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强烈地震能造成大量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破坏城镇公用设施和自来水管网及整个生态环境,灾区面临广泛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分析抗震救灾防疫工作的经验和不足,探讨解决地震灾区需开展的防疫工作内容和方法。灾区应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有饮水卫生、食品卫生和环境卫生等;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要准备充分以备应急,及时开展灾后公共卫生和防疫需求快速评估;灾区防疫工作应根据当地的具体灾情有重点地开展。  相似文献   

2.
北川县小坝乡汶川大地震灾后卫生防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灾后卫生防病工作状况,为开展灾后卫生援助,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8年7月,在北川县小坝乡的乡中心卫生院、乡驻地及各村进行调查。[结果]小坝乡震后公共卫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环境卫生、饮水卫生、饮食卫生均存在一定隐患,目前尚未出现相关疾病的暴发疫情。[结论]灾后小坝乡的公共卫生状况急需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地震灾后学校卫生防病措施,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地震后的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定性、定量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文作者根据"8.03"鲁甸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实践,分析灾区学校采取的传染病风险评估、技术培训、疫苗群体接种、健康教育、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监测等方面的卫生防疫措施,经初步评估,鲁甸县地震后3个月学校无传染病爆发,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结论各项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但校医配备、常规工作规范开展是确保地震灾后工作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云南省鲁甸地震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现场评估,为灾区下一阶段卫生防疫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云南昭通市鲁甸县与巧家县,通过现场资料查阅、调查问卷和知情人访谈等方式,对灾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传染病控制效果、卫生防疫能力恢复、卫生防疫覆盖及工作规范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9月27日,2个县传染病控制效果良好,卫生防疫能力基本恢复,卫生防疫工作覆盖率达100%,卫生防疫工作基本科学规范。灾后灾区并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区灾后卫生应急防疫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多部门卫生防疫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下一阶段应重点做好外援力量撤离工作交接,关注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的传染病防控,恢复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环境卫生,发挥省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功能等领域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对地震灾区的卫生防疫现场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工作思考,以便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通过现场调查,及时收集地震灾区的基本情况,及时进行灾后卫生学评估。开展以消毒杀虫、疾病监测、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重点人群免疫、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等为重点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思考进行讨论。所防疫的区域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目标,所做的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灾后快速卫生需求评估在整个救灾防病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灾后公共卫生应急响应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及时、迅速地开展灾区快速卫生需求评估,可以在有限的资源下,梳理出轻重缓急,筛选出优先工作顺序,为政府救灾防病提供决策依据,保证救灾资源科学合理的分配、调度,避免反应过度或不足.本文从快速卫生需求评估的概念及特点出发,通过快速卫生需求评估在救灾防病中的应用来阐述快速卫生需求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对快速卫 生需求评估在灾害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6·21"抚河决堤灾后灾区进行阶段性效果评估,掌握灾区公共卫生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强化灾后防病工作措施。方法采用查阅资料、现场调查、走访群众等多种评估手段,对环境危害因素、生活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卫生系统能力恢复、重点传染病防治效果等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受灾乡镇公共卫生各项指标较受灾前期有显著改善,综合卫生防疫措施效果显著,为确保"灾后无大疫"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结论制定规范、科学的卫生防疫工作方案,建立卫生评估方法是进一步提高灾害应急卫生防疫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四川长宁"6.0"级地震灾区阶段性公共卫生状况与灾区居民健康需求。方法 2019年6月20日,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访谈的方式,对长宁县双河镇、珙县巡场镇11个临时居民安置点进行快速调查评估。结果 11个被调查的临时安置点中,有10个为集中安置;饮用水方面,10个安置点的饮水以瓶装矿泉水为主,7个安置点的生活用水为自来水,其余4个为应急供水;食品主要为民政部门提供的方便食品和热食餐盒,10个安置点为集中供餐;环境卫生整体状况良好,震后初期个别安置点附近存在随地大小便、粪便暴露的情况;安置点均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结论地震灾区整体公共卫生状况良好,但部分临时居民安置点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环境卫生状况有待改善,需注意加强灾区饮用水卫生、重视安置点环境卫生,加强健康教育,重点关注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灾后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地震发生后什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的各项应急防控措施,为灾后防疫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建立卫生防疫体系和机制;饮水的检测和消毒;环境消毒与除臭;重点疾病的监测和防范;防疫卫生宣传、健康教育等综合卫生防控措施。结果通过严密的防控措施,灾区未发生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与地震相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论灾后所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是及时,果断、有效的,为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定社会秩序,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高分遥感技术开展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2016年安徽省枞阳县洪涝灾害后,选取洪涝灾区高分一号及高分二号遥感影像,结合地形、灾情数据等,解译出水体淹没范围和建筑物信息;建立高分遥感洪涝灾后卫生应急需求评估框架,估算受灾范围、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消杀需求、传染病风险及救援点布设。结果估算出枞阳县水体淹没范围约285.76 km~2,受灾建筑物面积约13.38 km~2;估算受灾人口约39.07万人;评估出枞阳县人民医院、枞阳县中医院等6家医院均不同程度受灾;估算消杀物资如漂白粉储备需求约10吨;传染病风险评估显示肠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在受灾人口、卫生资源损失和衍生公共问题评估的基础上提供安置点选择方案。结论以高分遥感影像解译为基础进行洪涝灾后公共卫生状况和卫生应急需求评估,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决策部门掌握受灾情况,储备消杀物资,调配医疗资源,灾后安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5.12"汶川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卫生防疫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5.12"特大地震灾害后,德阳地震灾区不同时期卫生防疫面临的状况、突出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对不同时期防疫策略、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可对今后应对类似重大突发事件提供理论依据、借鉴和启迪。[结果]震后10个月,德阳地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重大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区卫生防疫体系恢复常态,卫生防疫应急能力在实战中得到提升。[结论]一系列防控措施行之有效,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4·20"芦山地震后邛崃市卫生防疫工作模式及其效果,为震后卫生防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结合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快速评估、救灾防病工作阶段性评估、各项卫生防疫工作及专项调查记录等,对"4·20"芦山地震后邛崃市卫生防疫工作模式及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震后成都市各级卫生防疫队伍即刻反应,紧急调度人员、物资赶赴邛崃市,成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迅速完成灾后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快速评估,开展各项灾后卫生防疫和专题调查工作,震后1月邛崃市受灾乡镇传染病发病形势平稳,集中供水水质和病媒生物密度处于可控状态,群众防病知识得到普及,重点部位的隐患及时得到消除。结论震后完善的防病工作模式和机制,以及综合的防病措施,是震后卫生防疫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地震灾后绵阳市学校卫生工作做法与效果的分析与讨论,为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学校卫生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对"5·12"地震灾后绵阳市学校卫生工作的做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春秋季(地震前后)开学时学校卫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联动、强化措施、督查督办等方面人手,使地震灾后秋季开学时的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控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基本达到地震前春季开学时水平,确保了灾后开学复课期间的师生卫生安全.结论 地震灾后绵阳市学校卫生工作成效显著,其做法可为其他地震灾区和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学校卫生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口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公共卫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山东省邹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事前查询、现场交接、事中沟通,快速建立起赴川卫生防疫监督对口支援协调运作机制;进而多渠道宣传发动,指导灾区镇村健全预防保健网络,以饮水卫生、学校卫生、健康促进三方面为重点,开展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公共卫生支援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都江堰市地震灾区存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如食品、饮用水卫生等,经过调查评估,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食品、饮用水以及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推广饮用水简易消毒装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灾后的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环境卫生状况及灾区居民灾后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地震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5月31日至6月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第19~21天)对绵阳市地震灾区5个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进行现场观察,对安置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抽样方法为方便抽样。调查内容包括安置点卫生状况、医疗服务状况、健康教育开展状况、居民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共发放问卷430份,收回有效问卷424份。安置点食品、安全饮用水供应充足,每个安置点均设有医疗点,有防疫人员每天定时进行环境消毒,开展了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卫生宣传挂图、医务人员小型讲座和志愿者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有98.6%、97.9%、88.7%和93.2%的调查对象认为生活饮用水供应量、食物供应量、厕所(蹲坑)数量及医疗服务能够满足或基本满足需要。调查对象自报各种症状疾病中,以腹泻和发烧伴呼吸道症状的发生率最高。调查对象对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需求,需求比例为49.8%,其次是对用水安全知识的需求,需求比例为36.8%。调查对象最期望获取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结论地震发生20天左右,地震灾区居民临时安置点的生活保障、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够基本满足受灾群众需求,灾后健康教育工作应针对传染病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健康危险行为开展,及时发放卫生防病宣传材料能起到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其危害已不容忽视。在千头万绪的灾后防疫工作状态下,探索出一套在第一时间对灾区公共卫生状况和需求的准确判断和快速评估的方法,从而有的放矢地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是实现灾后无大疫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灾害后快速卫生学评估的研究现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更规范化地实施快速卫生学评估、更有效地救灾防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后四川江油市卫生防疫需求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四川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救援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5月14日至6月16日广州市卫生防疫工作队赴四川江油市救灾相关调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卫生学评估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对地震灾区卫生防疫救援现场的消毒杀虫、饮水监测、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存在问题整理归纳,探讨应对策略.结果灾后江油市的疾病监测系统不同程度受损,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比地震前下降12%,比去年同期减少45%;生活用水安全存在较多隐患, 大部分居民饮用水游离余氯低于0.1mg/L;消杀工作已开展,但不规范;强化免疫接种冷链条件不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22.1%的灾民出现焦虑症状.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控制灾后疫情发生. 结论 卫生防疫救援队深入现场后应迅速开展灾区卫生学评估工作;科学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加强居民饮水监测及计划免疫,尽快恢复疾病监测体系,及时排查可疑传染病;心理健康教育为一项长期灾后卫生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19.
借鉴汶川抗震救灾中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实践的经验,论述灾区公共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内容及要求,以及各个时期卫生监督工作重点,为今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开展卫生监督应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回顾赴北川县参加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总结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的有效措施和经验体会.方法 归纳总结参加北京疾控系统卫生防疫队赴地震重灾区绵阳市北川县开展灾后卫生防疫的工作.结果 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应专业互补、装备良好,统一管理;通过对灾后卫生资源和卫生状况的快速评估,掌握灾区基本情况;灾后不同阶段应突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