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重异常?腹型肥胖?吸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调查对象资料来自2012年常州市钟楼区社区诊断资料,共7 437例18岁以上对象被纳入本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腰围(WC)?体质指数(BMI)和吸烟及其交互作用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采用Andersson等编制的Excel表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I)等相加交互作用指标,并估计可信区间?结果:调整性别?年龄?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职业?饮食等因素后,与BMI正常组相比,BMI异常组发生高血压的OR(95%CI)分别为2.75(2.46~3.12);腹型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OR(95%CI)为2.41(2.13~2.71);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发生高血压的OR(95%CI)为1.37(1.16~1.63)?交互作用分析中,与不吸烟的非腹型肥胖人群相比,吸烟的腹型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OR(95%CI)为3.66(3.07~4.36),不吸烟的腹型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OR(95%CI)为2.01(1.78~2.03),吸烟的非腹型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OR(95%CI)为1.47(1.26~1.71)?交互作用指数SI为1.80(1.35~2.38),RERI为1.18(0.57~1.79),AP为0.322?结论:吸烟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另外,吸烟与腹型肥胖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与超重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方法以182例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167例非T2DM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及估计比值比。用相加模型分析白细胞与超重间交互作用。结果白细胞与超重之间对糖尿病具有正交互作用,协同效应指数为3.61;交互效应超额相对危险队为3.41;归因交互作用效应百分比为59.67%。用多元logistic回归调整性别、年龄、高血压、腰围、尿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蛋白、尿酸碱度后,白细胞与超重、肥胖对糖尿病仍具有正交互作用。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S为2.733;RERI为1.076;AP为39.89%。结论白细胞与超重在糖尿病发病中存在明显的正相加模型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肝硬化及其交互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并发AKI,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检测、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和生命体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糖尿病、肝硬化及其交互作用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影响。结果 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实验室指标、SOFA评分、生命体征等混杂因素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并发AKI的风险为无糖尿病患者的3.587倍(95%CI:2.865,4.491),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并发AKI的风险为无肝硬化患者的2.766倍(95%CI:2.407,3.261)。调整高血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1 h乳酸值、SOFA评分等因素后,糖尿病及肝硬化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KI有相加及相乘交互作用。结论 糖尿病、肝硬化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的相乘及相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血清环状RNA hsa_circ_0000437水平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使用相乘和相加模型进行血清hsa_circ_0000437与其他胃癌术后复发风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18例胃癌患者中54例患者术后复发,术后复发率为45.76%。复发组患者病理分化程度、合并症种类、浆膜浸润、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清扫范围分布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肿瘤直径大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病理分化程度(低)、浆膜浸润(有)及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和肿瘤直径(大)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11.144,95%CI:2.257~18.145),超额危险度(excess relative risk,RERI)=5.844,95%CI:1.264~11.357,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0.524,95%CI:0.236~0.891,交互作用指数(interaction index,S)=2.359,95%CI:1.024~6.577。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和病理分化程度(低)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7.083,95%CI:4.372~13.159;RERI=2.841,95%CI:1.152~6.339;AP=0.351,95%CI:0.188~0.754;S=1.670,95%CI:1.006~4.351)。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与浆膜浸润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7.157,95%CI:3.759~12.046;RERI=4.067,95%CI:1.378~9.466;AP=0.568,95%CI:0.221~0.961;S=2.947,95%CI:1.128~8.319)。结论 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与肿瘤直径(大)、病理分化程度(低)、浆膜浸润(有)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摄入腌泡菜及其与其他饮食习惯的交互作用与结直肠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40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结直肠癌原发、新发病例和400例同期健康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等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结直肠癌相关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乘交互作用分析,相加交互作用采用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交互作用指数(S)表示。结果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用腌泡菜≥3次/周〔OR=2.703,95%可信区间(CI):1.866~3.916〕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腌泡菜与其他饮食习惯的相乘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腌泡菜与腌腊肉、饮茶、豆类制品之间均存在相加交互作用,其RERI分别为3.172(95%CI:0.834~5.518)、2.131(95%CI:0.115~4.417)和2.503(95%CI:0.760~4.246); AP分别为0.472(95%CI:0.245~0.699)、0.386(95%CI:0.122~0.650)和0.493(95%CI:0.253~0.732);S分别为2.244(95%CI:1.266~3.978)、1.893(95%CI:1.050~3.416)和2.586(95%CI:1.168~5.723)。结论 过多摄入腌泡菜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它可能与腌腊肉存在协同作用,两者同时摄入可能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腌泡菜与饮茶、豆类制品摄入可能存在拮抗作用,经常饮茶或食用豆类制品可能减少腌泡菜对结直肠癌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中识别的7个遗传位点与我国侗 族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相关性。方法:在我国侗族人群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利用多重PCR-SNaPshot法对PARD3B(rs849230),LOC729993(rs149228),EPHA4(rs16862811),HNT(rs3099797), PTPRD(rs17584499与rs649891),TOMM7 (rs2240727)6个基因的7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 归方法分析每个多态位点与T2DM的相关性,利用边缘结构线性优势比模型进行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包括209例T2DM患者与209例健康对照。TOMM7基因的rs2240727位点多态性与T2DM相关(对于每 个拷贝的风险等位基因T,OR=1.50,P=0.004),且CT和TT基因型是T2DM的风险基因型,OR分别为2.07(95% CI: 1.14~3.76)和2.75(95% CI:1.46~5.17),经Bonferroni多重比较校正后,上述结果仍然有意义(均P<0.05)。经调整年龄、 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后,rs2240727位点与T2DM仍有相关性(P<0.0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 rs2240727位点与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调整性别、年 龄后,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lative excess risk of interaction,RERI)分别为1.5430 (95% CI:0.5797~2.5062),2.6520 (95% CI:1.7516~3.5524),2.9131 (95% CI:1.7959~4.0303),4.2062 (95% CI:1.1686~8.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TOMM7基因的rs2240727位点遗传变异与我国侗族人群的T2DM相关,且与BMI、WHR、高血压和糖 尿病家族史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筛选某社区医院辖区内所有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档案信息及随访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164例,单纯糖尿病组30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BMI、WHR、ALT、AST、TBIL、BUN、CRE、TC、TG、WBC、PLT、HGB、FPG、Hb Alc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Enter法)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WHR、ALT、TBIL、TC、HGB、FPG、Hb Alc等因素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之间有相关性(P0.05);性别、AST、BUN、CRE、TG、WBC、PLT等因素与糖尿病并发高血压之间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病程是T2DM患者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年老及病程长久的T2DM患者要监测其血压,尽早发现,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相关指标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皮下脂肪厚度(SFT)及内脏脂肪厚度(VFT)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共入选8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BMI指数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观察各组T2DN发病率并分析其与BMI、WHR、SFT及VFT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T2DN患病率最高,与正常组及超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N患病率与BMI、WHR、SFT及VFT呈正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T及VFT为T2DN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肥胖可增加的T2DN患病率,是T2DN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 (BMI)、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深圳市某区机关职员中常规检查年龄、性别、BMI、腰围 (WC)、臀围、腰臀比 (WHR)、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空腹血糖 (FPG)、空腹胰岛素 (FINS) ;用稳态模式评估法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评价胰岛素抵抗 ;根据血压≥ 14 0 /90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治疗者确定高血压。结果 ①高血压组在校正年龄、性别后HOMA -IR及FINS均高于非高血压组 ;②控制年龄、性别、BMI后两组间HOMA -IR或FINS差异均无显著性 ,而控制年龄、性别、HOMA -IR后高血压组的BMI仍高于非高血压组 ;③以高血压有无为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仅年龄和BMI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BMI是不依赖于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症与非肥胖组,其中肥胖组50例,非肥胖组52例。记录两组的性别、年龄、测量体重、身高,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组的瘦素(6.53±2.49)明显高于非肥胖组(5.40±2.23),其他实验室指标,包括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瘦素(Leptin)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高胆固醇(OR=2.377;95%CI:1.404-4.024;P0.05)、甘油三酯(OR=1.832;95%CI:1.128-2.975;P0.05)、糖化血红蛋白(OR=2.670;95%CI:1.628-4.379;P0.05)、瘦素(OR=1.440;95%CI:1.115-1.861;P0.05)水平均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中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水平,较非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合并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脂代谢紊乱,血糖控制更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非糖尿病正常体质量人群中探讨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比较其在不同性别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2年6月~10月我国南方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筛查(n=2142).将参与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并按腰臀比四分位数将男女各分为4组.HOMA-IR=[空腹血糖(FIG)x空腹胰岛素(FINS)]/22.5,HOMA-IR做为胰岛素抵抗的评价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正常体质量人群中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比较其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结果 男性和女性正常体质量人群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分别为6.95%,11.47%.在女性非校正模型中,腰臀比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OR 6.60,95%CI 2.86 to 15.26,P<0.001),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如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锻炼情况、BMI后,二者仍具相关性(OR 3.28,95%CI 1.34 to 8.04,P=0.009).结论 在非糖尿病正常体质量人群中,女性腰臀比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家系高血压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筛查广州市2010~2013年居民健康档案中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查阅并补充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等资料,获得高血压家系382个,共1 085人,其中先证者375人,一级亲属274名,非一级亲属436名。应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经年龄、性别调整后发现,高血压一级亲属和非一级亲属患血脂异常的风险比先证者降低82%(95%CI:0.08,0.42)和60%(95%CI:0.25,0.63);非一级亲属患糖尿病的风险与先证者相比降低了48%(95%CI:0.52,0.96)。暴露于任一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家系成员,其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是非暴露的2.01倍(95%CI:1.02,3.96),而同时暴露于任三种和二种危险因素的高血压家系成员,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分别是非暴露的5.59倍(95%CI:2.02,15.47)和3.24倍(95%CI:1.15,9.18)。同时具有超重和腹部肥胖的高血压家系成员发生血脂异常的风险是体重和腰臀均正常的3.07倍(95%CI:2.02,4.66)。结论慢性病的干预策略应该将有高血压家族史且为一级亲属的个体列为优先干预的对象,加强对肥胖危害的宣传和帮助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是降低慢性病患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性痴呆(AD)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方法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获得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采用相加模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文化程度(OR=0.601)、脑血管病史(OR=3.660)、血铝水平(OR=3.739)、血硒水平(OR=0.611)为AD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对年龄进行调整后,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RERI)为6.877,交互作用归因比(API)为59.52%,交互作用指数(S)为2.870。结论 血铝水平和脑血管病史在AD的患病中可能存在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氯乙烯暴露对作业工人染色体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我国目前职业卫生标准条件下,接触氯乙烯(VCM)能否对作业工人染色体造成损伤. 方法 选择上海某化工厂205名VCM作业工人为接触组,并以41名不接触VCM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分析两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模型中的Poisson回归分析. 结果 VCM接触组工人和对照组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3.58±2.33)‰和(1.22±1.19)‰.Poisson回归分析VCM暴露与微核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为VCM暴露、性别和年龄.在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后VCM暴露的校正FR值及95%CI为3.104 3(2.352 3,4.194 6).以男性作为参比,女性FR值为1.182 3,95%CI为(1.024 9,1.362 5).年龄作为连续变量FR值为1.016 4,95%CI为(1.006 4,1.026 4). 结论 在当前我国职业卫生标准情况下,VCM暴露仍能够对作业工人遗传物质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选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390例,分为酮症倾向糖尿病和非酮症糖尿病患者两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空腹C肽、高血压史、吸烟史、家族史、CRP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酮症倾向糖尿病组中男性比例、BMI、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空腹C肽明显高于非酮症糖尿病患者组(P0.05);2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BMI、高甘油三酯、空腹C肽是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男性、BMI、高甘油三酯、空腹C肽是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升高?超重肥胖及其交互作用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 400名40岁以上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基本信息?生活资料?疾病史?家族史等信息;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CRP和空腹血糖等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P?超重肥胖水平与糖尿病的关系,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分别利用乘法模型和加法模型计算交互作用?结果:实际参与调查人数为1 899例,应答率为79.13%,共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与正常水平(CRP≤3 mg/L)相比,CRP升高者(CRP> 3 mg/L)调整OR值为1.74 (95%CI:1.24~2.45);WC升高?体质指数(BMI)达到超重与肥胖者,调整OR值分别为1.41 (95%CI:1.06~1.89)?1.70 (95%CI:1.12~2.44)和2.22 (95%CI:1.39~3.54)?同时具有CRP升高?BMI或腰围升高者2型糖尿病患病的风险最高,但没有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CRP升高?超重肥胖均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干预降低CRP?BMI与WC水平将有助于延缓或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双生子研究方法对青少年血尿酸的遗传度进行估计。方法取青岛双生子库募集青少年双生子,测量身高、体质量和血尿酸。相同性别和血型的双生子采用16个多态标记进行卵型鉴定。通过校正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BMI)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估计遗传度。结果共收集521对双生子数据,其中同卵双生子274对,异卵双生子247对。经平方根转换后,男性血尿酸水平略高于女性(t=5.584,P<0.001),通过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双生子血尿酸的组内相关系数同卵双生子为0.80,异卵双生子为0.46。运用性别限制模型进行拟合,最佳模型为AE模型,加性遗传因素和特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血尿酸的水平。血尿酸的遗传度为77.5%(95%CI为0.731~0.811),特殊环境因素占22.5%(95%CI为0.189~0.269)。结论遗传因素是影响本研究样本双生子血尿酸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明 《广东医学》2004,25(3):275-276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 (DM)合并脑梗死 (C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回顾分析 30 7例老年DM合并CI 5 9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高血压、吸烟、劳动类型、血糖水平、体质指数(BMI)、血脂的关系。结果 发现脑梗死的发生与以下 4个因素有密切关系 :高血压 (OR =1 0 3895 %CI 1 0 0 3~1 0 75 ) ,血糖水平 (OR =3 2 4 1 95 %CI 1 6 0 2~ 6 5 6 4 ) ,血脂水平 (OR =3 5 96 95 %CI 1 82 5~ 7 0 87) ,肥胖者 (OR =2 5 3795 %CI1 0 4 8~ 6 1 37)。结论 说明以上 4个因素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腰臀比(WHR)、内脏脂肪指数(VAI)和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21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治的PCOS患者301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HOMA-IR≥2.69)分为胰岛素抵抗PCOS组(IR-PCOS组)251例和非胰岛素抵抗PCOS组(NIR-PCOS组)5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PCOS性激素指标、肥胖指标水平,分析比较WHR、VAI和BMI对IR的影响程度及预测价值。结果IR-PCOS组的WHR、VAI和BMI显著高于NIR-PCOS组(t/P=6.012/<0.001,U/P=5.818/<0.001,5.739/<0.001);IR-PCOS组的FPG、FINS、HOMA-IR、TC、TG和LDL-C均显著高于NIR-PCOS组,HDL-C低于NIR-PCOS组(U/t/P=5.148/<0.001、11.137/<0.001、11.155/<0.001、2.164/0.031、5.194/<0.001、2.121/0.034、5.015/<0.001);IR-PCOS组的FAI、SHBG水平显著高于NIR-PCOS组(U/P=4.045/<0.001、4.165/<0.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WHR、BMI、VAI、FAI升高均为PCOS患者发生IR的危险因素[OR(95%CI)=3.18(2.05~4.94)、1.29(1.18~1.42)、1.67(1.34~2.09)、1.07(1.02~1.12),P均<0.05],而HDL-C升高为IR的保护因素[OR(95%CI)=0.05(0.003~0.652),P<0.05];WHR预测I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95%CI 0.70~0.82),最佳临界值为0.86;VAI预测IR的AUC为0.79(95%CI 0.71~0.86),最佳临界值为3.52;BMI预测IR的AUC为0.76(95%CI 0.69~0.84),最佳临界值为26.25 kg/m2。结论伴随IR的PCOS患者具有更显著的代谢紊乱,BMI、WHR、VAI均对I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性腰围(HTGW)表型与空腹血糖受损(IFG)在糖尿病发病中的独立影响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健康体检者2 351例的临床数据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运用Cox回归模型分析HTGW、IFG、高腰围、高三酰甘油(TG)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并以Cox比例回归模型分层分析IFG和HTGW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在HTGW(+)及HTGW(-)者中,与IGF(-)者比较,IGF(+)者均具有较高的年龄、腰围、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TG、空腹血糖(FPG)、低蛋白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尿病家族史以及较低的高蛋白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随访5年后新发糖尿病发病率4.36%(90/2 066);基线时IFG(+)者在随访时糖尿病发病率最高(6.06%,58/957),HTGW(+)者其次(3.18%,10/314);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HTGW(+)、IFG(+)、高腰围和高TG的对象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比(HR1)值及其95%CI分别为2.25(1.49~3.42)、3.44(2.27~5.22)、1.54(1.02~1.54)和1.81(1.19~2.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互相调整各分析变量后,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显示,HTGW、IFG及高TG与糖尿病间的联系依然存在,HR2及95%CI分别为2.05(1.35~3.10)、3.37(2.23~5.11)和1.78(1.17~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腰围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消失(P>0.05)。Cox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与HTGW(-)的IFG(-)对象相比,HTGW(+)的IFG(+)对象发生糖尿病的HR值及其95%CI为3.07(2.03~4.65),互相调整各分析变量后,HTGW(+)和IFG(+)的对象发生糖尿病的HR值及其95%CI为12.33(8.14~18.68)。结论 HTGW具有独立于IFG预测糖尿病发病的作用,HTGW与IFG同时存在时具有致糖尿病的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