used to silence the ADAM17 ge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genistein. Cells were harvested several time periods and assessed for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Proliferation was assayed by MTT at 24, 48, 72 and 96 hours following treatment and apoptosis was assess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at 48 hours. Results:In siRNA groups, proliferation of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 at 24, 48 and 72 hours(P< 0.05), and apoptosi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t 48 hours(P< 0.01);In genistein groups, proliferation was inhibited at 24, 48, 72 and 96 hours, and the apoptosis ratio was significantly a further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proliferation and increase in apoptosis compared with either treatment alone. Conclusion:The ADAM17 gene could be an effective target, and genistein couM be a useful ag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iRNA of ADAM17 gene and genistein both inhibited HepG2 cells proliferation and promoted apoptosis, and furth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treatments had a greater effect than either treatment alon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肾损伤因子-1(KIM-1)在脂多糖(LPS)诱导HK-2细胞炎症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进程。方法:LPS刺激人肾小管上皮HK-2细胞诱导细胞炎症模型,CCK-8比色法分析LPS对HK-2细胞株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析KIM-1在正常组和LPS诱导组中的表达差异;设计siRNA靶向干扰KIM-1基因的表达,分析其对LPS诱导下HK-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Hoechst33342/PI双染法分析LPS诱导下对照组和siRNA干扰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50、100 μg/mL终浓度的LPS处理24 h和48 h后能抑制HK-2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M-1和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LPS处理组中较对照组明显上调,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处理组中Hoechst33342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siRNA转染组中KIM-1和IL-6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siRNA-NC组,在LPS作用下siRNA转染组HK-2细胞增殖率明显高于siRNA-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iRNA转染组中,Hoechst33342染色强度均低于siRNA-NC组,提示靶向KIM-1基因siRNA转染可以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结论:LPS可以诱导HK-2细胞增殖受抑和凋亡,并且上调KIM-1和IL-6基因表达;KIM-1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生长抑制过程参与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源性IL-21基因联合放射对肝癌HepG2细胞抑瘤效应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将Ad—IL-21腺病毒颗粒转染HepG2细胞系,进行6Gy”’Cs7射线照射,将细胞分为4组,包括空白对照组、Ad—IL-21组、照射组以及联合组,观察HepG2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Ad—IL-21组和照射组比较,联合组HepG2细胞的抑制效应最显著,转染48h的抑制率明显高于转染24h和72h的抑制率。联合组HepG2细胞阻滞在G2期最多,凋亡细胞所占比例最高,转染24h和48h的凋亡率分别达到29.1%和33.1%。结论:IL-21基因联合放射对肝癌细胞的抑瘤效应具有辐射增敏作用,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携带SAA3启动子的IκBα表达载体,观察其对NF-κB活性及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脓毒症的治疗方法。方法:离体细胞实验:离体混合培养小鼠肝细胞和库普弗细胞,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LPS注射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上清AST、ALT、LDH和TNF-α、IL-6水平。小鼠在体实验:(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3组(n=10),小鼠腹腔注射250μg LPS或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处死,取血清和肝组织测定TNF-α、IL-6水平。(2)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1),0、48 h二次注射150μg LPS,首次注射后不同时点(0、2、24、48、50、72、96 h)取肝组织测NF-κB和IκBα活性,以0 h测得值作为正常对照。(3)小鼠随机分为LPS处理组和LPS+基因转染组(n=20),腹腔注射350μg LPS后,继续饲养96 h,观察各时点(0、12、24、36、48、72、96 h)小鼠生存率。结果:与LPS组相比,LPS+基因转染组共培养细胞上清中AST、LDH和TNF-α、IL-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体外培养时灯盏花素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对于间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对SD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进行分离培养,第三代用于实验,以1×103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皿,分成8组,每组9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和LPS。培养48小时和72小时后通过细胞计数了解间皮细胞生长情况;培养72小时后加入MTT5mg/孔,用酶标仪490nm比色,了解间皮细胞增殖情况。结果:1. 细胞数量影响:在未加LPS组中,25ul灯盏花素组和12. 5ul灯盏花素组间皮细胞生长良好,与单纯培养基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86,1.000);50ul灯盏花素组与单纯培养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4)。而加LPS组间皮细胞生长情况差于未加组,在LPS组中,加入灯盏花素各组拮抗LPS对间皮细胞生长抑制作用 (P=0.000)。2. 细胞增殖的影响:未加LPS组中单纯培养基组、25ul灯盏花素组和12. 5ul灯盏花素组的间皮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P=0.64,0.929),50ul灯盏花素组的间皮细胞增殖与单纯培养基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39)。加有LPS组中50ul灯盏花素组、25ul灯盏花素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771),其余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00),其中LPS组间皮细胞增殖最差,12. 5ul灯盏花素组次之。结论:1. 灯盏花素对于间皮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保护作用。2. 灯盏花素能够减轻LPS引起的免疫炎症造成的间皮细胞的损伤,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量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丁酸盐(MFB)作用不同时间后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梯度浓度(0、0.5、1、2,、4、8 mmol/L)的MFB对离体培养的A549细胞进行处理,在作用24、48 h后,用 MTT法检测MFB对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干预24、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分析A549细胞的凋亡率.用划痕实验分析 MFB对A549细胞株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表明,MFB对A54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 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大于对照组(P< 0.05),具有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 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迁移率小于对照组,高浓度用药组细胞迁移率小于低浓度用药组(P<0. 05),且药物作用48 h后细胞迁移率<24 h(P<0.05).结论 MFB在体外能够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其强度可能与其浓度和作用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日本新近研制的第三代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匹伐他汀(pitavastatin,NK-104)对人肝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肝癌细胞系HepG2为靶细胞,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48 h后,利用WST-8法测定NK-104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碎片;以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采用半胱氨酸蛋白酶3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NK-104(10μmol/L)对HepG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能增强caspase-3基因的活性。结论:NK-104能够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caspase-3依赖性凋亡调节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RNAi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RNAi技术降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表达,抑制其活性,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影响.方法 构建针对hTERT基因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pLXSN-EGFP-U6-siTERT,制备靶向hTERT的重组逆转录病毒;用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人肝癌细胞,以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仅检测细胞凋亡率;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成功制备出hTERT si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重组病毒感染HepG2细胞24、48、72 h后端粒酶活性分别下降了23.84%、58.03%和85.01%(P<0.05);感染后24 h细胞凋亡率29.05%;MTT实验结果显示肿瘤生长受到抑制,并存在一定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hTERT siRNA能特异性使hTERT基因表达抑制,端粒酶活性下降,肝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9.
Su MS  He L  Yao YM  Yu Y  Wu Y  Dong JH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41-1844
目的 观察SEPS1基因在内毒素所致脓毒症小鼠肝脏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内毒素攻击小鼠脓毒症模型.BALB/c小鼠84只,随机选取对照组10只,其余为脓毒症组.对照组麻醉后活杀动物.脓毒症组腹腔注射内毒素10 mg/kg后,分别于6、12、24、48、72、96 h留取肝脏和血标本,每个时间点随机选取10只小鼠.检测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肝组织SEPS1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肝脏有损伤,表现为ALT、AST和LDH含量升高,24 h达到高峰,分别为(99±11)、(299±48)和(1523±131)U/L(与0 h比较,均P<0.05).随后逐渐下降,并于24~72 h恢复至损伤前水平.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0-48 h内损伤持续快速加重,IL-6和TNF-α均在48h达到高峰,分别为(30 325±17 901)ng/L和(36 509±20 794)ng/L[与0 h(23 802±11 150)、(29 799±8239)ng/L比较,均P<0.05].Western 印迹检测显示脓毒症组小鼠肝脏SEPSl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并于伤后24 h达峰值.随后逐渐减弱,72 h近乎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脓毒症组小鼠肝脏SEPS1蛋白表达增高,并于伤后第24小时达峰值.病理结果显示脓毒症小鼠的肝组织明显病变,6-12h细胞病变最严重.结论 内毒素所致脓毒症小鼠肝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IL-6和TNF-水平明显升高.肝脏SEPS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并于伤后24 h达峰值,72 h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与促凋亡作用机制。 方法:用梯度浓度木犀草素作用于多种肿瘤细胞,以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凋亡情况,以Western-blot检测HepG2细胞凋亡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木犀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抑制作用(72 h最高抑制率超过60%),并能有效降低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约降低41.11%)。木犀草素作用下HepG2细胞凋亡率可达14.43%左右。木犀草素能够降低HepG2细胞内iASPP蛋白表达水平并上调p53与ASPP2蛋白表达。 结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并调节细胞内相关凋亡通路蛋白水平,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